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案TOC\o"1-2"\h\u19822第1章概述 4121481.1工程背景 4146561.2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目标 430514第2章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 4108892.1工艺流程概述 429232.1.1预处理阶段 5288662.1.2生化处理阶段 5324392.1.3固液分离阶段 5228092.1.4深度处理阶段 5170522.1.5污泥处理阶段 5194032.2主要设计参数 541032.2.1预处理阶段 5207762.2.2生化处理阶段 573542.2.3固液分离阶段 591722.2.4深度处理阶段 5197222.2.5污泥处理阶段 6250962.3设施布局 619614第3章主要设施与设备 6158373.1污水预处理设施 635973.1.1粗格栅 6196863.1.2细格栅 6288143.1.3沉砂池 6229503.2生化处理设施 710553.2.1初沉池 7280663.2.2生物反应器 7265603.2.3二沉池 7166743.3深度处理设施 7232273.3.1混凝沉淀池 7260793.3.2过滤池 784743.3.3消毒设施 7276893.4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 773363.4.1污泥浓缩池 7323423.4.2污泥脱水设施 7182363.4.3污泥干化与焚烧设施 83181第4章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 8246064.1电气系统设计 8129114.1.1设计依据 8280964.1.2系统组成 855514.1.3设备选型与配置 8322984.1.4电气布线 866744.2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891524.2.1设计依据 856834.2.2系统组成 8228674.2.3控制策略 996584.2.4设备选型与配置 939934.3仪器仪表选型与配置 9295534.3.1污水处理过程参数监测仪表 9305904.3.2控制仪表 9247804.3.3安全保护仪表 930703第5章工程施工与验收 10243335.1施工准备 10294555.1.1施工组织设计 10118165.1.2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10240505.1.3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 1061535.1.4施工人员培训 1018735.1.5施工现场准备 10130535.2施工过程管理 1032955.2.1施工进度管理 10195145.2.2施工质量管理 10153845.2.3施工安全管理 10255695.2.4施工环保管理 10170975.2.5施工变更管理 10117685.3工程验收与移交 11298615.3.1工程验收 11266575.3.2工程资料移交 11221695.3.3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 114634第6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1260576.1运行管理组织架构 11182616.1.1组织架构概述 11325966.1.2管理层级 11107866.1.3岗位职责 11141586.1.4人员配置 1254326.2运行操作规程 1283486.2.1操作规程概述 12119566.2.2设备启停 12216506.2.3运行监控 1240236.2.4异常处理 12165066.3设施维护与检修 1236616.3.1维护与检修概述 12124056.3.2维护计划 12254166.3.3检修流程 1226506.3.4备品备件管理 1229745第7章污水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估 121177.1监测项目与频次 1224297.2监测方法与仪器 138557.3污水处理效果评估 1315269第8章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 14130808.1废气处理与排放 14301698.1.1废气来源及成分 14214338.1.2废气处理技术 1490558.1.3废气排放 1496118.2噪音防治 1412508.2.1噪音来源 14188768.2.2噪音防治措施 14218198.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4236888.3.1固体废物来源及成分 14249518.3.2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4311248.3.3固体废物处置 155679第9章安全生产与应急预案 15175329.1安全生产管理 15216049.1.1安全生产责任制 1578539.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5129299.1.3安全生产培训 15155949.1.4安全生产投入 15128529.1.5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1587599.2应急预案 15312879.2.1应急预案制定 15294509.2.2应急预案备案 15233679.2.3应急资源保障 16273629.3应急演练与培训 16250409.3.1应急演练 16204079.3.2应急培训 165489.3.3演练与培训记录 16230149.3.4演练与培训效果评估 166961第10章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分析 163188010.1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61127910.1.1投资估算 16647110.1.2经济效益分析 171507410.2环保效益分析 171746810.2.1污染物减排 17815910.2.2生态环境改善 17802310.3社会效益分析 181573810.3.1促进绿色发展 182108310.3.2提升区域形象 181409010.3.3增加就业机会 18294010.3.4增强环保意识 18第1章概述1.1工程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和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环保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对工业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污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因此,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旨在针对某地区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需求,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以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1.2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目标本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为日处理量立方米,主要针对该地区工业企业产生的各类废水。设施的目标是: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工业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具体目标如下:(1)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2)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率≥%;(3)SS(悬浮物)去除率≥%;(4)NH3N(氨氮)去除率≥%;(5)TN(总氮)去除率≥%;(6)TP(总磷)去除率≥%;(7)出水pH值6~9。通过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降低工业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废水的资源化;(3)保证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满足环保要求。第2章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2.1工艺流程概述工业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各类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以保证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本方案采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固液分离、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等五个阶段,旨在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2.1.1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初沉池等设施,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调节水质水量,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2.1.2生化处理阶段生化处理阶段为核心处理阶段,采用好氧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设施,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1.3固液分离阶段固液分离阶段主要包括二沉池、砂滤池等设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提高出水水质。2.1.4深度处理阶段深度处理阶段采用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2.1.5污泥处理阶段污泥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污泥脱水等设施,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降低污泥处置成本。2.2主要设计参数2.2.1预处理阶段(1)格栅:采用机械格栅,栅隙为5mm,安装角度为45°。(2)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000m³,水力停留时间为4h。(3)初沉池:表面负荷为1.5m³/(m²·h),沉淀时间为2h。2.2.2生化处理阶段(1)曝气池:容积负荷为1.0kg/(m³·d),水力停留时间为12h。(2)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容积为400m³,容积负荷为1.5kg/(m³·d),水力停留时间为8h。2.2.3固液分离阶段(1)二沉池:表面负荷为1.0m³/(m²·h),沉淀时间为3h。(2)砂滤池:滤速为8m/h,反冲洗周期为24h。2.2.4深度处理阶段(1)活性炭吸附:吸附塔填充高度为3m,吸附时间为30min。(2)高级氧化:采用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投加量为20mg/L,接触时间为15min。2.2.5污泥处理阶段(1)污泥浓缩:采用带式浓缩机,浓缩时间为8h。(2)污泥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时间为2h。2.3设施布局根据工艺流程,各处理设施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保证设施间连接顺畅,操作维护方便。具体布局如下:(1)预处理设施:位于厂区入口处,便于废水的初步处理和调节。(2)生化处理设施:位于预处理设施后,占地面积较大,便于布置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设施。(3)固液分离设施:位于生化处理设施后,靠近深度处理设施,便于废水进一步处理。(4)深度处理设施:位于固液分离设施后,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操作和维护。(5)污泥处理设施:位于厂区边缘,便于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及运输。设施布局充分考虑了生产安全、操作便捷及环保要求,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第3章主要设施与设备3.1污水预处理设施3.1.1粗格栅粗格栅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免受损害。本方案采用回转式粗格栅,其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3.1.2细格栅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较小悬浮物,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本方案选用螺旋式细格栅,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3.1.3沉砂池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砂粒、石子等无机颗粒,降低后续处理设施的磨损。本方案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等特点。3.2生化处理设施3.2.1初沉池初沉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设施的负担。本方案选用平流式初沉池,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2.2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生化处理的核心设施,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本方案采用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膜法生物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生物反应器,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特点。3.2.3二沉池二沉池用于进一步去除生化处理后的悬浮物和污泥,提高出水水质。本方案选用竖流式二沉池,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3深度处理设施3.3.1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用于去除生化处理后的残余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本方案采用高效混凝沉淀池,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3.3.2过滤池过滤池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本方案选用石英砂过滤池,具有过滤效果好、反冲洗方便等特点。3.3.3消毒设施消毒设施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出水安全。本方案采用臭氧消毒设施,具有消毒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3.4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3.4.1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用于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后续处理。本方案选用带式污泥浓缩池,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3.4.2污泥脱水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用于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本方案采用板框式污泥脱水机,具有脱水效果好、能耗低等特点。3.4.3污泥干化与焚烧设施污泥干化与焚烧设施用于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本方案选用流化床污泥焚烧炉,具有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第4章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4.1电气系统设计4.1.1设计依据电气系统设计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电气设计规范,结合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情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环保。4.1.2系统组成电气系统主要由高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组成。4.1.3设备选型与配置(1)高压配电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型高压开关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2)低压配电设备:选用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低压配电柜,满足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用电需求。(3)照明设备: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降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4)防雷接地设备: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配置合适的防雷接地设备,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4.1.4电气布线电气布线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电缆沟、桥架、穿管等方式敷设。4.2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4.2.1设计依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自动化控制设计规范,结合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需求,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4.2.2系统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人机界面、通信网络等组成。4.2.3控制策略根据工业污水处理过程的特点,制定以下控制策略:(1)过程控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顺序控制:实现设备按照预定顺序启停,降低操作复杂度。(3)故障诊断与处理: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诊断和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4.2.4设备选型与配置(1)控制器:选用高功能、易编程的PLC作为主控制器。(2)传感器: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实现污水处理过程参数的实时监测。(3)执行器:选用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的执行器,实现控制策略的执行。(4)人机界面:配置触摸屏或工业计算机,实现操作人员与控制系统的交互。4.3仪器仪表选型与配置4.3.1污水处理过程参数监测仪表根据工业污水处理过程的特点,选型以下监测仪表:(1)流量计:用于监测进水、出水流量,保证污水处理效果。(2)液位计:用于监测各处理单元的液位,实现自动调节。(3)pH计:用于监测调节池的pH值,保证生化处理效果。(4)溶解氧仪:用于监测生化池的溶解氧浓度,优化曝气系统运行。4.3.2控制仪表选型以下控制仪表,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自动化控制:(1)变频器:用于调节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行速度,实现节能控制。(2)电动调节阀:用于调节各处理单元的流量和压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电磁阀: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实现顺序控制。4.3.3安全保护仪表为保证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选型以下安全保护仪表:(1)压力变送器:监测关键设备的工作压力,预防设备超压损坏。(2)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温度,预防设备过热。(3)报警器:用于监测系统故障,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处理。第5章工程施工与验收5.1施工准备5.1.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施工周期及人员配置。5.1.2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收集和整理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标准等相关资料,保证施工过程中有据可依。5.1.3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设备和配件,并对其进行质量检验。5.1.4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保证其掌握相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5.1.5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满足施工要求。5.2施工过程管理5.2.1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保证工程按期完成。5.2.2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5.2.3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5.2.4施工环保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等污染,保护环境。5.2.5施工变更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及时与设计、监理、业主等相关方沟通,保证变更合理、有效。5.3工程验收与移交5.3.1工程验收工程完成后,组织设计、监理、业主等相关方进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要求。5.3.2工程资料移交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验收报告、操作手册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并及时移交给业主。5.3.3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根据合同约定,提供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第6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6.1运行管理组织架构6.1.1组织架构概述本章节主要阐述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组织架构,包括管理层级、岗位职责及人员配置。6.1.2管理层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分为三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1)决策层:负责污水处理设施整体战略规划、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及重大事项决策。(2)管理层:负责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行管理、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安全环保等工作。(3)执行层:负责具体操作、设备维护、巡检、取样、化验等工作。6.1.3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高效与安全。(1)决策层:制定运行计划、预算、安全管理制度等;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2)管理层:组织、协调、监督运行工作;制定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计划;负责人员培训和考核。(3)执行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负责设备维护、巡检、取样、化验等工作。6.1.4人员配置根据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和运行需求,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6.2运行操作规程6.2.1操作规程概述本章节主要阐述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启停、运行监控、异常处理等内容。6.2.2设备启停详细描述污水处理设施各设备的启动、停止步骤及注意事项。6.2.3运行监控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施正常运行。6.2.4异常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水质异常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6.3设施维护与检修6.3.1维护与检修概述本章节主要阐述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包括维护计划、检修流程、备品备件管理等内容。6.3.2维护计划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功能稳定。6.3.3检修流程明确检修流程,保证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6.3.4备品备件管理合理储备备品备件,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停机时间。第7章污水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估7.1监测项目与频次为保证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对其进行全面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化学需氧量(COD):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2)生化需氧量(BOD5):反映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3)悬浮物(SS):反映污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4)氨氮(NH3N):反映污水中氨氮的含量。(5)总磷(TP):反映污水中总磷的含量。(6)总氮(TN):反映污水中总氮的含量。(7)pH值:反映污水的酸碱度。监测频次如下:(1)COD、BOD5、SS、NH3N、TP、TN: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2)pH值:每月至少监测1次。7.2监测方法与仪器针对各监测项目,采用以下方法与仪器:(1)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使用COD消解仪进行测定。(2)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接种法,使用BOD测定仪进行测定。(3)悬浮物(SS):重量法,使用滤纸和烘箱进行测定。(4)氨氮(NH3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5)总磷(T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6)总氮(TN):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7)pH值:电极法,使用pH计进行测定。7.3污水处理效果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1)COD去除率:COD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有机物的去除效果。(2)BOD5去除率:BOD5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3)SS去除率:SS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悬浮固体的去除效果。(4)NH3N去除率:NH3N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氨氮的去除效果。(5)TP去除率:TP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总磷的去除效果。(6)TN去除率:TN进水浓度与出水浓度的比值,反映总氮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各指标去除率与相关标准要求,评估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如发觉某项指标去除率不达标,需及时分析原因,调整运行参数或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第8章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8.1废气处理与排放8.1.1废气来源及成分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有机废气、无机废气和恶臭气体。其中,有机废气主要来自生物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无机废气主要来自酸性气体处理单元,恶臭气体则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混合液。8.1.2废气处理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采用以下处理技术:(1)有机废气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或生物滤池技术进行处理;(2)无机废气处理:采用湿式吸收或干式吸附技术进行处理;(3)恶臭气体处理:采用生物滤池或化学洗涤技术进行处理。8.1.3废气排放经过处理后的废气,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要求,通过排气筒排放。8.2噪音防治8.2.1噪音来源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泵、风机、污泥脱水机等设备。8.2.2噪音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音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音;(2)对高噪音设备进行隔声、吸声、消声处理;(3)优化设备布局,减少噪音传播途径;(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8.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8.3.1固体废物来源及成分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污泥、栅渣、沉砂等。8.3.2固体废物处理技术(1)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调理、脱水等工艺,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2)栅渣处理:采用机械破碎、压缩打包等方式,降低体积;(3)沉砂处理:采用筛分、清洗、回收等工艺,实现资源化利用。8.3.3固体废物处置处理后的固体废物,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环保的处置。对于具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鼓励开展资源化利用。第9章安全生产与应急预案9.1安全生产管理9.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9.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保证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9.1.3安全生产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发生的风险。9.1.4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包括安全设施、防护设备、劳保用品等,提高安全生产水平。9.1.5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安全隐患。9.2应急预案9.2.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污水处理设施可能发生的类型,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预警与报告、应急响应、救援与处置、后期处理等环节。9.2.2应急预案备案将应急预案报备相关部门,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9.2.3应急资源保障配置必要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物资、设备、通信器材等,保证发生时能迅速投入使用。9.3应急演练与培训9.3.1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9.3.2应急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使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9.3.3演练与培训记录详细记录应急演练和培训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