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备考指津课标要求知识体系素养解读1.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区域认知: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2.综合思维:依据地质年代表,分析地球不同地质阶段的地球面貌、地壳运动、古生物情况。3.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化石、地层等方式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层级一“必备知识”梳理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具有[1]_________________的层状岩石。2.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2]

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3]__________和古地理环境。时间顺序遗体或遗迹生命历史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地球诞生到距今[4]______亿年)地质年代演化历程地理环境特征冥古宙没有生命迹象①大气含氧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②海洋和[7]________慢慢形成;③是重要的成矿时期,该时期地层中含有大量的[8]_______________等矿藏太古宙蓝细菌等[5]______生物出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演化出真核生物和[6]________生物,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5.41原核多细胞陆地铁、金、镍、铬2.古生代(距今5.41亿年—[9]______亿年)地质年代演化历程地理环境特征早古生代[10]___________动物发展的时代,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①地壳运动剧烈,[16]________形成;②晚古生代森林茂密,是重要的[17]________期;③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晚古生代[11]__________动物发展的时代,从海洋向陆地发展,[12]______类到[13]______类再到爬行类;[14]________植物繁盛,[15]________植物出现2.52海洋无脊椎脊椎鱼两栖蕨类裸子联合古陆成煤3.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1)时段:包含三叠纪、[18]________和白垩纪。(2)地理环境特征。①联合古陆解体分离,发生[19]________。②[20]________动物盛行,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小型哺乳动物出现。③[21]________植物繁盛,是主要的成煤期。侏罗纪位置漂移爬行裸子4.新生代(距今[22]________万年至今)(1)时段:包含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2)地理环境特征。①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23]________运动剧烈。②[24]________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25]________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26]________。③第四纪气候出现数次[27]__________变化。6

600地壳被子哺乳人类冷暖交替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28]________的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具体对比如下。项目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29]________界面,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30]________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古登堡地幔(3)地球内部圈层。圈层范围特点地壳是位于[31]______界面以外,由[32]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33]__________,海洋地壳[34]______,大陆地壳[35]______地幔从[36]______界面到[37]________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上部存在一个[38]__________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39]________界面到地心,分内核和外核由[40]______和【41】______等金属组成;外核是【42】________的金属物质,内核是一个【43】__________极大的固体金属球莫霍固体岩石不均薄厚莫霍古登堡软流古登堡铁镍液态密度岩石圈≠地壳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之上的地幔和地壳合起来称为岩石圈。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①组成: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44】________和【45】________。②作用:使地球上【46】______变化和缓;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47】______;天气现象影响人类活动。氮气氧气温度氧气(2)水圈。①范围:主体是【48】______,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②作用:完成地球表面物质的【49】__________和能量的【50】__________;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3)生物圈。①范围:集中分布在大气圈、【51】______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②作用: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52】__________能转化、改变【53】________圈和水圈组成、改造【54】______形态等。海洋迁移转换水圈太阳大气地表层级二“关键能力”突破知识点1地球的演化历史[命题探究](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如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C【思维过程】丰富侏罗新生上升小[核心归纳]1.地球演化历史2.地球的演化历程地质年代生物发展阶段形成矿产地表演化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被子植物繁盛—逐步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中生代恐龙时代,爬行动物盛行,出现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兴盛主要成煤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早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晚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形成联合古陆元古宙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出现蓝细菌大爆发铁、金、镍、铬等矿藏形成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太古宙蓝细菌(原核生物)出现冥古宙没有生命迹象[能力运用]考向1地层与化石

(2023年广东汕头模拟)化石是岩层中保存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植物遗体或遗迹,是判断地层新老年代的重要指示物。下表中的四类生物都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并留下了大量化石。据此完成第1~2题。生物出现时间灭绝时间角石类距今约4.8亿年距今约4.4亿年菊石类距今约4亿年距今约6

500万年银杏类距今约3.4亿年仍存在翼龙类距今约2.1亿年距今约6

500万年1.某同学在地质博物馆看到了4个含有上述生物化石的岩层标本:①含有银杏类化石的岩层;②同时含有翼龙类和菊石类化石的岩层;③含有翼龙类化石的岩层;④含有角石类化石的岩层。其中(

)A.①岩层的形成时间一定早于③岩层B.②岩层的形成时间最晚C.③岩层的形成时间一定早于①岩层D.④岩层的形成时间最早D

2.最不可能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含煤地层属于同一年代的是(

)A.含角石类化石的地层B.含菊石类化石的地层C.含银杏类化石的地层D.含翼龙类化石的地层A解析:第1题,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角石类出现在距今约4.8亿年,灭绝于距今约4.4亿年,含有角石类化石的④岩层的形成时间最早,D项正确。第2题,角石类的灭绝时间早于中生代时段,因此含角石类化石的地层最不可能与中生代含煤地层属于同一年代,A项正确。考向2地球的演化历程

(2023年浙江联考)图甲所示化石生物是在距今5.6亿年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其在地球上生存了约3.2亿年。图乙为地质历史时期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甲

乙3.三叶虫完全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4.a地质时期(

)A.阿尔卑斯山脉形成B.物种数量持续增多C.是重要的成煤期D.被子植物迅速发展CC解析:第3题,三叶虫在古生代空前繁盛,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故三叶虫完全灭绝的时期发生在③。第4题,阿尔卑斯山脉在新生代形成,A项错误;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故物种数量不是持续增多,B项错误;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项正确;被子植物在新生代迅速发展,D项错误。知识点2地球的内、外部圈层[命题探究](典型高考题)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界面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A【思维过程】858833[核心归纳]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千米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地面下平均33

地下约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2.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分层名称主要成分密度分布上层硅铝层由以硅、铝成分较多的花岗岩类组成小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镁、铁、钙等玄武岩类组成成分增多大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3.图解地球的外部圈层——“3+1”圈(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图。(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与大气圈之间。[能力运用]考向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023年广东佛山模拟)2023年3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果勒3C井钻至9

396米,刷新亚洲最深水平井纪录,标志着塔里木油田正式迈入9

000米级特深油气勘探开发新阶段。据此完成第1~2题。1.钻井勘探影响最大的圈层为(

)A.大气圈 B.生物圈C.岩石圈 D.水圈C

2.果勒3C井最深处可达的区域(

)A.位于莫霍界面以下

B.所属圈层厚度均匀C.可能存在软流层

D.横、纵波均能到达D解析:第1题,果勒3C井为由地面向地下钻并勘探油气资源,因此钻井勘探影响最大的应为岩石圈,而对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影响较小,C项正确。第2题,地壳物质为固态,横、纵波均能通过,D项正确。考向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022年广东汕头检测)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完成第3~4题。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

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