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电脑病毒 B.细菌 C.金鱼藻 D.水稻

2.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体现了生物哪个基本特征()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具有应激性

C.生物能遗传变异 D.生物能排出废物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的上层、大部水圈、岩石圈的下层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4.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A.阳光、营养物质 B.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C.空气和水 D.以上三点皆是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

6.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组别种子数量(粒)温度(℃)光照空气水分①5020无光通风适量②5020有光通风少量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7.为了了解某地区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应选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查找资料法 D.调查法

8.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光线很弱,应该选用()A.大光圈

凹面镜 B.小光圈

凹面镜

C.大光圈

平面镜 D.小光圈

平面镜

9.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10.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若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②和③

1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观察到物像后,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结果没有看到物像。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是()A.重新对光 B.移动装片

C.调换物镜 D.转动细准焦螺旋

12.清泉河畔,高贵典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粉白的、紫红的…争奇斗艳.决定郁金香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3.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B.②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C.③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D.③过程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

14.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或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15.关于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A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图B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C.二者的相同点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D.两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16.狗是十二生肖之一,植物中名字带“狗”的有很多,如狗枣猕猴桃、狗尾草等,狗与狗尾草从结构层次上看,主要区别是狗具有()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7.根据如图所示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判断该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8.从本质上讲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A.果实 B.种子 C.孢子 D.假果

19.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A.气温37​∘C,阴天,无风 B.气温37​∘C,晴天,有风

C.气温20

20.“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去掉大部分的枝叶 B.在雨天或傍晚移栽

C.在中午用遮阳网遮阴 D.移栽后立刻施肥

21.一般来说,植物体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关系是()A.上表皮多 B.下表皮多 C.基本相同 D.不确定

22.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C.大气中的氧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2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4.在制作叶片临时切片的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器具有()A.放大镜 B.毛笔 C.显微镜 D.双面刀片

25.实验中,将暗处理后枝条的甲叶片主叶脉切断,乙叶片用黑纸片两面遮住(如图所示)。该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请将诗句中描述的植物类群(用字母表示)及特征(用数字表示)填入相应表格中。

序号诗句植物类群及特征(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4)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5)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植物类群: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E被子植物植物特征: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开始分化出输导组织②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③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④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⑤能够产生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

如图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一是操作步骤,图二是显微镜结构,请分析回答:

(1)图一正确的步骤排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图一中步骤b表示的是________,步骤c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2)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3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________(填字母)。(3)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移动。(4)用显微镜寻找物像时,先转动图二中的[②]________,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侧面注视________;找到物像后,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5)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点在________上。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与图二细胞相比,图一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3)切洋葱时迸出的汁液多来自于植物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4)某些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无机盐等无机物,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这主要是因为图一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5)两种细胞的不同之处是图一细胞多了________结构(填文字)。(6)细胞分裂受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其外有核膜包被,与细胞质之间具有明显界限,这样的细胞为________细胞。(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1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下面多余的一步是()。A.用双面刀片切割叶片 B.用毛笔蘸取切片

C.盖盖玻片 D.染色

(2)图中的结构[②]和[④]是________,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属于________组织;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③]________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3)为了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同学们对移栽后的幼苗及时浇水,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它的张开、闭合受到________细胞的控制;水分在叶中的运输是通过[①]________结构中的导管来实现的。(4)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叶片结构,若视野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A.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C.转动细准焦螺旋(5)如图2所示A、B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你认为哪个装置更合理?________。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根据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2)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④中,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________。(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步骤①,①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溶解________,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4)步骤③表示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________处变成蓝色。(填“见光部分”或“遮光部分”)(5)本实验得到两个结论,分别是: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该实验用的天竺葵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________包被。

如图一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项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二是验证光合作用某产物的相关实验装置,图三是探究光合作用某原料的相关实验装置(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中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的________作用;该过程的反应式为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该生理过程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2)若C表示水蒸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________作用,该过程可以促进水和________两种物质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器官。(3)图二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________;证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4)图三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若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的小烧杯中应装有等量的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50分)1.【答案】A【考点】生物的特征【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答案】B【考点】生物的特征【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答案】C【考点】生物圈的范围【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分析解答.【解答】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4.【答案】D【考点】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5.【答案】B【考点】生物学史【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结合题意,分析图形作答。【解答】解: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如图,

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都高温灭菌。A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A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B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B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此证明细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与直颈瓶做对照。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6.【答案】A【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光照为单一变量来设置对照实验。【解答】解:分析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实验方案可以发现,在该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这样,我们就不能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光引起的,还是由水分引起的。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因此应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的条件应该相同,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是水分。

故选:A。

7.【答案】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要了解植物在公园中的分布情况,常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分析作答。【解答】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所以想要了解我县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选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8.【答案】A【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解答】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光线很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9.【答案】A【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首先明确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亮度以及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所以当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会变暗;细胞数目减少。10.【答案】C【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1.【答案】A【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2.【答案】C【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解析】本考点主要考查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决定性作用.【解答】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因此,决定郁金香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13.【答案】D【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裂【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4.【答案】D【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的分化【解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故选:D15.【答案】C【考点】细胞的分裂【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6.【答案】D【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7.【答案】C【考点】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

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

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解答】蕨类植物具有有根、茎、叶的分化,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

题干中的植物具有以上的特征,因此属于蕨类植物。18.【答案】B【考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时可以从裸子植物的特点和银杏的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解;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无果实。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银杏没有果实,食用的白果的是银杏的种子,因此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19.【答案】B【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光照增强,气孔也张开,蒸腾作用加强;风速增大,蒸腾作用加强.【解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根据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只有B选项蒸腾作用强度最强。20.【答案】D【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1.【答案】B【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解析】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阳光强烈照射而灼伤叶片.因此,阳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数目多,阴地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数目少.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解答】解: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故选:B22.【答案】D【考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柳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重量,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故选:D。23.【答案】B【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解答】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

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故24.【答案】A【考点】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5.【答案】C【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通过对照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解析此题要用到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等知识点【解答】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离茎远的一端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切口两端就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