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归口,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佛山

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特种设备协会、广

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锦鸿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国联氢

能技术有限公司、顺德区强劲新能源、广东清极氢能有限公司、瀚蓝

(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瑞晖

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氢能产业协会等承担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编制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排放要求的提高及全球能源危机,探寻可再生及

环保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在众多能源中,氢能正被提升到能源战略

高度和技术改革的方向。我国在2001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

包括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燃料电池汽

车发展规划,在《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首次

提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制定了我国在氢能领域基础设施和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在2019年将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写进

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华中发展地区聚集且具有上中下游闭环效应,多数城市都规

划建设了产业园和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设计和运营方面有企业布局,目前运营

中加氢站有20多座,但与日本的100多座规模相比,差距明显。我

国的加氢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以山东,江苏,

上海一带为主。南部地区则是以广东佛山和云浮为首。依托当地的氢

能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优势,佛山市氢能产业目前已经走在全国前

列。例如,在全国最早布局建设了以氢能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园区、建

设投产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基地、建成了全球规模

最大的氢能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建设了全国最早投入商业运行的加氢

站且在建及建成加氢站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最早商业化运营了

氢能物流车且运营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氢能公交车队。此外,佛山市还

计划将实现累计推广1000辆氢能汽车,建成30多座加氢站,在国内

率先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站分部网络。

但是根据我们去年到企业所做的调研来看,佛山投入的氢能公交

车是300辆,其中顺德90辆,南海49辆,禅城161辆。禅城的161

辆覆盖了15条公交线路的正常运营。这个数据和所制定的1000辆的

推广计划相比,只完成了30%。至于加氢站的建设,截止到19年底,

完成建设的加氢站或者加油加氢合建站,获得了充装作业许可证或已

经投入运营的,则只有4家。这个完成的数量也都和推广计划差距比

较大。通过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组织业内专家的多次研讨,我们发

现在目前发展当中所遇到的两个比较明显问题成为了制约氢能产业

发展的因素。首先,配套设置的建设相对缓慢。这问题的解决需要有

明确的审批流程和相关的责任部门。另外一个制约因素则是氢能产业

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还不健全,不能规范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体现在

制氢、储运及加注等标准的缺失等。

从佛山市的氢能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来看,遇到的各种制约和阻

碍的因素,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为积极推动

我国氢能产业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运行管理

等领域的标准转化能力,规范加氢站/加氢合建站等重要配套领域的

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氢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开展《加氢站压缩氢气

卸车操作规范》的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迫在眉睫,具有必要性、可行

性。

二、原则与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着先进、科学、可行的原则,《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

技术指标参考或直接引用了以下相关的标准:

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

GB/T34584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GB/T3724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GB50516加氢站技术规范

TSG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Z600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三、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的通用要求和长管

拖车卸车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氢气压缩机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45MPa的加氢站

及加氢合建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保证标准间的协调性,本标准所引用的法规文件或条款与标准

文本中规范性要素具有同等的效力。

3、术语和定义

本章对标准中使用的有关术语做出界定和解释。标准中的所有术

语和定义引用于GB/T24499、GB/T34584和GB50516。

4、通用要求

本章规定了作业人员、氢气储存系统、压缩氢气卸车作业区域和

吹扫置换的要求。

4.1作业人员的要求应符合TSG07和TSGZ6001的相关规定。该规

范中针对于不同岗位的作业人员所需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证列出了

具体的要求。在现实当中,企业普遍反映所有作业人员对于特种设备

作业证持证的要求并不清晰,对于责任的确权并不明确。

4.2氢气储存系统及设备应符合GB/T34584有关规定。①该规定当

中引用了GB50516的第6章6.3节共9条要求。②储氢装置可采多

级固定式氢气罐或储氢气瓶组等,宜按2级~3级分级设置,并且宜

选用同一规格型号的气瓶组成。③储氢装置分组放置并相互连通时,

应设置保护措施确保储氢容器不会发生超压事故。④氢气储存系统中

每个独立储存容器应有各自独立的安全泄放装置。在强制性国家标准

GB50516中也是有设置安全泄放装置的要求的,因此应当至少需要

满足GB50516中的强制性要求。

4.3卸气作业区域应符合GB/T34584的第7章有关氢气输送方面的

安全要求。此外,卸气作业区域应检查防静电接地、防甩绳以及地面

车辆防滑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由于这三样安全设施非常重要,特意

在本标准当中明确提出来。防甩绳对于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压缩气体的气体压力较大,在加注过程中万一输气软

管若出现断裂或接口处松掉的话,则有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很大的伤

害,甚至有撞击头部造成致命的危险。而地面车辆防滑则是因为长管

拖车的重量很大,若出现车辆滑动的情况,则有可能拉断输气软管,

从而导致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5、长管拖车卸车操作

本章规定了加氢站内对长管拖车运输的压缩氢气进行卸车的操

作规程和要求。

本章包括了泄漏检查、车辆进场、安全防护、卸气前检查、气体

验收、卸车确认、卸气、过程监控、卸后确认和现场恢复共十个步骤。

泄漏检查是长管拖车进站场前首先进行的安全检查,目的是为了

把危险隐患排除在加氢站外。因此,加氢站外应当设置专用的车辆泄

漏检查的场地。卸车场地按特种设备作业许可的要求应与泄漏检查场

地是分开的,不得共用。泄漏检查场地应在车辆停放点上方设置氢气

泄漏检测报警装置进行检测,同时还应由充装作业人员采用手持氢气

泄漏检测仪或涂液法等方法检查气瓶瓶体、充装口的阀门及输气管道

等地方进行检测。此外,充装作业人员还应对车辆的仪表进行检查,

车载储氢瓶内无剩余压力、温度异常的禁止进行充装。压缩氢气在不

同充装温度下的最高充装压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充装作业人员应对

温度参数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以避免超压事故的发生。具体的常用

压缩氢气在不同充装温度下的最高充装压力以及其计算公式,在本标

准的附录A当中进行了补充说明。

安全防护的要求,是参照加油站的标准来制定的。在作业区域内

放置消防器材,例如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均是出

于安抚和稳定周边人员的情绪而提出的。实际操作中,若发生泄漏燃

烧的情况,则是关闭切断泄漏源避免泄漏的继续发生,而泄漏的氢气

在空中迅速扩散或燃烧的。加油站的标准当中还有灭火毯的放置要

求,但是针对于加氢站的情况,灭火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但不

能够有效扑灭燃烧的氢气,错误的使用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爆炸危险的

发生。

卸气前检查的环节包括了证照检查、外观检查和附件检查。其中,

外观检查时对瓶内介质未确认的,不得进行卸气作用。在实际加氢站

当前的条件下,大部分都是不具备配备气体成分分析检测人员和设备

的条件的。实际操作中,是根据气体公司提供的出厂检测报告或第三

方的气体成分报告等证明文件作为依据来执行的。佛山市氢能产业标

准联盟内的多家企业建议政府增购相关气体成分分析的设备和仪器,

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地氢能产业的发展。

气体验收的压缩氢气质量应符合GB/T37244的相关要求。目前

本市,甚至国内的大部分氢能电动车辆均是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技术作为驱动的。压缩氢气的质量,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

性能、能效和寿命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个背景下,该标准于

2019年正式发布和实施,正是针对于新能源氢能电动车辆的燃料氢

气的使用而制定的。因此,在本标准当中提出本联盟企业采用的压缩

氢气质量应符合该标准的相关要求。

四、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加氢站压缩氢气卸车操作规范》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归口,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佛山

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特种设备协会、广

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锦鸿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国联氢

能技术有限公司、顺德区强劲新能源、广东清极氢能有限公司、瀚蓝

(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瑞晖

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氢能产业协会等承担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编制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排放要求的提高及全球能源危机,探寻可再生及

环保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在众多能源中,氢能正被提升到能源战略

高度和技术改革的方向。我国在2001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

包括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燃料电池汽

车发展规划,在《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首次

提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制定了我国在氢能领域基础设施和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在2019年将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写进

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华中发展地区聚集且具有上中下游闭环效应,多数城市都规

划建设了产业园和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设计和运营方面有企业布局,目前运营

中加氢站有20多座,但与日本的100多座规模相比,差距明显。我

国的加氢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以山东,江苏,

上海一带为主。南部地区则是以广东佛山和云浮为首。依托当地的氢

能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优势,佛山市氢能产业目前已经走在全国前

列。例如,在全国最早布局建设了以氢能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园区、建

设投产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基地、建成了全球规模

最大的氢能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建设了全国最早投入商业运行的加氢

站且在建及建成加氢站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最早商业化运营了

氢能物流车且运营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氢能公交车队。此外,佛山市还

计划将实现累计推广1000辆氢能汽车,建成30多座加氢站,在国内

率先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站分部网络。

但是根据我们去年到企业所做的调研来看,佛山投入的氢能公交

车是300辆,其中顺德90辆,南海49辆,禅城161辆。禅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