爱国榜样人物事迹_第1页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_第2页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_第3页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_第4页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国榜样优秀人物事迹爱国榜样优秀人物事迹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喜爱。历朝历代,很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剧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下面是我为你预备的爱国榜样人物事迹,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共享吧!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篇1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勇敢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绽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统帅蒋介石委员长打算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斗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连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难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同学,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结实,为闸北一带、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早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马上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寻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觉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很多。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观察,马上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当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勇敢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兴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提出严峻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对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攻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攻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镇静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勇敢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赐予帮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听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一再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打算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听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心情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快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胜利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动中外,名垂不朽。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篇2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与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斗,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斗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卒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斗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高校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与了长征。抗日战斗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斗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其次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其次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其次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缘由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篇3

我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剧烈的民族自尊心。年轻的时候,他到日本留学,在一所学校里读书。1904年元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但是没挂中国国旗。吴玉章生气极了,带着中国同学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假如不赔礼,不订正错误,我们就罢课,绝食。”

校方不满足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你家经济困难,我们不催你缴学费,还发给你零花钱,你为什么带头反对学校?”吴玉章严厉 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很感谢。但是挂旗这件事是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我不能不誓死力争啊!”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

10年以后,吴玉章已经成为一个革命家了。有一次出国,他坐在日本的轮船上,正好又赶上1914年元旦。船上挂起万国旗庆贺,可仍旧没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记起10年前的那件事,痛心地想:祖国贫弱,被外国人瞧不起,挂国旗也想不到中国!可我是中国人,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损害却视而不见吗?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带领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抗议。船长见中国人这样爱国,又这样心齐,慌张赔礼道了歉。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篇4

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意,又开头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假如复辟,就是叛国”。为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非常恐慌,赶忙派人以给梁的父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恳求。

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就实行恐吓的伎俩,逼其就范。他派人告知梁启超:“你流亡国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味道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简单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逼,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答:“我已经是流亡的阅历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快速转载,读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不顾国人的反对,恢复帝制,上演复辟闹剧。梁启超联合蔡锷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斗,其余各省快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一命呜呼。

对袁世凯来说,梁启超是有点不够哥们“义气”;对国家来讲,梁启超敢于不讲情面,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这是值得敬重和赞扬的。梁启超一生只忠于真理,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鼓与呼,这种民族大义之精神是难能珍贵的,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

爱国榜样人物事迹篇5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由于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常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起国家和自己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毁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反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肯定把敌人毁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其次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胜利。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战胜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旧立在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