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11《论语》十二章
素养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积累文言词汇。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3.能流畅地朗读、准确地翻译并背诵课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4.体会《论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感受孔子智慧,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法指引文言文中“之"字的主要用法1.代词:(1)人称代词,代人或事物,译作“他(他们)”“她(她们)"等。(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2.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语气助词,凑足音节。3.动词:可译为“到”“往"。
课前预习
1.作品简介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2.相关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3.完成自学结构图
《论语》十二章
基础夯实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不亦君子(指有才德的人)乎?③”(《学而》)
①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②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③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自我检查、反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不习乎?④"(《学而》)
④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命令),六十而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越过法度)。”(《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为政》)
⑤温习学过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疑惑)。⑥”(《为政》)
⑥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能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⑦贤哉,回也!"(《雍也》)
⑦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子曰:“知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雍也》)
⑧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粗粮),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曲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介词,对,对于)我如浮云。⑨"(《述而》)
⑨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像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⑩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河边)曰:“逝(往、离去)者如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不舍昼夜。"(《子罕》)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指军队)可夺(改变)帅也,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不可夺志也。”(《子罕》)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坚定)志(志向),切(恳切)问而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子张》)
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一词多义
(1)(
(2)而
(3)
(4)乐
4.古今异义
(1)学而时习之_古义(按时)_今义(时间)
(2)学而时习之古义(温习)今义(学习)
(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一天)
(4)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5)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6)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学习)今义(跟从)
(7)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
5.词类活用
(1)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2)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快乐)
(4)饭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6.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学习乐趣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课文精读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A、B、C三项“之”均为代词。D项“之"是动词,往,去。
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人不知而不愠_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④⑥/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解析】②③④⑥为学习方法;⑤⑦为人生态度;①⑧⑨为个人修养。
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示例:学,指学习;思,指思考。学习是思考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4.《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①《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意义。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拓展阅读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乙】
季札①将使于晋②,带宝剑而行,过徐君③。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④。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新序·节士第七》,有删改)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②晋: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③徐君:徐国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由吴至晋的必经之路。④嗣君:继任的君主。
1.请完成下面这张文言词汇整理单。
类型字词释义
古字通假不亦说乎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说:(1)同“悦”,愉快县:同“悬”,挂
一词多义季札将使于晋季子为有晋之使使:(2)出使,访问使:(3)使者
词类活用传不习乎饭疏食,饮水传:(4)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饭:(5)名词用作动词,吃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像浮云一样。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
4.曾子认为与朋友相交要守信,结合【乙】文内容说说季札的行为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示例:季札虽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等他返回时,徐国国君已死,季札想要将宝剑给继任的君主,继任的君主不接纳,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
素养提升
生活中,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守护人。小温打算在交流会中就“师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任务。
【整理材料】
1.请你根据所学,补写下面的名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旁批一:做老师得探究旧知产生新知,当老师不简单啊!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旁批二:老师无处不在!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旁批三:致敬!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2.请参考上述旁批,为下面选文中的画线句补写旁批四。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旁批四:孔子用众人的“不堪”衬托颜回的“不改”,突出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真是毫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啊!
【写发言稿】
3.从下列老师中任选一位,说说他(她)有哪些优秀品质。
A.藤野先生(《朝花夕拾》)B.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示例一:选A。①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他为鲁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②藤野先生热情诚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油料作物种植的农业技术应用与培训考核试卷
- 数图形的学问课件
- 电气安装中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考核试卷
- 青少年安全防护:防溺水与防触电教育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设计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GB/T 14994-2008高温合金冷拉棒材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