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排放权交易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9724第1章碳排放权交易概述 322381.1碳排放权交易概念 3322291.2碳排放权交易背景与意义 336391.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413084第2章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449462.1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成 4216842.2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 5159842.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 515300第3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 619573.1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与法规 6158963.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6234023.1.2《京都议定书》 6216683.1.3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ETS) 6317043.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体系 6312993.2.1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237763.2.2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116783.2.3行业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233203.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659453.3.1政策实施 7271573.3.2监管机制 774133.3.3政策评估与调整 7323613.3.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713957第4章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理 7227164.1碳排放权的量化与分配 7129674.1.1碳排放权的量化方法 7170584.1.2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 7233384.1.3我国碳排放权分配实践 748854.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 856294.2.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 8163134.2.2碳排放权交易品种 8214684.2.3碳排放权交易方式 8105864.3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 8249284.3.1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 813454.3.2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过程 85488第5章碳排放权交易的技术支撑 946975.1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 9287825.1.1碳排放核算方法 9495.1.2碳排放报告编制 965465.1.3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 9244185.2碳排放核查与评估技术 9215815.2.1碳排放核查方法 9281355.2.2碳排放评估技术 955585.2.3碳排放权交易合规性评估 9264675.3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化管理技术 9251515.3.1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系统架构 91095.3.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977615.3.3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管理技术 10116025.3.4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技术 104215第6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与产品 1061386.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 1026326.1.1机构 1014836.1.2排放企业 1054206.1.3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平台 10137566.1.4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10109206.2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类型 10163796.2.1碳排放权 10317236.2.2碳信用 1030286.2.3碳排放权期货 11109056.2.4碳排放权期权 11219486.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策略 1195216.3.1政策研究 11201316.3.2风险管理 11111496.3.3交易策略选择 11263696.3.4信息化建设 11256576.3.5合作与交流 1111076第7章碳排放权交易的风险管理 11291177.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类型 1111417.1.1市场价格风险 11120517.1.2政策风险 1118817.1.3信用风险 11135267.1.4操作风险 1234237.1.5法律风险 1253667.2碳排放权交易风险识别与评估 12281717.2.1风险识别 12268637.2.2风险评估 1294177.3碳排放权交易风险防范与控制 12283757.3.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2200447.3.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1250557.3.3加强内部控制 124817.3.4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12323147.3.5增强法律意识 12282557.3.6监测市场动态 125257.3.7定期进行风险审查 138095第8章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 13282338.1碳金融概述 13144918.2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的关联 13290318.3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34008第9章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分析 14274279.1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案例 14177729.1.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案例 145359.1.2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RGGI)案例 14298119.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案例 14172709.2.1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 14180749.2.2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 1413639.3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启示 14262829.3.1政策体系完善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的关键 14185129.3.2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15142869.3.3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 15316689.3.4政策调整与市场反馈机制逐步建立 15188999.3.5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1524370第10章碳排放权交易与可持续发展 153080210.1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低碳发展 152250610.1.1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概述 152155110.1.2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低碳政策 153133510.1.3碳排放权交易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151282410.2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竞争力 152295710.2.1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151993810.2.2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竞争优势 162753910.2.3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影响 161279810.3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协同发展 161928510.3.1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161755110.3.2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协同治理 16545610.3.3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绿色发展政策 16第1章碳排放权交易概述1.1碳排放权交易概念碳排放权交易,简称为碳交易,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国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依据国际、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通过购买、出售碳排放权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碳排放权是一种权利,代表持有者拥有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这种权利具有可交易性,使得碳减排成为一种可以市场化的商品。1.2碳排放权交易背景与意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公约,纷纷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机制,具有以下背景与意义:(1)降低减排成本: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体减排成本。(2)促进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低碳技术提供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实现产业升级。(3)国际合作与交流:碳排放权交易为各国提供了一种国际合作的方式,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国可以共享减排成果,实现全球气候治理。1.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概况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发展。以下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发展概况:(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覆盖了欧盟28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涉及能源、工业、航空等多个行业。(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国际碳市场: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CM)等,旨在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排合作。(3)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如美国加州碳市场、韩国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等,这些市场在各自国家和地区内发挥着减排作用。(4)自愿碳市场:除了强制性的碳市场外,还存在自愿碳市场,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通过购买碳信用额,自愿实现碳减排。第2章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1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成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政策法规框架:包括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2)总量控制与配额分配: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排放单位,保证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在既定目标范围内。(3)交易平台:提供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发布、交易撮合、交易结算等服务,保证交易公开、公平、公正。(4)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建立排放单位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保证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透明性。(5)碳排放权交易产品:包括碳排放权现货、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满足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的交易需求。(6)监管机构:负责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监管工作,保障交易的合规性和有效性。2.2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1)碳排放权:作为交易的对象,碳排放权具有稀缺性和可交易性,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2)总量控制:通过设定碳排放总量,促使排放单位减少排放,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3)价格机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引导排放单位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减排成本。(4)合规市场与自愿市场:合规市场是指排放单位在法定义务下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自愿市场是指排放单位自愿参与减排行动的市场。(5)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保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稳定运行。2.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如下:(1)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法规,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2)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我国已建立多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为排放单位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3)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国在多个省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摸索适合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模式。(4)MRV体系初步建立:我国已初步建立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持。(5)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减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6)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经验,推动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接。第3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3.1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与法规3.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于1992年签署,旨在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防止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该公约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奠定了基础。3.1.2《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达成,是UNFCCC的补充协议,为发达国家设定了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中引入了三种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CM)和国际排放交易机制(IET)。3.1.3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ETS)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于2005年。该系统通过设定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促进欧盟各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3.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体系3.2.1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3.2.2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例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等。3.2.3行业层面的政策与法规针对重点排放行业,我国出台了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如:《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技术指南》、《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技术指南》等。3.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3.3.1政策实施相关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包括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则、发放排放权配额、组织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等。3.3.2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监管机制,包括对交易行为、排放报告、核查机构等方面的监管。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保证市场公平、公正、透明。3.3.3政策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效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策体系,以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3.3.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监督,提高政策透明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通过公众参与,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第4章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理4.1碳排放权的量化与分配碳排放权量化与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环节。本节主要介绍碳排放权的量化方法、分配原则及我国碳排放权分配的实践。4.1.1碳排放权的量化方法碳排放权的量化方法主要包括排放因子法、活动水平法和生命周期法等。排放因子法是根据能源消耗量和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量;活动水平法是根据生产活动水平与碳排放强度计算碳排放量;生命周期法则考虑产品或服务从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碳排放。4.1.2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主要包括公平性、效率性和可行性。公平性原则要求碳排放权分配应考虑各国历史责任、发展水平和人均排放等因素;效率性原则要求碳排放权分配应促进全球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可行性原则要求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4.1.3我国碳排放权分配实践我国碳排放权分配主要采取基准线法和历史强度法。基准线法以行业排放强度为基准,对企业排放量进行分配;历史强度法以企业历史排放强度为基础,对企业排放权进行分配。4.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本节主要介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4.2.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负责制定碳排放政策、分配碳排放权和监督市场运行;企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实现减排目标;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4.2.2碳排放权交易品种碳排放权交易品种主要包括碳排放权、碳减排量和碳汇等。碳排放权是分配给企业的排放许可;碳减排量是指企业通过减排项目实现的碳排放减少量;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手段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4.2.3碳排放权交易方式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包括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指在碳排放权交易所进行的标准化合约交易;场外交易指双方私下协商达成的交易,包括项目交易和现货交易等。4.3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形成过程。4.3.1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受政策、市场供需、技术进步、国际碳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政策因素包括减排政策、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等;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碳排放权的价格波动;技术进步降低企业减排成本,提高碳排放权需求;国际碳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4.3.2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过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市场询价、报价、撮合成交等环节。市场主体在交易平台上发布买卖信息,通过询价、报价等环节形成交易价格。成交价格反映了市场对碳排放权的价值判断,引导企业进行减排投资决策。(本章完)第5章碳排放权交易的技术支撑5.1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5.1.1碳排放核算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碳排放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全生命周期排放核算。通过对企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全面、详细的测算,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数据基础。5.1.2碳排放报告编制本节阐述碳排放报告的编制要求、内容和流程。碳排放报告应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排放源识别、排放量计算、减排措施等内容,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5.1.3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本节探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数据收集、处理、验证和存储等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5.2碳排放核查与评估技术5.2.1碳排放核查方法本节介绍碳排放核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文件评审、现场核查和抽样核查等。通过核查保证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5.2.2碳排放评估技术本节阐述碳排放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包括排放强度、排放绩效、减排潜力等。通过对企业碳排放状况的评估,为企业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依据。5.2.3碳排放权交易合规性评估本节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合规性评估的方法,包括对交易主体、交易产品和交易过程的审查。保证碳排放权交易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要求。5.3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化管理技术5.3.1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系统架构本节介绍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等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5.3.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本节探讨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包括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实时、准确、高效采集和传输。5.3.3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管理技术本节阐述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管理的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清洗、整合和分析等。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持。5.3.4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技术本节介绍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包括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策略等。通过信息化管理,降低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第6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与产品6.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6.1.1机构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监管者,机构负责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法规及标准,对市场进行监管和管理。6.1.2排放企业排放企业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电力、钢铁、水泥等高碳排放行业的企业。企业在规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下,通过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来满足自身的排放限额。6.1.3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平台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碳资产评估、碳排放核查、碳排放权交易咨询等。6.1.4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权的投资和交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6.2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类型6.2.1碳排放权碳排放权是发放给排放企业的排放许可,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6.2.2碳信用碳信用是一种表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权益,可通过碳汇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等途径产生。6.2.3碳排放权期货碳排放权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碳排放权。6.2.4碳排放权期权碳排放权期权是一种给予买方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碳排放权的权利,但不是义务。6.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策略6.3.1政策研究企业和投资者需关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变化,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6.3.2风险管理参与者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6.3.3交易策略选择参与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易策略,如套期保值、投机、套利等。6.3.4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系统,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6.3.5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市场参与者、机构、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第7章碳排放权交易的风险管理7.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类型7.1.1市场价格风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交易主体面临经济损失。市场价格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价格趋势难以预测等。7.1.2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如政策调整、监管力度加强等,可能导致交易主体利益受损。7.1.3信用风险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交易对手可能存在违约风险,导致交易,从而给交易主体带来经济损失。7.1.4操作风险交易过程中可能因操作失误、系统故障、内部控制不足等原因,导致交易主体遭受损失。7.1.5法律风险碳排放权交易涉及法律法规较多,如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损失。7.2碳排放权交易风险识别与评估7.2.1风险识别通过收集和分析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信息,识别可能影响交易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价格、政策、信用、操作和法律等方面。7.2.2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风险防范与控制提供依据。7.3碳排放权交易风险防范与控制7.3.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的识别、评估、防范和控制工作。7.3.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等。7.3.3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降低操作风险。7.3.4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对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估,建立信用管理体系,降低信用风险。7.3.5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交易主体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程度,降低法律风险。7.3.6监测市场动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政策等变化,及时调整交易策略,降低市场风险。7.3.7定期进行风险审查定期对碳排放权交易风险进行审查,评估风险管理效果,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第8章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8.1碳金融概述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旨在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推动碳排放权的有效配置和碳排放减少。碳金融市场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基金、碳债券、碳信贷等。碳金融具有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等功能,对于实现我国碳排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8.2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的关联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碳金融发展的基础,碳金融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资金融通、风险管理和投资渠道。以下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的关联要点:(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碳金融提供投资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2)碳金融通过提供资金融通,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活跃和发展。(3)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的结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碳排放控制意识和能力。(4)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助于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8.3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碳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碳基金:通过设立碳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支持低碳产业发展。(2)碳债券:发行碳债券筹集资金,用于支持碳排放减少项目和低碳技术研发。(3)碳信贷:金融机构针对碳排放减少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4)碳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提高市场流动性。(5)碳资产证券化:将碳排放权等碳资产打包成证券,实现碳排放权的资产化、证券化。(6)碳金融服务中介:提供碳资产评估、咨询、交易等服务,促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7)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对接,推动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国际化。通过以上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有助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第9章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分析9.1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案例9.1.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案例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于2005年。该案例主要分析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碳排放权交易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9.1.2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RGGI)案例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RGGI)是美国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成立于2008年。本案例重点分析了RGGI在碳排放权交易、减排效果以及政策调整方面的经验。9.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案例9.2.1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2013年启动,是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本案例主要分析了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政策体系、交易市场运行情况以及减排成效。9.2.2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2013年启动,是我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本案例重点分析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政策设计、市场运行及对企业减排的影响。9.3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启示9.3.1政策体系完善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的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短视频IP角色开发与品牌合作推广协议
- 国际赛事场馆顶层广告位租赁与国际赛事宣传服务合同
- 综合性商业广场餐饮区特许经营合同
- 智能家居社区期房预售权益分割与物业服务协议
- 独家专利许可补充协议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生物学试题
- 2025至2031年中国双梁电子琴架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双脉冲电容储能点焊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棉普梳纱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工作台皮带式输送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2025年中国电子产品租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名家班主任培训:AI赋能与德育创新
- 公安治安管理培训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珠宝并购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题型归纳总结(基础篇)(10大题型)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4 单元练习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