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_第1页
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_第2页
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_第3页
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_第4页
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度TOC\o"1-2"\h\u5206第一章:总则 41791.1制度目的 4245721.1.1为加强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436991.1.2本制度旨在明确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电影院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127461.1.3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提高电影院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电影院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4165121.1.4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电影院及其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观影群众。 4233911.1.5本制度所指电影院包括电影院线、电影院、影城等从事电影放映业务的场所。 4251361.1.6本制度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适用于电影院内所有场所和设施。 45441.1.7电影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电影院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453971.1.8电影院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电影院的消防安全工作。 451401.1.9电影院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消防安全职责,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4324961.1.10电影院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462741.1.11电影院应对观影群众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保证观影群众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和紧急疏散逃生方法。 5185061.1.12电影院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5252561.1.13电影院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记录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530940第二章:组织机构 579421.1.14组成 5266661.1.15职责 5143451.1.16组成 5276431.1.17职责 5136051.1.18组成 6316411.1.19职责 63992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 6302001.1.20检查频率与范围 647181.1.21检查内容与方法 6271941.1.22检查结果处理 7183031.1.23培训对象 7320381.1.24培训内容 7167631.1.25培训方式 770551.1.26培训效果评估 7213171.1.27维护责任 7268171.1.28维护内容 818291.1.29维护周期 844501.1.30维护记录 831904第四章火源管理 8118951.1.31火源的定义 8189321.1.32火源分类 83561.1.33火源控制原则 998661.1.34火源控制措施 9228221.1.35火源使用原则 935451.1.36火源使用措施 912821第五章:用电安全管理 9180701.1.37总则 9278801.1.38用电安全规定 10225601.1.39总则 1079071.1.40用电安全检查内容 1021811.1.41用电安全检查程序 10195331.1.42总则 1040001.1.43用电处理程序 11101341.1.44用电报告 1120500第六章: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117431.1.45目的意义 11115731.1.46易燃易爆物品分类 11202031.1.47储存条件 1233531.1.48储存要求 1264121.1.49使用原则 12205921.1.50使用要求 1219583第七章:疏散逃生管理 1255821.1.51通道规划 12217191.1.52通道标识 1332121.1.53通道维护 13301911.1.54演练目的 13315971.1.55演练内容 1331841.1.56演练组织 134201.1.57器材种类 14172141.1.58器材维护 1433251.1.59器材使用培训 1428045第八章:火灾处理 1456681.1.60报警程序 14293031.1当发觉火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14318511.2报警时,应详细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人员伤亡情况及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14241211.2.1报警要求 14257262.1保证报警内容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不准确导致消防部门无法及时到达现场。 1537312.2报警人应保持冷静,遵循接警员的指引,提供必要信息。 15230042.2.1报警后的应急措施 15232533.1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 15125743.2关闭电源、气源,避免火势扩大。 15239643.3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初步灭火。 15228503.3.1扑救原则 15300441.1优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迅速疏散被困人员。 15319031.2根据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现场条件,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 15312511.2.1扑救措施 1556772.1组织现场人员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进行初步灭火。 15230192.2指挥消防部门到场后,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灭火。 1515992.3对火场进行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1570562.3.1扑救注意事项 15189173.1避免盲目扑救,以免造成火势扩大或人员伤亡。 15318723.2在扑救过程中,注意风向变化,避免烟雾对人体造成伤害。 15211363.3保证扑救人员的安全,佩戴防护装备,遵循安全规程。 15211603.3.1调查程序 15101651.1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15215051.2指定专人负责调查,成立调查组。 1526731.3调查组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 15153791.3.1调查内容 15213852.1火灾原因调查:调查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5180492.2火灾损失调查:统计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15179812.3应急处置调查:调查火灾扑救、疏散和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284302.3.1调查要求 1599163.1调查应客观、公正、严谨,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16109443.2调查组应严格遵守调查纪律,不得泄露调查情况。 1664663.3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1611007第九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6141233.3.1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167523.3.2消防安全法规与制度 16290453.3.3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1621363.3.4常规宣传教育活动 16216463.3.5特色宣传教育活动 16216953.3.6定期检查与培训 1680353.3.7评估指标 17124773.3.8评估方法 17286803.3.9评估周期 1717041第十章:附则 1767633.3.10本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电影院实际情况制定。如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本制度应进行相应修订。 17251933.3.11修订本制度应经过以下程序: 1787003.3.12修订后的制度应及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保证员工了解和遵守。 18189573.3.13本制度由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18218033.3.14如有关于本制度的疑问,相关部门及员工可向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咨询。 18171023.3.15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疑问进行解答,保证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执行。 18169313.3.1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8194203.3.17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本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 18138803.3.18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18175313.3.19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所有。 18178833.3.20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18第一章:总则1.1制度目的1.1.1为加强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1.1.2本制度旨在明确电影院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电影院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1.1.3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提高电影院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电影院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第二节适用范围1.1.4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电影院及其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观影群众。1.1.5本制度所指电影院包括电影院线、电影院、影城等从事电影放映业务的场所。1.1.6本制度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适用于电影院内所有场所和设施。第三节责任划分1.1.7电影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电影院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1.1.8电影院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电影院的消防安全工作。1.1.9电影院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消防安全职责,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1.1.10电影院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1.1.11电影院应对观影群众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保证观影群众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和紧急疏散逃生方法。1.1.12电影院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1.1.13电影院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记录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依据。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一节消防安全领导机构1.1.14组成消防安全领导机构由电影院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电影院的消防安全工作。1.1.15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电影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确定电影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制定消防安全预案;(3)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4)指导和协调电影院各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工作;(5)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问题;(6)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及技能。第二节消防安全管理机构1.1.16组成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由电影院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消防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电影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1.1.17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安全领导机构的决策,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2)负责电影院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检查和更新;(3)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4)制定并落实电影院消防安全应急预案;(5)负责电影院消防安全档案的管理;(6)定期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三节消防安全实施机构1.1.18组成消防安全实施机构由电影院各部门组成,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1.1.19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安全领导机构和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决策;(2)落实本部门消防安全措施,保证消防安全设施正常运行;(3)组织本部门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及技能;(4)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配合消防安全管理员进行消防安全档案的管理;(6)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节消防安全检查1.1.20检查频率与范围电影院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保证检查频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检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建筑结构及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运行正常;(3)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4)用电、用气、用火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定;(5)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1.1.21检查内容与方法(1)检查内容:(1)消防设施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系统等;(2)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检查是否存在遮挡、占用等现象;(3)电气设备:检查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短路等安全隐患;(4)火源管理:检查火源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采取防火措施;(5)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检查员工是否能熟练使用消防设施,了解应急逃生路线等。(2)检查方法:(1)现场查看:对消防设施设备、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进行实地查看;(2)查阅资料: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员工培训记录等;(3)询问了解:与员工交流,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1.1.22检查结果处理(1)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2)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临时措施保证安全;(3)对整改后的项目进行复查,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第二节消防安全培训1.1.23培训对象电影院全体员工均应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包括管理人员、服务员、维修人员等。1.1.24培训内容(1)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2)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3)消防安全常识及应急处理方法;(4)火源管理及用电安全;(5)应急逃生及自救互救技能。1.1.25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2)现场教学:结合实际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操作演示;(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消防安全培训。1.1.26培训效果评估(1)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员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及技能;(2)定期进行考核,检验员工消防安全水平。第三节消防设施维护1.1.27维护责任电影院应明确消防设施维护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消防设施维护工作。1.1.28维护内容(1)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运行正常;(2)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清洁、保养;(3)及时更换过期、损坏的消防设施设备;(4)保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5)检查电气设备,预防火灾。1.1.29维护周期(1)消防设施设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2)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3)电气设备: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查。1.1.30维护记录(1)建立消防设施设备维护档案,详细记录维护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2)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第四章火源管理第一节火源分类1.1.31火源的定义火源是指能够引起火灾的热能来源,包括明火、火种、高温物体、电热设备等。在电影院中,火源的分类和管理对于预防火灾具有重要意义。1.1.32火源分类(1)明火:包括烟火、火柴、打火机等火源,这类火源易产生明亮的火焰,可直接点燃可燃物。(2)火种:包括烟头、烟蒂、火柴梗等火源,这类火源虽火焰较小,但温度较高,易引燃周围可燃物。(3)高温物体:包括电热器、发热设备等,这类火源表面温度较高,长时间接触可燃物易引发火灾。(4)电热设备:包括电热器、电热毯、电热水器等,这类火源在正常使用时温度较高,若使用不当易引发火灾。第二节火源控制1.1.33火源控制原则(1)减少火源数量:尽量减少电影院内的火源,尤其是明火和火种。(2)隔离火源:将火源与可燃物进行有效隔离,降低火灾风险。(3)监测火源:对火源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应急处置:制定火灾应急预案,保证火源失控时能迅速采取措施。1.1.34火源控制措施(1)明火和火种管理:电影院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和火种。(2)高温物体管理:对高温物体进行合理摆放,避免与可燃物接触。(3)电热设备管理:加强电热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4)安全疏散通道管理: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减少火源对疏散通道的影响。第三节火源使用1.1.35火源使用原则(1)安全第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火源。(2)专人负责:火源使用由专人负责,进行严格管理。(3)操作规范:火源使用应遵循操作规范,避免火灾。1.1.36火源使用措施(1)电热设备使用:遵循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设备,保证安全运行。(2)烟火、火柴等火源使用:在指定区域使用,用完后及时熄灭,妥善处理。(3)烟头、烟蒂等火种处理:保证烟头、烟蒂完全熄灭,避免引发火灾。(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火源使用和应急处置方法。第五章:用电安全管理第一节用电安全规定1.1.37总则(1)本节旨在规范电影院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电影院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用电安全的发生。(2)电影院应建立健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用电安全职责,加强用电安全管理。1.1.38用电安全规定(1)电影院内的电气设备、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标准,保证安全可靠。(2)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拆除等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3)电影院内不得使用非标准电源插座、电源线,不得私拉乱接电源。(4)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严禁在电影院内使用电热设备、明火等易燃易爆物品。(6)用电高峰期间,应加强用电负荷监控,保证用电安全。(7)电影院员工应掌握基本的电气安全知识,遵守用电安全规定。第二节用电安全检查1.1.39总则(1)本节旨在加强电影院的用电安全检查工作,保证用电安全。(2)电影院应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1.1.40用电安全检查内容(1)电气设备、线路的完好情况。(2)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是否符合规定。(3)用电负荷是否合理。(4)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5)员工用电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1.1.41用电安全检查程序(1)制定用电安全检查计划。(2)成立用电安全检查小组。(3)开展用电安全检查。(4)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5)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第三节用电处理1.1.42总则(1)本节旨在规范电影院的用电处理工作,降低用电造成的损失。(2)电影院应建立健全用电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用电的能力。1.1.43用电处理程序(1)发觉用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及时切断现场电源,防止扩大。(3)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保证人员安全。(4)调查原因,分析责任。(5)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发生。(6)对责任人进行处罚。1.1.44用电报告(1)用电发生后,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处理措施等。(3)单位应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第六章: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第一节易燃易爆物品分类1.1.45目的意义为保证电影院消防安全,规范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特制定本节内容。1.1.46易燃易爆物品分类(1)按燃烧功能分类:(1)易燃固体:如电影胶片、棉、麻、纸张等;(2)易燃液体:如油漆、稀释剂、溶剂等;(3)易燃气体:如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4)自燃物品:如黄磷、白磷等;(5)遇水燃烧物品:如金属钠、金属钾等;(6)氧化剂:如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2)按危险程度分类:(1)一级易燃易爆物品:如炸药、火药、火柴等;(2)二级易燃易爆物品: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等;(3)三级易燃易爆物品: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等。第二节易燃易爆物品储存1.1.47储存条件(1)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避免阳光直射;(2)储存场所应设置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3)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还原剂等危险物品;(4)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1.1.48储存要求(1)易燃易爆物品应按照其危险程度、燃烧功能分类、分库储存;(2)储存容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容器,并定期进行检查;(3)储存场所内不得存放其他无关物品;(4)储存场所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5)储存场所内的员工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第三节易燃易爆物品使用1.1.49使用原则(1)严格按照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2)使用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3)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火源、热源、氧化剂等危险因素;(4)使用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1.1.50使用要求(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手套等防护用品;(2)使用场所内不得存放其他无关物品;(3)使用过程中,如发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4)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剩余的易燃易爆物品退库储存;(5)使用场所内的员工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第七章:疏散逃生管理第一节疏散逃生通道设置1.1.51通道规划电影院应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合理规划疏散逃生通道,保证通道数量、宽度及走向符合国家标准。以下为具体要求:(1)通道数量:根据电影院的规模、容纳人数等因素,合理设置疏散逃生通道数量,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2)通道宽度:疏散逃生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2米,保证人员能够顺畅通行。(3)通道走向:疏散逃生通道应设置在容易识别、便于寻找的位置,避免曲折、复杂,保证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1.1.52通道标识电影院应在疏散逃生通道两侧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包括通道入口、出口处的标识,以及通道内的指示牌。以下为具体要求:(1)标识颜色:采用红色或黄色等醒目颜色,提高标识的识别度。(2)标识内容:包括疏散逃生方向、距离等详细信息,保证人员能够准确了解疏散逃生路线。1.1.53通道维护电影院应定期检查、维护疏散逃生通道,保证通道畅通、无障碍。以下为具体要求:(1)定期检查:对疏散逃生通道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维护措施:对通道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第二节疏散逃生演练1.1.54演练目的电影院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旨在提高员工和观众的安全意识,熟悉疏散逃生程序,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1.1.55演练内容(1)演练流程:包括报警、启动应急预案、人员疏散、救援等环节。(2)演练形式:可采用桌面演练、实地演练等多种形式。1.1.56演练组织(1)演练计划:电影院应制定年度疏散逃生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等。(2)演练人员:参演人员包括电影院员工、观众等,保证演练的全面性。(3)演练评估: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应急预案。第三节疏散逃生器材配备1.1.57器材种类电影院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以下疏散逃生器材:(1)灭火器:保证每层楼、每个区域都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维护。(2)安全出口指示牌:在疏散逃生通道两侧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指示牌。(3)紧急照明设备:在疏散逃生通道及重要部位设置紧急照明设备,保证在断电情况下人员能够顺利疏散。(4)疏散指示标志:在疏散逃生通道内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正确疏散。1.1.58器材维护(1)定期检查:对疏散逃生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维护措施:对器材进行维护,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1.1.59器材使用培训电影院应对员工进行疏散逃生器材的使用培训,保证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备。以下为具体要求:(1)培训内容:包括器材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2)培训形式:采用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3)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员工掌握相关技能。第八章:火灾处理第一节火灾报警1.1.60报警程序1.1当发觉火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1.2报警时,应详细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人员伤亡情况及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1.2.1报警要求2.1保证报警内容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不准确导致消防部门无法及时到达现场。2.2报警人应保持冷静,遵循接警员的指引,提供必要信息。2.2.1报警后的应急措施3.1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3.2关闭电源、气源,避免火势扩大。3.3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初步灭火。第二节火灾扑救3.3.1扑救原则1.1优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迅速疏散被困人员。1.2根据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现场条件,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1.2.1扑救措施2.1组织现场人员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进行初步灭火。2.2指挥消防部门到场后,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灭火。2.3对火场进行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2.3.1扑救注意事项3.1避免盲目扑救,以免造成火势扩大或人员伤亡。3.2在扑救过程中,注意风向变化,避免烟雾对人体造成伤害。3.3保证扑救人员的安全,佩戴防护装备,遵循安全规程。第三节火灾调查3.3.1调查程序1.1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1.2指定专人负责调查,成立调查组。1.3调查组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1.3.1调查内容2.1火灾原因调查:调查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2火灾损失调查:统计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2.3应急处置调查:调查火灾扑救、疏散和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3.1调查要求3.1调查应客观、公正、严谨,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可靠。3.2调查组应严格遵守调查纪律,不得泄露调查情况。3.3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第九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内容3.3.1消防安全基本知识(1)火灾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火源管理及火灾预防措施。(3)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的使用方法。(4)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