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1页
第5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2页
第5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3页
第5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4页
第5讲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选择题1.(2022·天津市和平区二模)北魏太和九年颁行《地令》,共15条。《地令》第1条前部,第2、4、5、7、8、9、10、13、14诸条款,都有关于国家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内容。《地令》第3条后款规定各户原有桑田“不在还受之限”,第6条规定“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这表明当时(

)AA.土地国有与现实存在冲突

B.自耕农经济出现了衰退C.国家土地政策并不够完备

D.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废弃2.下面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

)·南朝史传叙人——风神夷简

雅有远韵词采遒艳

善为文章……·北朝史传叙人——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敏于从政,果敢决断……D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

B.南北文化风格的迥异C.民族交融加强的趋势

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3.(2022·辽宁省锦州市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谱系备受重视,从发掘的贵族墓葬墓志看,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的贵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远多于汉族。这反映出(

)AA.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B.各民族渴望国家统一愿望强烈C.民族政权宣扬政治合法性

D.传统宗法门第观念被普遍接受4.(2022·湖南省岳阳市一模)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B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交融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5.东晋政府采取“侨置”措施,就是在长江南北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专门负责管理流民事务,其管辖的流民单立户册,并夹注原籍,免除租税和徭役负担。“侨置”的实施(

)CA.削弱了士族政治势力

B.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C.稳定了南方统治秩序

D.简化了东晋地方建制B7.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B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

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

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8.(2022·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

)CA.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B.加大汉化改革的力度C.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D.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9.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类型地区概述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有制约作用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侮之需财源型藩镇江淮流域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A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

B.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问题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

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二、非选择题11.(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哈佛中国史·世界性帝国:唐朝》的思维导图。该书作者认为,以755年“安史之乱”为标志的历史断裂不仅对王朝命运而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来说,亦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

——摘编自陆威仪《哈佛中国史·世界性帝国:唐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史实,对安史之乱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的观点加以阐释。[答案]

阐释:在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被破坏,唐朝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并被后世沿用。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安史之乱后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唐及后世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加深,户口分布南北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也逐步成为文化发展重地。逐渐形成了北方为政治中心,南方在经济文化上占据优势的局面。在安史之乱后海上贸易活动得到新发展,交往地区扩大,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相连接,这一贸易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得以延续。唐朝中后期以来,韩愈等提出复兴儒学,开启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