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转录的机制转录是由DNA指导的RNA合成过程,可分为起始(initiation)、延伸(elongation)和终止(termination)三个阶段。对转录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起始和终止阶段,其中转录起始的调控是转录过程乃至整个基因表达过程的中心环节。一、转录的起始转录的起始是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结合从而启动RNA合成的过程。转录的起始过程十分复杂,特别是真核生物,需要多种辅助因子参与。Activationofgenestructure↓Initiationoftranscription↓Processingthetranscript↓Transporttocytoplasm
↓TranslationofmRNA1.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菌体细胞中,大部分的RNA聚合酶(核心酶)与DNA分子松弛结合,形成松弛型复合物,并且核心酶对启动子无特殊的亲和力。σ因子与核心酶结合形成全酶以后,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大大提高,形成紧密型复合物。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的σ因子起着识别启动子的作用。全酶在很长的基因组中寻找约60bp的启动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目前有三种模式解释这种机制:随机扩散模式序列置换模式滑动模式RNA聚合酶与启动子-35区结合后,与DNA形成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然后-10区左右的DNA发生熔解,形成12~17bp的单链区,转变为开放型启动子复合物。二者皆为二元复合物,此时RNA聚合酶大约与75bp的DNA相接触。在开放型启动子起始复合物中,RNA聚合酶的起始位点和延伸位点被相应的核苷酸前体所占据。在β亚基的催化下,起始位点和延伸位点上的核苷酸形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从而形成一个三元复合物。σ因子从三元复合物上解离下来,形成起始延伸复合物(initialelongationcomplex),此时与大约50bp(-35~+20)的DNA相互接触。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1.全酶与模板的DNA接触,生成非专一的,不稳定的复合物在模板上移动;2.起始识别:全酶与-35序列结合,产生封闭的酶-启动子二元复合物(closedbinarycomplex);3.全酶紧密地结合在-10序列处,模板DNA局部变性,形成开放的启动子二元复合体;4.第一个rNTP转录开始,形成酶-启动子-rNTP三元复合体(ternarycomplex)。5.当RNA长约9bp形成稳定的DNA-酶-RNA复合物、σ因子释放,结束起始,进入延伸阶段。σ因子释放是起始与延伸的分水岭。2.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RNA聚合酶Ⅰ的转录起始RNA聚合酶Ⅰ起始转录需要两种辅助因子UBF1和SL1的参与。
UBF1可特异地识别核心启动子和上游调控元件(UpstreamControlElement)中富含GC对的区域。在UBF1和DNA结合以后,SL1才可结合上来。SL1类似于原核生物的σ因子,它可与启动子特异地结合,并保证RNA聚合酶Ⅰ定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当两种辅助因子与DNA结合以后,RNA聚合酶Ⅰ才能与核心启动子结合,从而起始转录。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起始RNA聚合酶Ⅱ自身不能起始转录,必须在其他辅助因子的作用下,RNA聚合酶Ⅱ和其他辅助因子组成一个基础转录装置(basaltranscriptionapparatus),起始真核生物Ⅱ类基因的转录。RNA聚合酶Ⅱ可以起始转录的最短的启动子序列称为通用启动子(genericpromoter),它可以在任何细胞内表达而无组织特异性。能使通用启动子起始转录所需的辅助因子,称为基础转录因子(basaltranscriptionfactor,TFⅡX)。通用启动子起始转录的效率很低,需要上游的调控序列及相应的辅助因子来增强其转录的水平。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的过程需要很多辅助因子的参与,它们按一定的顺序与DNA结合形成复合物。经足迹法可证明各种辅助因子与DNA结合的先后次序。识别TATA框及其上游序列的辅助因子称为TFⅡD。TFⅡD由TBP(TATA-bindingprotein,TBP)及TBP相关因子(TBP-associatedfactors,TAFs)两种组分组成。TBP识别TATA框。含不同TAFs的TFⅡD可以识别不同的启动子。人类Ⅱ型启动子的转录因子 因子 分子量 功能 RNAPolⅡ≥10K 依赖模板合成RNA TFⅡA 12,19,35K稳定TFⅡD和DNA的结合,激活TBP亚基 TFⅡB 33K 结合模板链(-10~+10),起始PolⅡ结合,和TFⅡE/F
相互作用 TFⅡD (TBP,30K)TBP亚基识别TATA,将聚合酶组入复合体中,TAFs识别特殊启动子 TFⅡE 34K(β)结合在PolⅡ的前部,使复合体的保护区延伸到下游
57K(α)TFⅡF 38,74K 大亚基具解旋酶活性(RAP74),小亚基和PolⅡ结合,介导其加入复合体 TFⅡH 具激酶活性,可以磷酸化PolⅡC端的CTD,使PolⅡ逸出,延伸 TFⅡI 120K 识别Inr,起始TFⅡF/D结合 TFⅡJ 在TFⅡF后加入复合体,不改变DNA的结合方式 TFⅡS RNA合成延伸 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基本过程为TBP及TAFs先与TATA框附近的区域结合,而后依次为TAⅡA、TAⅡB、TAⅡF和RNA聚合酶、TAⅡE、TAⅡH和TAⅡJ。TBP与DNA的小沟结合,这和其他的蛋白因子不同,目前所知的所有蛋白质因子都是与DNA的大沟结合。TBP是唯一的一个与DNA特异结合的基础转录因子。TBPinTFIIDbindstotheTATAboxTFIIAandTFIIBarerecruitedwithTFIIBbindingtotheBRERNAPolII-TFIIFcomplexisthenrecruitedTFIIEandTFIIHthenbindupstreamofPolIItoformthepre-initiationcomplexPromotermeltingusingenergyfromATPhydrolysisbyTFIIH)PromoterescapesafterthephosphorylationoftheCTDtail经分析,TBP的晶体结构呈马鞍状,内面与DNA结合,外面与其他的蛋白因子相互作用。TFⅡD具有识别TATA框的作用,TFⅡD结合上来以后形成的复合物可保护-45~-10的区域。TFⅡA由几个亚基组成,可以激活TBP。它的结合可使复合物的保护区域扩展。TFⅡB与TATA框的下游结合,可使复合物的保护区域扩展至+10。TFⅡF由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具有依赖ATP的DNA螺旋酶的活性,可能参与DNA双链的熔解。小亚基与RNA聚合酶紧密结合。TFⅡF的功能是将RNA聚合酶Ⅱ于其他的辅助因子组成转录复合物。TFⅡF的结合可使复合物的保护区域扩展至+30。TFIIE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别为34Kda和56Kda,两个亚基对RNA聚合酶的结合和转录激活都是必需的。TFⅡH和TFⅡJ与复合物的结合并不改变复合物与DNA间的作用模式。
TFⅡH具有激酶的活性,可使RNA聚合酶Ⅱ的CTD尾磷酸化,结果可使聚合酶与其他的转录起始因子解离,从而得以进行转录的延伸。RNA聚合酶Ⅱ的起始过程类似于原核生物,先由RNA聚合酶和DNA形成封闭型复合物,DNA解链后形成开放型复合物。ATP可能与某些转录因子从复合物上解离有关。真核生物共计有20多种多肽分子参与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过程,形成的起始复合物十分庞大,总计在1000KDa以上。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的启动子结构中还有其他的元件如CAAT框、GC框和八聚体元件。对各种元件的识别都需要特有的转录因子,如SP1可识别GC框、CAAT框由CTF家族的因子识别、识别八聚体元件的蛋白质因子不止一种,在非淋巴细胞中为oct-1,而在淋巴细胞中为oct-2。至于这些元件的识别与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RNApolII催化的基因转录的全过程
RNA聚合酶Ⅲ转录的起始RNA聚合酶Ⅲ转录基因的启动子有三类,其中有两类属于内部启动子。这两类内部启动子转录的起始需要三种辅助因子TFⅢA、TFⅢB和TFⅢC的参与。TFⅢB含有TBP,是RNA聚合酶Ⅲ所需要的真正转录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RNA聚合酶Ⅲ正确定位于启动子上。而TFⅢA和TFⅢC属于装配因子,起协助TFⅢB与启动子正确结合的作用。RNA聚合酶Ⅲ的第三类启动子(snRNA)不是内部启动子,其结构类似于RNA聚合酶Ⅱ的启动子。RNA聚合酶Ⅲ对其TATA框的识别同样依赖于TBP,但必须有其他RNA聚合酶Ⅲ的辅助因子共同作用,使RNA聚合酶Ⅲ在启动子上正确定位。RNA聚合酶Ⅲ并没有对启动子特异序列的识别作用。它能正确地结合在转录起始点附近,全靠其他转录因子的作用。RNA聚合酶III可以在仅有TATA元件的情况下从上游启动子起始snRNA基因的转录。在TATA元件上游,PSE元件和OCT元件的出现会大大增加基因的转录效率。结合在PSE和OCT元件上的蛋白因子之间会发生协同作用。TBP在三种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中均有相同的作用。在RNA聚合酶Ⅰ识别rRNA的启动子并起始转录的过程中,TBP是SL1的组分,起定位RNA聚合酶Ⅰ的作用。在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起始过程中,TBP可以识别TATA框,同样起定位RNA聚合酶的作用。
RNA聚合酶Ⅲ的转录起始(包括内部启动子)也需要TBP。尽管TBP在不同的启动子中与其他转录因子形成复合物的方式不同,但功能都是一样的,即起定位作用。所以TBP又称为定位因子(positioningfactor)。二、转录的延伸转录的起始第一个涉及的问题是第一个碱基的选择。在原核生物,起始转录的碱基距保守T为6~9个核苷酸,多为CAT模式,第一个碱基为A,这可能是由RNA聚合酶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即结合部位与聚合活性部位间的距离决定了转录起始碱基与TATA框(结合位点)的距离。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中,催化RNA合成的可能是β亚基。在酶分子上有两个核苷酸结合位点,一是起始核苷酸位点。二是延伸核苷酸位点。当两个位点都与模板互补的核苷酸结合后,第一个磷酸二酯键才能形成。转录起始后,σ因子解离下来,这时的核心酶既能够与DNA结合,又能在DNA分子上滑动。真核生物是靠多种辅助因子的共同作用来维持这一状态的。转录的延伸过程中,需要旋转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消除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新形成的RNA链与DNA形成的杂交双链很短,只有几个碱基(<3bp)。RNA合成的速度约为每秒40个核苷酸,与蛋白质合成的速度相近(15个氨基酸/秒),但比DNA复制的速度要慢得多。另外,RNA聚合酶在DNA分子上的运动不是匀速的。Transition
fromtheinitiationto
elongationinvolvesthePolIIenzymeshedding(摆脱)mostofitsinitiationfactors(GTFandmediators)andrecruitingotherfactors:(1)Elongationfactors:factorsthatstimulateelongation,suchasTFIISandhSPT5.(2)RNAprocessing(RNA加工)factors
RecruitedtotheC-terminaltailoftheCTDofRNAPIItophosphorylatethetailforelongationstimulation,proofreading,andRNAprocessinglikesplicingandpolyadenylation.RNAprocessingenzymesarerecruitedbythetailofpolymerase三、转录的终止
转录进行到终止子序列时,就进入了终止阶段,包括新生RNA链的释放及RNA聚合酶与DNA的解离。1.转录终止的机制原核生物的终止子有两种,一种是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一种是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中,转录的终止依靠终止子本身的结构就足以使转录终止。ρ因子可以与新生RNA在终止子上游的某一处与RNA结合,这种结合可能需要某种特异的序列。ρ因子有依赖RNA的ATPase活性,RNA的长度要大于50nt,这说明ρ因子要与RNA结合。强终止子的结构特点
(1)有回文结构存在;(2)茎的区域富内含G-C;
(3)强终止子3′端上有6个U;
以上结构特点在终止中起何作用?ρ因子沿RNA链移动的速度比RNA聚合酶在DNA链上的移动速度快,聚合酶在终止子处的暂停给ρ因子赶上RNA聚合酶提供了机会。ρ因子可使转录泡的RNA-DNA解链,然后RNA聚合酶释放,转录终止。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ρ因子的终止作用可因核糖体的存在而阻碍。RNA分子中的二级结构也可阻止ρ因子的作用。真核生物同样存在终止子的结构在RNA聚合酶Ⅰ的终止过程中,需要一个辅助因子识别一个18bp的终止子序列。RNA聚合酶Ⅱ和Ⅲ的终止子与原核生物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结构类似,可能也具有类似的终止机制,终止可能靠RNA聚合酶本身来完成。2.抗终止作用抗终止作用(antitermination)是指RNA聚合酶阅读通过终止子,从而使转录过程不能在终止子处终止的一种机制,是细菌操纵子和噬菌体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抗终止作用首先发现于λ噬菌体。λ噬菌体可以通过两种抗终止蛋白pN和pQ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原核转录的不同点:(1)原核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细胞有三种聚合酶;
(2)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不同,真核有三种不同的启动子和有关的元件;
(3)真核的转录有很多蛋白质因子的介入。第五节转录产物的后加工多数转录的初始产物并无生物学活性,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有生物学活性,特别是对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的后加工更为重要。一、原核生物转录产物的后加工原核生物mRNA的寿命非常短,这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手段。原核生物的mRNA不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以具有生物学活性,作为翻译的模板。通过比较成熟的rRNA和tRNA与其原初转录产物,发现原核生物rRNA和tRNA的转录产物存在着后加工过程。参与蛋白质合成的tRNA和rRNA都不是最初的转录产物(1)它们的5′端都是单磷酸,而原始的转录产物5′应是三磷酸;(2)分子比初始转录物小;(3)tRNA含有特殊的碱基,这些碱基只有通过一些化学修饰才可以得到。1.rRNA的后加工原核生物有三种rRNA(5S、16S和23S),其基因(rDNA)与tRNA的基因(tDNA)混在一起,排列在一个操纵子(rrn)中。大肠杆菌有7个这样的操纵子。rrn操纵子有两个启动子,第一个启动子p1位于16SrRNA序列上游300bp左右,可能是主要的启动子;第二个启动子p2位于p1下游110bp左右,该操纵子转录的产物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内部保价协议书模板
- 员工食堂劳务合同协议
- 商权使用授权合同协议
- 商品料供货合同协议
- 哈尔滨奇骏购车合同协议
- 和村里签建厂合同协议
- 微信授权协议书范本
- 售卖闲置物品合同协议
- 品牌授权代理合同协议
- 毕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生产车间主管月度工作总结
-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综合训练专题16全等三角形模型之婆罗摩笈多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教师版)
- 手机终端采购合作协议书范本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与管理策略
- (高清版)DB21∕T 3485-2021 容器检验检测报告附图画法
- 《应收款项减值专题》课件
- 农艺师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孕期产检流程讲解
- 【Flywheel】2024年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