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至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想一想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皇帝的烦恼有哪些?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样做?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一、中央官制的演变1.中外朝制度的形成(两汉时期)(1)西汉初期:
。(2)汉武帝时期:
。(3)东汉光武帝时期:正式设置
,下分
办事。沿袭秦朝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六曹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特点:中朝位低权重,相权一分为二。
仔细观察下面“汉代中外朝制度”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中外朝制度的特点。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魏晋南北朝—隋唐)(1)三国时(魏文帝):
。(2)西晋时:
。(3)南北朝时:
。(4)隋唐时:
。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成执行机构设立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三省六部制建立和完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2.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3.分工明确,职权专一。作用: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办事效率。
仔细观察下面“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决策)(执行)(审议)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兵部军政刑狱工程官吏考核任免户口赋税礼仪科举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3.二府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五代十国—宋元)1.五代十国:
。2.宋代:
。3.元代:
。设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和武装队伍,并参与大政决策形成中书省与枢密院并重的二府制度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特点:相权进一步分散,皇帝集权更为强化。皇帝中书门下(同平章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枢密使)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行政权
仔细观察上面《宋代中央政治制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二府制度的特点。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时空穿越
情景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情景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情景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通过上面这些情景,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式角度,总结从汉至元中央官制的发展特点。
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选用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削弱相权;
分散相权,使相互牵制,从而使君主独揽大权。趋势:方式:总结提升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1.西汉:
。2.唐朝:
。3.五代、宋、辽、金时期:
。4.元朝:
。郡国并行制度沿袭道、府、县三级制设道监察州县行省制度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识图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中是什么地方行政制度?后来造成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制度:郡国并行制
问题:王国问题
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识图学史
图中元朝实行的是什么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教材,概括元朝是如何管理地方?谈一谈你对这一制度影响的理解。
制度:行省制度
管理:中书省直接管理大都周围地区,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其余由行中书省管理。
影响: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统治;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结合所学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总结提升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1.演变过程:选官制度实行时间选拔标准先秦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官位世袭品行和才学门第出身考试成绩三、选官制度的变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史料链接】(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职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1)世袭(2)注重品行和才学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材料三: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
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史料链接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材料五: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什么选官制度?其主要特点有哪些?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制度:科举制特点: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四: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的理解和认识。趋势: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君主专
制制度加强。地方:逐渐趋于分散,绝对服从中央弊端: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
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分组讨论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君权与相权(专制主义)中央与地方(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天津市西青医院招聘编外派遣制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化妆毕业论文总结
- 2025标准附期限借款合同样书
- 安向毕业论文
-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网
- 广州大学金融系毕业论文
- 2025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监察委员会招聘监察辅助人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旅游酒店业客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
- 心理毕业论文讨论群
- 农业生产与销售实务手册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齐河经济开发区马寨小区安置楼工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5月10日改)
- 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第二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教学指南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共建协议书范本
- 马凡综合征个案护理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肉豆蔻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药效预测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第七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