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开采与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TOC\o"1-2"\h\u992第1章矿业开采安全生产概述 4207671.1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4187211.2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47499第2章矿业开采法律法规与政策 566392.1我国矿业开采相关法律法规 5285582.1.1矿产资源法 5100412.1.2矿业权管理法 5176792.1.3矿山安全法 545412.1.4环境保护法 569322.1.5土地管理法 5192282.1.6水土保持法 5185062.2矿业开采政策及标准 652752.2.1矿产资源勘查政策 6248412.2.2矿业开采产业政策 6124942.2.3矿山安全生产政策 617322.2.4矿业环境保护政策 6183702.2.5矿业开采标准 6174292.2.6矿业开采监管政策 614696第3章矿业开采基础知识 6250843.1矿产资源类型与分布 6144053.1.1矿产资源概述 6185113.1.2金属矿产资源 658113.1.3非金属矿产资源 7190523.1.4能源矿产资源 7172193.1.5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727263.2矿业开采工艺及方法 753653.2.1地下开采 7128143.2.2露天开采 7200653.2.3矿井通风与排水 7264973.2.4矿井提升与运输 7140913.2.5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720793.2.6矿业安全生产管理 825719第4章矿业开采安全管理 8298584.1矿业开采安全管理体系 8227124.1.1矿业开采安全管理原则 887394.1.2矿业开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826984.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210724.1.4安全生产目标与计划 8192614.2安全生产责任制 8138654.2.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8248274.2.2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 860694.2.3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882344.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8190244.3.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9258534.3.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9241974.3.3安全生产培训方式与考核 957474.3.4安全生产培训档案管理 915754第5章矿井通风与防尘 9261885.1矿井通风系统 9127685.1.1通风系统概述 9240065.1.2通风方式 9198725.1.3通风设备 913095.1.4通风管理 9257225.2矿井防尘技术 992445.2.1矿尘来源与危害 10159915.2.2防尘措施 10195365.2.3防尘设备 1046015.3矿井空气质量监测 1085915.3.1监测内容 1016815.3.2监测方法 10153415.3.3监测设备 10203825.3.4监测结果处理 105739第6章矿业开采安全技术 1094306.1矿业开采安全评价 10224786.1.1安全评价概述 10205206.1.2安全评价方法 10285516.1.3安全评价程序 119176.2矿业开采预防 1137376.2.1类型及原因分析 11325016.2.2预防措施 1112386.2.3安全生产标准化 1132706.3矿业开采应急管理与救援 1133146.3.1应急管理 11221236.3.2救援组织与装备 1197856.3.3现场救援与处理 11213946.3.4救援案例分析与启示 1120718第7章矿井水害防治 11301027.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1272877.1.1地下水文地质特征 12304857.1.2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1245547.1.3水害风险评价 12146107.2矿井水害防治技术 12300007.2.1防水隔离 1288027.2.2排水系统设计 12204457.2.3防水施工技术 12233407.2.4监测预警技术 1295187.3矿井突水应急处理 12199117.3.1应急预案制定 1283957.3.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2243887.3.3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 12254697.3.4应急演练与培训 1395557.3.5调查与分析 133068第8章矿井火灾防治 13195748.1矿井火灾原因及危害 137338.1.1矿井火灾原因 13144868.1.2矿井火灾危害 1328928.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3316098.2.1预防措施 13261668.2.2防治技术 13224408.3矿井火灾应急预案 1310288.3.1应急预案制定 13316868.3.2应急预案实施 14248758.3.3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 1416749第9章矿井顶板与支护 14194669.1矿井顶板灾害类型及原因 14215019.1.1矿井顶板灾害类型 1417779.1.2矿井顶板灾害原因 1418149.2矿井顶板支护技术 1439249.2.1支护原则 1485819.2.2支护技术 15233949.3矿井顶板预防与处理 15186679.3.1预防措施 15106589.3.2处理措施 1523411第10章矿业开采环境保护与治理 15673310.1矿业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51236010.1.1地质环境影响 151854110.1.2水环境影响 151553410.1.3大气环境影响 15232110.1.4生态环境影响 161917410.2矿业开采环境保护措施 162690610.2.1环保法规与政策 16648010.2.2环境影响评价 16164210.2.3清洁生产 161110010.2.4污染防治 16190810.3矿业开采生态恢复与治理技术 16903910.3.1生态恢复技术 161959410.3.2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62941410.3.3水环境治理技术 16418510.3.4生态监测与评价 162518010.3.5持续改进与优化 16第1章矿业开采安全生产概述1.1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矿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矿业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如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极易导致生产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矿业开采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员工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有利于降低发生率,减少企业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矿业开采安全生产有助于保障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1.2矿业开采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为保证矿业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企业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3)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降低人为发生率。(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安全。(6)加大安全投入。企业应合理配置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7)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矿业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控,预防发生。(8)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降低损失。(9)加强安全信息管理。对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依据。(10)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第2章矿业开采法律法规与政策2.1我国矿业开采相关法律法规2.1.1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是我国矿业开采的基本法律,明确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制度。2.1.2矿业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权管理法》对矿业权的申请、审批、登记、变更、转让、延续、注销等进行了规定,保障了矿业权的合法权益。2.1.3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安全生产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措施。2.1.4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矿业开采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包括防治污染、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2.1.5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矿业开采占用土地的审批、补偿、复垦等进行了规定,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1.6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矿业开采活动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提出了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2.2矿业开采政策及标准2.2.1矿产资源勘查政策我国鼓励矿产资源勘查,实施矿产资源勘查激励政策,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和效益。2.2.2矿业开采产业政策我国根据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制定矿业开采产业政策,引导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合理利用。2.2.3矿山安全生产政策我国高度重视矿山安全生产,实施一系列矿山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2.2.4矿业环境保护政策我国强调矿业环境保护,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2.5矿业开采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矿业开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进行了规范。2.2.6矿业开采监管政策我国加强对矿业开采活动的监管,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生产许可等制度,保证矿业开采活动合法、有序进行。第3章矿业开采基础知识3.1矿产资源类型与分布3.1.1矿产资源概述矿产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及地壳内部具有经济价值和开采利用潜力的矿物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3.1.2金属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其中,黑色金属主要有铁、锰等;有色金属主要有铜、铝、铅、锌等;贵金属主要有金、银等;稀有金属主要有钨、钼、稀土等。3.1.3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包括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等。常见的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石墨、硫磺等。3.1.4能源矿产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这些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3.1.5矿产资源分布特点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具有以下特点:(1)地区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2)矿种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矿种如稀土、钨、锡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资源组合配套较好:多种矿产资源在同一地区或相邻地区共存,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3.2矿业开采工艺及方法3.2.1地下开采地下开采主要包括平硐、斜井、竖井等开拓方式,以及采矿方法如房柱法、全面法、分层崩落法、充填法等。3.2.2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进行开采作业,主要包括剥离、采矿、运输、排土等工艺。根据开采方式和设备,可分为机械式、水力式、联合式等开采方法。3.2.3矿井通风与排水矿井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矿井排水是指通过排水设备将矿井内的积水排出,保证矿井安全。3.2.4矿井提升与运输矿井提升是指将矿石、废石等从地下运输到地面的过程,主要包括竖井提升、斜井提升等。矿井运输主要包括地下运输和地面运输,运输设备有矿车、输送带、管道等。3.2.5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矿山建设。3.2.6矿业安全生产管理矿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处理等方面。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第4章矿业开采安全管理4.1矿业开采安全管理体系4.1.1矿业开采安全管理原则本章节主要阐述矿业开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依法依规、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等方面。4.1.2矿业开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矿业开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协调、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4.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涵盖矿业开采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保证矿业开采活动有序、安全进行。4.1.4安全生产目标与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4.2安全生产责任制4.2.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4.2.2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4.2.3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未履行或履行不到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依法依规进行追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4.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4.3.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4.3.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结合矿业开采实际,制定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4.3.3安全生产培训方式与考核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课堂教学、实操演练、网络培训等,保证培训效果。同时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4.3.4安全生产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档案,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第5章矿井通风与防尘5.1矿井通风系统5.1.1通风系统概述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矿工提供新鲜空气,降低矿内有害气体浓度,控制矿内温度和湿度,以及排除矿尘等有害物质。5.1.2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依靠自然气流进行矿内气体交换,适用于小型矿井;机械通风则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实现强制通风,适用于大型及特大型矿井。5.1.3通风设备矿井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风机、风筒、风门等。应根据矿井生产规模、矿井深度及矿工人数等因素合理选型和布局。5.1.4通风管理矿井通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及时维护;合理安排矿井生产与通风工作,保证矿井空气质量。5.2矿井防尘技术5.2.1矿尘来源与危害矿尘主要来源于矿石开采、运输、装卸等作业过程。矿尘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具有严重影响,如矽肺病、煤肺病等职业病,以及爆炸、火灾等安全隐患。5.2.2防尘措施矿井防尘措施包括湿式作业、干式作业、密闭作业、喷雾降尘、通风降尘等。应根据矿尘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综合采取相应防尘措施。5.2.3防尘设备矿井防尘设备主要包括湿式除尘器、干式除尘器、喷雾装置等。应合理选型和布局防尘设备,保证防尘效果。5.3矿井空气质量监测5.3.1监测内容矿井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矿内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矿尘浓度;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浓度。5.3.2监测方法矿井空气质量监测可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设备应具备准确性、稳定性、实时性等特点。5.3.3监测设备矿井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包括气体分析仪、矿尘浓度计、有害气体检测仪等。应根据矿井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监测设备。5.3.4监测结果处理矿井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至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保证矿井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第6章矿业开采安全技术6.1矿业开采安全评价6.1.1安全评价概述矿业开采安全评价是对矿业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提出预防措施的过程。其目的是保证矿业开采活动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进行。6.1.2安全评价方法本节介绍常用的矿业开采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重点阐述树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6.1.3安全评价程序详细阐述矿业开采安全评价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评价报告编制等环节。6.2矿业开采预防6.2.1类型及原因分析对矿业开采过程中常见的类型(如顶板、瓦斯爆炸、水害等)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的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6.2.2预防措施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矿业开采风险。6.2.3安全生产标准化介绍矿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方面。6.3矿业开采应急管理与救援6.3.1应急管理阐述矿业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内容。6.3.2救援组织与装备介绍矿业开采救援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救援装备的类型、功能和操作方法。6.3.3现场救援与处理详细讲解矿业开采发生后的现场救援程序,包括报告、救援方案制定、救援实施、调查与分析等环节。6.3.4救援案例分析与启示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矿业开采救援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我国矿业开采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借鉴。第7章矿井水害防治7.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7.1.1地下水文地质特征本节主要分析矿井所在区域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7.1.2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对矿井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包括水位、水质、渗透系数、涌水量等,为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7.1.3水害风险评价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对矿井水害风险进行评价,划分水害风险等级。7.2矿井水害防治技术7.2.1防水隔离采取合理的防水隔离措施,如设立防水煤柱、防水隔离带等,降低矿井涌水风险。7.2.2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设计矿井排水系统,保证排水设备能力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保障矿井安全。7.2.3防水施工技术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采用防水施工技术,如注浆堵水、岩层加固等,降低水害风险。7.2.4监测预警技术建立矿井水文地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涌水情况,发觉异常及时预警,防止水害发生。7.3矿井突水应急处理7.3.1应急预案制定制定矿井突水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7.3.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矿井突水的能力。7.3.3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保证在突水发生时能迅速投入使用。7.3.4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开展矿井突水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7.3.5调查与分析对矿井突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原因,为预防类似提供经验教训。第8章矿井火灾防治8.1矿井火灾原因及危害8.1.1矿井火灾原因矿井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气设备故障、违章操作、明火作业不当、自燃发火等。矿井内存在的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也会加剧火灾的危险性。8.1.2矿井火灾危害矿井火灾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导致矿井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矿井崩塌等次生灾害。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还会对矿工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8.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8.2.1预防措施(1)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避免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2)严格执行矿井安全规定,杜绝违章操作,降低火灾风险。(3)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火灾发生。(4)定期对矿井进行通风,降低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减少火灾危险。8.2.2防治技术(1)采用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觉火情,迅速采取灭火措施。(2)建立完善的矿井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保证火灾时能及时扑救。(3)对矿井内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隔离、密封处理,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4)定期开展矿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矿工的火灾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8.3矿井火灾应急预案8.3.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矿井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火灾发生时的职责和应对措施。8.3.2应急预案实施(1)火灾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矿工有序撤离。(2)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保证火势得到控制。(3)及时向上级报告火情,争取外部支援,提高灭火效果。(4)对受灾区域进行安全评估,保证矿工安全返回工作岗位。8.3.3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定期对矿井火灾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矿井火灾防治能力。第9章矿井顶板与支护9.1矿井顶板灾害类型及原因9.1.1矿井顶板灾害类型(1)塌陷灾害:因矿井顶板岩石稳定性差,导致顶板大面积塌陷。(2)冒顶灾害:矿井顶板局部发生岩层断裂、脱落,造成工作面冒顶。(3)冲击地压灾害:因地质构造活动或采动影响,矿井顶板产生瞬间高压,导致岩层破坏。9.1.2矿井顶板灾害原因(1)地质因素:矿井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岩石性质、结构面发育程度等影响顶板稳定性。(2)开采因素:开采方式、采动顺序、采空区处理方法等对顶板稳定性产生影响。(3)管理因素:矿井生产管理不善,如采掘不平衡、支护不及时等,导致顶板灾害发生。9.2矿井顶板支护技术9.2.1支护原则(1)安全性:保证矿井顶板支护结构稳定可靠,预防顶板灾害发生。(2)经济性: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施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3)可操作性:支护设计应便于现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9.2.2支护技术(1)临时支护:采用木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等,对矿井顶板进行临时支撑。(2)永久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俱乐部合同范例
- 修建合同范例范例
- erp采购合同范例
- 公共广播合同范例
- 介绍船只居间合同范例
- 一年级上期学生能力提升计划
-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 直播带货平台商品质量监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议
- 城市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宣传与合作合同
- 农业光伏大棚农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协议
- 敦煌的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轨压阀打开故障原因
- 社区饮水机占地合同
- 风力发电收购协议书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个人拍摄合同范本
- 第10课和谐校园共同维护(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0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题摘选后附答案详解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伤口造口进修汇报护理
- 口才与演讲实训教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