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第2部分:通用卫生规范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通用卫生的术语和定义、场所环境及生产区要求、设施与设备、人员、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包装和标识化管理以及食品贮存和运输的卫生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卫生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散装食品bulkfood无预先定量包装,需称重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和带非定量包装的食品。3.2简易包装simplepacking既能保护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遭受损失,又能降低包装费用的简便包装。4场所环境及生产区要求4.1场所环境4.1.1场所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4.1.2路面应适当硬化,场所内正常天气应无扬尘、无积水。4.1.3具有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加工场所,并满足清洗消毒、人员操作及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4.1.4加工场所的布局应符合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流程,清洁、干净、通风,原料与成品、生食区与熟食区应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4.1.5加工场所应与卫生间等污染源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应采用水冲式厕所。4.1.6加工场所周围应无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畜禽类动物圈养场所等污染源25m以上,设置在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难以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设置全封闭实体墙等物理形式隔离)有效防止污染源造成的影响。24.1.7地面应平坦防滑、无裂缝、并易于清洁、消毒,使用无毒、无味、不渗透、耐腐蚀的材料建造。地面的结构应有利于排污和清洗的需要,并于适当的措施防止积水。4.1.8墙面、隔断应平滑、显浅色、无毒无味、不易脱落、防霉、防渗透;需要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至少1.5m浅色、不吸水、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4.1.9门窗应闭合严密,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防虫害窗纱;门的表面应平滑、防渗透、易于清洁。4.1.10顶棚应防漏雨、防积尘、防碎片脱落、防冷凝水垂直滴落,防止虫害和霉菌滋生,易于清洁、消毒。4.2生产区4.2.1装修材料应采用无毒、无味、易于清洁的材料。4.2.2制作食品时应生熟隔离,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4.2.3生产区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无鼠类、昆虫等侵入。4.2.4生产区不得豢养动物。5设备和设施5.1生产设备5.1.1应配备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涉及生、熟料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分开使用。5.1.2与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设备、工具和容器的材质应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光滑,并保持清洁。5.1.3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要求,宜使用食品级不锈钢、食品用塑料、陶瓷等材料,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会与食品、清洁剂和消毒剂发生反应,并应保持完好无损。5.1.4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容器和管道,使用前、后应清洗干净,必要时还应消毒。5.2仓储设施5.2.1应配备与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仓储设施(如货架、冷柜等),必要时应配备温度、湿度等的监测控制设施。5.2.2食品原料应离墙、离地存放、分区存放。食品添加剂、杀虫剂应分别专门存放,并明确标识。5.3供水设施5.3.1应配备保证食品生产用水水质符合GB5749要求的供水设施。5.3.2自备水源及供水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满足生产需要。供水设施中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还应符合相关规定。5.4排水设施应具备符合生产要求的排水设施,排水顺畅、便于清洁,排水口应有防虫害设施。5.5废弃物存放设施应配备带盖、防渗漏、易于清洁的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废弃物应及时清除,设施应保持清洁。5.6清洁消毒设施35.6.1应配备足够的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的清洗设施,必要时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场所清洁消毒记录表见附录A。5.6.2清洗池的材质应为不锈钢、陶瓷等材料,结构应易于清洗。5.6.3清洁、消毒方式应避免对食品造成交叉污染,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5.7个人卫生设施5.7.1生产区入口处或合适位置应设置更衣、洗手设施,在加工间入口、直接入口食品内包装工序等必要位置配备消毒设施。5.7.2生产区内不宜设置卫生间,如设置,卫生间不得与加工、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应有效分隔,厕所应为冲水式。与加工间和库房在同一建筑内的卫生间,应具有排风设施。5.8通风设施应具有适宜的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设施,合理设置通风口位置,必要时应安装空气过滤净化或除尘设施。5.9照明设施5.9.1加工间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应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5.9.2在暴露食品和原料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使用安全型或有防护措施的照明设施。如需要,还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5.10温控设施应根据生产加工工艺,配备适宜的加热、冷却、冷冻以及用于监测和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6人员6.1进入食品生产区前应整理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6.2进入作业区应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并按要求洗手、消毒;头发应藏于工作帽内或使用发网约束。6.3进入作业区不应配戴饰物、手表,不应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6.4使用卫生间、接触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或从事与食品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再次从事接触食品、食品加工器具、食品设备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活动前应洗手消毒。6.5非食品加工人员不得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特殊情况下进入时应遵守和食品加工人员同样的卫生要6.6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患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痴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从业人员正处于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期间也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6.7加工场所不得吸烟和吐痰;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佩戴口罩,必要时应佩戴手套;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食品加工安全的其他行为。7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47.1质量安全控制应符合GB/T23734相关要求。7.2宜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确定关键控制环节,按需控制生产场所和原辅料温度,及时对生产设备和环境实施清洁消毒,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降低微生物污染的风险。7.3加工及贮存场所应采取防止鼠类、昆虫等有害动物侵入的有效措施,可采取纱帘、纱网、灭蝇灯、挡鼠板等措施。7.4各加工环节和过程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管理要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等化学品,并在加工前彻底清除,避免对食品及加工容器、工具和设备造成污染。7.5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等化学品应有独立的存放区域或专柜,且有明显标示,不得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混贮。7.6应采取防止异物污染的控制措施,如穿着工作服、灯具防护、门窗管理、虫害控制、设置筛网、金属检查器等措施,降低食品受到玻璃、金属、塑胶、砂石、毛发、木屑等异物污染的风险。7.7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不得存在下列行为:a)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b)生产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c)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食品;d)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e)生产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感官性状异常或者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f)生产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制品;g)生产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制品;h)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i)生产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的食品;j)生产添加药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除外)的食品;k)生产不符合已经明示执行标准的食品;l)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8包装与标识化管理8.1包装包装的容器和材料清洁、无毒、无害,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容器和材料不得循环使用。8.2标识化管理要求8.2.1贮存区域标识分类贮存区域标识应按照如下要求分类:——动物性食品原料贮存区域为红色;——植物性食品原料贮存区域为绿色;——半成品贮存区域为黄色;——成品贮存区域为白色;——调味品贮存区域用文字标注。5——贮存区域标识分类示例参见附录B。8.2.2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分类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应按照如下要求分类:——动物性食品原料所用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为红色;——植物性食品原料所用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为绿色;——半成品所用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为黄色;——成品所用容器、工具和设备标识为白色。8.2.3清洁工具标识清洁工具应选用不易积垢、易于清洁的工具。毛巾、抹布、拖把等清洁工具需要固定悬挂位置,有清晰字体标志。经常移动的清洁设施(如垃圾桶、扫帚等)标线为黑色,地面标线宽40m,墙壁、操作台、货架标线宽10mm。清洁工具标识示例参见附录C。9食品贮存和运输9.1贮存和运输食品的场所和设施应保持整洁卫生,避免日光直射,备有防雨防尘设施。9.2运输和贮存所用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应进行消毒。9.3应根据贮存和运输食品的特点和安全需要,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贮存条件,如贮存运输易腐食品应冷藏。9.4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和运输,避免污染。场所清洁消毒记录表场所清洁消毒记录表见表A.1。表A.1场所清洁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性化一对一投资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籽仁类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计量标准器具:化学计量标准器具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放射性污染防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刮墨刀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硬泡聚醚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变频器柜体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洁磁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陶瓷分离膜及功能隔膜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DB43T-稻-再-油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 DB36∕T 1720-2022 牧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与探讨
-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故障恢复与优化方法研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学案)(原卷版)
- VR游戏中心:虚拟现实的娱乐新趋势
- 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