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突破07(三)特殊地貌(建议用时30分钟)(2024·河北保定·二模)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节理裂隙入渗时,会对裂隙壁面产生渗流潜蚀作用。在渗流潜蚀作用下,黄土裂隙会演化成一种特殊的地貌——黄土潜蚀洞穴,洞穴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复杂水土耦合过程。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裂隙性黄土潜蚀洞穴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黄土裂隙洞穴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和流水沉积 B.生物风化和冻土冻融C.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D.流水溶蚀和流水沉积2.随着裂隙的扩大,流水对裂隙壁面的侵蚀强度(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3.③过程中,裂隙底部出现凹槽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吸水饱和,负重增加导致崩塌 B.裂隙底部积水,地下径流发生侧蚀C.底层黄土较软,抗流水侵蚀能力差 D.进水口水量大,对底层黄土冲刷强【答案】1.C2.C3.B【解析】1.根据图文资料可知,黄土裂隙洞穴发育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共同作用,C正确;黄土裂隙洞穴与流水沉积无关,A错误;黄土高原的冻融不明显,与黄土裂隙洞穴发育无关,B错误;黄土可溶性小,黄土裂隙洞穴形成与流水溶蚀无关,D错误;故选C。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随着裂隙的扩大,水量无明显变化,裂隙壁在一开始形成时受到流水的侵蚀较强;随着裂隙的增大,流水对裂隙壁的侵蚀会减弱,故流水对裂隙壁面的侵蚀强度先增强后减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3.③过程还未形成崩塌,A错误;裂隙底部积水后,形成地下径流,发生侧蚀会侵蚀裂隙底部出现凹槽,B正确;黄土层较软,会发生很多种可能情况,不是凹槽形成的主要原因,C错误;进水口水量大,对入口的侵蚀大,入口处没有明显变大,说明进口水量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黄土高原黄土分布广泛,性质是黄土颜色棕黄、性质疏松、质地较为均匀、多属粉砂壤土至粉沙粘壤土。(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冰川槽谷(U型谷)和冰斗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槽谷的长度、宽度与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高山(海拔3600米左右)局部地区冰川地貌分布状况,图中上槽谷和下槽谷形态较完整且分别形成于两次相邻但不同强度的冰川作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合理的推测依据是(
)①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
②下槽谷嵌套于上槽谷中
③下槽谷形态保存较完好
④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据上槽谷和下槽谷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
)①上槽谷形成时期气温更低
②下槽谷形成时期冰川规模更大
③槽谷形成经历了两次冰期
④两槽谷形成时期气候持续变暖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4.B5.D【解析】4.冰川槽谷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整个下槽谷完全嵌套于上槽谷之中,且形态完好,说明下槽谷形成后没有遭受冰川侵蚀;若上槽谷形成时间晚于下槽谷,则下槽谷的形态会被破坏,②③正确,B对;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与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无关,①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5.与下槽谷相比,上槽谷宽度和长度更大,说明第一次冰期气温更低,冰川规模更大,形成了上槽谷;两次槽谷形成时期经历了冷—暖—冷—暖过程。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对,排除ABC。故选D。【点睛】U形谷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谷,U形谷的前身大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河谷。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地表常被冰雪覆盖。这些冰雪经过挤压和重新结晶,并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运动,形成冰川。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拔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的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形成U形谷,这样有利于更有效地排泄冰体。(2024·湖南长沙·三模)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下图为南太平洋特纳伦加环礁景观图和环礁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南太平洋特纳伦加环礁最可能是在(
)A.冲积岛基础上发展形成 B.海岸山脉两侧发展形成C.大陆岛基础上发展形成 D.火山岛的上部发展形成7.与相邻的外海相比,环礁中间的潟湖(
)A.冬季湖水温度高 B.湖面风浪较小C.物质沉积速率小 D.湖水流动性强【答案】6.D7.B【解析】6.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珊瑚围绕火山岛生长、积存,随着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加之风浪侵蚀,当火山岛完全下沉到海平面以下,珊瑚礁继续生长,环礁就会形成,D正确。冲积岛是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水面渐宽,流速减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最终堆出海面形成岛屿,A错误;海岸山脉位于陆地,B错误;由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区域,地质构造等各方面与邻近的大陆相似。由于地壳运动或海平面上升,海拔较高处露出水面形成岛屿,C错误。故选D。7.因受环礁阻挡,风力减弱,潟湖内的风浪比与其相邻的外海小,B正确。潟湖水浅、水量小,相比于广阔的外海,冬季降温幅度更大,海水温度比与其相邻的外海低,A错误。若潟湖位于海岸地带,由于持续的沉积作用等,物质的沉积速率不一定比外海小,C错误。受环礁影响,潟湖水体较为封闭,水体流动性弱,D错误。故选B。【点睛】岛屿的类型根据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后因地壳运动、海面上升或陆地下沉与大陆分离。如台湾岛、海南岛等。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如夏威夷群岛。珊瑚岛:由珊瑚礁构成,主要分布在热带海洋中,如马尔代夫群岛、南沙群岛等。冲积岛(沉积岛):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如崇明岛。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岛屿,如冰碛物形成的小岛等。这些岛屿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地质和环境条件。(2024·安徽合肥·模拟预测)鲕粒是一种由核心和围绕核心的包壳组成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其核心物质主要是陆源碎屑或生物碎屑颗粒,而包壳由化学沉淀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形成于过饱和碳酸盐的海水中。下图示意鲬粒照片。完成下面小题。8.鲕粒最可能分布在(
)A.洪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河漫滩 D.河流阶地9.鲕粒的形态特征可以表明其形成环境(
)A.扰动较强 B.温度较低 C.光照较弱 D.降水较多【答案】8.B9.A【解析】8.由材料可知,鲕粒的核心物质主要是陆源碎屑或生物碎屑颗粒,且形成于海水中,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沉积泥沙(陆源物质)多,且受海水影响大,故鲕粒最可能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地区,B正确;洪积扇、河漫滩以及河流阶地受海水作用影响较小,排除ACD。故选B。9.由图可知,鲕粒形态圆润,磨圆度高,说明其形成时期受海浪磨蚀较明显,表明其形成环境扰动较强,水动力条件较强,A正确;并不能反映出温度、光照和降水状况,排除BCD。故选A。【点睛】鲕粒:一种由核心和围绕核心的包壳组成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其核心可以是陆源碎屑、内碎屑或生物碎屑颗粒等。一般认为,包壳由化学沉淀形成的呈同心或放射状排列的微晶碳酸盐矿物组成(不排除微生物作用的可能)。鲕粒粒径绝大多数情况下小于2mm,光滑、均匀的纹层结构是鲕粒区分其他包覆颗粒比较准确的标准。(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彩丘地貌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其色彩缤纷,属红层地貌(一种主要由红色沉积岩构成的地貌)。树屏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地处祁连山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彩丘面积达600km2,是目前国内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彩丘地貌。图1示意树屏镇彩丘地貌分布,图2图3分别为彩丘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0.树屏镇彩丘地貌岩层地质发育时期当地(
)A.降水较丰富 B.岩浆活动频繁C.黄土分布广 D.地壳不断沉降11.树屏彩丘地貌地表可以呈现出多种色彩的条件有(
)①岩层抗侵蚀能力弱②矿产资源多③冬季多寒潮④土层浅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造成图2图3彩丘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强度 B.地壳运动 C.海拔高度 D.坡度坡向【答案】10.A11.D12.B【解析】10.由材料可知,彩丘地貌是一种主要由红色及其他多种颜色沉积岩构成的丘陵地貌,其岩层主要形成在河湖等水环境中,说明地质历史时期,树屏镇降水较丰富,河湖多,沉积岩发育,A正确;黄土分布以风力沉积为主,C错误;彩丘地貌岩层地质发育时期以外力作用为主,内力作用不显著,BD错误。故选A。11.树屏彩丘地貌地表常表现出多种色彩主要是由于其构成的岩层颜色丰富,且岩层抗侵蚀能力弱,岩层不断被侵蚀,新的岩层出露地表,造成地表呈现出多种色彩,①正确;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且短时强度大,水土易流失,土层浅薄,岩层得以出露,地表呈现出多种色彩,④正确;与矿产资源多、冬季多寒潮关系不大,②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12.由图2、图3可知,图2中彩丘地貌的岩层大多保持水平和平行状态,而图3中彩丘地貌的岩层多褶皱,岩层高低起伏大,说明图2中彩丘地貌岩层形成之后的地质条件较稳定,而图3彩丘地貌岩层形成之后,受较频繁的地壳运动影响,岩层发生褶皱弯曲,B正确;图2图3彩丘地貌景观差异与降水强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无关,ACD错误。故选B。【点睛】彩丘地貌岩层地质发育后期,受地壳抬升或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降水变少,岩层出露,受风化侵蚀影响加剧,发育成色彩缤纷的彩丘地貌。(2024·黑龙江吉林·三模)广州人习惯将珠江称为海,古代遗留下来的“称江为海”的用法也体现在地名上,如海珠区、天河区的海心沙、番禺区的海新村、海傍村、白云区的海口村等,图为广州市行政区划局部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与“海心沙”地名最为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气候 B.地貌 C.水文 D.土壤14.广州地名中“称江为海”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河网密布,江海互相连通 B.概念不清,对海认知不足C.海陆变迁,陆地向海推进 D.紧邻海洋,河水的盐度大【答案】13.B14.C【解析】13.根据材料叙述及所学可知,“海心沙”即江心洲,故为流水沉积地貌,ACD错误,故选B。14.海口村、海傍村等地名很可能是古时这些地方确实近海,但由于广州位于珠江口附近,泥沙淤积量大,陆地向海洋推进,这些地方逐渐远离海洋,但地名仍延续下来,B错误,C正确;这些地区距离海口有一段距离,A错误;河水距海远,盐度低,D错误;故选C。【点睛】广州西南部地势低平,大概是在秦汉时期河海合力冲积而成的平原。原芳村区的海北村是政府按古海位置重新命名的。此地的关蓉岗和赤岗,至今仍可看到海中村、海南村等地名,地理学家认为,这两座山岗具有海蚀残丘性质,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之前的古地貌。(2024·四川·模拟预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境内拍摄到“土星环”地貌景观。画面中,地貌上的环形与土星环的环形极为相似,且有若干个“土星环”依次排开。多处“土星环”地貌位于较低处,形成了闭环半闭环小盆地,初步认为其形成原因主要以地质构造作用和风蚀作用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形成土星环的地质构造作用是(
)A.背斜 B.向斜 C.挤压 D.张裂16.土星环出现凹凸不平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差异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答案】15.C16.B【解析】15.地质构造作用应是内力作用。“土星环”地貌位于较低处,沉积物易沉积形成沉积岩,深埋于地下的沉积地层受挤压使原本水平分布的岩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需要办理劳动合同范例
- 丝绸墙布合同范例
- 书柜购销合同范例
- 借款免息合同范例
- 公路勘察设计合同范例
- 公司电脑租用合同样本
- 供应油品合同范例
- 知识更新应对Adobe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个人工程劳务合同范例
- 建筑行业新型材料的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作文训练之细节描写》PPT
- 增值税转型改革及增值税条例课件
- 挖掘机司机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大全(600题版)
- 穿支动脉梗死的病因和机制课件
- 高校电子课件:产业经济学(第五版)
- 详解科鲁兹仪表系统图
- 毕业设计-栲胶法脱硫
- 人教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课堂PPT)
- 国内外相关生产厂家、口腔产品信息表-20130507
- 第六章 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