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_第1页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_第2页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_第3页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_第4页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因校舍发生的不安全事故.制定以下制度:

一、学校要成立校舍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

二、学校要定期组织师生学习校舍安全防范常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对校舍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现和发生及时作好逐级上报、排除和积极处理工作。

三、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要坚持对校舍安全作到“六查六看",即查墙基看下陷风化,查墙体看倾斜裂缝,查屋架看断裂虫蛀,查流水看排水畅通,查校外四周看危及师生安全因素,查死角看隐患。强化责任人目标责任。

四、学校管电人员要经常对学校用电进行检查和修缮,在组织各类活动用电时,要考虑不利于安全的隐患,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学校要经常作好校舍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和班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定期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安全保证书。并认真组织学习实施。

六、对学校的安全责任区划分实行示意图上墙制,重点地段要有警示标语和明显标志。校舍安全领导小组要作好有关校舍安全工作的会议、检查、安全责任等记录工作,一并纳入学校安全档案.胜小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是广大师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与兴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校成立了校舍安全排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始终坚持“教育与防范”并举的原则,努力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小组成员

组长:张少娥

副组长:曾春销黄智慧

组员:程玉妹赖富玉姚汉培陈梅华

二、工作职责

1.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措施及各种规章制度.

2.对师生的各种安全教育给予指导,包括:人身、交通、用电消防、饮食、体育活动、公共场所、劳动、野外活动、实验室等,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3.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4。检查、备学校的安全设施,确保校舍、水、电、财产的安全。

5.加强对保安的管理和检查,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6。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签定各种安全责任书。

7.聘请有关人员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8。与社会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整治周边治安环境。

9。做好安全工作总结。javascript:fontZoom(16)”大][HYPERLINK”javascript:fontZoom(14)"中][\o"复制本帖链接”楼主发表于2010—10-709:42|HYPERLINK”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232&page=1&authorid=150"只看该作者|倒序看帖|HYPERLINK”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21232"\t”_blank”打印〈BR〉〈BR>1997年原国家教委发文要求:”重视加强社团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加强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从此,关于寝室文化的研究在各大高校蓬勃发展,但在初中阶段却姗姗来迟,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各初中教学竞争激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二是初中阶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校为抓住住宿生的课后时间,几乎每所学校都安排晚自习,学生在寝室的时间太少。在这种学校不太重视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寝室生活不注重引导,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便会拉帮结派,形成一个不良的学生群体,他们行为习惯差,不讲究卫生、讲脏话、甚至打架等,给班风校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寝室成员间感情淡薄、自私自利、小偷小摸,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无从培养,这种学生有”自控力差"发展到”行为习〈B>506女大学生宿舍</B>惯差"再到"无事生非"的过程,与学校缺少正面引导有很大关系.调查统计,2005年我校住宿生中,80%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在寝室或起因在寝室.2006年,我校申请了镇江市级课题《寝室文化--农村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关于寝室文化的研究开始在我校正式开展.两年来校课题组在住宿生德育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寝室的生活环境大有改善,住宿生的寝室生活也丰富起来,违规违纪的行为也大大的减少了,具体做法如下:内容摘要:关于寝室文化的研究在各大高校蓬勃发展,但在初中阶段却姗姗来迟。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和大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建设有初中特色的寝室文化对初中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br/〉<br/〉〈BR〉〈BR><BR〉〈BR〉正文:〈BR〉〈BR><BR〉<BR〉农村初中寝室文化建设略谈<BR>〈BR〉〈BR>2010年07月02日〈BR〉<BR〉"此文发表于《镇江教工》2010年第2期〈BR>〈BR>〈BR〉<BR〉关键字词:寝室文化农村初中<B>寝室卫生管理制度</B〉〈BR〉〈BR〉集体宿舍管理制度HYPERLINK”/tag-%25BC%25AF%25CC%25E5%25CB%25DE%25C9%25E1。html"\t”_blank”集体宿舍,HYPERLINK”/tag—%25D6%25C6%25B6%25C8。html”\t"_blank”制度,HYPERLINK"/tag—%25B9%25DC%25C0%25ED。html”\t”_blank”管理总则

为加强宿舍安全、文明管理,保持员工宿舍良好的卫生环境及公共秩序,使员工在清洁、宁静、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中休息,特制定本制度。

申请住宿要求:

员工在工作地无适当住所者,可以申请住宿.但在以下情况者不得住宿.

1、患有传染病者;

2、有不良嗜好者;

3、不遵守本制度者;

住宿规定:

1、每日22点关灯就寝,所有灯具、电器全部关闭;

2、爱护公物,宿舍内一切物品不得恶意损坏;

3、离开宿舍时,检查水、电是否关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造成的危险性;

4、出入锁好门,做好防盗工作;

5、服从管理员的管理,派遣和监督;

6、夜间接、打手机时尽量小声,以免打扰他人休息;

7、宿舍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取消其宿舍资格外应呈报上级领导议处;

7。1在宿舍赌博,斗殴,酗酒;

7。2蓄意破坏公用物品或设施;

7.3将房间转租或借予他人使用;

7。4擅自留宿异性者;

7。5经常妨碍宿舍安宁,屡教不改;

7。6违反宿舍安全规定;

7。7无正当理由经常外宿;

7。8有偷窃等不良行为;

8、员工迁离宿舍,不得带走舍内任何公共物品及设施,管理员应及时收回床铺用品和宿舍钥匙;

9、应爱护公司配发住宿设施、物品。应做到:设施、物品、电器责任到人,如因保管不善或人为损坏、丢失应照价赔偿;

10、个人物品、被褥码放整齐,床铺上下整齐无杂物,用具保持清洁卫生,衣物洗涤后按指定位置晾晒,墙壁或橱柜上避免随意张贴字画或钉物品,保持墙壁的清洁整齐;

11、宿舍区内禁止饲养动物,走廊、通道等公共场所禁止堆放杂物,其他物品要按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

12、注意防盗,出入应随手关门,最后离开宿舍的员工应注意关闭门窗及电源,夜间注意关闭门窗,贵重物品应避免携带住宿;

13、员工离职即终止宿舍使用权,应于离职之日起三日内,迁离宿舍,不得借故拖延或要求任何补偿。及时完整交齐桌、柜钥匙,由综合行政办公室进行验收;

14、保持卫生间

宿舍房内卫生管理:

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保持宿舍内外环境卫生清洁。

1、卫生定期打扫,大家共同维持宿舍内的整洁;宿舍应由住宿人员轮流进行卫生值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注意通风.应做到:地面整洁,无污物,无污渍,室内无异味,桌面、电器表面无灰尘;

2、宿舍房间内的清洁卫生工作由住房员工负责,实行轮值制度,每天的卫生值班员负责卫生清洁工作;

3、经常清理屋顶的蜘蛛网;

4、各人床铺应摆放整齐;

5、办公室每周检查,每月评比一次;

消防安全管理:

1、自觉遵守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2、不得私自乱拉乱接电线、插座;

3、宿舍内不得使用电热炊具、电熨斗及各种交流电器用具;

4、人离熄灯,断电源;

5、宿舍严禁吸烟;

6、禁止在员工宿舍范围内燃放烟花鞭炮;

7、出入房间随手关门,注意提防盗贼;

宿舍来访出入规定:

1、未经批准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宿舍;

2、进入宿舍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并在来登记表上如实填写,并服从值班人员的管理;

3、带行李、物品出宿舍大门的员工须自觉接受相关人员的检查;

4、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