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全文质疑提问——勘察释疑——议论评疑的行文脉络。

2.理解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不同的声音描写,分析不同“笑"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分析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和课文的价值,学习敢于质疑求实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把握全文结构,梳理全文质疑提问——勘察释疑——议论评疑的行文脉络。

2.理解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不同的声音描写,分析不同“笑”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和课文的价值,学习敢于质疑求实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我国一些名山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的山形特征来命名,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入长江处,有一座“石钟山”,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关于石钟山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石钟山这座山为什么会这样命名呢?

【教学任务一】把握游历之因

活动一:总结看法,明确态度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水经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撰,旧传三国时人桑钦著《水经》,郦道元为之作注,名《水经注》。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见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

——《辨石钟山记》唐代李渤

1.结合材料,朗读第一段,完成表格。

2.思考郦道元和李渤看法的异同:

明确:共同点:“以声言之”

区别:郦道元:水石相搏的声音

李渤:“以桴扣石"的声音

3.苏轼对这两种看法持什么态度?

明确:怀疑、质疑。

活动二:找出依据,把握大意

1.朗读第二段,找出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看法的依据,你如何评价苏轼的这一看法。

2.结合学生的答案讲解易错点,把握文章整体大意和重点字词和句式。

【教学任务二】体会情景之意

活动一:细读文本,声声入耳

1.学生朗读第二段,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景物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一段景物有什么作用?和第三段哪句话照应?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明确:阴森恐怖。这说明到绝壁之下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的艰难和重要。照应第三段中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2.作者在考察的时候山水之间,众声纷起,找出文中描绘声音的句子,并把不同的声音分类。

水声随文而变,钟声变化有致,鸟声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3.声音是听到的,文字描写已经隔了一层,作者是如何让描写的?苏轼为何会这样写声音,如果你同游,你能写出这样的声音吗?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庄子·齐物论》

明确:苏轼之所以这样写石钟山的声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这许许多多的洞穴把风浪吞进来又吐出去,在风的作用下,涵荡澎湃。而庄子“地籁”中写出了风中万物的声音,万物皆有自己的孔窍,每个孔窍都有自己的声音,此时的石钟山就好像天地之间的一个大钟,大自然的风给它吞吐,每日每夜演出钟声。这是受庄子影响的,所以会这样写声音。在这样的壮观之景下,巨大的水声从水面上发出来,声音洪亮,醇厚有韵。苏轼此刻的所见所闻,就有一种宏大壮丽的崇高美体验。

活动二:体会笑意,深入理解

1.找出第一“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苏轼“固笑面不信”。

原因:在苏轼之前,对石钟山命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说,一是唐人李渤的“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说。苏轼“不信"郦论,“尤疑”李说。这一“笑",表示了作者对前人之说的怀疑有坚定的信心,也表明了作者善于思考,敢于怀疑的可贵品质。同时,为下面写深入考察作了铺垫。

2.如何理解“因笑谓迈曰”这里的“笑"?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汝识之乎”的“识"的读音是什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识,①shí,知道,认识;②zhì,记忆,记住。

“汝识(zhì)之乎?”在这里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看,天地之间,波涛之上,苏轼在这里体会到了天地间的宏大音乐,而自己又真真实实的在这个情境当中。这里应该是对苏迈说你记住这种感受了吗,体验到这种愉悦的美感了吗?这种感受以前只是看到古书典故里宏大声音的中文字描绘,而且还是人为的钟声,而现在是现实自然的演奏的真实体验,所以这里是让他默默地记住这种感受,刻在自己的心里,这里理解为体验铭记住这种审美体验了吗。此时获得这种审美体验的苏轼就有一种得意兴奋的笑——“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有三个含义:从未体验过的天地之乐;古书典故中感官的激活,激活体验;获得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得名看法。

3.找出第三“笑”并分析为何而笑。

“而笑李渤之陋也"。

原因:郦道元目见耳闻,但“言之不详”,故作者叹其简略,李渤“斧斤考击",肤浅鄙陋,失其真实。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并对于在自己看来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给予了尖锐批评,这个“笑",显示了批判的锋芒:这个“笑”,呼应第一“笑"所存之“疑”,开拓第二“笑"所寓之理,融叙事、评人、论理于一体,使文旨朗然显现,使意境粲然升华,使结构珠圆玉润。

4.总结三次笑有何不同?

“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同样的观点,属于“否定的笑";“笑谓迈曰”的笑,表现了作者探知原因后的高兴心情,属于“开心的笑";“而笑李渤之陋”,这个笑是嘲笑李渤,属于“嘲讽的笑"。

【教学任务三】思考得疑之果

活动一:补充材料,思考苏轼结论

1.《古文观止》对苏轼观点持什么态度

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悦目。

——《古文观止》

明确:《古文观止》对苏轼观点持肯定态度。“浅人”在《石钟山记》中指寺僧、小童及以李渤为代表的士大夫。

2.俞樾同意苏轼的观点吗他们考察石钟山的过程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

明确:苏轼和俞樾都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而最大的不同在于苏轼只是到了山脚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就得出了结论而结束了他的游记,相反余樾则进入了山中,考察更进一步。他们进行考察的时间有所不同,文中提到苏轼于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进行的考察,而余樾是冬季进行的。

3.结合材料和注释一明确石钟山命名的两方面原因。

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活动二:全面看待,体味苏轼质疑精神

1.苏轼最后判断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依据是什么?用了什么典故?你认为是否具有科学性?

查看石钟山的岩石,属于晚期古生代时形成的石灰岩,当地濒临长江,又处于气候温暖的南温带地区,雨水的溶淋,江浪的搏击,一方面可使含碳酸的水溶液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使石灰岩的裂隙扩大。虽然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极其微弱,一时难以看得出来,但年长日久以后,持续的作用,“水滴石穿"的道理,还是很有效的。再加上地处江滨,特别在靠近地下水面附近,这种溶蚀造洞作用更容易出现。而且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罅隙又能相互联通,并直逼江水表面,以致每当江涛澎湃撞击岩石之时,就会发出如钟鼓之声,声波借助于空气的传播,互通之洞穴,又发生共鸣作用。于是,低音、高音、清越之声、混浊之音、镗之声,噌吰之声,一起齐奏,简直就如交响乐队一般热闹非凡。

所以,石钟山的“钟声”是在独特的地理与地质条件下发育起来的。

——地球知识网

明确: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

这个是苏轼主观的判断,其他人同行未必会想到这两个典故。苏轼听到“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然后就很得意地笑问苏迈,是否还记得那两个典故: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这种理解取决于苏轼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储备,是非常主观的,其他人未必都知道这两个典故。所以,他就此得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这是基于古代文化传统熏陶下的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结论。

2.课文的中心句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表达的的结论,你赞同吗(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质疑角度:一是事情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也是可以断定它是否存在的。如果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那岂不是要取消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时间和生命是有限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

二是即使事情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相。很多事物,如果不能透过其表象看到本质,也是会被蒙蔽的。耳闻目见未必就是真相,所以耳闻目见了,也不一定就能主观断定结论了。

三是不同的人,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同一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文中的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而苏轼有他的文化储备,听出了钟声,并且能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