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潍坊高新中央商务区C区27#住宅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潍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编制依据:1、潍坊高新中央商务区C区27#住宅楼图纸2、《建筑施工手册》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二、工程概况潍坊高新中央商务区C区27#住宅楼,建筑总高101.7米,地上32层,地下3层;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长东西46.6米,宽南北16.15米,厚度1.4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筏板基础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得留施工缝;筏板基础的中心与外表面温差不大于25℃。由于该基础底板厚度达1.4m,应严格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三、施工难点及主要应对技术措施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不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其技术含量、质量要求都非常高,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最大的特点是:因其本身体积厚大,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得不到及时散失,形成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的现象,这种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的形成引起混凝土内外应力分布不均匀,当应力差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温度较高的混凝土在降温过程中,混凝土收缩变形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拉应力。当温降过快,拉应力过大时也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方量巨大,如不能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造成浇筑工作中断,易使混凝土中形成人为冷施工缝。这些裂缝,施工缝影响工程结构及质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是裂缝、人为施工缝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上提到的裂缝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的原因还有如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影响(包括a.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b.混凝土的体积变形;c.干燥收缩);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设计造型的影响等等。这些原因有些是设计应考虑的,有些是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详述。针对以上裂缝产生的原因,我们仅从施工的角度考虑,主要应采取以下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1、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既要保证强度,又须满足施工所需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在混凝土强度和内部绝热温升控制上寻求到最佳点。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⑵、配合比设计时,可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⑶、尽量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⑷、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⑸、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⒉、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改善施工条件,提高混凝土质量。⑴、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即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大的要求,又可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⑵、在拌合混凝土时,掺入胶凝材料重量的10%SY-K型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膨胀剂应为低碱型,在使用前必须经试验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的要求,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要求。⑶、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划分为几个区域浇筑,分层厚度400-500mm;分层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良好。3、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测温及养护⑴由于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正值夏季,主要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混凝土拌和中用冷水,使水温控制在15~19℃,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在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冷水养护降温,但要注意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超过20℃,同时用薄膜、棉毡覆⑵、做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0℃4、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混凝土的收缩和极限拉伸值除与水泥用量、骨料品种和级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因素有关外,与施工工艺也密切相关。混凝土浇筑初凝前二次振捣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5、安装循环冷却水管为排散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筏板基础内安装循环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直径32mm,壁厚3mm的镀锌钢水管,采用丝扣接头连接缠绕止水带,水平布置于混凝土不同层面内,排列方向来回排绕。水管接头要严密,进出口妥善保护,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通水试验。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通水降温,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6、其它措施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确实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避免人为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施工组织现场成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指挥部,项目部经理直接指挥生产,所有施管人员和职工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及时发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拌制、输送、振捣、抹面、测温、保温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控制,实行混凝土浇筑分区分段挂牌施工,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劳动力按24小时两班配制,实行两班倒,昼夜不停连续施工,要求在交接班时,接班人员未到,下班人员不得离岗。每工作班现场人员组成如下:砼工12人(两台泵),机械工8人(包括输送泵、运输车司机等机操人员),看钢筋、模板4人,测温、保温6人,试验工1人,机修工2人,电工2人,值班管理人员6人;机动人员5人;共计46人。五、施工条件1、防水层已施工完毕。2、测量放线已复核完毕,已符合规范要求。3、钢筋已验收合格。4、浇注前作业面应清理干净5、各种水电方面的预留、预埋已做完,并作好了隐检记录。测温管已预留好。6.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六、施工准备⑴材料准备本工程基础全部采用商品砼。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用5-25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粉煤灰选用Ⅱ级粉煤灰。棉毡、塑料薄膜施工前全部到位。⑵主要施工机械、工具和监测仪器施工机械:2台混凝土输送泵(25/h),共配备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泵送混凝土现浇施工计算书见附件一)。插入式振动棒4套;备用2套.木抹、刮杠、铁锨等砼摊铺辅助工具;坍落度筒、试模、温度计、等。⑶作业条件①砼施工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全部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②机械已进行试运转。③施工员已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操作交底。④已会同监理单位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验收,浇灌令已签发。⑤开盘前已对供电、供水检查,保证砼施工期间水电正常供应。⑥混凝土搅拌站做好准备。⑦对现场交通进行协调,保证混凝土运输通畅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⑧现场成立混凝土浇筑指挥系统,统一指挥和组织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各工种人数、工人技术要求符合要求,应进行培训和交底。⑨对施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所要求的应急措施到位并经过检查。⑩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值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七、主要的施工方法1、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厂商供应。混凝土运输主要依靠输送泵,使用输送泵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⑴在正式泵送混凝土之前,先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湿润输送管线和泵体。⑵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使混凝土低速运转,并应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件工作情况,待工作正常顺利泵送后,再提高运转速度,加大行程,转入正常的泵送。正常泵送时,活塞尽量采用大行程运转。⑶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连续泵送,尽量避免泵送中断,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降低泵送速度,也要保持连续泵送。⑷在泵送过程中如出现泵送混凝土困难,泵的压力急剧升高,或输送管线产生较大的推动等异常情况时,不宜勉强提高压力进行泵送。宜用木槌敲击管线中的锥形管、弯管等部位,使泵进行反转或放慢泵送速度,以防止泵管堵塞。⑸施工时正值夏季,如遇高温进行泵送时,泵的受料斗和输送管线宜用湿麻袋或草包包裹、覆盖、并经常喷洒冷水降温。⑹泵送结束时,要估计残留在输送管线中的混凝土量,因这些混凝土经水或压缩空气推出后尚能使用。尽量减少混凝土浪费。2、混凝土浇捣由于基础筏板面积较大,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分层分段施工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大于6h,以防止混凝土中产生人为施工缝。振捣时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免漏振。操作人员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气泡和泛出灰浆为准。每次插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以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通过控制三个指标(最高温升,内外温差,混凝土降温速度),来控制混凝土裂缝。如前所述,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配合比的设计时,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想方设法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来实现;一是通过降低入模温度来实现。这里不再详述。内外温差,混凝土降温速度的控制则主要通过保温来完成。本工程保温层厚度计算如下:为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升,本次混凝土施工拟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预先用冷水,使搅拌用水温度降下来。②.对砂、石、地材进行覆盖,防止日光直晒,同时采取浇冷水的办法,尽量降低砂、石温度。③.混凝土输送泵管用湿麻袋包裹,并不断浇冷水降温。a.混凝土拌制温度Tc每m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温度、比热由混凝土商混站提供。4、水循环冷却管的布置⑴水循环冷却管工作原理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在结构体内预埋水循环冷却管,当浇筑完成后或浇筑过程中及时通冷却水,利用水管的导热性能,由冷却水的流动带走混凝土的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根据降温的阶段目的,水循环冷却管的整个运行过程可分为两期,即初期冷却和后期冷却。初期冷却是在混凝土初凝以后,甚至常在混凝土浇筑时即行开始,目的在于削减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峰值,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温差,从而降低由水化热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满足允许温差的要求。后期冷却在水泥水化热作用已基本完结之后的某一时间开始,目的在于满足接缝灌浆的温度要求。⑵工艺流程预埋安装Φ32冷却水管(分层均匀设置)→混凝土浇筑前冷却水管水压试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内通水循环降温→混凝土浇筑过程后管内通水循环降温→采用高一等级膨胀细石混凝土对冷却水管进行高压注浆堵实。⑶水循环冷却管的布置与施工冷却管尺寸及布设的确定,冷却水管采用直径32mm,壁厚3mm的镀锌水管,采用丝扣接头连接缠绕止水带,水平布置于混凝土不同层面内,层间距0.50米,水平管间距为100cm,距离四周边缘为50cm,底层距边缘为20cm,顶层距边缘为20cm。层间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以便根据测温数据,相应调整各层水循环速度和进水温度安装时要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施工时注意保护,以免践踏、碰撞而损坏冷却水管。循环水管采用预先搭设钢管架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移位而造成通水后混凝土降温达不到预期目的。钢管架的搭设原则为:在保证整体稳定性的基础上,尽量留有足够的空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操作的方便。中心竖管为进水管,角部竖管为出水管,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循环水自身的温度,即中部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特点,在水循环的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差。通水散热结束后,水管内用微膨胀水泥浆注浆填塞。冷却水管网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区布置,进水管口设在靠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口设在混凝土边缘区,每层水管网的进、出水口进行相互错开。出水口设置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冷却水管接头采用软管接头。布管时,水管要与筏板主筋错开,当局部管段错开有困难时,适当移动水管的位置。水管网安装完成后,将进、出水管口与进出水总管、水泵接通,进行通水试验,以确保水管畅通且不漏水。在混凝土中心部位安装测温实施测出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通过水的流速和初期温度来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⑷水循环冷却管技术要求和成效①.使用水循环冷却管控制混凝土稳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初期通水是削减浇筑层水化热温升的措施之一。冷却水应为含泥砂量很少的清水,如果水中有漂浮物或体积较大的杂质,设滤水器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为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浇筑块内埋设适量的电阻温度计和测温仪。如果温度偏离设计要求,适当调整冷却水的水量。控制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50冷却水管安装时,要用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时的侧压力而对钢管造成破坏,因此在钢管水平方向应采用两根直径12的钢筋加固(每2m加固一道)。5、测温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通过混凝土温度控制来实现,只有搞好测温工作,即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才能有效的进行温度控制。为此专门设立测温小组,由专人负责测点的留置,测温记录等。测温体系建立:制定合理的测温方案,测温点布置选择代表性位置,筏板的不同高度、筏板的边缘部位、高低交接处、布置测温点位。每个测温点在垂直方向设置3个测温点,分别在混凝土底部、中部、顶部。测温方法采用预埋薄壁钢管法测温,测温仪器选用温度计,将温度计用线绳系牢沿薄壁钢管慢慢送到底部,即可读出所需温度值。1h完成一次测试,24h循环测试、监控,对各测点定时定点测温。两种测温技术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相互对照,及时准确提供混凝土温度变化资料,准确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和保温工作。测温时间:混凝土浇注12小时后开始测温,1-7天每小时测温一次,7-15天每四小时测一次,如混凝土内部温度接近表面温度每天测一次,直至混凝土完全冷却下来。测温人员要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6、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和养护:在混凝土初凝表面能上人后,对其表面及时进行覆盖。由于气温较高和水泥水化热开始的共同作用,表面水分散失速度很快,为防止表面的干缩裂缝,对其表面在保温的同时进行保湿,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表面喷水养护、保湿。并在其上覆盖1层塑料布、2层棉毡覆盖进行保温。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7、混凝土抹面要求大大体积混凝土抹面工作要特别仔细,抹面至少分两次进行,初次抹平主要在于控制标高,要抄平、拉线,先以长刮杆将混凝土表面刮平,再以木抹子收平。第二次抹面宜用木抹子搓毛,主要防止出现混凝土表面裂缝,第二次抹面时宜始终向一个方面抹,切记不要用抹子来回不停搓动,如操作不当反而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必要的裂缝。8、防雨措施⑴应取得天气预报,并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做好充分的防雨物资准备。⑵整个场地四周、道路、路基等做好排水沟,不得有积水,保证场内运输畅通无阻,采取措施防止基地土的雨水侵泡。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遇大雨,应停止施工,中小雨施工时,对已浇灌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进行覆盖。⑷及时测定和调整砂、石含水率,保证水灰比和配合比的正确。⑸工地施工动力照明用电,机械设备应加防雨措施按规定接地或接零。9、安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工作量大,施工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施工组织工作一定要精心,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工作上要充分扎实,不能匆匆忙忙上阵,在浇筑前应做好全面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事先进行各类机械试运转,加强安全措施严格按安全规范施工。在用电方面应实行一机一闸一器做好漏电保护器安装。切实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八、质量保证措施⑴大体积砼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专门的技术交底,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⑵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均实行“两班制”作业,每班都要有领导值班。⑶为防止施工期间停水,可在砼浇注前,必须预备蓄水池(箱)。使用备用水时,应加冰块对水进行降温处理。⑷施工前应与供电部门联系。为防止施工期间突然停电,在现场备用一台柴油发电机,为振动棒及照明供电。⑸为防止施工期间下雨,开盘前材料部门备雨披、雨鞋各40个,彩条布1000㎡,保证下雨时仍能正常工作。⑹控制砼的浇注温度不超过20℃,在砼泵管的出口处,实测砼的入模温度,如入模温度大于20℃(7)内部预埋降温管整体循环水降温自测系统应在降温管预埋和丝接时由专人负责,丝接应牢固密实以保证钢管内不会因漏浆而堵塞。冷却水管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防止管道连接部分出现渗漏现象。(8)混凝土浇筑不应留冷缝,保证浇筑的交接时间,应控制在初凝前。(9)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八、安全保证措施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责任制度。⑴大体积砼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交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⑵施工前对施工用电做一次仔细的检查,重点检查接头线的防水,电机防水,配电箱的防雨措施是否可靠。并要求严格检查“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的执行情况。⑶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如电工、焊工、起重工等。⑷施工期间,各工种每班均安排一名班组安全员,加强班组内施工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现场安全员联系。⑸各专业工种做到持证上岗,非机电人员不得动用机电设备。⑹作业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九、环保保证措施⑴设立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工程材料、设备、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弃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护及废弃物处理的规章制度,充分满足便民要求,认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随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⑵现场施工产生的污水,应经沉淀后,方可按当地环保要求的指定地点排放。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水乱流。⑶其它工程废弃物应按指定的地点堆放和处治。⑷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 十、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项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次高层框剪1基础轴线位移15尺量检查2标高±10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3截面尺寸+8-5尺量检查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木契形塞尺检查5基础边界尺寸+20-15尺量检查6预埋管57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158电梯井筒长、宽中心线+250吊线和尺量检查附件一:泵送混凝土现浇施工计算书一、计算公式:(1)泵车数量计算公式:N=qn/(qmax×)(2)每台泵车需搅拌车数量计算公式:n1=qm×(60l/v+t)/(60Q)qm=qmax××式中:N----混凝土输送泵车需用台数qn----混凝土浇筑数量(m3/h)q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m3/h)----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0.7n1----每台泵车需配搅拌的数量;qm----泵车计划排量(m3/h)Q----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l----搅拌站到施工现场往返距离(km)v----搅拌运输车车速(km/h);一般取30t----一个运输周期总的停车时间(min)----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二、计算参数(1)混凝土浇灌量qn=20.00(m3/h);(2)泵车最大排量qmax=25.00(m3/h);(3)泵送作业效率=0.60;(4)搅拌运输车容量Q=6.00(m3);(5)搅拌运输车车速v=30.00(km/h);(6)往返距离l=10.00(km);(7)总停车时间t=45.00(min);(8)配管条件系数α=0.90;三、计算结果(1)混凝土输送泵车需台数N=2(台);(2)每台输送泵需配备搅拌运输车台数n1=3(台);(3)共需配备搅拌运输车:6(台);附件二: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书一、计算原理:弹性地基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各降温阶段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按下式计算: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t)──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0×10-5;──混凝土泊松比,当为双向受力时,取0.15;Ei(t)──各龄期综合温差的弹性模量(N/mm2);△Ti(t)──各龄期综合温差(℃);均以负值代入;Si(t)──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cosh──双曲余弦函数;──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H──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式结构的厚度(mm);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地基水平剪切刚度)(N/mm2);L──基础或结构底板长度(mm);K──抗裂安全度,取1.15;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二、计算:(1)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取y0=3.24×104;M1=1.00;M2=1.35;M3=1.00;M4=1.21;M5=1.45;M6=1.00;M7=1.00;M8=0.76;M9=1.00;M10=0.85,则3d收缩值为:y(3)=y0×M1×M2……×M10(1-e-0.01×3)=0.147×10-43d收缩当量温差为:Ty(3)=y(3)/=1.47℃同样由计算得:y(6)=0.289×10-4Ty(6)=2.89℃y(9)=0.427×10-4Ty(9)=4.27℃y(12)=0.561×10-4Ty(12)=5.61℃y(15)=0.690×10-4Ty(15)=6.9℃y(18)=0.817×10-4Ty(18)=8.17℃(2)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6d综合温差为:T(6)=T(3)-T(6)+Ty(6)-Ty(3)=16.42同样由计算得:T(9)=16.38T(12)=11.34T(15)=1.30T(18)=2.26(3)计算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3d弹性模量:E(3)=Ec(1-e-0.09×3)=0.709×104N/mm2同样由计算得:E(6)=1.251×104N/mm2E(9)=1.665×104N/mm2E(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领会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
- 2025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2025日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2024-2025新入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
- 2024-2025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厂里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往年题考
- 2025年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审定版
- 2025年新入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卷)
-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课件
- 2024-2025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可下载)
- 《单轴面筋脱水机设计报告(论文)》
- 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GPS静态数据观测记录表
- 山西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
- 软件项目周报模板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