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_第1页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_第2页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_第3页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_第4页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01月目录227921范围 11523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85393定值管理 1139404运行维护管理 265355试验检修管理 316456附录 31范围1.1为强化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业务管理,提高公司所属各供电单位对直流远程核容系统管理工作水平,切实发挥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对站用直流电源的自动定期维护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1.2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公司所属各供电单位所辖范围内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发电厂)蓄电池组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900.41-2008蓄电池名词术语GB/T19826-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T19638.2-2014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DL/T459-2017电力用直流电源设备DL/T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856-2004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1074-2007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55-2016 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6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CSG10011-2005中国南方电网

220kV~500kV

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CSG115001-2012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间断电源配置规范Q/CSG1203002-2013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Q/CSG1203003-2013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Q/CSG1206007-2017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Q/CSG1206007-2018变电设备运维规程(试行)Q/CSG1203021-2016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试行)《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4》(国能安全[2014]161号)《南方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2014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2017年版)》《南方电网防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跨专业作业风险辨识与管控实用指南(试行)》3定值管理3.1直流电源系统中所有具备可整定功能的设备,包括蓄电池组远程核容装置、充电装置、监控单元、绝缘监察装置等,都应编制定值单。3.2各级调度部门、通信部门、基层单位应指定责任部门(或班组)负责编制所辖直流电源系统的定值单,制定定值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3.3直流电源维护部门和设备运行场所内应存放正式有效的定值单。3.4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场所的运行定值应与定值单相符,一般不能随意修改定值。运行中需临时变更定值,应做好定值变更后的事故预想和处理措施。3.5定值的计算依据为《Q/CSG1203003-2013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参见附录A。4运行维护管理4.1变电运行所应在生产管理系统开展所辖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的台账验收、更新、完善,并开展巡视检查操作、缺陷管理、设备状态评估与验收等工作。4.2变电运行所应组织编制现场运行规程,建立、健全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资料,并定期对运行规程和技术资料进行清查整理,确保有效正确。4.3与直流电源系统相关的资料应存放于变电站,原则上应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放于生产管理系统中,不能留存于系统的应以纸质形式存放。资料应包括:4.3.1设备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说明书、合格证件、出厂试验报告、调试报告等);4.3.2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定值单;4.3.3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现场运行规程;4.3.4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现场巡视记录表;4.3.5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现场处置方案;4.3.6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检修试验记录。4.4运行人员应按巡维周期开展巡维工作,巡视分为日常巡维、动态巡维。日常巡维按照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管控等级实行分级管控,包括日常巡视、简单维护,由变电运行人员按照相应差异化运维周期定期开展完成。动态巡维按照触发类别和触发条件启动开展相应运维工作,直流系统管控等级按照站内设备最高管控等级执行。表1日常巡维周期及要求序号类别项目要求周期IIIIIIIV1日常巡视及简单维护远程核容监控单元及元器件检查(详见附录B)1次/1月1次/2月表2动态巡维工作要求类别触发类别触发条件工作要求动态巡维气象与环境变化地质灾害发生后应进行一次巡维,重点关注以下巡视项目:1、蓄电池无变形、裂纹、损伤、灰尘,密封良好、无渗液、爬酸,无异物、腐蚀。2、连接件及端子排无变形、裂纹、损伤、灰尘、腐蚀、脱落及跳火等现象。3、设备外观无破损,屏柜接地线连接良好,基础无损坏。4、放电单元测温无过热情况专项工作要求设备预警与反措发布时依据设备预警与反措要求开展运维。迎峰度夏前进行一次日常巡维,并核对定值无异常。保供电重点关注:1、设备缺陷和异常无进一步发展趋势,影响安全运行的应在保供电到来前完成消缺。2、保供电方案涉及的重要设备,记录设备负荷状况,使用测温仪检查设备载荷发热情况。3、检查变电站交、直流设备等公用设备运行正常。4.4.1运行人员应结合日常巡维工作开展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屏柜端子等设备清洁维护工作,确保运行环境条件良好,并应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做好巡视记录。4.4.2运行人员应按照差异化巡维周期要求定期用红外成像仪进行测温,检查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的关键点、关键装置,包含并不限于电源点进线开关、汇流母排、馈线电缆接线处、充电装置本体以及蓄电池外壳与极柱等的温度有无异常,异常时保留测温图片。4.4.3巡维用仪表测量时,必需保证测量仪表的量程和精度符合要求,并在检定周期内。4.4.4运行人员对发现的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缺陷,应按维护管理职责和权限及时上报,并且沟通变电检修部门及时处理。5试验检修管理5.1试验检修工作以定期检验、故障处理为主要内容,技改以设备的状态评估为依据。5.2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应使用该系统对所对应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充放电试验,以后检验周期同蓄电池(蓄电池组投运年限在4年内每2年一次,超过4年每1年一次)。5.3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中的放电模块、微机监控器等绝缘性能老化、控制失灵、参数误差严重超标、异常和故障频繁、技术性能落后,不能够保证正常可靠运行且无修复价值的应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附录附录A: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定值单附录B: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日常巡视记录表单附录C: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定检作业指导书附录D: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建议

附录A: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定值单序号定值类型定值名称定值推荐设置设置说明1核容放电定值放电电流0.1C10可设置放电时间10h可设置2蓄电池告警定值蓄电池组电压欠压值(V)1.8×N可设置单节电池过压值(V)2.4可设置单节电池欠压值(V)1.8可设置蓄电池温度过高值40可设置3直流母线告警定值(无硅链系统)直流母线过压值(V)220(110)+12.5%可设置直流母线欠压值(V)220(110)-10%可设置4直流母线告警定值(有硅链系统)动力母线过压值(V)220(110)+17.5%可设置动力母线欠压值(V)220(110)-10%可设置控制母线过压值(V)220(110)+10%可设置控制母线欠压值(V)220(110)-10%可设置5放电模块告警定值放电模块过热55OC可设置6充电模块告警定值交流失压1%*额定电压可设置

附录B: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日常巡视记录表单1.站端在线核容主机装置检查:(1)装置液晶显示是否正常:□是,□否。(2)装置有无报告警信号:□是,□否。(3)控制母线电压显示精度检查:显示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4)蓄电池组电压显示精度检查:显示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单节蓄电池电压显示精度检查:单节蓄电池电压显示值最大值:,实测值:,蓄电池编号;单节蓄电池电压显示值最小值:,实测值:,蓄电池编号;是否正常:□是,□否。(6)蓄电池组电流显示精度检查:显示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7)充电机输出电压精度检查:显示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8)充电机输出电流精度检查:显示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9)交流输入电压显示精度检查:显示值最大值:,实测值:;是否正常:□是,□否。(10)蓄电池开关、充电机开关、母线联络开关、放电开关显示位置与实际位置是否对应:□是,□否。2.蓄电池检查(1)蓄电池室通风、空调、照明及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是,□否。环境温度为:度。(2)红外测温是否异常:□是,□否。(3)蓄电池外壳是否鼓胀或开裂:□是,□否。(4)蓄电池是否漏液:□是,□否。(5)蓄电池是否清洁、干燥、无极柱腐蚀:□是,□否。(6)蓄电池的编号是否正确,标签有无脱落:□是,□否。3.放电单元检查(1)放电单元及负载外观是否正常:□是,□否。(2)放电负载及环境温度显示是否正常:□是,□否。4、异常情况记录:记录人:记录时间:附录C: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定检作业指导书一、基本信息作业任务: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作业班组:工作负责人:工作成员:工作地点:二、工作对象序号地点间隔功能位置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三、作业前准备序号准备项准备次项内容确认1远程核容前准备资料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说明书、蓄电池说明书、装置出厂图、二次竣工图、最近一次试验报告、缺陷记录或检修记录、设备台帐。四、作业风险(一)基准风险序号危害名称危害导致的风险控制措施1误操作严禁单人操作严格检查远程核容前状态,在线系统采样情况,判断是否具备核容条件核容过程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规定步骤执行4、核容后检查核容数据无异常(二)新增风险序号风险描述控制措施(三)风险交底签名五、作业过程(一)作业标准序号工作内容作业标准确认1核容前自检1)蓄电池远程核容装置无告警。2)蓄电池组无告警。3)蓄电池组均处于浮充状态。4)两套直流系统均无接地故障告警。5)电阻式负载散热设备运转正常。6)母联DC/DC模块无告警。7)程序化操作自检无异常、通信中断。8)充电机交流输入无异常、无过欠压告警。9)系统放电设置是与蓄电池匹配10)双套系统检查两母线压差≤2V2启动核容程控操作母联合上,蓄电池输出开关断开,蓄电池放电开关合上(针对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检查直流母线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停止核容并恢复充电3)检查负载风扇反馈信号表明其开始转动(针对阻性负载)4)检蓄电池组有放电电流,1分钟内电流稳定在I10±2%范围内,启动完成5)10h核容过程中出现停机情况一律暂停放电并检查原因3停止核容恢复运行后台检查蓄电池核容后无异常告警若异常停机现场配合检查停止原因正常停止后检查放电电流≤0.5A恢复充电机开关后1分钟内电流≤0.15C10双套配置直流系统检查两母线电压压差<5V,另一组蓄电池充电电流<0.01C10方可投入蓄电池开关,断开母联4数据存档1)及时将在线核容数据导出分析并存档(二)作业步骤序号内容确认1核容前自检2启动核容3停止核容恢复运行4数据存档(三)作业记录作业步骤序号正常异常异常情况描述1234六、作业终结作业结论:结论:处理结果:发现问题:风险变化情况:备注:报告录入人:录入时间:附录D: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建议D.1蓄电池组远程核容装置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D.1.fg1负载为电阻放电模块D.2.fg2负载为逆变回馈放电模块D.1.1#1蓄电池组核容程序操作(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1.检查Ⅰ、Ⅱ段母线电压差Ⅰ、Ⅱ段母线电压差≤2V在Ⅰ、Ⅱ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额定电压±10%直流电压,使Ⅰ、Ⅱ段母线电压差>2V,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2.合上母联电动开关ZK7母联电动开关ZK7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母联电动开关ZK7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3.将#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切至“断开位置”#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接通),Ⅰ、Ⅱ段母线差≤2V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充电装置输出开关ZK3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2、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Ⅰ、Ⅱ段母线差>2V(在Ⅰ、Ⅱ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直流电压),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4.断开#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接通)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5.合上#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6.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散热风扇(注:逆变回馈放电无此项)散热风扇接触器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散热风扇接触器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7.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1蓄电池组有放电电流,1分钟内电流稳定在0.1C10±3%范围内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放电电流超过0.1C10±3%(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1分钟后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D.1.2#1蓄电池组核容停止并恢复运行程序操作(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停止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1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减小,1分钟内电流≤0.5A启动程序操作后,操作完该步后,1分钟内让装置检测到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始终大于0.5A(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延时5分钟后,断开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散热风扇接触器电源(注:逆变回馈放电无此项)散热风扇接触器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散热风扇接触器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断开#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5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将#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切至“投至#1蓄电池组”位置#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投至#1蓄电池组”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1分钟内蓄电池充电电流≤0.15C10。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2、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在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1分钟内蓄电池充电电流>0.15C10,装置告警应断开#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并显示故障信息。检查#1蓄电池组充电容量检查#1蓄电池组与Ⅰ段母线电压小于5V,并且#1蓄电池组充电电流≤0.01C10在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1蓄电池组与Ⅰ段母线电压大于5V,或#1蓄电池组充电电流>0.01C10,程序应不进行下一步操作。合上#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1蓄电池组与Ⅰ段母线电压差≤1V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1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应停止下一步操作,并显示故障信息。2、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蓄电池组与Ⅰ段母线电压差>1V(在#1蓄电池组与Ⅰ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电压),程序应停止下一项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切至“投至Ⅰ段母线”#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投至Ⅰ段母线”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断开母联电动开关ZK7母联电动开关ZK7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母联电动开关ZK7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D.1.3#2蓄电池组核容程序操作试验(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检查Ⅰ、Ⅱ段母线电压差Ⅰ、Ⅱ段母线电压差≤2V在Ⅰ、Ⅱ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额定电压±10%直流电压,使Ⅰ、Ⅱ段母线电压差>2V,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合上母联电动开关ZK7母联电动开关ZK7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母联电动开关ZK7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将#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切至“断开位置”#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接通),Ⅰ、Ⅱ段母线差≤2V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2、,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Ⅰ、Ⅱ段母线差>2V(在Ⅰ、Ⅱ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直流电压),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断开#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接通)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合上#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散热风扇(注:逆变回馈放电无此项)散热风扇接触器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散热风扇接触器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2蓄电池组有放电电流,1分钟内电流稳定在0.1C10±2%范围内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放电电流超过0.1C10±2%(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1分钟后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D.1.4#2蓄电池组核容停止并恢复运行程序操作(远程核容电动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停止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2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减小,1分钟内电流≤0.5A启动程序操作后,操作完该步后,1分钟内让装置检测到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始终大于0.5A(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延时5分钟后,断开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散热风扇接触器电源(注:逆变回馈放电无此项)散热风扇接触器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散热风扇接触器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断开#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蓄电池组放电电动开关ZK6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将#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切至“投至#2蓄电池组”位置#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投至#2蓄电池组”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1分钟内蓄电池充电电流≤0.15C10。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2、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在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1分钟内蓄电池充电电流>0.15C10,装置告警应断开#1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3,并显示故障信息。检查#2蓄电池组充电容量检查#2蓄电池组与Ⅱ段母线电压小于5V,并且#2蓄电池组充电电流≤0.01C10A在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2蓄电池组与Ⅱ段母线电压大于5V,或#2蓄电池组充电电流>0.01C10A,程序应不进行下一步操作。合上#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2蓄电池组与Ⅱ段母线电压差≤1V1、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蓄电池组输出电动开关ZK2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应停止下一步操作,并显示故障信息。2、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蓄电池组与Ⅱ段母线电压差>1V(在#2蓄电池组与Ⅰ、Ⅱ段母线电压采样端子上加电压),程序应停止下一项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将#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切至“投至Ⅱ段母线”#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投至Ⅱ段母线”常开接点接通(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2充电装置输出电动开关ZK4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断开母联电动开关ZK7母联电动开关ZK7常开接点断开(或常闭接点闭合)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母联电动开关ZK7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

D.2蓄电池组远程核容二极管旁路开关模式(此模式下放电回路仅可通过电阻或逆变回馈负载放电模块断合,不再经原ZK5蓄电池组放电开关操作。)D.2.fg1负载为电阻放电模块D.2.fg2负载为逆变回馈放电模块D.2.1#1蓄电池组核容程序操作(二极管旁路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1.自检无异常站控层与系统层无任何告警信息检查装置运行情况。2.断开#1二极管旁路开关#1二极管旁路开关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1二极管旁路开关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3.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散热风扇(注:逆变回馈放电无此项)散热风扇接触器常开接点闭合(或常闭接点断开)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散热风扇接触器位置信号不能正确上送装置(拆除或短接接点回路),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4.启动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1蓄电池组有放电电流,1分钟内电流稳定在0.1C10±3%范围内启动程序操作后,装置操作完该步后,让放电电流超过0.1C10±3%(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1分钟后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息。D.2.2#1蓄电池组核容停止并恢复运行程序操作(二极管旁路开关模式)序号操作顺序操作成功条件操作方法1.停止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或逆变回馈放电模块#1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减小,1分钟内电流≤0.5A启动程序操作后,操作完该步后,1分钟内让装置检测到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始终大于0.5A(在蓄电池组电流检测CT内加直流电流量),程序应停止下一步操作,装置应告警并显示故障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