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一居士传》
喝一盏酒,读两卷书;下两局棋,抚一曲琴:闲来再把玩把玩金石遗文。远离了喧嚣的官场,隔绝了浮躁的社会,遁迹于一室之中,其情也融融,其乐也泄泄,此便是久居官场的欧阳修的向往与追求。这酒、这棋、这琴、这书、这金石遗文也便是他的“清心咒”。人啊,尤其是生活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社会中的人,也应有自己的“清心咒”,以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的心情,清洁自己的心胸。一、音形识记
1.注字音
滁山(
)
颍水(
)
涿鹿(
)恻然(
)
难彊之筋(
)chúyǐnɡzhuócèqiánɡ讥诮(
)红绡(
)
喘息(
)湍急(
)
珪组(
)鲑珍(
)
散佚(
)卷帙(
)
轩裳(
)衣裳(
)
qiàoxiāochuǎntuānɡuīɡuīyìzhìchánɡshanɡ2.选字形
原元
伤(
)气(
)动力
轩喧
(
)然大波(
)宾夺主元原轩喧悴瘁
尽(
)憔(
)
偿尝
(
)试(
)还
瘁悴尝偿夙宿
(
)命(
)夜
讫迄
(
)今收(
)宿夙迄讫二、词语辨释
1.重点实词
(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
(2)子欲逃名者乎(
)
(3)聊以志吾之乐尔(
)
(4)太山在前而不见(
)
(5)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引退、辞官逃避名声姑且泰山浸沉……之中(6)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
(7)累于此者既佚矣(
)
(8)而讫无称焉(
)请求退休安逸最终2.一词多义
(1)区区区区不足较也(
)
何乃太区区(
)
感君区区怀(
)
(2)累累于彼者已劳矣(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少、小小心眼诚挚牵累积累、堆积(3)负吾负三宜去(
)
宁许,以负秦曲(
)
秦贪,负其强(
)
(4)方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
吾方高驰而不顾(
)
此人可方比干(
)具备使……承担仰仗当才比拟(5)幸幸无患(
)
大王亦幸而赦臣(
)
幸可广问讯(
)
妇女无所幸(
)幸好侥幸希望宠幸3.词类活用(1)尚何暇于五物哉(
)(2)一日天子恻然衰之(
)(3)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获得悠闲(2)形容词作动词,同情(3)使动用法,使……疲惫(4)使动用法,使……劳累三、把握句式1.判断句(1)是为五一尔(2)是岂不为六一乎(3)而名不得逃也2.状语后置句(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2)阅大战于涿鹿之原(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四、名句积累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一、感知文本(一)相关链接1.作家作品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年间进士。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滁州知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著有《欧阳文忠集》等。2.背景资料欧阳修写作本文时,已经64岁,自24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将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休息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互相煎迫,以致他三度失官,历尽宦海风波,到了暮年,又经历“濮议之争”,使作者“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写作本文后一年,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3.理顺结构4.归纳主旨这篇文章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乐趣,说到渴望退休,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二)文本译注段解:简要交代自己更号的情况。段解:写客人与主人的对话,诠释“六一”含义,表达自己的志趣。段解: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二、重点探究1.作者所“乐”的内涵是怎样的?解答:(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且。”真可以说其乐无穷。2.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解答:“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务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令人十分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3.第三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解答: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1)老而休,是必然规律。(2)无称,表面上是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4.欧阳修作为入世的大儒却有“归隐”思想,似乎“消极”的言论应如何理解?解答:欧阳修之“归隐”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早年他积极参与国事,投身政治,支持范仲淹改革,抵制王安石新法,不可谓消极避世。作者这样说有年龄健康原因,也有抵制腐败政治之意,更是作者一生高洁不慕荣华,不“贪过分之荣禄”的写照,当然不是消极避世思想。事实上作者并没有隐居起来,而是把精力一直放在治学上,积极追求人生价值和自由之乐,这些都是健康向上的。文言文数量词的几种使用形式数量词有的是基数词,表示数量的多少,如三十年、五十岁;有的表示次序,如第一;有的表示频率周期,如每一年,一天天。基数词中,又有确数(三十年、四次)、概数(约数)(二三子、事事四五通、白发三千丈)之分。古义汉语有的说法相同,有的不同,阅读文章、理解词语、翻译句子时,都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特殊的数量用法有: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十六岁)//三五月明之夜(阴历每月十五)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加零头。)量词/名词表数量:以乘韦先(乘:shènɡ),四马驾一车,代四个;韦:熟牛皮。用四张熟牛皮作为礼物先去见面。)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每一年)//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分母十分子,十分之一。)//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分母+名词+分子,分母+之+分子。大的诸侯国的都城不超过王朝都城的三分之一……)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多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一首诗,“十年”、“十二年”先后出现,并非矛盾,都表概数。)(三、九、十二、三十六、十八、七十二、百、千、万,有时是确数,有时是概数,要根据语境理解;有的其实可以直译,别人也知道是概数。)此外,还有“再”、“什”、“伍”等意思值得注意。经典例题下列数词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十五”,用相乘来表示)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万八千岁”极言其多,极言时间长)C.其后六年,吾妻死(“六年”极言时间短,不是确指)D.发乘矢而还(“乘”是“四”的意思,是确数)点拨:此句中的六年是确数。答案:C知能导练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衰老(shuāi)
蓑衣(suō)
喘息(chuǎn)
遄归(tuán)B.珪组(ɡuī) 圭臬(ɡuī)
鲑鱼(ɡuì) 硅谷(ɡuī)C.形骸(hái) 垓心(ɡāi)
弹劾(hé) 赅备(ɡāi)D.田庐(lú) 京沪(hù)
憔悴(cuì) 揪捽(zú)解析:A项遄chuán;B项鲑ɡuī;D项捽zuó。答案:C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休养修养生息讥诮悄无声息B.轩昂锣鼓喧天恻然厕身其事C.佚文轶闻趣事荣禄录录无为D.计较犯而不校返青反璞归真解析:A项修—休;C项录—碌;D项反—返。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B.吾之乐可胜道哉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将何往而非病D.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而列是夷狄解析:A项前为“更改”,后为“经历”;B项前为“尽”,后为“美景”;C项前为“重病”,后为“忧愁”;D项均为代词“这”。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既老而衰且病累于此者既佚矣B.累于彼者已劳矣吾尝用于时矣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置之,区区不足较也D.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宜去二也解析:A项均为“已经”;B项均为介词“被”;C项前,代词“我”,后,代词“它”;D项均为语气词,表肯定语气。答案:C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此处的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时期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九奏指虞舜时的音乐“九韶”,后人将其视为最美的音乐C.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轩是车马,裳是官服,珪是上朝的礼器,组是印绶,这里比喻官场事物D.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赐其骸骨的意思是皇帝准许告老退休,在古代官员请求退休叫“乞骸骨”解析:C项应为“借代”。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6~9题。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喻:说明B.聊以志吾之乐尔志:记述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响:回声D.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素:向来解析:C项的“响”应是动词“响起”。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B.赐其骸骨C.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D.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解析:此四项中的“其”都是活用,A、B、C三项活用为第一人称“我”,D项活用为第二人称“您的”。答案:D8.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客”引用庄子“畏影走乎日中”的典故,意在说明“居士”易名而不能摆脱为名声所累的情况,从而起到对居士规劝的作用。B.文章写“六一”之乐,其实这只是一种向往和追求,这种“乐”只有在辞官归老之后才能变为现实。C.文章预想“六一”之乐,旨在求得“三宜去”的理想早日实现,文章尾段的“三宜去”乃是全篇的主旨。D.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可谓匠心独运,这种形式借问答层层推进,使作者更便于直接议论抒情,使情节起伏荡漾,活泼多姿。解析:A项应为“从而引出下文对‘乐’的内涵的阐发”。答案:A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是我却常常担心不能从其中享尽快乐的原因,是成为我累赘的世事太多。(2)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具备了这三个应该告老还乡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样东西,那告老还乡也是很适宜的了。三、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梓人传[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②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离③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犹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功,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邪?亦在任之而已。”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注:①梓人:木工。②居:储存。③离:分开、分散。④听听:通“龂龂”,争辩的样子。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过:经过,路过B.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工:工巧,精巧C.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德:感激,感谢D.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伐:夸耀,炫耀解析:A项“过”应为“访问、走访”。答案:A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B.条其纲纪而盈缩焉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C.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D.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解析:A项前,助词,的;后,助词,用于主谓之间;B项前,表顺承;后,表转折;C项前,副词,大概;后,连词,如果;D项均为介词,在。答案:D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在柳宗元看来应为“相天下者”借鉴的一组是(
)①吾善度材……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②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③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④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⑤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⑥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⑤⑥解析:②工匠们各有所职所役,⑤是梓人之艺的重要,⑥是梓人不应有的作法。答案:C13.关于本文的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梓人来到裴封叔家中,表示愿意受雇于其家,替他将狭窄的宅第扩充改建。B.梓人并无斧、削之能,自个儿的坐具缺了腿也不能修理,但在京兆尹官署中,众工皆听从梓人的指挥,没有谁敢自作主张。C.作者认为“相天下者”应当选拔贤能而放手使用,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和名位,不要侵犯官员们的切身利益。D.作者认为梓人应根据房主的需要来安排建造房屋,而不要墨守成规,一味坚持自己的建筑构想。解析:A项并非“替他将狭窄的宅第扩充改建”,而是想租房子住;C项并非“侵犯官员们的切身利益”,而是“越俎代庖,做非分的工作”的意思;D项意思恰恰说反了,作者认为真正的“梓人”应该坚持原则,保持主见,不能利令智昏。答案:B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那木匠在墙上画出建筑图样,虽然只一尺见方,却将建筑形制完全表现出来了,按照图上微小的尺寸计算而建造出的高楼大厦,没有什么误差。(2)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察都城就能推知郊野的情况,考察郊野就能推知封国的情况,而考察封国就能推知整个国家的情况,那些远近大小的国事,能够在地图上比划比划就推知了解。(3)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房主甘于房舍不坚而易坍塌,那么木匠就收起自己的技能和智谋,悠然离开,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屈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木匠啊。参考译文: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一个木匠来敲他的门,希望租一间空房住。这木匠的职业工具只是量尺、圆规、曲尺、墨斗,家里不放磨刀石和锯子、斧头一类的工具。问他擅长的手艺,他说:“我擅长计算木料,根据房屋的规模、高深,选用各类圆方得体、长短合适的材料,然后指挥着木工们干活。如果没有我,他们连一幢房子也造不出来。所以,在衙门里受雇,我得的工资是一般木工的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要得全部工资的一大半。”有一天,我走进他的房间,看见他的床少了一条腿,而他自己不能修理,说:“准备请别的木工帮忙修理。”我觉得非常可笑,认为他是没有什么本领只晓得贪钱爱财的人。后来,京兆尹要整修官署。我去那里瞧瞧。只见那里堆积了各种材料,聚集了许多木工,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和锯子,都围绕着那木匠。那木匠左手拿着量尺,右手拿着木棒,站在当中。测量房屋的长短大小,又看看木料是否合用,举起那根木棒说:“用斧头!”拿斧头的木工连忙跑到右边去。他又回过头来指着另一根木头说:“用锯子!”拿锯子的木工连忙跑到左边去。
一会儿,众工匠刀砍斧削地动起手来,一个个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候他的命令,没有一个敢自作主张的。那些不能做好工作的,被他怒斥喝退站在一边,也没有谁敢恼恨抱怨。那木匠在墙上画出建筑图样,虽然只一尺见方,却将建筑形制完全表现出来了,按照图上微小的尺寸计算而建造出的高楼大厦,没有什么误差。房子建成后,他用笔在大梁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持刀斧工作的木工都没有写上。我在房子的周围审视一番后,不禁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他的本领十分高明。接着我叹息道:他大概是抛开那些具体的手艺,集中他的聪明才智,而能够懂得总体要领的人吧?我听说劳心的人使唤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使唤,他大概是劳心的人吧?有能力的人使用本领,有智慧的人出计谋,他大概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给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宰相做榜样了!事情没有比这两者更相似的了。那治理天下的以人为基础,分工就成为六部,各部再分工就成为百种职务,好像各种木工凭借自己的手艺吃饭一样。那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宰相,选拔人才委以官职,指使号令他们,树立纲纪而适时加以增删修改,统一法制而经常进行整顿检查,就像那木匠用圆规、曲尺、墨斗来确定法式尺寸一样。宰相选拔天下有才能的人,使他们适合自己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考察都城就能推知郊野的情况,考察郊野就能推知封国的情况,而考察封国就能推知整个国家的情况,那些远近大小的国事,能够在地图上比划比划就推知了解,就像那木匠在墙上画一个房屋蓝图就可以建成房子一样。有才能的选拔上来任用,叫他没有什么可感谢的;无能的就免掉他的职务叫他回去,他也不敢怨恨。
做宰相的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不卖弄自己的名声,不亲自做些琐碎的小事,不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只是天天和天下的英才讨论治理天下的重大计划,就像那木匠善于调派各种木工,自己却不卖弄本领一样。这样才算掌握了做宰相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直播平台2025年运营挑战与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报告
- 广东ps考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成果鉴定报告2025
- 聚焦2025年: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与新型用工模式融合发展报告
-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港口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户外漂流面试题及答案
- 航空货运市场2025年竞争格局与航空货运物流行业物流市场细分策略报告
- 安全工程师考题及答案分享
- 节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详解
- 金融反洗钱技术2025:监管科技与金融风险防范报告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GB/T 1401-1998化学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走访工作表格企业服务信息登记表
- 中欧班列简介(英文版)
- 交通驾驶员安全培训课件
- 成语使用课件
- 2023年版劳动实践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种凤仙花(二)含答案
- 小儿手足口病课件
- 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实施方案
- 五年级下册热带雨林探险之旅(优秀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