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原理及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_第1页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原理及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_第2页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原理及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_第3页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原理及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原理及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临床上主要用于支持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是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目前分为具有循环、呼吸辅助功能的静脉-动脉ECMO和具有呼吸辅助功能的静脉-静脉(V-V)ECMO。成人ECMO患者早期运动临床实践1.多学科团队评估1.1

团队构成。由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呼吸治疗师、重症医生、理疗师、专科护士、ECMO专家等多学科人员组成早期运动治疗小组,并进行运动会诊,评估患者是否具有早期运动的指征。1.2适应证a.

血流动力学稳定: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收缩压在90-180mmHg之间,平均动脉压在60~110mmHg之间。b.

呼吸系统稳定:血氧饱和度>90%,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FiO₂)<60%、呼气末正压(PEEP)≤10cmH2O。

c.神经系统稳定:未发生颅内高压,未发生谵妄,无躁动攻击行为。d.其他:体温在36.0~38.5℃之间,无活动性出血。1.3禁忌证a.

心血管系统:心率<40次/分或>130次/分,收缩压>180mmHg,需要高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近期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b.

呼吸系统:血氧饱和度<90%,呼吸频率>40次/分或<5次/分,呼吸机参数:FO₂>60%、PEEP≥10cmH2O。c.

神经系统:颅内压>20cmH2O、RASS躁动-镇静评分>+2分。d.

其他:体温>38.5℃或≤36.0℃、不稳定骨折、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4评估内容a.

患者反应性及意识、患者的合作能力、运动能力、心理认知准备情况。b.

各管路位置及安全性。c.

血管活性药物及镇静镇痛药物剂量。d.

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运动前准备2.1告知患者及家属早期运动的益处及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2使用单头双腔颈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发生脱管的风险低,最适宜进行早期运动;使用双侧股动/静脉置管患者的早期运动可能影响运动实施及ECMO最佳流量,运动前需要加固套管,确保髋关节屈曲期间的流量,必要时,于置管后,在股动脉和远端灌注套管周围增加缝合线,以确保插管的位置安全。2.3运动前,建议暂时断开不必要的管道通路,保持肠内营养。确保ECMO管道的长度适当,以避免缠绕。2.4使用携带挂钩、监护台、输液架、氧气瓶的助行器及移动式ECMO推车协助步行患者运动。

3.运动过程中的监测内容与方法3.1运动强度监测。使用改良诺丁汉感觉评估量表评估感觉功能,使用MRC总分和改良Ashworth量表测量肌肉力量及肌张力。

3.2

运动终止指标监测。在运动实施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ECMO流量,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则终止运动:心率<40次/分或>130次/分;收缩压>180mmHg或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60mmHg或>110mmHg;血氧饱和度<90%;呼吸频率>40次/分或<5次/分;体温>38.5℃或≤36.0℃;RASS躁动-镇静评分>+2分;呼吸机参数:FO₂>60%或PEEP>10cmH2O;ECMO流量从基线急剧下降1-2L/min以上。3.3管路监测。密切监测置管深度、ECMO流量、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避免管路位移、牵拉、抖动等情况发生。

3.4ECMO抗凝监测。早期运动方案实施阶段定期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药物用量并适当调整运动方案。监测频率为每2h监测1次ACT或每6~12h监测1次APTT。

3.5设备监测。ECMO专家、呼吸治疗师及医生等需要根据患者运动量及生命体征情况及时调整ECMO、呼吸机等设备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6及时准确记录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设备参数等的变化。4.运动方案4.1运动方式。包括翻身、半卧位-坐位体位维持、床边坐位训练、床旁坐位训练。功能锻炼包括呼吸训练、良肢位摆放、四肢被动运动、关节功能运动、四肢弹力带运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床上骑自行车运动。

5.效果评价5.1建议使用ICU活动量表评估患者最佳运动水平。根据患者运动前后及运动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平稳程度评价早期康复方案的合理性。

5.2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ECMO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肌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率等评价患者早期运运动效果。

医护人员应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