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小知识_第1页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_第2页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_第3页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_第4页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登革热防治小知识登革热防治小知识登革热,又名骨痛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引起各种人体内反应。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攀附肿大等。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攀附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衄、便血等,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在本病过程中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四周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流行特征:1.地方性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2.季节性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广东地区多为5~10月。3.蓦地性流行多蓦地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蓦地发生流行。4.传播快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扩散。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登革热防备:防备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除去,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掌控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显现仿佛症状或可疑病例,应立刻前往医院就诊治疗。篇2:学校做好防备登革热工作的紧急通知学校做好防备登革热工作的紧急通知防备登革热指引一、登革热简介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显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等症状和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或皮疹等体征。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20世纪,登革热活着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它是仅次于疟疾的紧要热带病。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紧要传染源和宿主二传播媒介:伊蚊,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广东俗你:“花斑蚊”)传播。伊蚊只要与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1、发热:全部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颤,随之体温快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0C。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病,尤其骨、并节疼痛猛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3、皮疹:于病程36日显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连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从容。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5、其他:多有浅表淋大攀附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显现黄疸。二、登革热防治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防备是防治登革热的关健措施。由于登革热的防备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所以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灭蚊的紧要措施是清除积水,除去蚊子孳生地。“灭成蚊只治标,清积水才治本。”一处理孳生地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5、饭盒及汽水罐等可积水的容器不要随处弃置,要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二认真做好个人防护1、居室用门窗纱网防蚊,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2、要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3、外出时穿上浅色长袖衣裳和长裤,在脖子、小腿、手臂等部位涂驱蚊油。4、流行时要躲避到疫区活动,以减少传染机会。三一旦显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躲避向四周健康人群传播。四及时对发生疫情的地方进行彻底灭蚊。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掌控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z学校校医院z学校爱卫会篇3:登革热防治小知识登革热防治小知识登革热,又名骨痛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引起各种人体内反应。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攀附肿大等。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攀附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衄、便血等,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在本病过程中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四周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流行特征:1.地方性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2.季节性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广东地区多为5~10月。3.蓦地性流行多蓦地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蓦地发生流行。4.传播快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扩散。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登革热防备:防备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除去,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