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汇 尤宏兵 第6-14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国际贸易方式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汇 尤宏兵 第6-14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国际贸易方式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汇 尤宏兵 第6-14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国际贸易方式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汇 尤宏兵 第6-14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国际贸易方式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汇 尤宏兵 第6-14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国际贸易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CONTENTS目录WTO的总体框架O1WTO的基本法律原则O2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O3中国与WTOO4WTO的总体框架PART

ONE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大的国际性经济组织,是现在唯一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多边贸易体制。LOGOCOMPANY

SLOGANHTTP://WWW.588KU.COM/PPT2O24O1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WTO的宗旨和目标三、WTO的法律框架四、WTO的组织结构五、WTO的管辖范围六、WTO的主要职能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全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

Tariffand

Trade,GATT)是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其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GATT从1948年1月1日临时实施,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二者并行一年),拥有48年的历史;截至1994年底,GATT共有128个缔约方。(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轮次时间地点参与方多边谈判成果第一轮1947年4月至10月瑞士日内瓦包括中国在内23个创始缔约方参加确立了关贸总协定多边谈判的基本原则,即多边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的原则;达成了123项关税减让协议,涉及45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其成果形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独立部分,即第二条“减让表”部分。第二轮1949年4月至10月法国安纳西举行33个国家或地区参加给处于创始阶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进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机会;与丹麦、多米尼加、芬兰、希腊、海地、意大利、利比里亚、尼加拉瓜、瑞典和乌拉圭等10个国家进行了加入谈判;达成147项关税减让协议,增加5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美国关税水平大幅下降。第三轮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英国托奎39个国家或地区参加讨论奥地利、联邦德国、韩国、秘鲁、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加入问题;达成150项关税减让协议,涉及商品8700项,使占应税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轮次时间地点参与方多边谈判成果第四轮1956年1月至5月瑞士日内瓦33个缔约方参加美国只给予了9亿美元的关税减让;英国作了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以弥补其前两轮的保留;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达成近3000余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第五轮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瑞士日内瓦45个缔约方参加后称“狄龙回合”,欧共体的统一关税约束取代了欧共体的国别关税约束,欧共体对由此导致的任何单一国家(包括欧共体以外成员)的收支不平衡予以补偿;4400种商品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使占应税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0%;欧洲共同体六国统一对外关税达成减让,关税平均降低6.5%。第六轮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瑞士日内瓦54个缔约方参加又称“肯尼迪回合”,是第一轮谈判以来所有谈判中最广泛、最复杂的一次,开创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先例;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美国、英国、日本等21个缔约方签署了第一个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有关反倾销的协议;新增了“贸易与发展”条款,规定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特殊优惠待遇;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新增加了第四部分内容。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轮次时间地点参与方多边谈判成果第七轮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瑞士日内瓦73个缔约方和29个非缔约方参加又称“东京回合”:(1)开始实行按既定公式削减关税,关税越高减让幅度越大;(2)产生了只对签字方生效的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3)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允许发达缔约方单方面给予发展中缔约方普遍优惠制待遇,发展中缔约方可以在实施非关税措施协议方面享有差别和优惠待遇,发展中缔约方之间可以签订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协议,相互减免关税,减少或取消非关税措施,而不必给予非协议参加方这种待遇。此外,对关贸总协定的基本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第八轮1986年9月15日至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首都埃斯特角参加谈判的国家和地区从开始时的103个增加到结束时的125个又称“乌拉圭回合”;达成45个协议,减税商品涉及贸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原1947年的总协定失效,由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附件所取代。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关贸总协定在历史上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内在局限性:在机构性质方面,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不具有法人地位;在管辖范围方面,仅限于货物贸易,对飞速发展的服务贸易显得无能为力;在贸易规则方面,存在很多漏洞,有大量例外条款,“灰色区域”措施泛滥,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中也有很多规定不明确等;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关贸总协定在历史上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内在局限性: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存在严重峡陷,专家小组的权限过小,争端解决的过程过长,对后续行动监管不力,对违反规则的缔约方采取制裁行动时坚持过于苛刻的“全体一致同意”原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没有在该协定中得到充分体现。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1990年12月,乌拉圭回合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贸易谈判委员会提议起草一个组织性决议,“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在美国代表的提议下,将“多边贸易组织”易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各项议题的协议均获通过,并采取“一揽子”方式(无保留例外)加以接受;经104个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WTO继承了GATT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与GATT间存在重要差别,主要表现为:1.

GATT是临时生效的,从未经过缔约方各国或地区议会的法律批准,不是一个实质性的组织;WTO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其协议是永久性的,成员国或地区在法律上批准了WTO的协议。2.

WTO的法律规定是强制性的,而GATT的法律规定只具有规劝性。WTO的总体框架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WTO继承了GATT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与GATT间存在重要差别,主要表现为:3.

GATT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国际间的货物贸易,而WTO还适用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其他领域。4.

WTO的争端解决体制比GATT体制更有效率,缩短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时间。WTO的总体框架二、WTO的宗旨和目标(一)WTO的宗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序言部分规定了WTO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优运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并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的份额。WTO的总体框架二、WTO的宗旨和目标(二)WTO的目标《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WTO的具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巩固原来的关贸总协定为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努力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为实现这些目标,各成员应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WTO的总体框架三、WTO的法律框架WTO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四个附件组成:附件1:《货物贸易多边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附件2:《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4:《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前3个附件为多边贸易协定,所有成员方必须接受;附件4为诸边贸易协定,仅对签署方有约束力,其他成员方可自愿选择参加。WTO的总体框架四、WTO的组织结构WTO的总体框架四、WTO的组织结构(一)部长会议部长会议(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是各成员方最重要的谈判场合,是WTO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所有成员方主管外经贸的部长、副部长级官员或其全权代表组成的“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具有立法权、解释权、裁决争议的准司法权,还能豁免某个成员的特定义务以及批准非世贸成员国取得观察员资格的请示。WTO部长会议的任务包括:贯彻WTO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提供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框架;为成员国间在协定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的谈判提供论坛,以及为其他谈判提供论坛。WTO的总体框架四、WTO的组织结构(二)总理事会及其附属机构总理事会是一种会议制度,由所有成员方代表组成。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由全体成员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代行部长会议职能。总理事会可视情况需要随时开会,自行拟订议事规则及议程,随时召开会议以履行其解决贸易争端和审议各成员贸易政策的职责。总理事具有执行部长会议决议、通过预算和其他财政事项等职能。总理事会下设三个分理事会,三个分理事会建有若干负责处理相关事宜的专门委员会。WTO的总体框架四、WTO的组织结构(三)秘书处与总干事WTO设立秘书处(The

Secretariat),秘书处由总干事负责,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职责、任职条件由总干事决定。《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方面,秘书处负责定期审议各国的贸易政策。(四)次一级专门委员会及临时性机构三个分理事会之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附属机构,即次一级的专门委员会,以处理有关方面的专门问题和监督相关协议的执行。WTO的总体框架五、WTO的管辖范围(一)多边贸易与协定《1994年关贸总协定》《农产品协议》《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实施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海美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WTO的总体框架五、WTO的管辖范围(二)诸边贸易协议诸边贸易协议(Plurilateral

Trade

Agreement)是只有WTO部分成员接受的协议,现主要有:《民航设备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国际牛肉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因参加方太少,协议无法履行而于1997年底废止。诸边贸易协议不属于乌拉圭回合谈判“一揽子接受”的范围。WTO的总体框架六、WTO的主要职能(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WTO的基本法律原则PART

TWOLOGOCOMPANY

SLOGANHTTP://WWW.588KU.COM/PPT2O24O2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三、透明度原则四、公平贸易原则五、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六、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六类: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前四大原则反映了其规则的普适性,后两大原则体现了其规则的灵活性。WTO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公正、公平、公开三个特征。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Rule

of

Non-Discrimination)又称无差别待遇原则,是所有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要求成员方在实施某种限制和制裁措施时,不得对其他成员方实施歧视待遇。在WTO中具体表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和国民待遇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又称无歧视待遇,即对任何两个或多个成员方来说,缔约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对方或其他成员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有条件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一)最惠国待遇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的义务是互补的,主要是指成员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和法人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与法人同等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限于国内税收和国内规章等方面。(二)国民待遇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行为包括:只对进口产品征收某种国内税或征收比国内产品较高的税的;规定对进口产品进行特别的测试的;规定外国直接投资的投资者在生产某种产品的过程中必须以某个最低的购买比例购买本国国内的原材料的;对购买国产品提供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便利的;规定进口产品必须使用特定的销售或者运输以及仓储等渠道的。(二)国民待遇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一、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也有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对货物的政府采购行为可例外;第二,有关电影片的国内放映数量规定可免于适用;第三,给予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补贴不属于违反该原则;第四,发展中国家以使用国产品为条件提供补贴,最不发达国家可将此项补贴保留8年,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保留5年,自1995年1月1日起计算。(二)国民待遇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Rule

of

Free

Trade)是指所有WTO成员方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的程度。在WTO中具体体现在:关税保护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等方面。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关税保护原则(Tariff

Protection

Principle)主张各成员方应主要通过关税来保护国内工业,即关税是各成员方保护国内工业的唯一合法方式。采用关税保护原则的原因:第一,在市场经济的贸易管理中,关税占重要地位;第二,关税比其他贸易措施给进口带来的损失小;第三,在关税制度下,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易于执行;第四,通过关税,易于辨认一国是否采取歧视性政策,使保护程度一目了然,便于对各国关税保护水平进行比较。(一)关税保护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RuleofGeneralCriminationofQuantitativeRestrictions)又称只允许关税保护原则,是指成员方实行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时,禁止实行数量限制,而只允许实行关税手段。总协定的第11条规定:“任何缔约国除征收税捐或其他费用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者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产品的输入,或向其他缔约国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禁止数量限制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主要有:为防止或缓和输出缔约国的粮食或其他必需品的严重缺乏而临时实施的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被允许实施数量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也被允许加以保护。(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允许使用的数量限制时,应该非歧视地实施数量限制。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非对所有第三方的相同产品的输入或对相同产品所有第三方输出同样予以禁止或限制外,任何缔约方不得限制或禁止另一缔约方领土的产品的输入,也不得禁止或限制产品向另一缔约方领土输出。”。实行数量限制必须通过协商,就限制的影响交换意见,并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实行数量限制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提出报告,证实确实存在国际收支困难时,才能实施数量限制。(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是GATT谈判中经常使用的一项专门术语,是指一缔约方允许其他缔约方的货物、服务进入其市场的程度。在货物贸易方面,影响市场准入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关税约束的程度及范围大小;第二,非关税壁垒的实施情况;第三,国家政策法令、法规、行政命令等的透明度大小;第四,对进口产品实行国民待遇的情况等。(三)市场准入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三、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Rule

of

Trans

Piracy)是指各成员方一切影响贸易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成员方政府和企业了解和熟悉。根据透明度原则,WTO成员需要公布有效实施的、现行的贸易政策法规有:第一,海关法规;第二,进出口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第三,有关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国内税、法规和规章;第四,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有关法规和规章;第五,有关进出口货物及其支付方面的外汇管理和对外汇管理的一般法规和规章;第六,引进外资的立法及规章制度;第七,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和规章;第八,有关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边境贸易区、经济特区的法规和规章;第九,有关服务贸易的法规和规章;第十,有关仲裁的裁决规定;第十一,成员国政府及其机构所签订的有关影响贸易政策的现行双边或多边协定、协议;第十二,其他有关影响贸易行为的国内立法和行政规章。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四、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RuleofFairTrade)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总协定认为倾销和出口补贴是不公平的贸易手段,允许缔约方采取措施来抵消倾销和出口补贴对进口国造成的损害。公平贸易原则具体体现为:互惠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互惠贸易原则(RuleofReciprocalTrade)是指WTO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互惠又包括双边互惠和多边互惠两大类。(一)互惠贸易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四、公平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Ruleof

Fair

Competition)是指通过消除各成员方对贸易活动的人为干预及其带来的扭曲,维护自由市场原则,促进各成员方生产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原则主要体现在WTO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中。此外,消除歧视性待遇、削减非关税壁垒、扩大多边贸易规则的适用范围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也都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二)公平竞争原则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五、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在某些特殊条件下,WTO成员可以不履行已承诺的义务,对进口采取一些紧急的保障措施,如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等。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成员方可以实施例外条款:一是,为保障人民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二是,为维护公共道德所必需的措施;三是,为保护本国具有艺术、历史和考古价值的文物而采取的措施;四是,有关输入黄金或白银的措施:五是,有关劳改产品的措施;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五、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成员方可以实施例外条款:六是,在国内原料的价格被压到低于国际价格水平,为保证国内加工工业对这些原料的基本需要,有必要采取限制这些原料出口的措施;七是,为了保证某些与本协定的规定并无抵触法令或条例贯彻执行所必需的措施;八是,与国内限制生产和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的有关措施;九是,如果国际商品协定所遵守的原则已向成员方全体提出,成员方全体未表示异议,为履行这种国际商品协定所承担的义务而采取的措施。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六、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又称为“非互惠原则”,即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健康发展,WTO各项规则允许发展中国家成员在相关的贸易领域在非对等的基础上承担义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可以承诺相对发达国家较低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义务;二是,允许发展中国家用较长的时间履行义务或者有较长的过渡期;三是,允许发展中国家对特定工业及幼稚产业实行保护;四是,允许发展中国家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数量限制。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PART

THREELOGOCOMPANY

SLOGANO3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一、WTO的决策机制二、WTO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三、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四、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五、WTO的发展与贡献六、WTO面临的困境与原因七、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WTO改革前景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一、WTO的决策机制协商一致规则(Principle

of

Consultationand

Consensus)是GATT和WTO及其法律制度运作的一项基本准则,是WTO进行决策时主要遵循的原则。只要出席会议的成员方对拟通过的决议不正式提出反对就视为同意,包括保持沉默、弃权或进行一般的评论等均不能构成反对意见。(一)协商一致规则对于WTO一般的决议如果不能达到一致同意,则采用简单多数规则,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另有规定的除外。(二)简单多数规则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一、WTO的决策机制下列事项采用2/3多数通过:第一,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1中的《多边货物贸易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修改建议;第二,对《服务贸易总协定》一至三部分以及附件的修改建议;第三,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某些条款修改意见提交成员方接受的决议;第四,新成员方加入WTO;第五,财务和年度预算决议。(三)2/3多数通过规则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一、WTO的决策机制对于非常重大事项,如果成员方不能达成一致同意,则采用3/4多数通过:第一,条款的解释;第二,各项协定的修改;第三,豁免义务。(四)3/4通过规则反向协商一致原则,即只要不是有权投票者全体一致对有关事项提出反对,则视为全体一致同意。该规则避免了1947年GATT“一致同意”规则的弊端,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五)反向协商一致规则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一、WTO的决策机制WTO的有些决议通过后只有经过所有成员方的接受才具有法律效力。下列决策采用必须接受规则:第一,对世界贸易组织决策制度(投票程序)的修改;第二,对1994年GATT第一条款(最惠国待遇)和第二条款(关税减让)的修改;第三,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条款(最惠国待遇)的修改;第四,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四条款(最惠国待遇)的修改。(六)必须接受规则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二、WTO的进入与退出机制GATT成员称为缔约方或缔约国,WTO成员称为成员方。WTO的成员方分为两类:创始成员方和加入成员方。(一)创始成员方原GATT缔约方并不当然属于WTO创始成员方,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

必须按章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履行接受WTO章程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各项多边贸易协定的手续;②

必须按乌拉圭回合谈判各项多边贸易协定做出关税减让表和各种非关税承诺表;③

必须在服务贸易领域做出具体的市场准入承诺表。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二、WTO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二)加入成员方WTO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组织,任何主权国家,任何单独关税区,即在对外商务及WTO规则规定的其他事项的处理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的地区,均可申请成为WTO的成员方。一国或地区要加入WTO,成为加入成员方,需要经过:提出申请、贸易体制的审议、双边谈判、完成加入条件、通过加入五个阶段。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二、WTO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三)WTO的退出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5条的规定,任何成员方可自愿退出WTO。对其退出没有实体条件的约束,但应符合程序条件,即成员方的退出在世贸总干事收到退出的书面通知之日起6个月期满时方能生效。截至目前,WTO的成员方还没有退出的先例。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三、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一种保障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的重要机制,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

鼓励成员国通过双边磋商解决贸易争端2.

以保证WTO规则的有效实施为首要目标3.

严格规定争端解决的时限4.

禁止未授权的单边报复5.

允许交叉报复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三、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二)WTO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1.

磋商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首要强制性阶段。2.

专家组审理3.

上诉机构审理4.

争端解决机构裁决的执行及其监督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四、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radePolicyReviewMechanism,TPRM)是指WTO成员集体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实施该机制的目的主要是促使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履行所做的承诺,更好地遵守WTO的规则,进而有助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平稳运行。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四、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一)贸易政策的审议对象和范围贸易政策审议对象主要是WTO各成员的全部贸易政策和措施。审议范围是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贸易政策审议的结果不能作为启动争端解决程序的依据,也不能以此要求成员增加新的政策承诺。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四、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二)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和程序WTO成员方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取决于该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程度,主要依据是成员方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成员方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越大,接受审议的次数就越多。审议由贸易政策审议机构进行,对所有成员开放。从参与审议的成员中选取两位讨论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会议,不代表各自的政府。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五、WTO的发展与贡献(一)WTO的发展现状WTO自从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以下十二次部长级会议:(1)1996年12月9日至13日,WTO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世贸组织128个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的2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1998年5月18日至20日,WTO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3)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WTO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4)2001年11月9日至14日,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142个成员、37个观察员和5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了本次会议。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五、WTO的发展与贡献(一)WTO的发展现状WTO自从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以下十二次部长级会议:(5)2003年9月10日至14日,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6)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召开。(7)2008年7月21日至29日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WTO小型部长级会议,来自35个主要WTO成员的贸易和农业部长参与了此次会议。(8)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WTO第七次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来自全球的100多位贸易部长参加了本次会议。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五、WTO的发展与贡献(一)WTO的发展现状WTO自从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以下十二次部长级会议:(9)2011年12月15日至17日,WTO第八次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举行,153个成员和20多个观察员政府悉数派代表团参加。(10)2013年12月3日至7日,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11)2015年12月15日至19日,WTO第十次部长级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12)2017年12月10日至15日,WTO第十一次部长级会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2022年6月12日至15日,WTO第十二次部长级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五、WTO的发展与贡献(二)WTO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贡献WTO在推动国际贸易增长、解决贸易争端、帮助发展中成员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来看,WTO基本实现了成立之初的预期目标,加入WTO能够使各成员从中受益良多,而未加入WTO的国家则容易陷入经济发展与出口受阻的困境。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六、WTO面临的困境与原因(一)WTO面临的困境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WTO面临的困境愈加显现。一是,WTO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威胁。二是,国际社会对WTO的质疑日趋严重。三是,WTO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瘫痪危机。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六、WTO面临的困境与原因(二)WTO陷入困境的原因WTO陷入生存危机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WTO自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这是多边贸易规则谈判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二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导致的国际权力结构变化。三是,成员发展水平和诉求的差异导致存在共同价值取向的空白。WTO的运行机制与发展七、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WTO改革前景当前,全球化发展迈向新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新情况将会对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所关注的内容带来重要影响,而WTO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对这些新的趋势和需求有所适应。第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深刻改变了全球化的模式和结构;第二,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产业布局区域化倾向。从多边贸易体系自身看,当前推进WTO改革面临的内外部条件与过去相比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中国与WTOPART

FOURLOGOCOMPANY

SLOGANO4中国与WTO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二、中国“入世”的过程三、入世后的权利和义务四、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五、中国在WTO中的角色演变六、中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贡献和影响七、推动WTO改革的立场和建议中国与WTO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1948年4月21日,中国代表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适时适用议定书》成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成员国。1950年3月6日,台湾国民党政府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5月5日起生效,从此中国失去了在关贸总协定的席位。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变迁中国与WTO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1982年11月,在不损害中国主权缔约国席位的前提下,中国首次以观察员身份派代表列席了关贸总协定第38届缔约方大会。1986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乌拉圭回合历次重要谈判。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中国政府和其他103个缔约方政府代表一起签署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变迁中国与WTO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中国政府早在1982年就确立了重返关贸总协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中国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席位,而不是加入或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二是,以关税减让为承诺条件,不承担具体进口义务:三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复关,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二)中国复关的原则与过程中国与WTO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谈判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6年7月中国提出复关申请到1989年5月。在此期间,中国与主要缔约方进行了十几次双边磋商,就复关的一些核心问题基本达成了谅解与共识。第二阶段,从1989年6月到1992年1月。在此期间,复关谈判涉及的双边磋商和以日内瓦中国工作组会议形式进行的多边谈判均陷入停滞阶段。第三阶段,从1992年2月到1994年12月。复关谈判重新启动后便有了重大转折和突破性进展,进入到权利与义务如何平衡的实质性谈判阶段。但中国未能在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生效前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席位,未能成为WTO的创始成员。(二)中国复关的原则与过程中国与WTO二、中国“入世”的过程199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加入WTO的申请,自此从复关转为“入世”。中国“入世”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承担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二是,以乌拉圭回合多边协议为基础,与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进行双边和多边谈判,公正合理地确定“入世”条件;三是,作为一个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中国与WTO二、中国“入世”的过程1996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2001年9月13日中国与墨西哥签署双边协议,至此中国与要求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的37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全部结束了谈判。2001年9月17日,WTO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举行正式会议,通过了中国“入世”的所有法律文件,结束了WTO中国工作组的全部工作。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入世”;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中国与WTO三、入世后的权利和义务1.

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2.

享有“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3.

充分利用争端解决机制4.

获得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的权利(一)加入WTO以后中国应享受的权利中国与WTO三、入世后的权利和义务1.

削减进口关税2.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3.

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4.

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5.

开放服务业务市场6.

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7.

放宽引进外资的限制8.

缴纳WTO活动费用(二)加入WTO以后中国应履行的义务中国与WTO四、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特别是中国具有优势产品的出口。第二,使中国经济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得到保护,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更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第三,有利于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技术交流,更多地利用外资,这将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四,有利于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从而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加入WTO中国面临的机遇中国与WTO四、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中国经济全面融人世界经济的潮流会增加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二是,中国制定政策的自主性会减弱。三是,会对中国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二)加入WTO中国遇到的挑战中国与WTO五、中国在WTO中的角色演变入世之初,中国作为WTO新成员积极履行承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对接多边贸易规则。一是,大幅降低关税税率;二是,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三是,削减非关税壁垒;四是,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五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一)2001—2007年:多边贸易体系的积极参与方中国与WTO五、中国在WTO中的角色演变随着中国对入世承诺基本履行完毕,入世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促进效果快速显现,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为推进多哈回合谈判打破僵局,2009年中国提出“尊重授权、锁定成果、多边谈判为基础”的三项谈判原则,得到了成员们的广泛支持。(二)2008—2011年: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力量中国与WTO五、中国在WTO中的角色演变在2013年《贸易便利化协定》谈判达成以及2015年《信息技术协定》的扩围谈判中,中国均是新兴经济体中最积极的参与方。2016年中国在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推动多国完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国内批准程序,为协定的早日生效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还参与发起《环境产品协定》谈判,签署《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关于投资便利化的部长联合声明》,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谈判,全方位参与新的贸易规则议题。(三)2012年至今:多边贸易体系的中流砥柱中国与WTO六、中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贡献和影响一是,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二是与全球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积极助力发展中经济体和最不发达经济体参与多边贸易体系。(一)中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贡献1.

中国加入WTO显著提升了WTO的完整性2.

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集体崛起,使国际贸易治理权力的分布更加均衡3.

中国的特殊性给WTO提出了新的课题(二)中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中国与WTO七、推动WTO改革的立场和建议在核心诉求上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寻找与不同成员间的诉求重合点,扩大共识对新议题保持开放心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谈判方案多措并举改善WTO运作机制的效率和效力千库网商务办公系列PPT模板本章完毕LOGOCOMPANY

SLOGAN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第7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随着RCEP的实施,中国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加紧密。引入案例图片来自“转单云”网站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欧洲一体化为代表,先后诞生了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组织(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图片来自商通检测、人民网等网站案例:欧盟诞生的背景

二战后,西欧各国反思战争的错误,因此在各国政府的主导下,敌对政策由制度化的和平共处政策所取代,并在政治和经济上开展合作。

西欧国家难以维持其往日的国际地位,仅自己的力量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主动权,因此希望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图片来自百度图片网站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经济一体化理论》——贝拉·巴拉萨(BelaBalasa)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经济合作协定或合作组织等方式成立经济联盟,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状态或运行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图片来自特莱德等网站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

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greement,PTA)是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通过签订协定,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贸易制度框架内,相互给予对方特殊的关税优惠或非关税待遇,以促进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非洲木材组织(AfricanTimberOrganization)、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都是优惠贸易安排的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图片来自搜狐网2.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称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制度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通过签订协定,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贸易制度框架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间贸易的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图片来自网易网站自由贸易区作用:(1)关税免除(2)非关税措施的取消自由贸易区特点:(1)自由化程度高(2)具有协同效应

(3)开放性更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表7-1

世界部分自由贸易区及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名称成员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巴拉圭、巴拿马、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多米尼克、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格林纳达、海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危地马拉、委内瑞拉、乌拉圭、牙买加、智利、圭亚那、伯利兹、古巴

、加勒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日本、韩国独联体成员国多边自由贸易区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区域经济一体化3.关税同盟(CustomsUnion)

关税同盟是在完全取消彼此关税和数量限制的基础上,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关税税率而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俄白哈海关联盟是典型的关税同盟,2010年1月1日起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启动,对外实行统一进口关税。7月6日起,关税同盟海关法正式生效。2011年7月1日起三国间建立了统一海关空间,取消海关关境。俄白哈海关同盟标志

俄白哈三国元首宣布海关同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图片来自百度百科4.共同市场(CommonMarket)

共同市场则意味着成员国之间不仅取消了关税和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也实行统一的税率,更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资本、人力资本等自由流动。

南方共同市场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此后,南共市先后接纳智利(1996年10月)、玻利维亚(1997年)、秘鲁(2003年)、厄瓜多尔(2004年12月)和哥伦比亚(2004年12月)等国为其联系国。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互补,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最终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图片来自每日经济网站区域经济一体化5.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

经济同盟是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其要求各成员国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领域协调一致,制定和实行共同的经济、政治政策,一体化从生产一致延伸到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一种目前仅存在与理论中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在该模式下,不仅贸易壁垒被完全消除,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流动,经济、政治政策在成员国间相互协调,甚至国家主权被模糊,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形成超国家经济组织。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区域经济一体化三、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1.

超级自由贸易区的出现:超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不断涌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图片来自中评网、新浪网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图片来自转单云网站、新浪网区域经济一体化2.

“朋友圈”合作模式:一个核心国家或地区带动其他成员国参与,形成以核心国家或地区为中心的网络状合作结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洲联盟(AfricanUnion)图片来自中国新闻网、搜狐网区域经济一体化3.

数字贸易的崛起:

数字贸易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引擎。

核心特征:数字化。→贸易方式和贸易对象→贸易过程更加便捷高效→贸易潜力区域经济一体化1.欧盟

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简称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NAFTA)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在1994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3.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缩写:ASEAN,简称:东盟),是一个由东南亚地区10个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四、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组织图片来自qqfmedia网、百度网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一、早期形成:《巴黎条约》签订与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1年《巴黎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CoalandSteelCommunity,ECSC);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图片来自百度网区域经济一体化二、中期发展:《罗马条约》与《布鲁塞尔条约》签订与欧共体成立

欧盟的中期发展主要涉及到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立,以及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和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y,EC)的成立。这两个重要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图片来自作业帮、百度网区域经济一体化三、扩大完善:成员国范围五次扩大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竞争压力的增大,欧洲一体化重现加深势头,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方面建立了统一的大市场,并完成了欧元作为统一使用货币的启动,同时还不断扩充了成员数量。

“单一市场计划”

欧洲委员会主席的德洛尔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市场的设想,即“单一市场计划”。单一市场计划的内容是撤除欧洲现存的所有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1993年1月1日,欧洲共同体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统一大市场的启动标志着欧共体十二个成员国的“经济边界”已不复存在,十二个各自独立的小市场合并成为一个拥有3.4亿人口,23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欧盟货币联盟的形成。(1)1979年,欧共体建立了欧洲汇率机制(ERM)。(2)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ECB)正式成立,负责制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4)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创立。(5)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正式流通,取代了欧元区国家的国家货币。这标志着欧元作为统一货币的正式启动。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关税同盟理论(Viner,1951)大市场理论(Scitovsky,1958)自贸区理论(Robson,1984)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关税同盟理论

要求成员国打破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取消商品贸易的税收与数量限制,同时要求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关税税率。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1.贸易创造效应(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内某成员国国内成本高的产品被同盟内其他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分析7-1

贸易制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假设商品X在A、B、C三国的价格分别为35、26、20美元,在A国征收100%关税的情况下,商品X的最便宜供给者是国内生产者,此时A国不会与B、C两国发生贸易。假设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则B国商品X的价格26美元就成为最低廉的,A国将不得不停止这商品的生产而从B国进以替代国内生产,这就是贸易创造。在上述情况下,当然要假定A、B两国都要凭借保护阻止来自C国的进口。就是说,在缔结关税同盟以前,因为A、B两国设有保护关税,A、B、C三国都生产X后,三国之间的贸易被关税给隔断了;而在缔结关税同盟以后,由此产生了新的从B国至A的贸易,创造出国际分工,这就是所谓贸易创造效果。如果A国最初征收50%的关税,对A国来说,商品X的最便宜供给者是C国的30美元,A国从C国进口。现在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对C国仍保持50%的关税,A国将为从B国进口商品X,这就是贸易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2.

2.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TradeDiversion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成员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使贸易方向发生了转变。H

G

F

E

D

C

B

A

PQP1P2

P3

Q1Q2

Q3

Q4

区域经济一体化二、大市场理论1.大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

大市场理论(BigMarketTheory)的核心内容是:国内市场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增长、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扩张。理论核心内容: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效应;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效应;消费多样性效应;1.大市场的技术优势专业化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资源保障、降低研发成本等途径2.大市场的经济优势加剧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差异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第8章·标的物及相关条款第八章·标的物及相关条款第一节·商品的名称与品质1.国际贸易合同中的商品名称

按照国内、国际通行的贸易合同通常做法,反映商品名称的拼命条款并没有特别统一的要求,并且形式相对简单,在实践中一般出现在“品名”(NameofCommdity)标的物及相关条款2.商品命名的方式

商品命名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形式。按使用原材料命名,例如:木桌、铁管;按商品主要成分命名,例如:高钙奶粉、人参蜂王浆;按制作工艺命名,例如:二锅头酒、初榨花生油;按生产定命名,例如:赣南脐橙、山东大蒜;按主要用途命名,例如:清洁布、保暖服;按照外观特征命名,例如:黄豆、紫薯。图片来自拼多多、美篇、好便宜等网站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专栏8-1

规定商品名称的注意事项一是商品的命名必须反映商品的实际特征:对于买卖的双方,就卖方而言,合同中的商品名称必须是能够提供的商品,其有能力生产的品种或型号;二是商品名称必须明确具体:因为同一种商品,也可能因为外观、产地、品质、品种而产生差异,因此产品名称首先必须明确,在明确的基础上,具体的名称能够要准确的反映商品的性质、功能或者其他特点。三是商品名称尽可能通用:同一种商品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名称,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要特别注意不同国家的海关税则与进口限制规定。四是考虑商品名称与费用关系:实际贸易操作中,可能出现同一种商品因名称不统一造成的运输费用、税率不一致。因此选择合理选择商品名称能够降低商品的运输成本与关税。标的物及相关条款3.商品品质的含义

商品品质(QualityofGoods,也叫货物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品质(commodityquality)是指商品内在的特性、特征和标准,它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性能、安全性和耐用性等方面的质量。

性能和质量标准:商品应当满足一定的性能和质量标准,例如,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纺织品的手感和颜色等。

安全性:商品应当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家电产品的绝缘性、化学品的毒性、儿童用品的防吞咽设计等。

耐用性和可靠性:商品应当具备一定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商品应当符合环保和可持续性标准,例如,节能、减排、可回收等方面。

美学和设计:商品应当具有吸引力的外形和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标的物及相关条款4.商品的品质标准

(一)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简称为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流程质量。

我国于1992年引入该标准,并将其转换为GB/T19000系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ISO9000标准阐述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并确定了相关的术语;ISO9001标准规定了一个组织所要满足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标准帮助组织有效识别能满足客户及其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改进组织业绩,协助组织获得成功。以上三个标准均为外部质量标准。(二)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各类产品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标的物及相关条款5.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数量、种类繁多,表示商品品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凭实物表示与文字说明表示。

(一)凭实物表示

凭实物表示又可以分为看货买卖与凭样品买卖。

看货买卖指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不通过第三方平台,而是直接见面进行商品查看、协商和交易的一种方式。

凭样品买卖是国际贸易中更普遍的表示商品品质的方式,样品是指能够代表卖方提供商品平均品质的商品,样品可以是一批生产产品中随机抽出,也可以由卖方专门设计生产。图片来自百度网标的物及相关条款凭卖方样品(Seller’sSample),即以卖方提供的样品作为最终的交货依据。凭买方样品(Buyer’sSample),即以买方提供的样品作为最终的交货依据。当一种商品的买卖是卖方市场,或买方对货物的需求较为明确,卖方需要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有针对性的生产,并最终完成交易。对等样品(CounterSample),在买方提供样品的基础上,卖方仿制或者提供相似的生产产品提交给买方,若买方同意,在交货时以此样品为标准。图片来自网易网站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二)凭文字说明表示当交易的商品不方便提供样品(例如某些工业化学品),可以通过文字说明的方式对商品品质最初规定,并作为交货的标准。凭规格买卖:在文字说明中,对商品品质的主要指标进行规定,例如化学成分、重量、长度、密度等。凭等级买卖:商品等级(也称为商品品级、质量分级)是对商品品质划分的不同级别。凭标准买卖: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作为买卖双方交货的依据。凭商标买卖:商标或品牌是商品品质的象征,为了维护商标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企业或生产者会对商品品质做出最低要求,这种要求是商品品质的一种保证。凭产地名称买卖:通常与农产品、食品和手工艺品等密切相关,例如法国香槟、景德镇陶瓷、佛罗里达橙子、瑞士手表等。图片来自百度网、美篇网标的物及相关条款7.贸易合同中的品质条款

贸易合同中的品质条款(QualityClause)是指对货物品质的要求、检验和标准等内容的规定。品质条款是贸易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益。

品质条款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为了便于卖方履约,允许交付货物品质存在一定合理的公差。②正确运用各种表示品质的方法。③对一种商品同时采用多种表示品质的方法应谨慎。标的物及相关条款第二节·商品的数量1.商品数量的统计单位

在国际贸易中,确定数量任何商品达成交易的前提。因为商品自然属性与特性的不同,商品数量单位有如下分类:按重量计算:对于金属、矿产、粮食等商品,通常按照重量进行计量。常用的单位有千克(kg)、公吨(metricton)等。按数量计算:对于服装、鞋类、玩具等商品,通常按照数量进行计量。常用的单位有件(pieces)、套(sets)、双(pair)等。按长度计算:对于布匹、纸张等商品,通常按照长度进行计量。常用的单位有罗(roll)、米(meter)、码(yard)等。图片来自矿机之家网、长乐新闻网、1688网标的物及相关条款按体积计算:对于液体商品,如石油、化工产品等,通常按照体积进行计量。常用的单位有桶(barrel)、升(liter)、立方米(cubicmeter)等。按包装单位计算:对于部分商品,如饮料、食品等,通常按照包装单位进行计量。常用的单位有箱(carton)、包(bag)、罐(can)等。图片来自全球塑胶网、马可波罗网标的物及相关条款2.商品重量的统计方法上面介绍的商品数量统计单位及方式都对应详细的计算方法,其中按重量计算作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计算数量方法,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毛重毛重指包括商品包装与商品本身的重量。使用毛重计算数量一般用于包装重量远小于商品数量或商品数量价值较低的情况。(二)净重净重指去掉商品包装,商品本身的重量。在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使用净重衡量商品数量是比较常见的做法。皮重是计算净重时从毛重中扣除的包装重量,若对所有商品的包装进行注意衡量,可以得到“按实际皮重”。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三)公量公量的使用主要针对部分容易吸收水分,重量很不稳定的货物,如生丝、布匹、丝绸等。公量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将商品中的水分重量扣除,再加上国际公认的标准含水量最终得到的重量。其计算公式为: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商品实际重量×(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四)理论重量理论重量是指根据商品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得出的重量。理论重量通常用于某些特定商品,如石油、天然气等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专栏8-2

关于商品重量偏差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散装进出口货物发生溢短装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一)溢装数量在合同、发票标明数量3%以内的,或者短装的,海关应当根据审定的货物单价,按照合同、发票标明数量计征税款。(二)溢装数量超过合同、发票标明数量3%的,海关应当根据审定的货物单价,按照实际进出口数量计征税款。标的物及相关条款第三节·商品的包装一、运输包装(1)运输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在运输过程中对商品提供保护,除该最基础的功能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适应不同的交通方式。2.同时考虑不同国家的进出口包装限制与法律3.根据商品属性合理选择,方便流通各环节操作4.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兼顾环保与节能要求标的物及相关条款(2)运输包装分类:按包装方式,运输包装可分成单件包装和集合包装。单件包装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作为一个计件单位的包装。常用的有箱、包、桶、袋、篓、罐等。集合包装,是在单件包装的基础上,把若干单件组合成一件大包装。(3)运输包装标志1.运输包装的标志(a)运输标志(TransportMarks)(b)指示性标志(InstructionalMarks)标的物及相关条款(c)警告性标志(WarningMarks)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二、销售包装(1)销售包装作用

1.销售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受损、受潮、污染等损坏。

2.在市场竞争中,销售包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工具,提高商品的竞争优势。

3.高品质的包装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声誉。(2)销售包装分类

挂式包装、堆叠式包装、携带式包装、易开包装、喷雾包装、配套包装、礼品包装和复用包装。标的物及相关条款包装要素:1.

销售包装上的装饰画(decorative图案)对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提高产品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2.销售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应当包含以下信息:清晰地标明商品的名称,以便消费者了解购买的商品。3.包装上的标签是指附在商品或包装上用以简介生产国别、制造产商、货物名称、商品成分品质特点和使用方法等内容的标志。图片来自微博网、什么值得买网标的物及相关条款合同中的包装条款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并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

首先要了解并审查对方企业的包装能力,确保对方能够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包装。

其次详细列出包装标准和要求,包括材料、方式、标志等内容。同时考虑包装费用、损失责任、材料环保性等。

最后,确保包装条款符合当地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如包装标志、材料安全等标的物及相关条款专栏8-3

定牌中性包装中的知识产权问题2002年世界杯期间,日本某进口商为了促销运动饮料,向中国出口商订购T恤衫,要求以红色为底色,并印制“日韩世界杯”字样,此外不需印制任何标识,以在世界杯期间作为促销手段随饮料销售赠送现场球迷。然而货到时由于日本队止步16强,日方估计的到可能的挤压损失,以单证不符为由拒绝赎单。在多次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我方只能将货物运回以在国内销售以减少损失,但是海关审查时,认为由于“日韩世界杯”字样及英文标识的知识产权为国际足联所持有,而中方外贸公司不能出具真实有效的商业使用权证明文件,因此海关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扣留并销毁了货物。图片来自淘宝网第9章

国际贸易术语InternationaltradetermsHTTP://WWW.588KU.COM/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