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舞
蹈
鉴
赏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第1章舞蹈基础知识第2章舞蹈鉴赏概述第3章舞蹈的人文内涵与各学科第4章中国古典舞第5章中国民族民间舞第6章西方芭蕾舞第7章中国舞剧、舞蹈诗第8章现代舞第9章中国当代舞第10章国际标准舞第11章流行舞蹈第12章新媒体舞蹈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contents舞蹈的起源01中国古代舞蹈流变02舞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03舞蹈的分类与功能04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contents
舞蹈的起源1全套可编辑PPT课件
一、舞蹈起源
模仿说游戏说宗教说劳动说舞蹈的目的是通过节奏性的动作去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的特性,或是模仿他人的性格、情感和行为等。“游戏说”认为,人的游戏本能就是舞蹈创作的动机。由于原始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与人类一样有灵魂,因此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舞蹈堪称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现方式。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劳动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劳动中的动作蕴含力与美,成为原始舞蹈基本的“语言”,也是舞蹈技巧的源泉。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contents中国古代舞蹈流变2代表性舞蹈夏代商代周代汉代“九韶”“方夷乐舞”“桑林舞”“雅乐”“俗乐”隋唐宋元明清“燕乐”“队舞”戏曲舞蹈
奠定了我国古代宫廷乐舞的基础,朝廷设立了主管乐舞活动的机构——“大司乐”,并将前人的乐舞进行了整理,称为“六舞”“六代之乐”或“六代舞”;此外,周代重视对各民族乐舞的收集整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汇《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民间歌舞的描述。西周西周宫廷舞蹈西周
六代舞
将六国王室乐舞和各地民间艺术聚集到阿房宫,并在朝廷设立主管乐舞和祭祀的机构——“乐府”,还将流传于冀州的民间祭祀原始氏族部落蚩尤的“角抵戏”引入皇宫,开创了我国古代“百戏”的先河。秦朝东汉墓室壁画
《乐舞百戏图》
汉高祖刘邦喜爱楚歌楚舞,喜爱“翘袖折腰之舞”,汉代宫廷除设有主管俗乐的“乐府”外,还设有主管祭祀庆典的太乐署以及为军队操练和朝廷庆典的吹奏乐团,即黄门鼓吹署。宫廷乐舞多以民间流传的杂舞为主以及载歌载舞的《相和大曲》。汉代汉代皇后册封仪式
黄门鼓吹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与道教结合一体,不仅使中原人民的思想信仰、宗教仪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对我国古代乐舞、绘画、雕塑、建筑、石窟艺术产生了促进作用,为今后隋唐乐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宫廷雕塑
唐代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宫廷乐舞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及广泛流传发展的中外优秀乐舞文化传统,并在隋代《七部伎》《九部伎》的基础上,形成了《十部伎》,又称《十部乐》,使得唐代宫廷“燕乐”呈现鼎盛景象。唐朝
唐代
燕乐
宫廷乐舞继承唐制,其宫廷乐舞机构仍称“教坊”,但仅有“法曲部”“龟兹乐”“鼓笛部”“云韶部”四个部门,人数与规模较盛唐时期要少和小得多。同时,由于乐舞技艺水平的局限,常将唐代著名的独舞、双人舞改为集体表演的群舞,因而宋代又将宫廷乐舞称为“队舞”。宋朝宋代
大曲队舞
宋元“锣鼓杂剧”的兴起,是我国古代乐舞结合故事、人物的民族戏曲艺术的雏形,尤其是一批文人剧作家,奠定了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元朝元杂剧
《拜月亭》随着宋元杂剧的兴起,在明朝,歌、舞、剧三者有机结合所兴起的优秀传统戏曲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民族传统戏曲是在古代乐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综合性表演艺术。明、清朝戏曲艺术目录contents舞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内容存在方式组织结构表现手段形式辩证统一目录contents舞蹈的分类与功能4一、舞蹈的分类分类标准舞蹈种类活动目的与作用生活舞蹈|艺术舞蹈舞蹈风格特点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表现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剧|舞蹈诗反映现实生活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
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表演场地、空间舞台舞|广场舞参与对象专业性舞蹈|群众性舞蹈二、舞蹈的功能文化传承审美教育自娱自乐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二章
舞蹈鉴赏概述目录contents
舞蹈鉴赏的内容与形式0203
舞蹈鉴赏的原则与标准04
舞蹈鉴赏的视角与学科基础01舞蹈鉴赏的含义与功能目录contents舞蹈鉴赏的含义与功能1
一、舞蹈鉴赏的含义
“舞蹈鉴赏是人们欣赏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对舞蹈作品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具体地说,它是鉴赏者通过作品中所展现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动作、构图、技巧、韵味、表情、音乐所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舞蹈鉴赏是一种精神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对舞蹈艺术作品的认知、审美和再创造的过程。舞剧《孔雀》剧照舞蹈鉴赏要经历三个心理过程
第一层次
是对舞蹈作品动态形象的感觉;
第二层次
是由作品流动的形象所产生的体验、想象与联想;
第三层次
是通过想象、联想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作品内涵、
意蕴的领悟。德育功能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二、舞蹈鉴赏的功能
心育功能美育功能智育功能
舞蹈鉴赏正是通过激发人们对美的感受,提升其审美趣味、审美能力,进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
小贴士:舞蹈鉴赏中,观众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审美体验,还要将舞蹈知识、舞蹈基础理论、文化修养等进行融合,从而对舞蹈所呈现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产生价值判断。目录contents
舞蹈鉴赏的内容与形式2
一、舞蹈鉴赏的内容
舞蹈鉴赏的内容
不仅包含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层面;也包括舞蹈肢体语言、队形调度、舞台美术等形式层面。二、舞蹈鉴赏的形式
舞蹈鉴赏的形式呈现多元化走向,小到视频网站上的一则留言,大到专业舞蹈评论文章的发表,都成为舞蹈鉴赏的形式。提升舞蹈鉴赏能力的小建议①②③
应当积极参与鉴赏活动,丰富的积累是培养良好审美眼光的关键。
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鉴赏舞蹈的前提是掌握舞蹈基础知识,了解舞蹈的审美特征等。
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才能提升感悟艺术的能力。目录contents
舞蹈鉴赏的原则与标准3一、舞蹈鉴赏的原则与标准内涵之美、精神之美形象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创意之美内涵之美、精神之美
作品的选材与立意,题材的开拓和主题的挖掘,能够彰显出舞蹈作品的内涵之美和精神之美。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舞蹈《声希》图片形象之美、语言之美
形象性是舞蹈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形式语言是舞蹈美的重要载体。一部舞蹈作品形象是否生动感人,形式语言是否优美、完善,都是衡量一部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舞蹈《唐宫夜宴》图片意境之美、创意之美
在舞蹈鉴赏的过程中,观众只有将自己的生活阅历、生命感悟与作品的创意、形象、情感、意境紧密关联,才能随着氛围的营造、情节的变化、人物的情感,感悟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之美与创意之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目录contents
舞蹈鉴赏的视角与学科基础4一、舞蹈鉴赏的视角舞蹈内涵深挖舞蹈人物塑造舞蹈形式探究1.舞蹈身体语言2.舞蹈结构安排3.舞蹈与音乐4.舞蹈与舞台美术
舞者二度创作舞蹈内涵深挖
舞蹈鉴赏过程中,需要对舞蹈主题、内涵进行深挖,完成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分析和再创造。舞蹈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内涵是否丰富,编导视角是否独到,都是评价一个作品主题与内涵的主要途径。舞蹈人物塑造
舞蹈鉴赏过程中,观众需要从人物形象入手去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人物性格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理解编导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感受人物情感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舞蹈《孔乙己》图片舞蹈形式探究
从本质上说,没有形式就没有舞蹈。
舞蹈艺术主要依靠舞蹈身体语言、结构安排、音乐、舞台美术等来表达作品的内涵,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心理等。
舞剧《天鹅湖》剧照1.舞蹈身体语言
舞蹈身体语言具有形式感与象征性,是一种凝练的、抽象的艺术语言、情感符号,以完成叙事与表达。《奥涅金》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65年2.首演地点:巴登-符滕堡州立剧院3.编剧/编导:约翰·克兰科4.作曲: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5.演出单位: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2.舞蹈结构安排
舞蹈结构是指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创作者表达思想内涵、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结构是作品内容寻求形象外化的载体,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立意表达和编舞成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一、基本信息
《中国妈妈》1.首演时间:2007年2.编导:王舸韩真3.作曲:程远4.演出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5.获奖情况: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银奖、表演金奖;第五届CCTV全国舞蹈电视大赛十佳优秀作品创作奖第一名、表演银奖3.舞蹈与音乐
在舞蹈中,音乐发挥着渲染与烘托气氛、刻画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突出故事主线、交代剧情发展等作用,舞蹈与音乐的密切配合,共同促成了时空一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波莱罗》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1960年2.编导:莫里斯·贝雅3.
作曲:莫里斯·拉威尔4.
音乐:《波莱罗舞曲》5.
演出团体:二十世纪芭蕾舞团4.舞蹈与舞台美术
舞蹈不仅依靠人体动作、队形调度等形式,还可以借助其他艺术门类或是科技的力量,如传统的舞台美术(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等),又比如投影、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服装、道具、效果、化妆等深深参与到舞蹈创作过程之中,为舞蹈缔造空间、设置背景、营造氛围,并以一种艺术语言的形式融合到舞蹈形象之中。《莎乐美》一、基本信息1.首映时间:2002年2.编剧/导演:卡洛斯·邵拉3.主演:阿依达·戈麦斯,卡门·维莱那,帕科·莫拉,哈维尔·托卡4.演出单位:西班牙国家弗拉明戈舞蹈团5.获奖情况:2002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大奖舞者二度创作
舞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自身的能力与技术融入其中,从而丰满作品的内容、结构、人物情感,还展现出舞者独具特点的舞台形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二、舞蹈鉴赏的学科基础舞蹈史学
舞蹈生态学
舞蹈心理学
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美学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三章
舞蹈的人文内涵与学科融合目录contents舞蹈与文学01舞蹈与数学02舞蹈与书法03舞蹈与电影04目录contents舞蹈与文学1
一、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与手段。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四大类别。
二、什么是文学艺术
当文字不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是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属于语言艺术。
舞蹈与文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文学可以为作品的选材、主题、创作和意义等注入活力,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此同时,在舞蹈、舞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创作中,也反过来加深了人们对文学人物、作品、现象的关注,从而不断丰富文学的内涵与意义。
三、舞蹈与文学关系
①古代舞蹈体现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②舞蹈创作中,编导对主题的筛选与挖掘,其涉及范畴可能来自文学创作、戏剧小品、影视作品、新闻事件等。③舞蹈创作中,抒情与叙事是常见的手法。④舞蹈创作中,编导常会选用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整合、加工,营造意境、传达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⑤舞剧的创作大多需要舞剧文学台本。
具体表现:
《爱莲说》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名篇,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比喻君子的人格与胸襟,也表达出作者自身的人生志向和追求。编导赵小刚以文学作品为背景,意在通过古典舞的语汇描摹莲花的形态,赞颂莲花品行的高洁。《爱莲说》首演时间:2006年编
导:赵小刚首演演员:邵俊婷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赵氏孤儿》
首演时间:2015年编
剧:许锐作
曲:罗小坚总
编
导:李世博演出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舞剧《赵氏孤儿》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案》改编,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极具戏剧性的艺术表达中展现出了忠、孝、信、义的核心价值观,表达出主人公舍身取义、不屈不挠、敢于献身的精神。目录contents舞蹈与数学2
一、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舞蹈中的人体动作、队形构图等,展现出数学中的形式美。数学中包含的严谨的逻辑、抽象的概括以及对事物的理性解析,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舞蹈诗性、写意化的表达中人体动作所蕴含的原理,让舞蹈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数学中所蕴含的美的形式与规律,也帮助我们了解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丰富、发展舞蹈艺术形式,以实现舞蹈的抒情与表意。
二、舞蹈与数学关系
具体表现:
①空间与方位空间:前后、左右、高低
低、中、高三度空间。方位:通常以8个点位来说明方向,以正前方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即一个点位。方位图捷克裔舞蹈理论家,是享誉世界的“现代舞理论之父”、舞蹈科学家,有“舞蹈界的爱因斯坦”之美誉。从舞蹈动作的时间、空间、力度入手,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性,生成的“人体动律学”,分析了人体动作的构成及运动规律,给予人体动作一种科学化、数理化的阐释。在其“人体运动立方体空间”的概念中,他依据“直角坐标系”,形成了27个点位来说明人体动作在空间上的体现,使视觉化的舞蹈动作得以被数学化的概念表述出来。
鲁道夫·冯·拉班
具体表现:
②对称对称所展现出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和谐、庄严、匀称、稳定的美感。舞蹈动作:手位的左右对称——典雅之美舞蹈教学:正反面的训练模式——给予学生全面的身体开发舞蹈编排:双人舞的对称处理——增强了统一的视觉效果舞蹈构图、调度:对称——给人带来舒适、和谐的审美体验
具体表现:
③角度
不同的位置呈现出不同的角度控腿120°或140°小踢腿25°《千手观音》是2005年央视春晚歌舞类作品之一,被誉为春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云冈石窟、太原崇善寺和山西平遥的双林寺的千手观音像。以匠心独具的编排巧思、变化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人文情怀。首演时间:2000年舞蹈编导:张继钢作
曲:张千一舞蹈演员:邰丽华等演出单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千手观音》
舞蹈《鱼戏》是我国著名编导张继钢创作的3D舞蹈诗《侗寨人家》中的一章。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突出与生活场景的间离感,用抽象的艺术手法拉开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借助3D舞美效果,以诗意语汇展现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首演时间:2015年总
编
导:张继钢编
导:千姿、谷亮亮、张磊、
杨世萍、王建军编
曲:阿沃·帕特演出单位:柳州市艺术剧院《鱼戏》目录contents舞蹈与书法3一、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二、舞蹈与书法的关系
舞蹈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艺术,它们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传统哲学的土壤,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发展,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代表性艺术。
中国古典舞与书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从彼此的共性出发,探索中国艺术表达的独特方式;另一方面,从彼此的艺术形态中汲取创作灵感,以丰富艺术表现的形式与内涵。
具体表现:
①艺术形态
书法被称为“线性艺术”,古典舞则被称作“划圆的艺术”,二者都在其自身艺术形态中探索以“线”为载体的抽象表达,注重以线条概括性地表现万物之美,都是一种对生命意象的表达。②技法
中国古典舞和书法都十分注重气韵。“气”的思想所衍生出来的气韵、气势、气象等概念,转变为艺术创作的追求和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中国古典舞与书法都讲究“气韵生动”,意谓艺术作品体现宇宙万物的气势和人的精神气质,达到自然生动,充分彰显其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美学境界。
具体表现:
这是一部“纯粹的”舞蹈作品,没有剧情或人物角色,林怀民在书法中汲取灵感,运用太极拳和内家拳的身体运用规律,以意念和呼吸带动身体,书写圆融美学特有的阴阳与虚实,演绎出“行草”这一书体的气息流动和恣意性情。首演时间:2001年作
曲:瞿小松编
导:林怀民演出单位:云门舞集《行草》
舞蹈《书韵》取材于书法艺术,舞者手执毛笔,以古典舞为表现形式,诠释书法的艺术精神,表达古典舞对于书法中蕴含的传统美学、传统哲学规律的探索与演绎。首演时间:2003年编
导:江靖戈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书韵》目录contents舞蹈与电影4
一、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一种视觉与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电影《爱乐之城》剧照二、舞蹈与电影的关系
电影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它的多样化艺术手法、蒙太奇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与科技的不断交融,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
电影和舞蹈的结合,极大地影响了舞蹈的发展,舞蹈电影以其广泛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推动着现当代舞蹈的发展,并传播着舞蹈艺术与文化。歌舞片
舞蹈电影通常被归类于歌舞片。歌舞片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1927年,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问世标志着歌舞片的开始。歌舞片是一种由大量歌唱和跳舞的形式构成的电影,以歌舞为主要叙事手段。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情节通常较为简单。
具体表现:
电影《黑天鹅》以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为背景,再现了其中的部分舞段,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一位芭蕾舞者身上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运用唯美的芭蕾场景与电影艺术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人物内心复杂而隐秘的世界,与舞剧《天鹅湖》形成互文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首映时间:2010年导
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编
剧:马克·海曼、
安德雷斯·海因斯、
约翰·J·麦克劳克林主
演:娜塔莉·波特曼等《黑天鹅》
该片讲述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两位相爱的人为了追梦而拼搏,相互鼓励、彼此成就。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多处向好莱坞经典影片致敬的片段,如开场后的“公路群舞”致敬《名扬四海》,男主角绕着灯柱旋转致敬《雨中曲》等。上映时间:2016年导演/编剧:达米恩·查泽雷编
曲:贾斯汀·赫尔维茨领衔主演:瑞恩·高斯林
艾玛·斯通《爱乐之城》
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目录contents中国古典舞发展现状0203
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01
中国古典舞释义与由来目录contents
中国古典舞释义与由来1
一、什么是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一词,最早是由我国戏剧家和戏曲舞蹈家欧阳予倩于1950年提出。
“古”泛指传统、继承传统;“典”即所谓经典、典范的文化品位。
欧阳予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古典舞经历几十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最初学习戏曲舞蹈,到后来学习、吸收外国芭蕾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逐渐摸索出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中国古典舞体系。形神兼备刚柔并济内外统一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动静对比
“意、劲、精、气、神”
目录contents中国古典舞发展现状2一、中国古典舞的三大流派
京昆舞派汉唐舞派敦煌舞派
唐满城、李正一等老一辈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中国武术的基础之上,吸收、借鉴芭蕾舞的教学经验,逐步总结、归纳、研究、创新、发展。中国古典舞的创建是在底蕴深厚的戏曲艺术中提炼舞蹈元素,在中华武术中寻找运动规律,并参考西方芭蕾训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一舞蹈派别被称作京昆舞派。
京昆舞派体现出细腻圆润、刚柔并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的美学特点。京昆舞派中国古典舞身韵“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它强调“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其训练包含“形、神、劲、律”四大要素。形:外在动作神:神韵、心意劲:力律:律动、规律
中国古典舞汉唐流派,通常称为“汉唐古典舞”,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以开发中国古代舞蹈资源为基础,建构起具有浓郁传统审美韵味的舞蹈语言体系,以“斜塔”为典型的倾斜类舞姿是其最具风格特色和代表性的形态之一,取斜之形、求倾之势、寓远之意。汉唐舞派
“中国古典舞一定不是看上去美就足够了,中国古典舞是文化的事,要体现出历史时代的文化气象。”
——孙颖
孙
颖
曾任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理论家、教育家、编导家,中国汉唐古典舞创始人。
1981年,创编了以建安时期为历史题材的古典舞剧《铜雀伎》,之后,为电视剧《唐明皇》《三国演义》《司马迁》等剧编舞。1997年创作“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其中《踏歌》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金奖)。1999年创作“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二《龙族风韵》。
2001年,在北京舞蹈学院设立“汉唐古典舞教研室”,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担任研究生导师。他的代表作品有舞剧《铜雀伎》、舞蹈《踏歌》《楚腰》《谢公屐》等。孙
颖
汉唐古典舞学派形成追求传统价值和历史感的新古典风格,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代表。
经典作品有《踏歌》《楚腰》《谢公屐》《纨扇仕女》《铜雀伎》等。
舞蹈《踏歌》图片
20世纪70—80年代,以甘肃省舞蹈艺术家为主的代表,在深入研究敦煌壁画所展现的各种舞姿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舞蹈以及国外舞蹈艺术的元素,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舞蹈类型——敦煌舞。敦煌舞是根据敦煌壁画上大量的舞姿造型及其动势倾向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当代舞蹈样式。敦煌舞派20世纪70年代末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
“敦煌舞派”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反弹琵琶”舞姿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高金荣老师是院校敦煌舞教学和课程教材建设的拓荒者,自1979年开始,先后5次深入莫高窟,提炼与分析了手姿、手势,汇编成《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
敦煌舞派代表作品有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舞蹈《飞天》《千手观音》等。
舞蹈《飞天》图片舞蹈《千手观音》图片
舞剧《大梦敦煌》剧照二、昆舞、“新古典舞团”和“汉唐乐府”
昆舞来源于传统剧种昆曲,提取了昆曲的优秀基因并加以改进整合,目前已逐步成为古典舞中继京昆舞派、汉唐舞派、敦煌舞派三大流派之后的第四大流派。昆舞
2003年,《干将莫邪》的登台亮相标志着昆舞的萌发。在马家钦教授的带领下,历经20年的探索,已初具规模。
以“意念”引领身体运动的要求是昆舞与其他古典舞的重要区别,它是一门“身心合一”的艺术,“意念”是昆舞的核心语言要素,由意生象、由象生韵、由韵生情、由情造景、景中生意,彰显了东方艺术独特的审美特质。
形态特征:“含、沉、顺、连、圆、曲、倾”
独有手型:五指莲花式
代表作:《情醉三月天》(《游园》)、《五指莲花兰》《绣娘》、大型音舞诗剧《虞美人》、大型民族昆舞剧《嫦娥奔月》等
大型民族昆舞剧《嫦娥奔月》剧照
中国台湾“新古典舞团”(1976年创立)创始人刘凤学。她致力于以文献学、音乐学、舞蹈学将唐舞激活,发扬中国传统舞蹈,并引用拉班舞谱记载、重建及保留中国舞蹈。其舞蹈动作体系以独特的舞蹈空间安排、中国色彩浓厚的个人风格著称,舞蹈结构严谨、肢体语言丰富,表达出沉郁的哲学思想。新古典舞团刘凤学
汉唐乐府
中国台湾“汉唐乐府”创办人、南音名家陈美娥女士
“最细腻、大派、雍容”的艺术
研习南音传统指谱大曲、琵琶弹奏及乐曲歌唱陈美娥
1983年,陈美娥与其兄长陈守俊在台北创办“汉唐乐府”,旨在传承南音。“汉唐乐府”是以南音乐曲为基础的古典乐舞剧团,其探索以古代音乐创作新的舞台作品,经典剧目包括《艳歌行》《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等。
“汉唐乐府”是获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演出的唯一台湾团体,同时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唯一受邀参加闭幕式演出的台湾艺术剧社。《艳歌行》图片目录contents
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3《黄
河》
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88年2.编导:张羽军、姚勇
3.音乐:根据冼星海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改编,由殷承宗、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石叔诚创作原曲,杜鸣心改编成钢琴协奏曲,此为费城演奏版
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1989年荣获文化部直属院团青年舞蹈演员新作品评比创作奖;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金像奖
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95年
2.编导:陈维亚
3.音乐:选自卞留念根据民族打击乐《绛州大鼓》编创的同名曲目
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荣获北京市舞蹈比赛一等奖,文化部新作品比赛优秀创作奖《秦王点兵》《相和歌》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85年
2.编导:孙颖
3.作
曲:张磊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踏歌》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97年2.编导:孙颖3.舞蹈音乐:王建、孙颖4.作词:孙颖
5.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6.获奖情况: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比赛作品金奖、表演银奖一、基本信息
1.
首演时间:1979年
2.
编剧: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创作组,赵之洵执笔
3.
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
4.
作曲:韩中才、呼延、焦凯
5.
演出单位:甘肃省歌舞团
6.
获奖情况: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1979年获国庆3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丝路花雨》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80年
2.编
导:罗秉钰3.作
曲:丁家岐4.首演演员:杨华5.演出单位: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6.获奖情况:
1980年荣获全国首届单、双、三人舞蹈比赛,表演、舞美、服装一等奖,创作、作曲二等奖《敦煌彩塑》
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2009年2.编
导:马家钦3.演出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4.获奖情况:文化部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五指莲花兰》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
2003年2.舞蹈重建:
刘凤学3.音
乐:壹越调大曲4.音乐解译:刘凤学5.配
器:吴瑞呈6.演出单位:
新古典舞团
《团乱旋》
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96年2.编
导:陈美娥3.曲风:南音的传统曲牌之一4.服装设计:叶锦添5.舞台设计:林克华6.演出单位:汉唐乐府《艳歌行》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五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目录contents
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概况0203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鉴赏01
中国民族民间舞释义目录contents
中国民族民间舞释义1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人文、民俗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起源于人民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又因各地自然环境、劳动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表演技巧与风格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念,是目前中国大陆舞蹈界约定俗成的一个包括中国汉族民间舞和各少数民族舞蹈的概念,其内涵是指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民众共同创作、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各民族文化生活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其内涵较为宽广,其中既包含民间自发自在的原生形态传统舞蹈,也包括舞蹈专业人士提炼加工创作的各种形态的舞台表演性民间舞。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念
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体现出我国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群众性、稳定性、自娱性、即兴性等特征。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征民族性地方性群众性稳定性自娱性即兴性中国民族民间舞特征目录contents
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概况2
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大力推动舞蹈领域的“抢救遗产”工作。一方面,有效考察、搜集与整理散见于民间的舞蹈遗产,并进一步加工与创作;另一方面,对戏曲舞蹈进行传承和发展,使其成为独立的舞蹈艺术。在各民族自然传承的舞蹈中,其基本风格往往体现在一部分民间艺人身上。这民间舞蹈家大多是农民,长期以来身份低下,过着贫困、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抢救遗产”工作,事实上是对这些身怀技艺的民间艺人及其艺术的拯救。
这项工作也可以说是“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延续和发展。通过收集和整理民间舞蹈,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进行提炼、加工、整理与再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中,在毛主席提倡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优秀舞蹈作品,如戴爱莲的《荷花舞》《飞天》,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等。
1976年之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民族民间舞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历史性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变化。文艺思潮集中探讨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思,探索它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召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各族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是舞蹈创作不竭的灵感来源,民族民间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与形象赞颂时代、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生活。
舞蹈工作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心灵感受人民当下最真切的情感,才能获得艺术生命的不竭源泉。抢救遗产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百花齐放目录contents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鉴赏3中国民族民间舞汉族民间舞维吾尔族舞蹈其他民族民间舞朝鲜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傣族舞蹈藏族舞蹈一、汉族民间舞
按照舞蹈形式与风格分类可大体分为:中原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山区及半山区的汉族民间舞蹈。前者形态多俯首含胸、屈膝坐腰、动作幅度不大、情绪含蓄内敛;后者多为前俯后仰、摆臀扭腰,体现出沉稳的风格特征。山区及半山区的汉族民间舞蹈中原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
北方地区流传广泛的是秧歌,如东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等;南方多以灯舞为主,如采茶灯、竹马灯、花鼓灯、云南花灯等。汉族民间舞具有群众性、稳定性、即兴性等特征,同时还有载歌载舞、手持道具、队形变换多样等风格特点。(一)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泛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它最初起源于古代插秧播种的农业劳动和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起源、流变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东北秧歌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场面较大,深受群众喜欢。其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俏皮、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大气奔放,敦厚宽广、执着坚韧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舞蹈体态保持身体前倾,踢抬时出脚有力、收回落地快,形成其特有的“哏劲”。舞蹈动作具有“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的特点,其道具主要有扇子、手绢等,花样繁多的“手中花”,如挽花、片花、缠花、立花等几十种,具有哏、俏、幽、稳、美的特点,是东北秧歌的特色之一。东北秧歌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地域文化名片。《情
思》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98年2.编导:王举3.
作
曲:李志祥4.舞蹈演员:王小燕5.获奖情况: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银奖《姥姥的田》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21年2.编导:王小燕、张万励、王艺萌3.
演出单位:长春人文学院4.获奖情况: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二)山东秧歌
山东秧歌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艺术,风格多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合称“山东三大秧歌”。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山东三大秧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秧歌折射出山东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承载着齐鲁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06年
2.编导:周萍、李娜
3.作曲:郎咸庆、史志友
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银奖《六月清荷》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21年
2.编导:田露、王森
3.作曲:亢竹青
4.演出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移山》(三)安徽花鼓灯
花鼓灯产生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两岸怀远、蚌埠、凤台、淮南等地,以挺拔、秀丽、欢快、热烈的风格著称,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安徽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歌舞艺术,也是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
花鼓灯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组成,而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12年
2.编导:高度、黄奕华
3.作曲:徐磊
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会特别奖;第七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作品奖银奖《淮水情兰花弯》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17年
2.编导:张翼翀、楚希
3.作曲:刘艮
4.舞蹈演员:张翰5.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6.获奖情况:第十五届北京市舞蹈大赛表演、创作一等奖《醉忆生声》二、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多属载歌载舞的形式,常见的有“弦子”“锅庄”“果谐”“堆谐”等。
藏族舞民间舞蹈的体态为自然放松、微微前倾,呈现坐胯、弓腰、曲背、含胸、垂肩等特点,这与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和长期从事繁重的劳动、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以及风俗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点为腿部膝关节连续不断地、小而快的弹性动作,有时弹性动作会替换为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具有“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颤、开、顺、左、绕”是藏族舞蹈动作的五大元素。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97年
2.编导:苏自红、色尕
3.作曲:王勇、孟卫东
4.舞蹈演员:隋俊波、崔涛、万玛尖措5.演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6.获奖情况:第七届“孔雀杯”少数民族会演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优秀作曲奖;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银奖;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金奖《牛背摇篮》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01年
2.编导:达瓦拉姆
3.作曲:刘彤
4.演出单位: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5.获奖情况: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舞蹈编导一等奖《酥油飘香》三、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豪放、粗犷、勇敢、热情的性格,其舞蹈文化与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关联,舞蹈中模仿马、鹰、大雁的动作非常多,以节奏鲜明、热情豪迈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的伴奏乐器为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曲调朴实无华、韵味优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蒙古族舞蹈以肩部动作见长,动作具有律动感,融优美与矫健为一体,主要代表性舞蹈有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等。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53年
2.编导:贾作光
3.作曲:明太
4.舞蹈演员:贾作光、斯琴塔日哈等5.演出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6.获奖情况: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奖;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鄂尔多斯舞》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85年
2.编导:马跃
3.音乐:李乘、晓藕、夏中汤、马跃
4.演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5.获奖情况:1984年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编导一等奖、集体舞表演一等奖;1994年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奔
腾》四、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舞蹈以热情奔放、细腻深情著称,彰显出当地人民乐观爽朗的民族性格。现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民间舞蹈主要形式有赛乃姆、刀郎舞、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以昂首、挺胸、立腰、拔背为基本体态特征,舞蹈中注重面部表情、各种眼神的运用,“移颈”“翻腕”“耸肩”等装饰性动作点缀,形成热情、乐观的风韵,这一特点在“赛乃姆”风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复杂多变的旋转是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技巧,连续旋转中不断变换舞姿造型,多以高难度的技巧性旋转作为表演的高潮。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1959年
2.原作:阿吉·热合曼3.改编:阿依吐拉、隆徵丘4.手鼓伴奏:阿不力孜·阿克齐5.首演演员:阿依吐拉6.演出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歌舞团7.获奖情况: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质奖章;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奖”经典作品金像奖《摘葡萄》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21年
2.编导:张鹏、李梦雨
3.演出单位: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4.获奖情况: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阳光下的麦盖提》五、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居住在东北长白山脚下,是一个以从事水田种植为主、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是自明、清时代开始由朝鲜半岛迁徙而来的。朝鲜族人民性格温和、内敛,他们的舞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由于长期的农耕劳动,舞蹈多以典雅飘逸、柔婉含蓄而著称。朝鲜族民间舞蹈舞姿优美、技艺精湛。呼吸的运用是朝鲜族舞蹈的一大特点,其动律与风韵都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经由呼吸方法及气息运用达成的。朝鲜族舞蹈与音乐密切结合,强调动作与内在情绪的统一,其伴奏音乐常以细腻又具有跳跃感的12/8节拍为主,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残
春》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1988年2.编
导:孙龙奎、李玲3.舞蹈演员:于晓雪4.音
乐:韩国传统民歌及器乐曲5.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6.获奖情况:1988年文化部新人新作奖;第四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奖、表演二等奖;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第三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扇
骨》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03年
2.编
导:张晓梅
3.舞蹈演员:罗莹4.演出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5.获奖情况: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创作一等奖;第八届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铜奖六、傣族舞蹈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由于傣族人喜欢居住在水边,爱洁净、常沐浴,所以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民间舞蹈按照其表现内容可分为“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捞鱼舞”“马鹿舞”等,其中“孔雀舞”和“象脚鼓舞”最为著名。
傣族舞蹈风格轻盈灵秀,情感丰富、舞姿优美,有着丰富的手型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肢和躯干形成优美的“三道弯”舞姿。
一、基本信息1.首演时间:1986年2.编
导:杨丽萍3.作
曲:张平生、王甫建4.舞蹈演员:杨丽萍5.演出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6.获奖情况: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雀之灵》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2005年
2.编
导:赵梁
3.作
曲:李沧桑4.舞蹈演员:王锦、崔英美、刘晓智5.演出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6.获奖情况: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金奖《邵多丽》七、其他民族民间舞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繁花似锦,除了以上提到的民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这些舞蹈反映着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劳动方式、思想信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其所处的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它们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各民族舞蹈在历史的进程中延绵不断、沿袭至今,展示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生机勃勃的景象。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舞蹈传统,是华夏民族艺术中的瑰宝。
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六章
西方芭蕾舞目录contents西方芭蕾舞的起源与发展01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原则02西方芭蕾舞作品鉴赏03目录contents西方芭蕾舞的起源与发展1
“芭蕾”是法语“ballet”的译音,源于意大利语“balletto”,意为跳或者跳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其最重要的特征即女舞者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所以又称脚尖舞。“Ballet”泛指各种舞蹈或舞剧,是以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某个戏剧故事或某种情绪的舞蹈演出。
一、芭蕾舞的起源
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皇家舞蹈学校,芭蕾教育体系和审美规范的确立,对后世芭蕾舞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芭蕾在近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六大流派。意大利(起源)文艺复兴法兰西(形成)17世纪法国(兴衰)17-19世纪俄罗斯(鼎盛)19世纪末从俄罗斯走向世界各地20世纪
(一)早期芭蕾(1500—1832)
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问世,成为世界芭蕾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建立了皇家芭蕾舞蹈学校,芭蕾训练中的基本手位、脚位以及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逐渐确立。
乔治·诺维尔提出“情节芭蕾”的主张,推动了早期芭蕾的发展。这一时期,舞者身着沉重的服饰,佩戴各色面具,与今天的芭蕾形象不同,且脚尖舞也还未形成。
二、芭蕾舞的形成与发展
(二)浪漫芭蕾(1832—1876)
题材上多表现为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剧情与表现形式追求浪漫情节,形成了高贵典雅、严谨规范、动作舒展、轻盈飘逸的特征,服饰以“白色纱裙”为美,因此,这一时期一度被称为“白裙芭蕾”。这一时期对芭蕾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推出了后来被公认为芭蕾身体语言符号的“脚尖舞”。
二、芭蕾舞的形成与发展
(三)古典芭蕾(1877—1898)
19世纪后期,法国的“白裙芭蕾”传入了俄罗斯,形成了芭蕾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俄国推动了芭蕾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著名芭蕾编导家彼季帕被誉为“古典芭蕾之父”,开创了“双人舞”和“性格舞”表演模式,为古典芭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芭蕾舞的形成与发展
(四)现代芭蕾(1909—1977)
现代芭蕾也被称作“摩登芭蕾”,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而注重抒发情感来感染观众。谢尔盖·佳吉列夫用大批富有创意的新作开创了“现代芭蕾”这一崭新时期。福金针对现代芭蕾的编创提出了“五项编导原则”,这些原则为现代芭蕾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南。
二、芭蕾舞的形成与发展
(五)当代芭蕾(197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芭蕾不再对现代舞采取对抗的态度,而是在审美原则、创作过程、训练方法等层面吸收现代舞的经验,从而产生了具有现代意识和当代精神的新芭蕾风格。
二、芭蕾舞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contents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原则2
一、开
“开”是芭蕾艺术的精髓。指的是芭蕾舞者需要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地向外打开,或向两侧打开,尤其是两脚应该向外开至180度。外开增强了下肢的表现力,展现了人体线条的流畅之美。
二、绷
膝关节与踝关节的绷直,以显现肌肉的力量美。芭蕾作为一种强调线条美的艺术,必须将每一个动作延伸至最大限度,给予观众延长肢体线条的即视感。
三、直
后背的垂直和双腿膝盖伸直。头部保持正直,脖子要挺直,身体时刻都要保持挺拔、直立的状态,垂直性是芭蕾舞许多整套动作技巧的主调。
四、立
舞者需要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强调通过内在的旋拧与对抗,整个人向上下两个方向拉长,形成一种无限延伸的内在感觉,带给观众延展、绵延之感。目录contents
西方芭蕾舞作品鉴赏3
《皇后喜剧芭蕾》(又名《王后的喜剧芭蕾》)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故事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碦尔刻女神的故事情节。这部作品的诞生其目的是庆祝若阿耶兹侯爵的新婚。《皇后喜剧芭蕾》首演时间:1581年首演地点:巴黎卢浮宫波旁宫巴黎殿编
导:巴尔塔扎林尼·德·博若耶编
剧:L·谢纳伊作
曲:L·德波利厄、J·萨尔蒙
《关不住的女儿》(又名《无益的谨慎》)是法国早期芭蕾代表作,是现存最古老的芭蕾舞剧之一。作品表现了一个农家爱情故事,是历史上最早一部着力反映第三等级平民生活的现实题材的芭蕾舞剧作品。该剧融入了大量故事情节,为后世的“情节芭蕾”奠定了基础。《关不住的女儿》首演时间:1789年首演地点:法国波尔多大剧院编剧/编导:让·多贝瓦尔音
乐:法国当时流行的民歌、民乐以及匿
名作曲家作品的集大成演出单位:法国波尔多大剧院芭蕾舞团《仙女》
首演时间:1832年首演地点:巴黎歌剧院编
剧:
A·努里作
曲:
J·M·施奈泽弗总
编
导:菲利普·塔里奥尼主
演:玛丽·塔里奥尼(饰仙女)演出单位: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仙女》是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也是芭蕾史上开脚尖舞之先河的里程碑之作。作品选择了仙女与世俗男子相爱的故事题材,第一次将脚尖功的技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剧中白色纱裙开创了“白裙芭蕾”时期。
舞剧《吉赛尔》是法国“浪漫主义芭蕾”时期中期代表作、悲剧代表作和巅峰之作。舞剧的灵感来自德国诗人海涅的《妖精的故事》及法国作家雨果《东方诗集》中的一首诗《幽灵》。首演时间:1841年首演地点:巴黎歌剧院编
剧:戈蒂埃、圣·乔治、
T·戈捷、J·科拉利作
曲:阿道夫·亚当总
编
导:科拉利、朱尔·佩罗演出单位: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吉赛尔》《天鹅湖》
首演时间:1877年编
剧:V·P·别吉切夫、V·盖里采尔编
导:W·莱辛格尔作
曲: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成功公演:1895年公演地点:马林斯基剧院编
导:马留斯·彼季帕、列夫·伊万诺夫演出单位: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天鹅湖》是俄国古典芭蕾的中期代表作,取材于中世纪穆索斯的《德国民间童话集》,主要呈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神话故事。该剧奠定了俄罗斯芭蕾在19世纪后半叶世界芭蕾发展史上的地位,代表着古典芭蕾的最高成就。
舞剧《睡美人》是俄罗斯古典芭蕾中期的代表作,它的成功象征着“古典芭蕾之父”彼季帕的最高成就。该剧以《林中睡美人》为蓝本,讲述了奥罗拉公主和德西雷王子的爱情故事,被誉为“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和“古典芭蕾巅峰之作”。首演时间:1890年首演地点:马林斯基剧院编
剧:L·符谢沃洛日斯基、
马留斯·彼季帕作
曲: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总
编
导:马留斯·彼季帕演出单位: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睡美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苏联现代芭蕾中期作品,是莎士比亚题材芭蕾舞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在第一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作品表达了他对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追求自由爱情、崇尚自由的歌颂。《罗密欧与朱丽叶》首演时间:1940年首演地点:基洛夫国家歌剧芭蕾剧院编
剧:S·普罗科菲耶夫、L·拉夫罗夫斯基作
曲:S·普罗科菲耶夫总
编
导:L·拉夫罗夫斯基主
演:佳丽娜·乌兰诺娃、
康斯坦丁·瑟基耶夫演出单位:基洛夫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是一部“交响芭蕾”的典范之作,该剧取材于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同名长篇小说。舞剧表现了古罗马奴隶为争取自由而顽强斗争的精神和他们高贵的品质,这部英雄史诗性的作品标志着苏联舞剧艺术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首演时间:1956年首演地点:列宁格勒基洛夫歌剧舞剧院编
剧:N·沃尔科夫编
导:雅科勃松成功公演:1968年公演地点:莫斯科大剧院编
导:Y·格里戈罗维奇作
曲:A·哈恰图良演出团体: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斯巴达克》
《多少悬在半空中》是美国当代芭蕾的前期代表作,独幕芭蕾。通过芭蕾的肢体语汇突出了一个主题: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安全感日益缺失,当代人即便脚踏大地,内心也犹如悬在半空中。《多半悬在半空中》首演时间:1987年首演地点:巴黎歌剧院编
导:W·福赛斯音
乐:T·威廉姆斯成功公演:1895年主要演员:S·吉扬、L·伊莱尔演出单位: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烟》
首演时间:1996年编
导:马茨·埃克作
曲:A·帕尔特电视导演:马茨·埃克、G·瓦林首演演员:尼古拉斯·埃克、S·吉扬
这是一部当代芭蕾独幕舞剧,当代芭蕾的前期代表作。这是一部专门为电视摄像机创作的作品,其中充盈着生命的质感与生活的气息,当代芭蕾独特的动作语言,表现了人世间男女两性的情感与生活。感
谢
观
看舞
蹈
鉴
赏第七章
中国舞剧、舞蹈诗目录contents舞剧、舞蹈诗的概念01中国舞剧、舞蹈诗的形成与发展02中国舞剧、舞蹈诗作品鉴赏03目录contents
舞剧、舞蹈诗的概念1一、什么是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达手段,由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等要素组成的一种集舞蹈、音乐和戏剧等艺术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舞剧是舞蹈创作与表演的高级形态,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来表现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完整的戏剧结构表达深刻的主题与思想。二、什么是舞蹈诗?
舞蹈诗是以舞蹈人体动作为载体,具有完整的诗化结构、诗意的舞蹈形象以及与诗的内容统一的音乐、舞美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
目录contents
中国舞剧、舞蹈诗的形成与发展2一、中国舞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舞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初见端倪,新舞蹈艺术先驱在吸收、借鉴与改造“外来艺术”基础上,开始了对中国民族舞剧的探索,凝结着我国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们的心血。
STEP01STEP02STEP03STEP04(1949—1956)探索期(1956—1966)建构期(1967—1978)巩固期(1978—)丰富期一、探索期(1949—1956)
这一时期的创作基础来源于苏联芭蕾舞剧模式,代表作有《罂粟花》《和平鸽》等。
《罂粟花》
“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吴晓邦于1939年创作的三幕舞剧。
《和平鸽》1950年,欧阳予倩、戴爱莲等运用芭蕾形式和技法创作,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舞剧作品的问世。
吴晓邦(1906—1995)
出生于江苏太仓,中国舞蹈家、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20世纪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
1932年,他在上海创办晓邦舞蹈学校,1935年创办晓邦舞蹈研究所,开始了新舞蹈艺术的创作、教学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上海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行列中,先后创作了《饥火》《义勇军进行曲》《罂粟花》等新舞蹈作品。
他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新论》《舞蹈学研究》等专著,为开拓和繁荣中国舞蹈事业,推动舞蹈学术理论的研究和培养舞蹈人才贡献了毕生精力。新舞蹈艺术先驱——吴晓邦
戴爱莲(1916—2006)
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出任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全国舞协主席,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等职,主要代表作品有《荷花舞》《飞天》等。
二、建构期(1956—1966)这一时期是在苏联芭蕾舞剧表演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国戏曲艺术进行创作,代表作有《鱼美人》《小刀会》等。
舞剧《鱼美人》剧照舞剧《小刀会》剧照三、巩固期(1967—1978)
这一时期是中国舞剧创作编剧、编舞、作曲等全面巩固的时期,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舞剧传播更为普及、影响广泛,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
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舞剧《白毛女》剧照四、丰富期(1978—)
这一时期步入繁荣发展阶段,涌现出大量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作品,代表作有《丝路花雨》《铜雀伎》《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产生了大约1200部舞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优秀作品喷涌勃发,不断攀登舞剧艺术高峰。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舞剧《铜雀伎》剧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二、中国舞蹈诗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乐舞史诗,承袭着自古以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传统,其源头可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大武》《九歌》等。
1949年,一部《人民胜利万岁》标志着我国文艺工作者首次运用大型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传达重大时代主题,此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以艺术集成的形式向祖国和人民献礼。
目录contents
中国舞剧、舞蹈诗作品鉴赏3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基本信息
1.首演时间:1964年2.导演团队:陈亚丁、周巍峙、丁里、许平、安波、胡果刚、时乐濛、黎国荃等3.舞蹈编导:查列、游惠海、金明等4.器乐作曲、编曲:刘铁山、彦克、吕欣东等5.获奖情况: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作品金奖;2022年5月,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经典舞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软件外包合同
- 2025建筑室内设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北京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法深度解析: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详解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等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15份
- 二零二五版地质勘察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二手房公积金贷款买卖合同书
- 水田承包使用权转让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海外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及合同管理
- 二零二五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合同书
- 宁夏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策略实施路径探索
- 2024年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学行政人员及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课件
- 2025年江苏泰州市泰兴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竞赛题库(附答案)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 肿瘤化学治疗
- 尾矿库筑坝施工组织方案
- 中药斗谱排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