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义区东风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1.(2023六上·顺义期中)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wēikuīzhǎnzāo
笑视杯糕
【答案】微;窥;盏;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微"不要写成同音字“薇”,“窥"不要写成形近字“规”,“糟"不要写成形近字“遭”。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微;窥;盏;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2023六上·顺义期中)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bào】光露炸答
【fèi】品腾消人声鼎
【答案】曝;暴;爆;报;废;沸;费;沸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曝光: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故选“曝"。
暴露:露在外面、无所遮蔽、显露、揭露。故选“暴”。
爆炸: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的声响。故选“爆"。
报答: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故选“报”。
废品:已残破、变质等不堪使用的物品。故选“废"。
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故选“沸”。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生活所需的一种经济行为。故选“费"。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就像煮开了锅一样。故选“沸”。
故答案为:曝;暴;爆;报;废;沸;费;沸
【点评】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
3.(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气氛(fèn)B.枯竭(jié)
C.蒙古族(měnɡ)D.惟妙惟肖(xiào)
(2)
A.凌乱(línɡ)B.荡漾(yànɡ)
C.蜷缩(juǎn)D.汹涌澎湃(pài)
(3)
A.笨拙(zhuó)B.勉强(qiǎnɡ)
C.琴弦(xián)D.沧海一粟(sù)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
A:“气氛"中的“氛”不读“fèn”,应读作“fēn”,所以错误。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2)A:正确。
B:正确。
C:“蜷缩"中的“蜷”不读“juǎn”,应读作“quán”,所以错误。
D:正确。
(3)A:“笨拙中的“拙"不读“zhuó”,应读作“zhuō”,所以错误。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1)A;(2)C;(3)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一哄作鸟兽散”的“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哄骗B.哄闹C.哄堂大笑D.一哄而起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一哄作鸟兽散”的“哄"读作hòng,表示一群人慌张而狼狈地四散逃开的意思。
读“hǒng”时,意思是欺骗;逗引。读“hōng"时,意思为众人同时发出声音;拟声词。形容众人同时大笑的声音。读“hòng”时,意思为吵闹;喧器。由此可见:
A:“哄骗"的“哄”“hǒng"。B:“哄闹”的“哄"hōng”。C:“哄堂大笑"的“哄”“hōng"。D:“一哄而起”的“哄"hòng”。
故答案为:D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5.(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把它选出来。
(1)
A.全神贯注B.斑点C.枯萎D.计高一筹
(2)
A.自做自受B.考察C.糟糕D.忧虑
【答案】(1)D
(2)A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1)ABC正确。D:“计高一筹"的“计”有误,应改为“技"。
(2)BCD正确。A:“自做自受”的“做"有误,应改为“作”。
故答案为:(1)D;(2)A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②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6.(2023六上·顺义期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蟠桃(pānpán)笨拙(zhu6zhuō)憧憬(chónɡchōnɡ)
黑魆魆(xūqū)鸣啭(zhuǎnzhuàn)花蕾(léilěi)
【答案】pán;zhuō;chōnɡ;xū;zhuàn;lěi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蟠桃:水果的一种。“蟠"读“pán”。笨拙:行动迟缓。“拙"读“zhuō”。憧憬: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憧"读“chōnɡ”。黑魆魆:形容黑暗无光、颜色发黑。“魆"读“xū”。鸣啭:鸟类动物婉转地鸣叫。“啭"读“zhuàn”。花蕾:没有开放的花。“蕾"读“lěi”。
故答案为:pán;zhuō;chōnɡ;xū;zhuàn;lěi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7.(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项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解说(解释)B.精益求精(完美;最好)
C.虚弱(虚假)D.声泪俱下(全,都)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字,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正确,解说:是指口头上解释说明。解,解释。
B.正确,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还求更好。精:完美。
C.有误,虚弱:身体衰弱。虚,衰弱。
D.正确,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一边诉说一边哭泣。俱,全,都。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8.(2023六上·顺义期中)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等闲: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③无端,平白地。
①等闲平地起波澜。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制服:①用强力压制使驯服;②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正式服装。
①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
②这匹烈马很难制服。
【答案】(1)③;①
(2)②;①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1)①“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意思是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等闲”无端;平白地。故选③。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等闲”平常。故选①。
(2)①“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指他身上穿着工作服。“制服”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正式服装。②“这匹烈马很难制服。"这匹烈马很难驯服。“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故答案为:(1)③;①;(2)②;①
【点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
9.(2023六上·顺义期中)按拼音拼写规则写下面的人名、路牌名。
诸葛亮___浦滨路白居易
【答案】ZhūgěLiàng;PUBINLU;BáiJūy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拼音写法的运用。路牌、人名、地名的拼音有一定的规则: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写法——全部要大写;“路、街、山"等音节和前面的名字分开写。人名的拼音写法是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还要注意“诸葛、司马”等是复姓。由此可见:“诸葛亮"ZhūgěLiàng,“浦滨路”PUBINLU,“白居易"BáiJūyì。故答案为:ZhūgěLiàng;PUBINLU;BáiJūyì
【点评】做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拼音拼写规则,然后再做题。
10.(2023六上·顺义期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技高一②空心思③别出心
④弄巧成⑤亭台楼⑥怒气
⑴上面的词语中,与“别具一格”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形容想尽办法的词语是
⑵我知道与“亭台楼"结构相向的词语还有
⑶她本想露一手,慌乱间反倒,把盐当糖撒了。看着妈妈那的脸,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答案】筹;挖;裁;拙;阁;冲冲;别出心裁;;挖空心思;阁;笔墨纸砚;弄巧成拙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①技高一筹: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②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③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④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⑤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⑥怒气冲冲:形容人盛怒的样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冲动。
(1)“别具一格”形容事物或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或风格,通常用于赞美某物的新颖、独特和别致。“别出心裁"意思与它相近。形容想尽办法的词语是“挖空心思”。
(2)“亭台楼阁"是指四个不同事物组成的词语,这类的词语还有“笔墨纸砚”等。
(3)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选“弄巧成拙"。
故答案为:①筹;②挖;③裁;④拙;⑤阁;⑥冲冲;(1)别出心裁;挖空心思;(2)阁;笔墨纸砚;(3)弄巧成拙
【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1.(2023六上·顺义期中)填空题
(1)我们在重温革命岁月中懂得了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七律·长征》中“___,___”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是曹植“捐躯赴国难,"的英勇献身;爱国是陆游“___”的责任感;李纲“祖宗疆土,_________"的誓死捍卫!
(2)同样是描写月色,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用“,”来表达他的羁旅之思;而辛弃疾在《西江月·黄沙道中》中用“___,"来表现他在乡村的喜悦之情。
【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原句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其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李纲“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其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表达了他的羁旅之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黄沙道中》。其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现了他在乡村的喜悦之情。
故答案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位卑未敢忘忧国;视死忽如归;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2.(2023六上·顺义期中)读一读,连一连。
《童年》亚米契斯孩子们帮助扫烟囱的男孩
《小英雄雨来》高尔基外祖父打阿廖沙
《爱的教育》管桦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
【答案】《童年》——高尔基——外祖父打阿廖沙;《小英雄雨来》——管桦——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爱的教育》——亚米契斯——孩子们帮助扫烟囱的男孩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童年》;其他外国名著
【解析】【分析】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小英雄雨来》作者管桦,它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主角雨来是一个生活在晋察冀边区的十二岁男孩,他以机智勇敢的形象,展现了抗日小英雄的风采。《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故答案为:《童年》——高尔基——外祖父打阿廖沙;《小英雄雨来》——管桦——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爱的教育》——亚米契斯——孩子们帮助扫烟囱的男孩
【点评】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3.(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面是《童年》这本书中的人物,请选择与书中人物最贴切的性格特点。(填序号)
A.粗野自私
B.慈祥善良
C.富有同情心
D.忠厚老实
外祖母:
外祖父:
小茨冈:
格里高利:
【答案】B;A;C;D
【知识点】《童年》
【解析】【分析】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小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外祖父粗野自私,小茨冈富有同情心,格里高利忠厚老实。
故答案为:B;A;C;D
【点评】本题考查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基史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⑥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⑦因此可以说,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14.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火星B.到火星探测旅行的条件
C.去火星的技术要求D.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15.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题"?()
A.心血管系统的衰弱
B.头晕目眩,肌肉酸痛
C.器官消融、骨骼脱钙
D.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
16.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17.下面对“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的原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较大。
B.太空旅行者与地球土的朋友之间不能联系与沟通。
C.能达到符合太空飞行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
D.地球距火星遥远,往返一次花费时间太长。
18.有人认为可以把标题中的“现在"和“根本”去掉,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
19.发挥想象说说“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还有哪些难题,请仿照第⑧自然段的行文结构写一写。
【答案】14.D
15.D
16.A
17.B
18.不能去掉。“现在”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的一段时间。“根本"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前者从时间上进行限制“我们目前去不了火星”,“根本"从程度上加以强调“我们去不了火星”,这两个词语不能够去掉,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样含义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气压的大小与空气的密度有关系,火星的气压只有地球的1%,说明火星空气稀薄,因此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因此人们无法适应这个星球的环境。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判断。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以看题目、抓中心句等。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就是文章的题目《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故选D。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第⑥段“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外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辅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可知,“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属于第⑥自然段提到的“这个问题”,故选D。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结合第③段“有32次”,“其中2/3"等内容可知,该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A
17.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结合第⑥段“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外,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可知,该项正确。B.结合第⑤段“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要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可知,该项错误。C.结合第③段“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可知,该项正确。D.结合第④段“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可知,该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文章标题可知,“现在”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的一段时间。“根本"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前者从时间上进行限制“我们目前去不了火星”,“根本"从程度上加以强调“我们去不了火星”,这两个词语不能够去掉,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样含义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不能去掉。“现在"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的一段时间。“根本”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前者从时间上进行限制“我们目前去不了火星”,“根本”从程度上加以强调“我们去不了火星”,这两个词语不能够去掉,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样含义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学生仿照“提出难题(说明对象)、然后阐述原因”的结构进行说明,想象合理,有理有据即可。即为:气压的大小与空气的密度有关系,火星的气压只有地球的1%,说明火星空气稀薄,因此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因此人们无法适应这个星球的环境。
故答案为:气压的大小与空气的密度有关系,火星的气压只有地球的1%,说明火星空气稀薄,因此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因此人们无法适应这个星球的环境。
(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二)讲述“中国故事"
【材料一】我们要知道怎么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访华的外国人惊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关注中国的外国媒体惊叹,“中国己成全球最稳定繁荣的经济体”;据国务院统计,中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0%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这几年,中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和让世界惊叹的高铁网。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南海岛礁建设,也让世界叹为观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便列举一下:天宫遨邀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月球取壤……中国科技厚积薄发,正在绽放新的奇迹。
【材料二】殷玉珍,普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未走出过小村庄,却成了世界名人。她从20岁起,用30多年时间,绿化了万多亩沙地。王继才夫妇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开山岛,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光,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疫情期间,山东日照环卫大爷捐赠12000元……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每天都在上演普通人精彩的故事。
【材料三】网友1:我觉得“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交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网友2:今天,我们是讲故事的人,同时也是写故事的人。用奋斗把自己的故事写好、讲好,每个人都将成为时代的主角,中国故事也必将更精彩。
20.围绕“中国故事”这个主题,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可以选择哪个材料
①个人感悟
②国家成就
③典型人物事迹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1.【材料二】选择了、、不同事例来讲述中国故事。
22.在阅读时,可以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或是对文章的写法作批注。请选择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一】作批注。
23.我们是讲故事的人,也是写故事的人。我们应当怎样讲好或写好“中国故事"
【答案】20.C;A;B
21.殷玉珍、;王继才夫妇、;日照环卫大爷
22.“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这样说?
23.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祖国做贡献。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20.考查阅读策略。材料一主要讲了国家成就显著。材料二主要讲了中国典型人物事迹。材料三主要讲了个人感悟。所以,①了解个人感悟选择材料三;②了解国家成就选择材料一;③了解中国典型人物事迹选择材料二。
故答案为:C;A;B
21.考查内容的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可知,材料二主要讲了殷玉珍植树造林,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日照环卫大爷捐赠的事迹。
故答案为:殷玉珍、王继才夫妇、日照环卫大爷
22.考查阅读方法。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给课文做批注,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作批注:一是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二是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三是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四是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仔细阅读材料一,可作以下批注。如:可以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这样说?
故答案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这样说?
2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材料三来回答。从“今天,我们是讲故事的人,同时也是写故事的人。用奋斗把自己的故事写好、讲好,每个人都将成为时代的主角,中国故事也必将更精彩"可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祖国做贡献。
故答案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祖国做贡献。
24.(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三)家徽
①国有国徽,佼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己,但它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窃贼。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的几个兄弟都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大家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唾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A.这人浑身颤抖,面无人色,一手擎着水缸木盖,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肯定要被狠揍一顿。"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以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眼睛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缓缓地向他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请根据短文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放贼→送鱼→
(2)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根据下面阅读任务,完成填空。
①任务一:讲一讲家人捉贼的经过。要重点读短文第段。
②任务二:阅读画“____________"的句子,想想作者是妇何表现贼的心理变化的,并完成填空。
A句运用和描写,写出了贼被发现时的
B句中贼当时可能在:____________
(3)写人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换一种表述:
(4)“家徽"在本文中有着丰富的意蕴,以下不符合“家徽”在本文中的意蕴的一项是()
A.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B.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
C.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时的体谅。
D.家徽表现了对任何人和任何行为都要宽容。
(5)文中的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盗贼放走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捉贼;刻鱼
(2)三;这家主人心地太善良了,我一定会报答他的。神态;动作;惊慌;这家主人心地太善良了,我一定会报答他的。
(3)叹了一口气
(4)D
(5)祖父在我眼里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容心强的厚道之人。祖父抓到贼后,把贼放走,并送给他米和铜钱,使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临终前还在嘱咐他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所以,我同意祖父的做法。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总结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整体思路,总结相关段落内容。第③段写祖父捉住入室的贼;第④⑤⑥段写祖父放走进入家中的贼;第⑦⑧段写别放走的贼给我家送鱼;第⑨段写祖父在家门口刻鱼,不让送鱼。可总结出答案。即为;捉贼一一放贼一一送鱼一一刻鱼。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①讲一家人捉贼要重点读短文第三自然段。②阅读句子“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可知,这句话写出了贼的动作和表情,体现了他被抓到时的惊慌。阅读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可知,这句话现了贼的心理活动是:这家主人心地太善良了,我一定会报答他的。
(3)考查了改写句子。不用“说”来表达“说”,可以把“叹口气说”改为“叹了一口气"。
(4)“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故D表述错误。
(5)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短文④至⑦段和第⑨段内容中可看出祖父捉到了贼人,却放了贼人,并还给贼一袋大米和一串铜钱以及祖父决定不自然给人家孩子送鱼,而在门板上刻一条鱼来代替送的鱼。祖父在我眼里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容心强的厚道之人。通过认真阅读文章可知,祖父抓到贼后,把贼放走,并送给他米和铜钱,使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临终前还在嘱咐他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所以,我同意祖父的做法。
故答案为:(1)捉贼;刻鱼;(2)三;这家主人心地太善良了,我一定会报答他的;神态;动作;这家主人心地太善良了,我一定会报答他的;(3)叹了一口气;(4)D;(5)祖父在我眼里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容心强的厚道之人。祖父抓到贼后,把贼放走,并送给他米和铜钱,使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临终前还在嘱咐他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所以,我同意祖父的做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5.(2023六上·顺义期中)学校或班级里组织活动,如爱心义卖、主题朗诵会、看望孤寡老人等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活动写一写,注意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好活动场面。题目白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那次比赛,让我难忘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生动描写一次精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终身难忘。曾经有多少难忘的人、事、场面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好”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校园拔河活动来写,重点写了紧张激烈的场面活动和自己的亲身感受,最后总结活动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1/1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1.(2023六上·顺义期中)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wēikuīzhǎnzāo
笑视杯糕
2.(2023六上·顺义期中)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bào】光露炸答
【fèi】品腾消人声鼎
3.(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气氛(fèn)B.枯竭(jié)
C.蒙古族(měnɡ)D.惟妙惟肖(xiào)
(2)
A.凌乱(línɡ)B.荡漾(yànɡ)
C.蜷缩(juǎn)D.汹涌澎湃(pài)
(3)
A.笨拙(zhuó)B.勉强(qiǎnɡ)
C.琴弦(xián)D.沧海一粟(sù)
4.(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一哄作鸟兽散"的“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哄骗B.哄闹C.哄堂大笑D.一哄而起
5.(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把它选出来。
(1)
A.全神贯注B.斑点C.枯萎D.计高一筹
(2)
A.自做自受B.考察C.糟糕D.忧虑
6.(2023六上·顺义期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蟠桃(pānpán)笨拙(zhu6zhuō)憧憬(chónɡchōnɡ)
黑魆魆(xūqū)鸣啭(zhuǎnzhuàn)花蕾(léilěi)
7.(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列每项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解说(解释)B.精益求精(完美;最好)
C.虚弱(虚假)D.声泪俱下(全,都)
8.(2023六上·顺义期中)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等闲: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③无端,平白地。
①等闲平地起波澜。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制服:①用强力压制使驯服;②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正式服装。
①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
②这匹烈马很难制服。
9.(2023六上·顺义期中)按拼音拼写规则写下面的人名、路牌名。
诸葛亮___浦滨路白居易
10.(2023六上·顺义期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技高一②空心思③别出心
④弄巧成⑤亭台楼⑥怒气
⑴上面的词语中,与“别具一格"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形容想尽办法的词语是
⑵我知道与“亭台楼”结构相向的词语还有
⑶她本想露一手,慌乱间反倒,把盐当糖撒了。看着妈妈那的脸,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1.(2023六上·顺义期中)填空题
(1)我们在重温革命岁月中懂得了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七律·长征》中“___,___"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是曹植“捐躯赴国难,”的英勇献身;爱国是陆游“___"的责任感;李纲“祖宗疆土,_________”的誓死捍卫!
(2)同样是描写月色,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用“,"来表达他的羁旅之思;而辛弃疾在《西江月·黄沙道中》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他在乡村的喜悦之情。
12.(2023六上·顺义期中)读一读,连一连。
《童年》亚米契斯孩子们帮助扫烟囱的男孩
《小英雄雨来》高尔基外祖父打阿廖沙
《爱的教育》管桦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
13.(2023六上·顺义期中)下面是《童年》这本书中的人物,请选择与书中人物最贴切的性格特点。(填序号)
A.粗野自私
B.慈祥善良
C.富有同情心
D.忠厚老实
外祖母:
外祖父:
小茨冈:
格里高利:
(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基史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⑥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⑦因此可以说,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14.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火星B.到火星探测旅行的条件
C.去火星的技术要求D.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
15.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题"?()
A.心血管系统的衰弱
B.头晕目眩,肌肉酸痛
C.器官消融、骨骼脱钙
D.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
16.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17.下面对“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的原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较大。
B.太空旅行者与地球土的朋友之间不能联系与沟通。
C.能达到符合太空飞行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
D.地球距火星遥远,往返一次花费时间太长。
18.有人认为可以把标题中的“现在"和“根本”去掉,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
19.发挥想象说说“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还有哪些难题,请仿照第⑧自然段的行文结构写一写。
(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二)讲述“中国故事”
【材料一】我们要知道怎么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访华的外国人惊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关注中国的外国媒体惊叹,“中国己成全球最稳定繁荣的经济体";据国务院统计,中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0%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这几年,中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和让世界惊叹的高铁网。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南海岛礁建设,也让世界叹为观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便列举一下:天宫遨邀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月球取壤……中国科技厚积薄发,正在绽放新的奇迹。
【材料二】殷玉珍,普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未走出过小村庄,却成了世界名人。她从20岁起,用30多年时间,绿化了万多亩沙地。王继才夫妇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开山岛,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光,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疫情期间,山东日照环卫大爷捐赠12000元……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每天都在上演普通人精彩的故事。
【材料三】网友1:我觉得“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交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网友2:今天,我们是讲故事的人,同时也是写故事的人。用奋斗把自己的故事写好、讲好,每个人都将成为时代的主角,中国故事也必将更精彩。
20.围绕“中国故事"这个主题,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可以选择哪个材料
①个人感悟
②国家成就
③典型人物事迹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1.【材料二】选择了、、不同事例来讲述中国故事。
22.在阅读时,可以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或是对文章的写法作批注。请选择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一】作批注。
23.我们是讲故事的人,也是写故事的人。我们应当怎样讲好或写好“中国故事”
24.(2023六上·顺义期中)现代文阅读
(三)家徽
①国有国徽,佼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己,但它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窃贼。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的几个兄弟都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大家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唾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A.这人浑身颤抖,面无人色,一手擎着水缸木盖,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肯定要被狠揍一顿。”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以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眼睛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缓缓地向他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请根据短文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放贼→送鱼→
(2)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根据下面阅读任务,完成填空。
①任务一:讲一讲家人捉贼的经过。要重点读短文第段。
②任务二:阅读画“____________”的句子,想想作者是妇何表现贼的心理变化的,并完成填空。
A句运用和描写,写出了贼被发现时的
B句中贼当时可能在:____________
(3)写人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换一种表述:
(4)“家徽”在本文中有着丰富的意蕴,以下不符合“家徽"在本文中的意蕴的一项是()
A.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B.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
C.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时的体谅。
D.家徽表现了对任何人和任何行为都要宽容。
(5)文中的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盗贼放走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25.(2023六上·顺义期中)学校或班级里组织活动,如爱心义卖、主题朗诵会、看望孤寡老人等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活动写一写,注意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好活动场面。题目白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微;窥;盏;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微”不要写成同音字“薇”,“窥”不要写成形近字“规”,“糟”不要写成形近字“遭"。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微;窥;盏;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曝;暴;爆;报;废;沸;费;沸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曝光: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故选“曝”。
暴露:露在外面、无所遮蔽、显露、揭露。故选“暴"。
爆炸: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的声响。故选“爆”。
报答: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故选“报"。
废品:已残破、变质等不堪使用的物品。故选“废”。
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故选“沸"。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生活所需的一种经济行为。故选“费”。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就像煮开了锅一样。故选“沸"。
故答案为:曝;暴;爆;报;废;沸;费;沸
【点评】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
3.【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
A:“气氛”中的“氛"不读“fèn”,应读作“fēn”,所以错误。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2)A:正确。
B:正确。
C:“蜷缩”中的“蜷"不读“juǎn”,应读作“quán”,所以错误。
D:正确。
(3)A:“笨拙中的“拙”不读“zhuó”,应读作“zhuō”,所以错误。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1)A;(2)C;(3)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一哄作鸟兽散"的“哄”读作hòng,表示一群人慌张而狼狈地四散逃开的意思。
读“hǒng"时,意思是欺骗;逗引。读“hōng”时,意思为众人同时发出声音;拟声词。形容众人同时大笑的声音。读“hòng"时,意思为吵闹;喧器。由此可见:
A:“哄骗”的“哄"hǒng”。B:“哄闹"的“哄”“hōng"。C:“哄堂大笑”的“哄"hōng”。D:“一哄而起"的“哄”“hòng"。
故答案为:D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5.【答案】(1)D
(2)A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1)ABC正确。D:“计高一筹”的“计"有误,应改为“技”。
(2)BCD正确。A:“自做自受"的“做”有误,应改为“作"。
故答案为:(1)D;(2)A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②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6.【答案】pán;zhuō;chōnɡ;xū;zhuàn;lěi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蟠桃:水果的一种。“蟠”读“pán"。笨拙:行动迟缓。“拙”读“zhuō"。憧憬: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憧”读“chōnɡ"。黑魆魆:形容黑暗无光、颜色发黑。“魆”读“xū"。鸣啭:鸟类动物婉转地鸣叫。“啭”读“zhuàn"。花蕾:没有开放的花。“蕾”读“lěi"。
故答案为:pán;zhuō;chōnɡ;xū;zhuàn;lěi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7.【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字,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正确,解说:是指口头上解释说明。解,解释。
B.正确,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还求更好。精:完美。
C.有误,虚弱:身体衰弱。虚,衰弱。
D.正确,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一边诉说一边哭泣。俱,全,都。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8.【答案】(1)③;①
(2)②;①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1)①“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意思是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等闲"无端;平白地。故选③。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等闲"平常。故选①。
(2)①“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指他身上穿着工作服。“制服"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正式服装。②“这匹烈马很难制服。”这匹烈马很难驯服。“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故答案为:(1)③;①;(2)②;①
【点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
9.【答案】ZhūgěLiàng;PUBINLU;BáiJūy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拼音写法的运用。路牌、人名、地名的拼音有一定的规则: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写法——全部要大写;“路、街、山”等音节和前面的名字分开写。人名的拼音写法是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还要注意“诸葛、司马"等是复姓。由此可见:“诸葛亮”ZhūgěLiàng,“浦滨路"PUBINLU,“白居易”BáiJūyì。故答案为:ZhūgěLià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生产操练练习题库以及答案
- 高技术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计划
- 网络软件开发及实施合同协议
- 软件开发监理机构职责与设置框图
- 幼儿教师聘用合同
- 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经营协议书
- 教师职业行为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心得体会
- 体育行业赛事参赛者健康保障合同
- 医疗器械销售与使用协议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次函数综合》专题复习讲义
- 采油工程 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基因组学应用试题及答案
- 桥梁工程施工检验测试计划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ECS120-2021套接紧定式钢导管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一调试卷
- ThingsBoard IOT 物联网平台的介绍与应用演示
- SWIFT信用证代码表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