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心理学教师教育课程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⒈一个人如果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为什么感觉会出现迟钝等异常反应,为什么感觉对我们如此重要?⒉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或者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之后,再看一张灰白纸,在这张灰白纸上就可以看到一个蓝绿形的正方形。或者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点甜味。或者锯金属的尖声会产生蚁走感觉?感觉存在哪些规律和现象?启发与引导第3章感觉与知觉⒊为什么看一个图形会产生人像或者花瓶的反应?为什么在旅游时要配备导游?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我们还是知道他是同一个人?知觉有哪些特性?⒋为什么我们能够把连续运动的两条线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为什么说“月也走,我也走”?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这些亮点也会游动起来,这是为什么?用眼睛盯住唱片中心看,然后突然将转盘停住,有几秒钟,你会看到唱片仿佛向相反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知觉有规律?第3章感觉与知觉⒌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回答“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一斤铁比一斤棉花更重”的结论?为什么,我们在听报告时,报告人的声音是从扩音器的侧面传来的,但我们却把它感知为从报告人的正面传来的?我们怎样来解释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一节感觉第二节知觉第三节错觉第四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本章主要内容第3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述第一节感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念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反映。第3章感觉与知觉
首先,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感觉剥夺实验更是说明了感觉对我们的重要性。其次,感觉是对内外刺激的反映。第三,感觉反映的个别属性。最后,感觉总是与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第3章感觉与知觉感觉剥夺实验第3章感觉与知觉(二)感觉的信息加工
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活动→感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三)感觉类别第3章感觉与知觉
首先,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其次,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四大类。第三,也可以根据临床需要把感觉分为四类。第3章感觉与知觉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二、感觉的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第3章感觉与知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absolutesensorythreshold)。常用心理物理法来测量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absolutesensitivity)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第3章感觉与知觉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threshold)或最小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缩写为JND)
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也成反比关系。第3章感觉与知觉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二)感觉适应规律第3章感觉与知觉视觉适应第3章感觉与知觉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三)感觉后像第3章感觉与知觉视觉后像: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第3章感觉与知觉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四)感觉对比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第3章感觉与知觉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六)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第3章感觉与知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七)联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二节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第3章感觉与知觉(一)知觉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第3章感觉与知觉
首先,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其次,知觉的组织功能依靠过去经验。最后,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第3章感觉与知觉(二)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官,是对感觉的深入。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第3章感觉与知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知觉进行分类。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物体知觉。
(三)知觉的种类第3章感觉与知觉(三)知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大脑的识别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分析、比较和决策。第3章感觉与知觉二、知觉的特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
当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数接收,而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知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第3章感觉与知觉(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的整体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的整体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知觉不是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第3章感觉与知觉问题:在知觉过程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结论: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辨证的、互相依存的。第3章感觉与知觉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的理解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知觉的理解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①在整体性知觉中,物体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关键性的,代表性的,强化部分往往决定对整体的知觉②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③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④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知觉的整体性分析:第3章感觉与知觉1.大小恒常性(四)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第3章感觉与知觉大小恒常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2.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第3章感觉与知觉形状恒常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3.明度恒常性尽管光照条件下物体的亮度改变了,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4.颜色恒常性尽管光照改变了物体的颜色,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第3章感觉与知觉颜色恒常性第3章感觉与知觉三、知觉的规律第3章感觉与知觉1.接近因素规律(一)知觉组织的规律●●●●●●●●●●●●图3-4的12个黑色小圆点容易被看做六对圆点。
第3章感觉与知觉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在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相似因素规律第3章感觉与知觉●●○○●●○○●●○○●●○○●●○○●●○○如图3-5,虽然表示的各圆点的距离相同,但容易将白色圆点或黑色圆点分别看成6组。图3-5第3章感觉与知觉3.完整倾向因素规律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使我们尽可能地把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全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有意义的图形。第3章感觉与知觉如图3-6中三组图形都有缺口,但都被看成完好图形。图3-6第3章感觉与知觉4.好图形因素规律好图形因素规律是指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如图3-7中容易把黑色图形看成为一个整体。图3-7第3章感觉与知觉5.好的连续因素规律好的连续因素规律是指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如图3-8所示。第3章感觉与知觉图3-8第3章感觉与知觉6.共同命运因素规律共同命运因素规律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说的,指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第3章感觉与知觉图3-8第3章感觉与知觉7.定势因素规律
定势因素规律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
第3章感觉与知觉8.经验因素规律经验因素规律认为过去经验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第3章感觉与知觉1.生理线索生理线索是指人眼水晶体曲率可以自动调节:看近物时,水晶体比较凸起;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但这种调节一般只在10米内有效。(二)视空间知觉规律(略)第3章感觉与知觉2.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当人只用一只眼睛时也能感受到方位的深度,这主要是经验的作用。
第3章感觉与知觉(1)对象的相对大小第3章感觉与知觉(2)遮挡第3章感觉与知觉(3)结构级差第3章感觉与知觉(4)空气透视第3章感觉与知觉(5)明亮和阴影(6)线条透视第3章感觉与知觉(7)运动视差第3章感觉与知觉3.双眼线索(1)辐合作用(2)双眼视差第3章感觉与知觉1.单耳线索2.双耳线索(1)时间差(2)强度差(3)位相差(三)听空间知觉规律(略)第3章感觉与知觉
1.Tau效应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2.Kappa效应Kappa效应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四)时间知觉的规律(略)第3章感觉与知觉1.PHI现象(黄金分割律)(五)运动知觉的规律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PHI现象。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所谓的自主运动是指本身没动的物体,在仔细凝视下仿佛也运动起来了的现象。
2.自主运动第3章感觉与知觉3.诱导运动所谓的诱导运动是指静止的物体由于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4.瀑布效应所谓的瀑布效应是指图案转动时,看起来像是朝外膨胀,停下来又好像朝里收缩。
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三节错觉
一、错觉及其种类第3章感觉与知觉“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第3章感觉与知觉(1)方向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看清楚,下面的直线会相交吗?第3章感觉与知觉这是一个螺旋吗?
第3章感觉与知觉(2)线条弯曲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爱因斯坦错觉: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第3章感觉与知觉(3)线条长短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4)面积大小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其他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第3章感觉与知觉(一)眼动说二、错觉理论(略)第3章感觉与知觉眼动说认为,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而对物体长度的印象就是以这种扫描为基础的。
第3章感觉与知觉(二)常性误用说常性误用说认为错觉是由于误用了知觉恒常性所导致。
第3章感觉与知觉第3章感觉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婴用品专业代购服务合作协议
- 遗产纠纷调节协议书
- 装修公司结算协议书
- 银行承兑抽屉协议书
- 酒店经营合伙协议书
- 首饰工厂订购协议书
- 乡村党建宣传栏协议书
- 餐厅设备租售协议书
- 跳舞团队免责协议书
- 解除劳务协议协议书
- 转让店铺轮胎协议书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 完整版新修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课件)
- (区县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文员岗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制冷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共500题含答案)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小米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晶圆缺陷检测算法-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