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工作考核评估指南TOC\o"1-2"\h\u1638第1章引言 4129621.1考核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460081.2考核评估的范围与对象 4202901.3考核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419505第2章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58944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5181112.1.1农作物种植结构 5289622.1.2畜牧业结构 5181042.1.3渔业结构 5177012.1.4农村产业结构 551232.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5127752.2.1农业科技创新 5158542.2.2农业技术推广 564542.2.3农业信息服务 5143292.2.4农业科技培训 6322052.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271822.3.1农田水利设施 6160962.3.2农业机械化 6145852.3.3农业土地整治 6207522.3.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626834第3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6266023.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692793.1.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236373.1.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6243213.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7162983.2.1集体资产监管 7264553.2.2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7185013.3农村金融与保险支持 7160723.3.1农村金融服务 7275943.3.2农村保险保障 724019第4章农民生活改善情况 7236754.1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7251964.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26364.1.2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7264314.1.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834884.2农民生活质量改善 8291834.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206844.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864874.2.3农村消费市场培育 8140364.3农村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 8182264.3.1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8125494.3.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 8252074.3.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8592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8172585.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898795.1.1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8123705.1.2生态农业发展 9177385.2农村资源节约与利用 9194785.2.1节水灌溉 946165.2.2节能减排 9283915.2.3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212735.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9248955.3.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9176725.3.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9296175.3.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92970第6章农村基层治理与组织建设 106086.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92096.1.1组织架构 10105266.1.2人员配置 10104506.1.3制度建设 10218816.1.4服务能力 101746.2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036516.2.1民主决策 1040536.2.2村务公开 10175036.2.3民主监督 1047236.2.4民主管理 11242706.3农村社会治安与法治建设 11104706.3.1社会治安 1111106.3.2法治宣传 11121106.3.3法律服务 11305246.3.4法治建设 11735第7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153297.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1108857.1.1完善农村交通网络 11187647.1.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1178767.1.3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11150657.2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12318407.2.1教育资源配置 12298757.2.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12145797.2.3社会保障资源配置 12309097.3农村文化、体育与旅游事业发展 1259367.3.1农村文化建设 12225457.3.2农村体育事业 12244947.3.3农村旅游事业 1219785第8章农村扶贫与乡村振兴 1234728.1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12118128.1.1目标任务 13292138.1.2政策措施 1359628.1.3考核评估指标 13281398.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328758.2.1目标任务 13134698.2.2政策措施 13178408.2.3考核评估指标 13305278.3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14202068.3.1目标任务 14293748.3.2政策措施 14304378.3.3考核评估指标 142848第9章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14240779.1考核评估指标设置 1485409.1.1农业发展指标 1487979.1.2农村经济发展指标 142559.1.3农村社会事业指标 15145509.1.4农村环境保护指标 15276599.2指标权重与评分方法 151119.2.1指标权重分配 15160449.2.2评分方法 15167479.3数据来源与处理 16127299.3.1数据来源 1693159.3.2数据处理 1614874第10章考核评估组织实施 161805110.1考核评估工作流程 161345410.1.1制定考核评估方案 163194810.1.2成立考核评估组织 161853110.1.3开展自评和互评 16982310.1.4组织实地考核 1627910.1.5形成考核评估报告 161180010.2考核评估结果运用 162407510.2.1结果公示和反馈 16768010.2.2结果运用 172064410.2.3建立激励机制 173158910.3考核评估保障措施 17935310.3.1加强组织领导 17629510.3.2完善政策制度 172737410.3.3提高人员素质 171269410.3.4保障工作条件 17230710.3.5加强监督和问责 17第1章引言1.1考核评估的目的与意义三农工作考核评估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旨在明确三农工作考核评估的目的与意义,规范考核评估工作,提高农业农村工作质量。考核评估的目的主要包括:全面了解和评价三农工作成效,发觉问题与不足,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提升职能部门的决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2考核评估的范围与对象三农工作考核评估的范围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具体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农村改革、农民收入、脱贫攻坚等方面。考核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各级及有关部门、村级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3考核评估的原则与方法三农工作考核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考核评估结果真实可靠。(2)全面系统。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估,保证考核评估的完整性。(3)突出重点。关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对重点工作的考核评估。(4)注重实效。以实际成效为导向,关注政策落实和农民受益情况。(5)动态调整。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任务需求,适时调整考核评估指标和方法。三农工作考核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数据,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客观反映三农工作成效。(2)定性评价。通过调查研究、实地查看、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三农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定性评价。(3)综合评价。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4)第三方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第2章农业生产发展情况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情况:2.1.1农作物种植结构评估各地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情况。2.1.2畜牧业结构分析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情况,包括生猪、家禽、牛羊等养殖规模和产量变化,以及优质、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2.1.3渔业结构考察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捕捞业等发展状况,以及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成效。2.1.4农村产业结构关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2.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评估:2.2.1农业科技创新评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及转化应用情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等。2.2.2农业技术推广考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配备、推广经费保障等情况,以及主要农业技术普及率。2.2.3农业信息服务分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等。2.2.4农业科技培训评估农业科技培训覆盖面和培训效果,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2.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评估:2.3.1农田水利设施考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灌溉排水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2.3.2农业机械化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包括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2.3.3农业土地整治评估农业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2.3.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关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田生态保护与恢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第3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3.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1.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1)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注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供给水平;(2)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合理配置,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提高农民收入;(3)养殖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畜牧水产养殖业效益。3.1.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2)农村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3)农村小微企业扶持,鼓励农民创新创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3.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2.1集体资产监管(1)加强集体资产清查,保证集体资产安全;(2)规范集体资产交易,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3)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保障农民权益。3.2.2集体经济组织建设(1)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2)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民增收。3.3农村金融与保险支持3.3.1农村金融服务(1)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3)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3.3.2农村保险保障(1)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2)加强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提高农业保险赔付效率;(3)推动农村居民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居民风险抵御能力。第4章农民生活改善情况4.1农民收入水平提升4.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考察期内,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多元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政策的支持力度,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提升。4.1.2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积极推动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4.1.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助力农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4.2农民生活质量改善4.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4.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民创造宜居生活环境。4.2.3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4.3农村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4.3.1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师资水平,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4.3.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保障农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4.3.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农民生活压力。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5.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5.1.1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1)加强农田生态系统保护,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2)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3)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保证农村饮水安全;(4)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农村生态平衡。5.1.2生态农业发展(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2)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水平。5.2农村资源节约与利用5.2.1节水灌溉(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加强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水资源浪费;(3)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调配水资源。5.2.2节能减排(1)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2)推广清洁能源,降低农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3)加强农村建筑节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5.2.3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加强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和利用;(2)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3)加强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提高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5.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5.3.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掌握污染状况;(2)推广农业环保技术,降低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3)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5.3.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减少水环境污染;(3)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机制,保证设施稳定运行。5.3.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2)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3)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6章农村基层治理与组织建设6.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基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阐述。6.1.1组织架构农村基层组织应建立健全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组织架构,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权责明确、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6.1.2人员配置农村基层组织应优化人员配置,选拔具有较高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的人员担任组织职务,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6.1.3制度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生活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保证组织运行规范、高效。6.1.4服务能力农村基层组织应提高服务能力,积极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6.2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阐述。6.2.1民主决策农村基层组织应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保障村民在重大事项中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6.2.2村务公开农村基层组织应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及时向村民公开组织工作、财务收支、政策落实等情况,接受村民监督。6.2.3民主监督农村基层组织应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对组织工作和村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6.2.4民主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应推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方式,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6.3农村社会治安与法治建设农村社会治安与法治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关于农村社会治安与法治建设的阐述。6.3.1社会治安农村基层组织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群防群治机制,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6.3.2法治宣传农村基层组织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引导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6.3.3法律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应加强法律服务,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解决法律问题。6.3.4法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应推进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法治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第7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1.1完善农村交通网络(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及路面硬化率;(2)推进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7.1.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2)推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效率。7.1.3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1)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2)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覆盖率和宽带接入能力。7.2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7.2.1教育资源配置(1)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布局,提高农村幼儿园建设水平;(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3)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7.2.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1)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才素质;(3)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就医保障水平。7.2.3社会保障资源配置(1)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2)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生活保障水平;(3)加强农村残疾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与服务。7.3农村文化、体育与旅游事业发展7.3.1农村文化建设(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2)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3)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明素质。7.3.2农村体育事业(1)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体育服务水平;(2)推广农村体育项目,丰富农村体育活动;(3)培养农村体育人才,提高农村体育竞技水平。7.3.3农村旅游事业(1)加强农村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旅游产品质量;(2)完善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旅游服务水平;(3)推动农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旅游经济效益。第8章农村扶贫与乡村振兴8.1贫困地区扶贫开发8.1.1目标任务本节主要阐述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分析当前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方向。8.1.2政策措施(1)落实扶贫政策,加大财政扶贫投入;(2)推进产业扶贫,发挥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4)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素质;(5)实施生态扶贫,促进绿色发展;(6)深化扶贫协作,凝聚扶贫开发合力。8.1.3考核评估指标(1)贫困人口减少情况;(2)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4)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5)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落实情况。8.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8.2.1目标任务本节主要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8.2.2政策措施(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2)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4)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生活品质;(5)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乡村发展活力;(6)弘扬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8.2.3考核评估指标(1)农村经济发展情况;(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3)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情况;(4)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6)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情况。8.3脱贫攻坚成果巩固8.3.1目标任务本节主要阐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目标任务,分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重要性,明确成果巩固的工作重点。8.3.2政策措施(1)保持扶贫政策稳定,防止返贫;(2)加强扶贫资产管理,保证扶贫资金安全;(3)深化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4)加强扶贫监测,及时发觉和解决新问题;(5)推进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8.3.3考核评估指标(1)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情况;(2)脱贫地区经济发展情况;(3)扶贫政策落实情况;(4)扶贫资金使用情况;(5)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措施实施情况。第9章考核评估指标体系9.1考核评估指标设置9.1.1农业发展指标(1)粮食产量及增长率(2)农业总产值及增长率(3)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9.1.2农村经济发展指标(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2)农村贫困发生率(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4)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比9.1.3农村社会事业指标(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2)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3)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4)农村居民幸福指数9.1.4农村环境保护指标(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4)农村绿化覆盖率9.2指标权重与评分方法9.2.1指标权重分配根据各项指标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权重。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农业发展指标:25%(2)农村经济发展指标:25%(3)农村社会事业指标:25%(4)农村环境保护指标:25%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
- 2025年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
- 2024-2025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研优卷
- 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历年真题】
- 2024-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模拟题】
- 2025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4A
- 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2025年安全保密软件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身连国家机构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课外拓展活动计划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论文2024年
- 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
- 雇工合同书(2024版)
- 售后服务合同范本英文
- 《大学生创业基础系列课程》课件-第6课-创业机会-2学时
- 通信线路高风险作业施工安全操作须知样本
- 高等数学课件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 屋顶-坡屋顶构造(建筑构造)
- 医学简易呼吸器操作及并发症和处理措施课件
- 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卡氏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