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豆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第5部分野豌豆属本文件规定了野豌豆属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种质资源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野豌豆属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2930.5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生活力的生物化学(四唑)测定GB/T2930.9草种子检验规程重量测定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3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GB/T6435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GB/T6436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GB/T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6438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GB/T208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NY/T1459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NY/T2127-2012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NY/T2658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野豌豆属野豌豆属(ViciaL.)为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tae)的一个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作为优质牧草应用。3.2野豌豆属种质资源2野豌豆属植物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和遗传材料等。3.3抗逆性野豌豆属种质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抗旱性、抗寒性。4野豌豆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质量控制标准4.1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按照NY/T2127-2012第3章执行。每份种质种植小区面积不小于5m×4m,重复3次,行50cm,株距40cm。4.2基本信息4.2.1科名由拉丁名和中文名组成,即Leguminosae(豆科)。4.2.2属名由拉丁名和中文名组成,如ViciaLinn(野豌豆属)。4.2.3种名由拉丁名和中文名组成。4.3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4.3.1根系深度开花期,单株根系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深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取10株,测量每株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计算平均深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3.2主根粗开花期,野豌豆属种质材料地下主根的直径。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取10株,测量每株主根最粗处的直径,计算平均直径,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3生活型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所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测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所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生活型为:1一年生草本2二年生草本3多年生草本4.3.4株高结实(果实)期,从地表面到植株最高点的自然高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的自然高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34.3.5茎粗开花期,植株中部茎的直径。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中部主茎的直径,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6茎生长习性开花期,茎生长的习性。以试验小区内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测茎生长的习性。茎生长习性为:2直立3斜升4平卧4.3.7根状茎开花期,地下根状茎的有无。以试验小区内的植株为观察对象,采用目测法观测根状茎的有无。4.3.8分枝数开花期,主茎上一级分枝的总数。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以分枝长度大于或等于5cm、其上有两片叶完全展开为标准调查每株的一级侧枝的总数,单位为个,精确到整数位。4.3.9分枝级数开花期,产生分枝的最高级次。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以每级分枝长度大于或等于5cm、其上有两片叶完全展开为标准,调查每株主茎上产生分枝的最高级次,单位为级,精确到整数位。4.3.10复叶长开花期,从复叶总叶柄的基部到顶生小叶片顶端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中部复叶由总叶柄的基部至顶生小叶片的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3.11复叶宽开花期,复叶最宽处之宽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中部复叶最宽处之宽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3.12复叶具小叶数开花期,复叶具有的小叶数。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中部复叶具有的小叶数,单位为片,精确到整位数。4.3.13总叶柄长开花期,复叶总叶柄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中部复叶总叶柄的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4.3.14小叶片长开花期,复叶中部小叶片基部至先端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复叶中部小叶片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15小叶片宽开花期,复叶中部小叶片最宽处之宽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株复叶中部小叶片的宽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16叶轴末端的形状开花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中部叶叶轴的形状。1分枝卷须2单一卷须3针刺状4.3.17托叶形状开花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中部叶托叶的形状。1半箭头形2半戟形3戟形4斜卵形5披针形4.3.18小叶形状开花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中部小叶片的形状。1条形(狭长,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部叶片近等宽,两边平行)2条状披针形(长约为宽的4~5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尖)3披针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中部以下最宽,介于条形和披针形之间)4卵状披针形(长为宽的2倍以上,中部以下最宽,介于卵形和披针形之间)5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6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中部最宽而两端及基部均圆)7卵状椭圆形(介于卵形和椭圆形之间)8矩圆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两边近平行,两端均圆)9卵状矩圆形(介于卵形和矩圆形之间)10倒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中部以上最宽,向下渐狭)11倒卵状矩圆形(卵状矩圆形的倒转形状)4.3.19花序类型开花期,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花序的类型。花序类型为:2复总状53簇生4单生4.3.20花序长开花期,花序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花序的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3.21总花梗长开花期,总花梗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总花梗的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cm。4.3.22花序具花数开花期,一个花序上所具有的花朵数。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统计10个花序具有的花朵数,单位为朵/花序。4.3.23花梗长花盛开时,花梗的长度。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花梗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24小苞片长花盛开时,小苞片的长度。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小苞片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25花长花盛开时,花的长度。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花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26花萼形状花盛开时,花萼形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花萼的形状。参照花萼形状说明,确定种质的花萼形状:2筒状钟形3钟状4斜钟状4.3.27花萼长花盛开时,花萼筒基部到萼齿顶端的长度。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花萼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28萼齿长花盛开时,萼齿的长度。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萼齿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29花冠颜色6在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观察花冠的颜色。根据观察结果,确定种质花冠的颜色。2淡黄色3黄色4淡蓝色5蓝紫色7紫红色8粉红色9红色4.3.30旗瓣形状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旗瓣的形状。1倒卵形2倒卵状椭圆形3矩圆形4提琴形4.3.31旗瓣长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旗瓣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32旗瓣瓣片顶端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旗瓣瓣片顶端的形状。2微凹4.3.33翼瓣瓣片形状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法观察翼瓣瓣片的形状。参照翼瓣瓣片模式图,确定翼瓣瓣片形状。1矩圆形2条状矩圆形4.3.34翼瓣长花盛开时,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测量10个旗瓣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35翼瓣与旗瓣相对长度在花的盛开期,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测对象,比较翼瓣与旗瓣的长度。2近等长4.3.36龙骨瓣与翼瓣相对长度在花的盛开期,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测对象,比较龙骨瓣与翼瓣的长度。2近等长4.3.37子房被毛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察对象,观察子房上毛之有无。4.3.38子房柄的有无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测对象,目测子房柄的有无。4.3.39花柱顶端被毛情况花盛开时,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察对象,观察花柱顶端毛被。1四周被短柔毛2外侧被髯毛4.3.40荚果颜色在完熟期,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荚果的颜色。1土黄色2黄褐色3褐色4棕褐色5黑褐色4.3.41荚果状态在成熟期,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察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荚果的外观状态。2膨胀4.3.42荚果形状在成熟期,以试验小区植株为观察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荚果的形状。1矩圆形2菱形3矩圆状菱形4椭圆状5条形4.3.43荚果长8在成熟期,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30个成熟度正常的荚果,测量每个荚果底部至顶端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44荚果宽在成熟期,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30个成熟度正常的荚果,测量每个荚果最宽处的横径,单位为mm,精确到0.1mm。4.3.45荚果被毛在成熟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荚果表面柔毛的有无。4.3.46种子数在成熟期,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采收30个成熟度正常的荚果,分别统计每个荚果里的种子数。单位为粒/荚。4.3.47种皮颜色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1黄褐色2褐色3深褐色4红褐色5棕黑色6灰绿色4.3.48种子形状在成熟期,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观测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发育正常的种子的形状。1球形(长宽相等2扁球形(球状,略扁)3肾形(中部凹入,形如肾)4扁圆柱形(圆柱形,略扁)4.3.49形态一致性野豌豆属种质材料群体内,单株间的形态一致性。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观测群体内主要形态性状,获得有关的性状值,按照群体内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单株间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确定该种质的形态一致性。群体内的形态性状的一致性表现在很多性状上,根据不同生育期主要形态性状的表现分为3类:1一致(大多数性状基本一致)2较一致(主要形态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差异较小,不容易清楚地区分)3不一致(主要形态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容易清楚地区分)4.3.50播种期9野豌豆属种质材料适宜播种的日期。记录观察试验小区播种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4.3.51出苗期种子萌发,展开了子叶(真叶)的幼苗露出地面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的植株子叶(真叶)露出地面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2返青期种质材料越冬以后植株恢复生长为绿色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的植株由休眠转入生长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3分枝期植株茎节侧芽生长1cm并形成新枝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的植株茎节侧芽生长1cm并形成新枝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4现蕾期植株出现花蕾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的植株出现花蕾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5开花期花瓣展开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的植株花瓣展开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6开花期一致性种质材料群体内,单株间的开花期一致与否。以试验小区的植株为调查对象,采用目测法,当80%植株显花时。观测进入单株开花期植株的百分比。分为3类。2不一致4.3.57结荚期花被片枯萎,子房膨大,种子内充满乳汁的日期。50%的植株花被片枯萎,子房膨大,种子内充满乳汁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8成熟期种子完全发育,接近种质所固有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硬度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以上植株的种子发育到正常大小,种子变硬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59枯黄期秋霜或冬寒后植株叶片干枯的日期。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记录50%植株的叶片枯黄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60生育天数由返青期到种子成熟期的总天数。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统计记录从出萌芽期到种子成熟期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d)。4.3.61生长天数从萌芽期到枯黄期的天数。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为调查对象,统计记录从出苗(萌芽)期到枯黄期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d)。4.3.62再生性种质材料被刈割或放牧利用后再生的能力。以平均每天的再生草高度和再生生物量来表示,单位为cm·g/d,精确到0.1cm和0.1g。4.3.63结实率单株植物中成熟的荚果数占总数花的百分比。在种子成熟期,从每一试验小区内随机抽样10株,分别调查每株的花总数和采收的荚果总数。计算单株荚果总数占花总数的百分率得结实率,再计算10株的平均结实率,以%表示,精确到0.1%。4.3.64茎叶比开花期,单株茎、叶重量之比。从每一试验小区内随机抽样3株,将单株齐地刈割后将茎与叶分离,经风干后分别称取茎、叶干重,单位为g,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叶重与茎重的比值。4.3.65鲜草产量每一生长年度中单位面积鲜草的累计产量。测定1m2小区面积收获的地上部分重量,3次重复,留茬高度为4cm~6cm,刈割后立即称重,单位换算为kg/hm2,精确到0.1kg。4.3.66干草产量单位面积上累计的风干草产量。在测定鲜草产量的同时,称取一株的地上部分鲜重,自然风干后称重,计算含水量,由鲜草产量折算干草产量,单位为kg/hm2,精确到0.1kg。4.3.67干鲜比开花期,鲜草风干后的重量与其青鲜时的重量之比风干后的重量与其青鲜时的重量之比。由5.81和5.82所测得的数据比值计算,以%表示,精确到0.1%。4.3.68单株重开花期,单株地上部分的风干重在开花期,从每一试验小区内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一植株地上部分的鲜(干)重,单位为g/株,精确到0.1g。4.3.69单株种子重单株产生的种子重量。在成熟期,从每一试验小区内随机抽样10株,测量每一植株的种子重量。单位为g/株,精确到0.1g。4.3.70种子产量单位面积收获的种子产量。在种子成熟后,收获1m2小区位面上的种子,自然风干后称重,3次重复。单位为kg/hm2,精确到0.1kg。4.3.71株龄观测时,种质材料在田间小区种植后的生长年龄。从播种、出苗的年份算起,至田间观测、采集上述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数据的年份,单位为a。4.3.72越冬率单位面积内萌芽的株数占越冬前株数的百分率,以%表示,精确到0.1%。在枯黄期之前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调查,调查时:a)条播小区的调查方法:避开边缘地段,在每个小区株行内随机选取3个样段,每个样段长为1m,调查每一样段内的植株数。翌年植物返青后调查原样段内返青的植株数。b)单株或穴播小区的调查方法:避开边缘地段,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10株,定株。翌年植物返青后,调查所定植株内的返青植株数。4.3.73千粒重1000粒成熟且正常风干净种子的重量。按照GB/T2930.9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的沙打旺种子检验方法执行,单位为g,精确到0.01g。4.3.74发芽势种质材料种子在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参照GB/T2930.4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的沙打旺种子检验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1%。4.3.75发芽率种子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参照GB/T2930.4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1%。4.3.76种子硬实率在种子萌发期间,由于种皮障碍而导致不能正常吸水膨胀和萌发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硬实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在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末次计数时,统计未吸水膨胀的硬实种子数,计算硬实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硬实率),以%表示,精确到0.1%。4.3.77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胚所具有的生命力。按照GB/T2930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1%。4.3.78种子采收时间指测定描述项目“发芽势”“发芽率”、“种子生活力”等项目所用种子的具体采收时间。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79种子检测时间指描述项目中“发芽势”、“发芽率”、“种子生活力”等项目的具体测定时间。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4品质特性4.4.1水分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水分占风干重的百分比。在试验小区随机割取鲜草至少1000g自然风干后,按照GB/T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2粗蛋白质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3粗脂肪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粗脂肪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6433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4粗纤维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粗纤维素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5无氮浸出物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无氮浸出物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从100%中减去粗蛋白质的百分含量、粗脂肪的百分含量、粗纤维的百分含量、粗灰分的百分含量,余值即为无氮浸出物含量,以%表示,精确到0.04.4.6粗灰分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灰分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6438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7钙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钙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6436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8磷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磷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9氨基酸含量开花期,种质样品中18种氨基酸分别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1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开花期,种质材料样品用中性洗涤剂处理后所得的不溶解于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残渣,即中性洗涤纤维(NDF)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GB/T208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方法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1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开花期,种质材料样品用酸性洗涤剂处理后所得的不溶解于酸性洗涤剂(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的残渣,即酸性洗涤纤维(ADF)占干物质的百分比。以4.4.1水分含量测定后的样品干物质为测定样品,按照NY/T1459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执行,以%表示,精确到0.01%。4.4.12适口性抽穗期刈割,野豌豆属种质材料植株地上部分茎叶的牲畜采食程度。直接观察可在抽穗期刈割植株地上部分饲喂家畜,观察家畜采食状况,将野豌豆属种质适口性分4个等级。2喜食4采食4.4.13抗逆性4.4.13.1抗旱性野豌豆属苗期对土壤水分胁迫敏感,是建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期。在苗期,采用田间目测法和干旱胁迫法(盆栽法)鉴定野豌豆属种质抗旱性。小区面积10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穴播或育苗移栽,行距30cm,株距20cm,在返青后至分枝期,自然或人工干旱20d~30d,调查小区内萎蔫植株数,根据植株萎蔫百分率,将野豌豆属的抗旱性分为5级:1强(干旱期间植株能正常生长,植株萎蔫率<10%)3较强(10%≤植株萎蔫率<30部分叶片尖端变黄,但仍能生长)5中等(30%≤植株萎蔫率<50部分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缓慢)7较弱(50%≤植株萎蔫率<80多数叶片变黄,大部分植株停止生长,有少数植株死亡)9最弱(植株萎蔫率>80植株停止生长,30%以上植株死亡)4.4.13.2抗寒性野豌豆属抗寒性采用田间目测法、盆栽幼苗冷冻法测定。试验应选在冬季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18℃~-25℃的地区进行,按本标准5.82中的方法,调查供试野豌豆属的田间越冬率。根据植株越冬率,将野豌豆属抗寒性分为5级:1强(越冬率≥95%)3较强(85%≤越冬率<95%)5中等(70%≤越冬率在<85%)7弱(60≤越冬率<70%)9最弱(越冬率<60%)4.5抗病虫性4.5.1白粉病抗性野豌豆属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在病害发生较严重的季节调查种质病害发生情况。在观察小区内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20~30株,调查叶片、叶柄、嫩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与保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音乐基础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自动化与控制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南通大学《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工程师职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2025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初三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2年新高考湖南化学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 Product Monitoring产品监视与测量程序(中英文)
- 压力管道安全检查表参考范本
- SB∕T 10170-2007 腐乳
- 外贸进出口流程图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 皮肤管理--ppt课件
- 双向气动插板门使用说明书
- 无生老母救世血书宝卷
- (完整版)2019年高考数学浙江卷(附答案)
- 信用社大额贷款会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