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磁疗法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_第1页
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磁疗法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_第2页
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磁疗法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_第3页
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磁疗法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_第4页
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磁疗法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磁疗法及护理1

基本概念2磁场分类3

治疗作用4治疗技术5临床应用1磁疗法的基本概念磁疗法:一种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磁体:能吸引铁、镍、钴和其他某些合金的物体。非磁体:不能吸引铁、镍、钴和其他某些合金的物体。磁性材料:在去掉磁场后仍能长期保持磁性者称永磁体。1磁疗法的基本概念磁性:磁铁能吸附周围的铁屑的性质。磁化:静止的金属铁屑经过磁场作用产生了磁性。磁场:磁铁对与它接触或间隔一定距离的磁性物质相吸或相斥的作用。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其中一极为南极,另一极为北极。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曲线称为磁力线。1磁疗法的基本概念磁路:磁力线从N极到S极的路径称为磁路。磁阻与磁导:在磁路中阻止磁力线通过的力量称为磁阻,相反则称为磁导。磁感应强度: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其计量单位为特斯拉(T),毫斯特拉(mT)(1T=1000mT)。1磁疗法的基本概念软磁材料:容易被磁化,也容易失去磁性,能得到较强磁场的物体。硬磁材料:外加磁场撤去后,仍保留较强的磁性的物体,磁性不易消除,是一种永磁体。充磁:重新使磁体磁化。退磁:使已经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2磁疗法的磁场分类静磁场:恒定磁场动磁场:交变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2磁疗法的磁场分类医用永磁材料的特性:剩余磁感应强度大矫顽力大最大磁能积止痛消炎消肿镇静降压治疗肿瘤磁疗法的治疗技术3磁疗法的治疗作用修复损伤组织软化瘢痕止泻直接贴敷法:并置贴敷法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静磁法直接贴敷法:对置贴敷法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静磁法间接贴敷法耳穴贴磁法磁电法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静磁法旋转法电磁法低频交变磁疗法脉动磁疗法脉冲磁疗法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动磁法应用原则患者情况:年老体弱、久病、儿童和过敏体质等开始先用小的场强,而年轻体壮者可用中或大的场强。病变性质:急性疾病开始时用小或中场强,慢性疾病开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场强。治疗部位:头、颈、胸部开始时用小场强,腰、腹、四肢及深部开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场强。急性炎症、疼痛、外伤多用旋转磁疗,慢性炎症用交变磁疗,很小的病灶用贴磁片法。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磁场剂量静磁场小剂量是指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0.3T;中剂量是指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为0.3~0.6T;大剂量是指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0.6T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磁场剂量动磁场小剂量或低磁场是磁场强度<0.1T;中剂量或中磁场是磁场强度0.1T~0.3T;大剂量或强磁场指磁场强度>0.3T磁疗的时间和疗程:每次20min~30min,每日或隔日1次4磁疗法的治疗技术——磁场剂量适应症:内科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外科疾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性血肿,前列腺炎,颈椎病。神经科疾病:术后痛,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痛等。小儿科疾病:单纯性婴幼儿腹泻,遗尿等。皮肤科疾病:结节性红斑,血管瘤,神经性皮炎等。五官科疾病:近视、远视、弱视等,急慢性咽炎,冠周炎等。5磁疗法的临床应用禁忌症:白细胞总数在4.0×109/L以下者。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体质衰弱或过敏体质者。孕妇下腹部。高热者。5磁疗法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