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手册TOC\o"1-2"\h\u15468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21304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217224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81411.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26098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 4239542.1绿色建筑规划 4166282.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4324402.3绿色建筑形态与布局 5311342.4绿色建筑结构与材料 526761第三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5185313.1建筑节能基本概念 51783.2节能设计方法与策略 6304943.2.1节能设计方法 62553.2.2节能设计策略 6313253.3节能设计案例分析 728143第四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7179594.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 7283914.2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8168604.3室内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832020第五章绿色建筑景观与绿化设计 971925.1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9179755.1.1生态优先原则 917385.1.2人本原则 9191825.1.3创新原则 9258185.2绿色建筑绿化设计方法 9154225.2.1植物配置设计 9322675.2.2水景设计 9313325.2.3铺装设计 9130665.3绿色建筑景观与绿化案例分析 9264245.3.1项目背景 9150385.3.2设计理念 1042665.3.3设计内容 1031578第六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072006.1绿色建筑施工基本要求 10257926.2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体系 11250166.3绿色建筑施工案例分析 117988第七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2242617.1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1214450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84437.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案例分析 122721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361768.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313245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13272108.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分析 1426986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417659.1绿色建筑政策概述 1452039.2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15222999.3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 1514205第十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 16776810.1绿色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 16287110.2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管理 162968710.3绿色建筑项目验收与评价 1712433第十一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71827411.1国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71881511.1.1项目背景 171079511.1.2设计理念 172535711.1.3技术措施 181430811.1.4实施效果 181903311.2国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82912111.2.1项目背景 182717411.2.2设计理念 182157911.2.3技术措施 193233211.2.4实施效果 192449411.3绿色建筑创新案例分享 19493611.3.1超高层绿色建筑 192032511.3.2低碳生态社区 191529611.3.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1925677第十二章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936812.1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203185912.2绿色建筑发展挑战 20633712.3绿色建筑发展展望 20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具有哪些特点?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等因素,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建筑的功能和舒适性,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舒适、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降耗: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注重节能降耗,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3)以人为本:绿色建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4)科技创新:绿色建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摸索和创新,提高建筑的功能和功能。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下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1)20世纪初:人类开始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出了一系列环保理念。(2)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莱里提出“生态建筑”概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3)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开始制定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4)21世纪初:绿色建筑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和企业纷纷投入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1.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1)整体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节能降耗原则: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注重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生态环保原则:运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4)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5)科技创新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摸索和创新,提高建筑的功能和功能。通过以上设计原则,绿色建筑将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2.1绿色建筑规划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建筑规划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规划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类健康等因素,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绿色建筑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敏感性分析:在规划阶段,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定生态敏感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资源利用优化:合理规划建筑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3)人文关怀:关注人类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保障人类健康。(4)景观规划: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打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2.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类健康等因素,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1)生态优先:在建筑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节能环保: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3)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保障人类健康。(4)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5)可持续发展:注重建筑项目的长期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3绿色建筑形态与布局绿色建筑的形态与布局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绿色建筑形态与布局的几个特点:(1)紧凑布局:紧凑布局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同时紧凑布局有利于建筑之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2)自然通风:合理设计建筑形态,利用自然风源,提高室内空气质量。(3)采光优化:通过建筑布局和形态设计,提高室内采光效果,降低照明能耗。(4)景观融合: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打造优美的景观环境。(5)绿色交通:规划合理的交通布局,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污染排放。2.4绿色建筑结构与材料绿色建筑结构与材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绿色建筑结构与材料的应用:(1)结构优化:采用高功能结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2)绿色建材:选用环保、节能、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3)废弃物利用: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4)循环经济:推广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智能化技术: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三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3.1建筑节能基本概念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护结构节能:包括墙体、屋面、门窗等,通过提高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物的热损失。(2)设备系统节能:包括空调、供暖、照明、热水等设备,通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智能化管理节能: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能源监测、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管理效率。(4)绿色建材应用:选用环保、节能、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能耗。3.2节能设计方法与策略3.2.1节能设计方法(1)设计前期调研:对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调查,为节能设计提供依据。(2)设计方案比选: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规模、投资预算等因素,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3)设计参数优化: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设备系统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模拟分析: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等进行预测,指导设计方案的调整。3.2.2节能设计策略(1)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提高室内环境质量。(2)提高围护结构功能: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热工功能。(3)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选用空调、供暖、照明等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4)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能源监测、分析和优化。(5)绿色建材应用:推广使用环保、节能、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能耗。3.3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节能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大型公共建筑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建筑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了以下节能措施:(1)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室内环境质量。(2)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围护结构功能。(3)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4)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监测和优化。通过以上措施,该项目实现了约30%的能源节约。案例二:某住宅小区该项目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建筑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了以下节能措施:(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室内环境质量。(2)采用绿色建材,降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能耗。(3)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4)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监测和优化。通过以上措施,该项目实现了约20%的能源节约。第四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4.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无害。(2)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在舒适范围内,夏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3)湿度: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70%,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居住者健康产生影响。(4)噪音:室内噪音应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以内,如GB22337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5)光照:室内光照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GB/T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均匀。4.2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评估:在设计之初,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室内环境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2)设计理念: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注重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3)设计策略: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如天然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环保等。(4)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空气净化、智能家居等,提升室内环境质量。(5)后期维护:注重室内环境的后期维护,保证室内环境质量长期稳定。4.3室内环境设计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案例分析:项目名称:某绿色建筑住宅小区项目背景:该住宅小区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共20栋住宅楼,均为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创建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1)环境评估:对小区室内环境进行评估,发觉存在空气质量、噪音、光照等问题。(2)设计理念: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注重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3)设计策略:采用天然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环保等技术手段。(4)具体措施:1)采用空气净化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2)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室内环境的自动调节;3)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营造舒适的室内氛围;4)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能耗。通过以上措施,该绿色建筑住宅小区的室内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第五章绿色建筑景观与绿化设计5.1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原则5.1.1生态优先原则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中,生态优先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利用本土植物进行植被配置,以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5.1.2人本原则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计师需要关注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创造舒适、美观、实用的户外环境。5.1.3创新原则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中,创新是推动设计发展的动力。设计师应勇于突破传统设计理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摸索新型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5.2绿色建筑绿化设计方法5.2.1植物配置设计植物配置是绿色建筑绿化设计的关键环节。设计师应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采用多样化的配置方式,实现植被的合理布局。5.2.2水景设计水景是绿色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应充分利用水资源,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式,创造富有特色的水景,提升景观效果。5.2.3铺装设计铺装是绿色建筑景观中的基础部分。设计师应选择环保、透水、防滑的铺装材料,注重铺装图案与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5.3绿色建筑景观与绿化案例分析5.3.1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特点的居住区。5.3.2设计理念本项目以生态优先、人本原则、创新原则为指导,注重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绿色建筑景观。5.3.3设计内容(1)植物配置:采用本土植物,注重植被层次感,提高绿化覆盖率。(2)水景设计:利用天然地形,打造人工湖泊,设置亲水平台、景观桥梁等设施。(3)铺装设计:采用透水砖、环保材料,注重铺装图案与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4)景观设施:设置休闲座椅、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通过以上设计,本项目实现了绿色建筑景观与绿化环境的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第六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6.1绿色建筑施工基本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绿色建筑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式,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下是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1)节能:在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节材:合理利用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工艺,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4)减少污染: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扬尘、废水等污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生态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6)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居住舒适度,营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6.2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绿色建筑材料技术: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3)绿色建筑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污染。(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建筑项目的绿色功能进行评估。(5)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建筑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6.3绿色建筑施工案例分析以下为两个典型的绿色建筑施工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住宅项目该住宅项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了以下绿色建筑施工技术:(1)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如环保型混凝土、绿色保温材料等。(2)采用节能型门窗,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3)优化建筑设计,实现自然通风、采光,降低空调能耗。(4)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案例二:某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1)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如环保型钢材、绿色玻璃等。(2)优化建筑布局,实现自然通风、采光,降低空调能耗。(3)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采取隔音降噪措施,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七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7.1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建筑废弃物是指在建筑、拆除、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砖、废混凝土、废钢材、废木材等。为了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几种处理方法逐渐得到应用:(1)填埋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但填埋处理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破碎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使其变成较小的颗粒,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3)筛分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如废砖、废混凝土、废钢材等,以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4)热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进行高温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转化为可用于建筑、道路、园林等领域的资源。以下几种资源化利用途径值得探讨:(1)制备再生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制备成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生产。(2)制备建筑废弃物砖:将废弃砖、混凝土等破碎、筛分后,制备成新型环保砖,用于建筑、道路等领域。(3)制备道路基层材料:将废弃混凝土、砖等破碎、筛分后,制备成道路基层材料,用于道路建设。(4)制备园林景观材料:将废弃砖、混凝土等破碎、筛分后,制备成园林景观材料,用于绿化工程。7.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案例分析:(1)某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破碎、筛分、制备再生骨料等方法,将建筑废弃物处理成可用于建筑材料生产的资源。项目实施后,有效减少了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某地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将废弃混凝土、砖等破碎、筛分后,制备成新型环保砖,用于当地建筑、道路等领域。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降低了建筑材料成本。(3)某地区道路基层材料制备项目:该项目将废弃混凝土、砖等破碎、筛分后,制备成道路基层材料。项目实施后,提高了道路基层材料的功能,降低了道路建设成本。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地区特点和废弃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处理与利用方法。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8.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衡量建筑是否绿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2)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噪音等环境指标,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3)室外环境质量:评价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绿化率、雨水收集与利用、废弃物处理等。(4)可持续发展:评价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贡献。(5)社会责任:评价建筑在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就业、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的表现。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评价法:通过具体的指标数据,对建筑各项功能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评价法:根据专家经验,对建筑各项功能进行主观评价。(3)综合评价法: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建筑进行全面评价。(4)生命周期评价法: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5)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绿色建筑案例的研究,总结经验,为其他建筑提供借鉴。8.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案例:案例一:某大型公共建筑该建筑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舒适性等因素,采用了以下措施:(1)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自重,减少能源消耗。(2)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3)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4)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5)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建筑运营效率。经过评价,该建筑在节能、环保、舒适性等方面表现优秀,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案例二:某住宅小区该小区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的理念,采取了以下措施:(1)提高绿化率,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2)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3)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4)加强废弃物处理,减少环境污染。(5)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经过评价,该小区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其他住宅小区提供了借鉴。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传统的建筑模式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政策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建筑行业走向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绿色建筑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绿色建筑标准。通过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建筑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2)优化政策环境。通过设立绿色建筑发展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鼓励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3)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绿色建筑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4)加强绿色建筑宣传。通过开展绿色建筑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认可度。9.2绿色建筑法规体系绿色建筑法规体系是保障绿色建筑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我国绿色建筑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2)政策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明确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和实施要求。(3)地方性法规。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推动绿色建筑在本地区的实施。(4)规范性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规范,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9.3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北京市绿色建筑政策北京市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政策。例如,《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北京市还设立绿色建筑发展基金,支持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2)案例二:上海市绿色建筑法规上海市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先行地区。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上海市还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3)案例三: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深圳市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政策。例如,《深圳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深圳市还通过设立绿色建筑发展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第十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10.1绿色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绿色建筑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在项目策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目标,明确项目的绿色指标,包括节能减排、环保材料使用、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以下是绿色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的重点内容:(1)确立绿色建筑项目目标: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项目应达到的绿色建筑等级,如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2)制定绿色建筑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如节能、环保、生态、舒适等,保证项目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3)优化建筑设计: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考虑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5)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保证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进行实施。10.2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管理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施工现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建筑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4)优化施工方案:根据项目特点和现场条件,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5)落实环保政策:按照我国环保政策要求,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10.3绿色建筑项目验收与评价绿色建筑项目的验收与评价是项目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旨在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的绿色建筑目标。以下为绿色建筑项目验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验收绿色建筑指标:对项目的绿色建筑指标进行验收,包括节能减排、环保材料使用、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2)评价绿色建筑效果:通过实际运行数据,评价项目绿色建筑效果,如能耗降低、环境质量改善等。(3)总结项目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4)提出改进措施: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绿色建筑项目提供参考。(5)发布评价报告:编写绿色建筑项目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布项目成果,提高绿色建筑的社会认知度。第十一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1.1国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1.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生机。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广泛关注。本节以我国某知名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及实施效果。项目位于我国某大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生态、环保、低碳特点的绿色建筑群落。11.1.2设计理念(1)节能环保: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绿色屋顶等。(2)生态景观:项目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规划了丰富的绿化空间,包括屋顶花园、景观水体、公园等。(3)人性化设计:项目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了居住、办公、休闲等不同功能空间的布局,提高居住舒适度。11.1.3技术措施(1)太阳能发电: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降低建筑物能耗。(2)地源热泵: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实现空调、供暖的节能。(3)绿色屋顶:项目采用绿色屋顶技术,降低建筑物的热岛效应,提高绿化覆盖率。(4)雨水收集利用:项目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景观用水等。11.1.4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以下是项目实施效果的部分数据:(1)节能率:项目总体节能率达到65%。(2)环保效益: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0吨。(3)绿化覆盖率:项目绿化覆盖率达到40%。11.2国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1.2.1项目背景本节以某国际知名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及实施效果。项目位于欧洲某城市,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环保、低碳特点的绿色建筑。11.2.2设计理念(1)节能环保: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绿色屋顶等。(2)生态景观:项目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规划了丰富的绿化空间,包括屋顶花园、景观水体、公园等。(3)智能建筑: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11.2.3技术措施(1)太阳能发电: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降低建筑物能耗。(2)风力发电:项目利用风力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绿色屋顶:项目采用绿色屋顶技术,降低建筑物的热岛效应,提高绿化覆盖率。(4)智能建筑系统: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11.2.4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以下是项目实施效果的部分数据:(1)节能率:项目总体节能率达到70%。(2)环保效益: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00吨。(3)绿化覆盖率:项目绿化覆盖率达到50%。11.3绿色建筑创新案例分享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创新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双方供销合同协议
- 茶水柜定制合同协议
- 国际美术设计师在行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辽宁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 可持续发展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安试用期合同协议
- 装修实验室合同协议
- 装修门窗安装协议合同
- 装订厂转让合同协议
- 花椒购买协议书范本
- 9.2 欧洲西部课件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涂料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挂靠法人免责协议书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采油工中级工更换潜油电泵井电流卡片
- 铁板神数的推算过程及重要秘数 六
- 现在进行时练习题150道(附答案)
- 热统小论文专业知识
- 37高炮专业教案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