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与印刷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708第1章造纸技术基础 4176581.1纸张的原料与制备 4318751.1.1原料采集与处理 4238341.1.2碱法蒸煮 4307681.1.3漂白 4146061.1.4打浆 497301.2造纸工艺流程概述 4242381.2.1制浆 4193341.2.2配浆 4164081.2.3造纸 4291851.2.4后加工 5109081.3纸张的质量要求与检测 5241181.3.1物理功能 545701.3.2外观质量 560231.3.3化学功能 5166101.3.4检测方法 5277第2章打浆与辅料处理 524022.1打浆工艺与设备 5237402.1.1打浆工艺概述 523322.1.2打浆设备 538772.2添加剂的应用与选择 682532.2.1添加剂的种类 6300272.2.2添加剂的选择与使用 6182582.3纸浆的漂白与漂白剂 6243432.3.1纸浆漂白概述 6107282.3.2常用漂白剂 682022.3.3漂白工艺 621269第3章纸机操作与控制 6281743.1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6254793.1.1供浆系统 7183973.1.2网部 7176103.1.3压榨部 7101503.1.4干燥部 7112253.1.5施胶部 7112243.1.6压光部 733973.1.7卷取部 7284693.2纸机操作的要点与技巧 7305723.2.1开机前准备 7211553.2.2操作要点 7111623.2.3停机操作 8200493.3纸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217733.3.1纸张出现皱褶 8197473.3.2纸张断裂 8299993.3.3纸张表面出现斑点 8277943.3.4纸张厚度不均 85763第4章纸张抄造与整理 831584.1纸张抄造工艺及设备 892384.1.1工艺流程 8134644.1.2设备配置 9290534.2纸张压榨与干燥 9200954.2.1压榨 980904.2.2干燥 9190244.3纸张的表面施胶与涂布 9114644.3.1表面施胶 9265004.3.2涂布 1013080第5章印刷原理与工艺 10139405.1印刷基本概念与原理 10117175.2印刷工艺流程与分类 10267725.3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110001第6章印前制作与图文处理 11274736.1印前设计的基本原则 11312596.1.1符合印刷要求 11274046.1.2简洁明了 11287966.1.3统一和谐 1117416.1.4结构合理 114256.1.5突出重点 126686.2图文处理软件的使用 12272336.2.1AdobePhotoshop 12301206.2.2AdobeIllustrator 12175996.2.3AdobeInDesign 1268226.3印前制作的工艺流程 12198756.3.1设计稿制作 12235546.3.2校对审核 12108936.3.3分色输出 12171266.3.4打样确认 13233266.3.5印前工艺处理 13263986.3.6印刷前准备 137131第7章印刷机械与设备 13121207.1印刷机械的分类与结构 13276337.1.1凸版印刷机械 13277497.1.2平版印刷机械 13138197.1.3孔版印刷机械 13285027.1.4数字印刷机械 13235817.2印刷设备操作与调试 13311507.2.1操作前准备 13107487.2.2设备操作 1481937.2.3设备调试 148487.3印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14150367.3.1设备维护 1472017.3.2故障排除 147651第8章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 14122838.1印刷质量标准与评价 14225368.1.1印刷质量标准 1460338.1.2印刷质量评价 15311878.2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5226988.2.1印版制作质量控制 15129938.2.2油墨和纸张质量控制 15272168.2.3印刷设备调整与维护 15135928.3印刷质量检测方法与设备 16306138.3.1人工检测 1687228.3.2仪器检测 1632110第9章印后加工工艺 1622579.1装订工艺与设备 16175229.1.1骑马钉装订 1655399.1.2胶装装订 16321279.1.3精装装订 16155089.2表面整饰工艺及设备 17165269.2.1上光 17167389.2.2烫金 17264439.2.3覆膜 17205659.3印后加工质量要求与控制 17187169.3.1装订质量要求 17139559.3.2表面整饰质量要求 17196549.3.3质量控制措施 1732137第10章环保与节能技术在造纸与印刷中的应用 18916510.1环保型造纸技术 18352510.1.1生物酶制浆技术 182617810.1.2无氯漂白技术 182138810.1.3碱回收技术 181475310.2印刷业的节能与减排 18178410.2.1高效印刷设备 181737910.2.2节能印刷材料 182950410.2.3印刷工艺优化 182969210.3废纸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181682810.3.1废纸分类回收 191313910.3.2废纸再生技术 191176810.3.3废纸资源化利用 19第1章造纸技术基础1.1纸张的原料与制备纸张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植物纤维,其中以木浆、竹浆、草浆等为主要原料。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纸张的质量和特性。在制备纸张原料时,需经过以下步骤:1.1.1原料采集与处理采集植物纤维原料,进行筛选、清洗、切割等处理,以去除杂质,保证原料的纯净度。1.1.2碱法蒸煮将处理后的原料放入蒸煮锅中,加入适量的碱液,进行高温高压蒸煮,使纤维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脂等杂质分离,获得纯净的纤维素。1.1.3漂白对蒸煮后的纤维素进行漂白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木质素等杂质,提高纸张的白度和亮度。1.1.4打浆将漂白后的纤维素进行机械打浆,使纤维充分分散、润胀,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粘性的纸浆。1.2造纸工艺流程概述造纸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2.1制浆将打浆后的纸浆进行筛选、净化,去除不合格的纤维和杂质,获得适合造纸的优质纸浆。1.2.2配浆根据纸张品种和质量要求,将不同类型的纸浆进行配比,以达到所需的纸张功能。1.2.3造纸将配好的纸浆泵送到造纸机上,通过成形网、压榨、干燥等工序,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厚度、平滑度和透气性的纸张。1.2.4后加工对成形的纸张进行一系列的后加工处理,如施胶、压光、涂布、复卷等,以提高纸张的物理功能和使用价值。1.3纸张的质量要求与检测纸张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1物理功能包括抗张强度、伸长率、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等,这些功能直接影响纸张的使用效果和寿命。1.3.2外观质量包括纸张的白度、亮度、不透明度、平滑度等,这些指标关系到纸张的美观和印刷质量。1.3.3化学功能主要指纸张的耐酸碱性、耐老化性等,以保证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1.3.4检测方法对纸张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采用物理功能测试、光学功能测试、化学分析等方法,保证纸张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在造纸过程中,严格把控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和纸张质量检测,是提高纸张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第2章打浆与辅料处理2.1打浆工艺与设备2.1.1打浆工艺概述打浆是造纸过程中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机械处理,使纸浆纤维获得良好的润胀、分丝、帚化和交织能力,从而提高纸张的强度和匀度。打浆工艺包括打浆浓度、打浆温度、打浆时间和打浆度等参数的调整。2.1.2打浆设备打浆设备主要包括:碎浆机、磨浆机、洗浆机、筛选设备等。(1)碎浆机:主要用于将废纸浆料进行切断和碎解,以便于后续处理。(2)磨浆机:分为圆盘磨、锥形磨、棒式磨等,用于进一步细化纤维,提高纸浆的打浆度。(3)洗浆机:用于去除纸浆中的杂质和填料,提高纸浆的清洁度。(4)筛选设备:包括压力筛、振动筛等,用于筛选纸浆纤维,去除不合格的纤维和杂质。2.2添加剂的应用与选择2.2.1添加剂的种类造纸过程中,添加剂的应用对于改善纸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添加剂包括:助留剂、助滤剂、增强剂、分散剂、消泡剂等。2.2.2添加剂的选择与使用(1)根据纸张品种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添加剂。(2)考虑添加剂的用量、加入顺序和混合方式,以保证其在纸浆中的均匀分散。(3)注意添加剂的相容性,避免相互影响,降低效果。2.3纸浆的漂白与漂白剂2.3.1纸浆漂白概述纸浆漂白是为了提高纸张的白度和亮度,同时改善其物理功能。漂白过程中,漂白剂与纸浆中的木素和其他色素发生反应,使其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2.3.2常用漂白剂(1)氯气: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有效漂白纸浆,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2)次氯酸钠:较氯气更为环保,但漂白效果略逊于氯气。(3)过氧化氢:环保型漂白剂,适用于漂白木浆和草浆。(4)臭氧:高效、环保的漂白剂,但成本较高。2.3.3漂白工艺漂白工艺包括:预处理、漂白、洗涤、后处理等步骤。根据纸浆种类和漂白剂类型,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保证漂白效果和纸张质量。第3章纸机操作与控制3.1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纸机是造纸过程中的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供浆系统、网部、压榨部、干燥部、施胶部、压光部和卷取部等。以下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3.1.1供浆系统供浆系统负责将浆料输送到网部。主要设备包括浆料池、浆泵、筛选装置和流浆箱等。浆料经筛选、调配后,通过浆泵输送到流浆箱,再均匀地喷洒在网部。3.1.2网部网部是造纸过程中形成纸张的基础部分。网部主要由网笼、造纸网、吸水箱、伏辊等组成。浆料在网部通过滤水作用形成湿纸,随后进入压榨部。3.1.3压榨部压榨部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纸张的干度,主要由压榨辊、毛布、压力调节装置等组成。湿纸经过压榨辊和毛布的挤压,水分逐渐减少。3.1.4干燥部干燥部负责将纸张中的水分蒸发,以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干度的纸张。干燥部包括烘缸、热风箱、调幅装置等。纸张在烘缸表面快速运行,水分逐渐蒸发。3.1.5施胶部施胶部对纸张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印刷功能和物理强度。施胶剂通过施胶辊均匀涂布在纸张表面。3.1.6压光部压光部对纸张进行表面压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均匀。主要由压光辊、压力调节装置等组成。3.1.7卷取部卷取部将干燥、压光后的纸张卷取成卷。主要由卷取机、切割装置等组成。3.2纸机操作的要点与技巧3.2.1开机前准备(1)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齐全,连接是否牢固。(2)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保证各开关、按钮功能正常。(3)检查润滑系统,保证各润滑点油量充足。(4)检查浆料、化学品等原辅材料是否准备充足。3.2.2操作要点(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2)控制好浆料的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以保证纸张质量。(3)保证网部、压榨部、干燥部等各部分协调运行,避免纸张出现皱褶、断裂等现象。(4)注意观察纸张质量,及时调整设备参数和操作方法。3.2.3停机操作(1)按照规程逐步降低设备运行速度,直至停止。(2)停止供浆系统,关闭浆料泵、筛选装置等设备。(3)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3纸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3.1纸张出现皱褶原因:网部、压榨部、干燥部等部分协调性差,纸张在传输过程中受力不均。排除方法:调整各部分的速度、压力等参数,提高各部分的协调性。3.3.2纸张断裂原因:纸张干度不足、强度低。排除方法:提高干燥温度,增加压榨压力,调整浆料配比。3.3.3纸张表面出现斑点原因:浆料中杂质多,施胶不均匀。排除方法:加强浆料筛选,调整施胶辊压力,提高施胶效果。3.3.4纸张厚度不均原因:网部浆料分布不均,压榨部压力不稳定。排除方法:调整流浆箱浆料分布,稳定压榨部压力。第4章纸张抄造与整理4.1纸张抄造工艺及设备4.1.1工艺流程纸张抄造工艺主要包括备料、打浆、抄造、压榨、干燥和整理等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抄造环节的工艺流程。(1)打浆:将纤维素原料浸泡、疏解、磨碎,形成均匀的纸浆;(2)调浆:调整纸浆的浓度、pH值、温度等参数,以满足抄造要求;(3)抄造:将纸浆均匀地分布在抄造机上,形成湿纸幅;(4)压榨:去除湿纸中的大部分水分,提高纸幅强度;(5)干燥:进一步去除水分,使纸幅达到规定的水分含量;(6)整理:对干燥后的纸幅进行表面处理、压光、复卷等,以满足用户需求。4.1.2设备配置纸张抄造设备主要包括抄造机、压榨部、干燥部、整理部等。(1)抄造机:包括流浆箱、网部、伏辊、压榨辊等;(2)压榨部:包括压榨辊、毛布、重辊等;(3)干燥部:包括烘缸、热风箱、传动装置等;(4)整理部:包括表面施胶、涂布、压光、复卷等设备。4.2纸张压榨与干燥4.2.1压榨压榨是纸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去除湿纸中的水分,提高纸幅强度。(1)压榨方式:包括单面压榨、双面压榨、逆压榨等;(2)压榨参数:压力、线压、速度等;(3)压榨效果:压榨后纸幅的水分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保证纸幅的强度和表面质量。4.2.2干燥干燥是纸张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主要通过热风与纸幅接触,使水分逐渐蒸发。(1)干燥方式:热风干燥、红外干燥、接触干燥等;(2)干燥参数:温度、湿度、风速等;(3)干燥效果:干燥后纸幅的水分应满足规定要求,同时保持纸幅的平整度和强度。4.3纸张的表面施胶与涂布4.3.1表面施胶表面施胶是为了提高纸张的表面强度和印刷功能,通常采用淀粉、聚乙烯醇等物质进行施胶。(1)施胶方式:涂布、喷雾等;(2)施胶参数:施胶剂浓度、施胶温度、施胶速度等;(3)施胶效果:施胶后纸幅应具备良好的表面强度、抗水性及印刷功能。4.3.2涂布涂布是一种提高纸张质量的方法,通过在纸张表面涂覆一层涂料,以改善其印刷功能和外观。(1)涂布方式:逆向涂布、正向涂布、刮刀涂布等;(2)涂布参数:涂料配方、涂布量、干燥温度等;(3)涂布效果:涂布后纸幅应具有优良的光泽度、平滑度和印刷功能。第5章印刷原理与工艺5.1印刷基本概念与原理印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与复制的手段,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印章和木版印刷。它是利用一定的力量,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文字、图案等平面复制技术。印刷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印版、油墨、印刷机和承印物四个要素。(1)印版:是印刷过程中传递油墨至承印物的媒介,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丝网版等类型。(2)油墨:是印刷过程中实现图文传递的物质,主要由颜料、连接料、辅助剂和溶剂组成。(3)印刷机:是印刷过程中完成油墨传递、压力施加、纸张输送等动作的设备。(4)承印物:是印刷过程中接受油墨的物体,常用的承印物有纸张、塑料、金属、纺织品等。5.2印刷工艺流程与分类印刷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印前准备、印刷、印后加工和产品质量检测。(1)印前准备:包括设计、排版、制版和晒版等过程。(2)印刷: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3)印后加工:包括裁切、折页、装订、覆膜、上光等过程。(4)产品质量检测:对印刷品进行外观、尺寸、色差等方面的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印刷的分类主要根据印刷方式、油墨类型和承印物种类进行划分。5.3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印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以下对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进行简要介绍:(1)油墨:根据印刷方式和承印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如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等。(2)纸张: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和档次选择不同质地、克重的纸张,如胶版纸、铜版纸、白卡纸等。(3)印刷版材:根据印刷方式选择合适的版材,如PS版、柔性版、丝网版等。(4)辅助材料:包括清洗剂、润版液、粘合剂等,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质量稳定的产品。(5)承印物:根据印刷品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承印物,如塑料薄膜、金属板、纺织品等。注意:在选择印刷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环保功能,尽量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第6章印前制作与图文处理6.1印前设计的基本原则印前设计是造纸与印刷作业中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品质和视觉效果。以下是印前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1.1符合印刷要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印刷工艺的特点,如网点角度、网点密度、颜色模式等,以保证印刷效果与设计意图相符。6.1.2简洁明了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复杂的元素和过多的装饰,以免影响阅读和视觉效果。6.1.3统一和谐设计应保持整体风格、颜色、字体等方面的统一,使画面和谐、协调。6.1.4结构合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版面的布局、文字排版、图片摆放等,使整个版面结构合理,便于阅读。6.1.5突出重点设计中要明确主题,合理运用对比、强调等手法,突出重点内容,提高传达效果。6.2图文处理软件的使用在印前制作过程中,图文处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以下是几种常用图文处理软件的使用介绍:6.2.1AdobePhotoshopAdobePhotoshop是一款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适用于图像的编辑、调整、修复等。在印前制作中,主要用于图片的预处理、颜色调整、图像合成等。6.2.2AdobeIllustratorAdobeIllustrator是一款专业的矢量图形设计软件,适用于制作矢量图形、标志、插画等。在印前制作中,可用于制作印刷品中的矢量元素,保证图形的清晰度和可编辑性。6.2.3AdobeInDesignAdobeInDesign是一款专业的排版软件,适用于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的排版设计。在印前制作中,主要负责版面的布局、文字排版、图文混排等。6.3印前制作的工艺流程印前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6.3.1设计稿制作根据客户需求,使用图文处理软件完成设计稿的制作,包括版面布局、图片处理、文字排版等。6.3.2校对审核设计稿完成后,进行多次校对和审核,保证版面无误、内容正确、符合印刷要求。6.3.3分色输出将设计稿进行分色处理,输出为符合印刷要求的分色片(或数字文件),包括黑、青、品红、黄四种颜色。6.3.4打样确认将分色片(或数字文件)送至印刷厂进行打样,确认印刷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3.5印前工艺处理根据印刷工艺要求,对设计稿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如覆膜、烫金、凹凸等。6.3.6印刷前准备完成所有印前工艺处理工作,将分色片(或数字文件)及印刷要求交付印刷厂,进行印刷前的准备工作。第7章印刷机械与设备7.1印刷机械的分类与结构印刷机械是完成印刷过程中各项工序的关键设备,其分类繁多,结构各异。根据印刷工艺的不同,印刷机械可分为以下几类:7.1.1凸版印刷机械凸版印刷机械主要包括滚筒印刷机、平板印刷机等。其结构主要包括印版、印刷滚筒、墨斗、压印滚筒、递纸装置、收纸装置等部分。7.1.2平版印刷机械平版印刷机械主要包括单张纸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等。其结构主要包括印版、橡皮布、压印滚筒、递纸装置、墨斗、水斗、收纸装置等部分。7.1.3孔版印刷机械孔版印刷机械主要用于丝网印刷,其结构包括丝网版、刮墨刀、印刷台、晒版装置、烘干装置等。7.1.4数字印刷机械数字印刷机械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印刷,其结构主要包括打印头、供纸装置、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7.2印刷设备操作与调试7.2.1操作前准备(1)熟悉印刷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2)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完好,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检查印刷材料是否符合要求。7.2.2设备操作(1)开机: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开机操作,保证设备运行平稳。(2)装版:根据印刷版面尺寸,将印版装在相应位置,调整印版位置,保证印刷质量。(3)调整印刷参数:根据印刷工艺要求,调整墨量、水量、印刷压力等参数。(4)印刷:将纸张送入印刷设备,进行印刷作业。7.2.3设备调试(1)调整印刷版位置,保证印刷版与纸张对齐。(2)调整印刷压力,使印刷效果达到最佳。(3)检查印刷质量,如有问题,及时调整设备参数。7.3印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7.3.1设备维护(1)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干净整洁。(2)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3)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保证设备运行顺畅。7.3.2故障排除(1)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2)遇到故障时,及时停机检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3)针对不同故障,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第8章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8.1印刷质量标准与评价印刷质量是衡量印刷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需求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印刷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印刷质量标准。本节主要介绍印刷质量的标准及其评价方法。8.1.1印刷质量标准印刷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印刷品的颜色应与原稿或样品的颜色一致,无明显色差。(2)层次:印刷品的层次应清晰,网点完整,无糊版、断线等现象。(3)文字和线条:印刷品的文字和线条应清晰、整齐、无缺笔、断线等现象。(4)套准:多色印刷时,各色版的套准误差应符合规定标准。(5)表面光泽度: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应符合要求,无明显的麻点、划痕等缺陷。(6)附着强度:印刷品的油墨附着强度应符合规定标准,无掉色、剥落等现象。8.1.2印刷质量评价印刷质量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主观评价:通过观察印刷品的外观,对颜色、层次、文字线条等进行评价。(2)客观评价: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印刷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量化测量。(3)综合评价: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8.2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8.2.1印版制作质量控制(1)严格审查原稿,保证原稿质量。(2)选用合适的网点形状和角度,提高印版的耐印力。(3)控制制版过程中的曝光、显影、定影等工艺参数,保证印版质量。8.2.2油墨和纸张质量控制(1)选用优质油墨,保证油墨的颜色、干燥速度等功能符合印刷要求。(2)合理调整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等参数,使其适应印刷工艺。(3)选用适合印刷的纸张,保证纸张的吸墨性、表面强度等功能符合要求。8.2.3印刷设备调整与维护(1)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根据印刷品的特点,调整印刷压力、速度、温度等参数。(3)检查印刷过程中的套准、颜色等质量指标,及时调整。8.3印刷质量检测方法与设备印刷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人工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方法。以下是印刷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及设备:8.3.1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准确度较低。8.3.2仪器检测(1)密度计:用于测量印刷品的密度,评估颜色和层次。(2)色差计:用于测量印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色差。(3)光泽度计:用于测量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4)网点检测仪:用于测量印刷品上网点的完整性和清晰度。(5)印刷质量检测系统:集成了多种检测功能,可对印刷品进行全面、自动化的检测。通过以上方法与设备,可以对印刷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印刷品符合质量要求。第9章印后加工工艺9.1装订工艺与设备印后加工的首要环节是装订,它直接关系到成品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装订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9.1.1骑马钉装订骑马钉装订适用于页数较少的图书、杂志等。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配页、撞齐、打钉、裁切、压痕等步骤。所用设备有配页机、撞齐机、骑马钉装机和裁切机等。9.1.2胶装装订胶装装订适用于页数较多的图书、杂志等。其工艺过程包括:配页、撞齐、刷胶、粘合、裁切、压痕等步骤。所用设备有配页机、撞齐机、胶装机和裁切机等。9.1.3精装装订精装装订主要用于高档图书、画册等。其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折页、配页、撞齐、刷胶、粘合、裁切、压痕、装封面、烫金、压痕等步骤。所用设备有折页机、配页机、撞齐机、胶装机、裁切机、烫金机和压痕机等。9.2表面整饰工艺及设备表面整饰工艺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美观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9.2.1上光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覆一层光油,提高印刷品的耐磨性和光泽度。上光工艺分为热上光和冷上光两种。所用设备有上光机和热风干燥机等。9.2.2烫金烫金是将金色金属箔通过热压的方式转移到印刷品表面,使印刷品具有金碧辉煌的效果。烫金工艺分为平面烫金和立体烫金两种。所用设备有烫金机、压痕机和磨光机等。9.2.3覆膜覆膜是在印刷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