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图文第二章_第1页
《老年护理学》图文第二章_第2页
《老年护理学》图文第二章_第3页
《老年护理学》图文第二章_第4页
《老年护理学》图文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老化理论论第2章老化理论老化概述1老化理论与护理2第2章老化理论2.1老化概述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衰老。生物学家认为,老化是从人出生后就开始的、必然经历的过程。老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类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人类60~65岁时即步入老年,其身体机能便会逐渐衰退。第2章老化理论2.1.1老化的分类老化的分类病理性老化生理性老化第2章老化理论1.生理性老化生理性老化(physiologicalaging)是指成年以后机体退化与年龄俱增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第2章老化理论2.病理性老化病理性老化(pathologicalaging)是指在生理老化的基础上,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加速了老化的过程。第2章老化理论普遍性2内源性4渐进性33积累性312.1.2老化的特点有害性35第2章老化理论1.积累性老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旦表现出来即不可逆转。老化的速度因人而异。第2章老化理论2.普遍性只要是生物,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或迟或早必然会发生老化。第2章老化理论3.渐进性老化是循序渐进、不可逆转的,且其程度逐步加重,机体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出现老化的征象,同一物种的老化征象基本相同。第2章老化理论4.内源性老化是生物内在的固有过程,是由本身遗传性所决定的,不是由环境造成的,但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可加速或延缓老化,但不能终止老化。第2章老化理论5.有害性老化过程对人的生存有不利的影响,可导致机体功能普遍下降而发生与老化过程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第2章老化理论2.2老化理论与护理老化的发生原因和机制的研究是现代老年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最艰巨的课题。若能阐明老化的发生机制,揭示老化的本质,就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延缓衰老,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第2章老化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biologicaltheoriesofaging)又称生物老化理论,是重点研究和探讨生物老化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2.2.1老化的生物学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1.生物学观点的老化理论(1)基因程控理论(2)免疫理论(3)神经内分泌理论(4)长寿和衰老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1.生物学观点的老化理论(5)细胞损耗理论(6)分子串联理论(7)脂褐质与游离放射理论(8)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1.生物学观点的老化理论(9)体细胞突变理论(10)自由基理论(11)差错灾难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1)基因程控理论美国生物学家海弗利克(Hayflic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基因程控理论,该理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基因程控理论认为衰老过程就像计算机编码的程控过程,人的寿命是由基因程序决定的,就如预先设定好时间,每种生物体内细胞的基因都有固定的生命期限,并以细胞分化次数来决定个体的寿命。第2章老化理论(2)免疫理论病理学家沃尔福德(Walford)于1962年提出了免疫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老化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认为人的自身免疫在老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2章老化理论(3)神经内分泌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认为神经元及内分泌器官功能下降是老化的重要环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是调节老化过程的主要“生物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体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一系列发展过程。第2章老化理论(4)长寿和衰老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不仅研究人类长寿的机制,而且更注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长寿理论主要研究遗传、环境、运动、饮食、社会、心理等影响长寿的因素。第2章老化理论(5)细胞损耗理论细胞损耗理论认为细胞老化的产生起自受损细胞,细胞分子结构的破坏速度超过生成速度,导致细胞来不及完全修复,当大量的细胞耗损,不能及时得到修复时,机体功能则受到影响,细胞受损后不能再生,生命也随之终结。第2章老化理论(6)分子串联理论分子串联理论认为,生物体内大分子物质(主要指胶原纤维)的交联导致了动物和人类的衰老。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可以通过共价交叉结合形成巨大分子,这些巨大分子难以酶解,堆积在细胞内,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第2章老化理论(7)脂褐质与游离放射理论脂褐质与游离放射理论认为,游离放射性物质带有额外的电能或游离电子,因此会伤害到其他分子或DNA,造成杂质堆积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导致基因突变,使正常细胞功能受损而死亡。第2章老化理论(8)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认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会综合影响个体的功能状态与健康。护士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护理,最重要的是要将仅仅放在疾病的病理过程或器官疾病上的注意力转向促使个体恢复其因疾病失去的健康。第2章老化理论(9)体细胞突变理论体细胞突变理论是斯拉德(Slade)于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一些有害的内、外环境的作用下,体细胞可以发生突变,当突变的体细胞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老化第2章老化理论(10)自由基理论自由基理论是医学博士德纳姆•哈曼(DenhamHarman)于1956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老化过程中的退行性改变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自由基理论认为,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的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的形成。第2章老化理论(11)差错灾难理论差错灾难理论是由奥格尔(Orgel)于196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中有误差发生,这种误差可以不断扩大,造成细胞衰老、死亡。第2章老化理论2.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主要研究和解释老化过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护士可以借助各种生物老化理论,结合不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生活经历、文化程度等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第2章老化理论2.2.2老化的心理学理论早期的老化理论大多只注重生物学观点的研究,而社会及心理方面的理论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逐渐发展。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老化的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第2章老化理论2.2.2老化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观点的老化理论1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2第2章老化理论1.心理学观点的老化理论心理学观点的老化理论自我概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人的需求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1)人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理论主要强调人的需求和动力等概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挥其功能就必须满足一些基本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2章老化理论(2)自我概念理论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W.James)首次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自我概念。中国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第2章老化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Erikson)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他在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于1950年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人格发展理论。第2章老化理论2.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老化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护士理解老年人的行为表现。根据老化的心理学理论,护士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不仅要关注老年期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还应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第2章老化理论2.2.3老化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观点的老化理论1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2第2章老化理论活动理论2次文化理论4连续性理论33撤退理论311.社会学观点的老化理论年龄阶层理论35第2章老化理论(1)撤退理论撤退理论(retreattheory)由美国学者卡明(E.Cumming)和亨利(W.Henry)于196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人们在步入老年期之后,将会逐渐退出并结束职业生涯,也会相对减少以往年轻时所参加的各类活动。第2章老化理论(2)活动理论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Havighurst)等提出了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其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老年时仍然期望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形态,维持原有的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第2章老化理论(3)连续性理论1964年,纽加顿(Neugarten)和罗伯特(Robert)等人提出了连续性理论(continuitytheory)。撤退理论和活动理论都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进行了研究,进而促成了连续性理论的诞生。第2章老化理论(4)次文化理论1962年,美国学者罗斯(Rose)提出了次文化理论(subculturetheory)。次文化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意味着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老年人作为一个在数量上越来越庞大、社会影响上越来越强烈的群体必然会形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文化现象,并以此与青年人或中年人区别,这就是老年次文化。第2章老化理论(5)年龄阶层理论美国学者赖利(Riley)等人提出了年龄阶层理论(agestratificationtheor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