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2021·玉林)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实现的。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作用是()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C2.(2019·北部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表皮细胞C.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均能影响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B3.(2019·北部湾)种植农作物常进行中耕松土,主要目的是促进植物()A.吸收二氧化碳B.吸收水分C.根的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C4.(2024·广西)(详见“专项四植物的生活”)5.★(2022·北部湾)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造现代化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下图表示发生在有机蔬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A是某种细胞结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是二氧化碳,在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是

。(2)有机蔬菜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说明白天光合作用强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3)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有机蔬菜的自动灌溉。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4)请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的具体措施:

。呼吸作用氧气大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蒸腾作用延长光照时间(或合理密植,合理即可)6.(2020·北部湾)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作用是

。(2)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如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甲、乙、丙、丁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3)本实验中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若甲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丙叶白斑部分不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4)结合本实验,请你提出一项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隔水二氧化碳光和叶绿体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7.★(2022·贺州)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贺州市富川县产业园的技术人员对葡萄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而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图甲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三大生理作用,图乙表示夏季晴天某葡萄大棚一天24小时内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③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是

。(2)选取葡萄植株的部分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叶片进行了

(填生理作用)。(3)根据图乙的曲线判断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图乙曲线中的

点。(4)为提高葡萄的产量,请你为葡萄种植户提一条建议: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即可)。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大于D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即可)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8.(2023·广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下列举措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进行垃圾分类C.倡导节约资源D.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9.(2019·北部湾)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B一、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酒精。【过程解读】步骤操作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遮光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脱叶绿素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后用碘液染色观察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现象与结论】遮盖部分未遮盖部分现象不变蓝色变蓝色结论(1)

5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5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光1.暗处理的目的:

。2.用黑纸片将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

。3.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4.用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或消耗与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生成1.实验现象异常的原因分析在染色完成,并用清水冲洗叶片后,有同学观察到叶片的遮光部分有些变蓝,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遮光处理时,选用的纸片太薄(或暗处理时间太短;遮光纸片未用曲别针夹紧,导致光线从侧面射入;未将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遮光纸片完全重叠等,合理即可)。2.学以致用根据实验结论,请你提出一条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具体措施:

。遮光处理时,选用的纸片太薄(或暗处理时间太短;遮光纸片未用曲别针夹紧,导致光线从侧面射入;未将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遮光纸片完全重叠等,合理即可)增加大棚内的光照时长(合理即可)3.变量转换(光照→叶绿体)某同学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植株(如图),他将植株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照射3~5小时,然后取下叶片,先用酒精脱色、漂洗,再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预期实验结果:该植株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吗不变蓝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实验小组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计如图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作出假设】

。【制订并实施计划】(1)把甲、乙两套装置用凡士林密封,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几个小时后,各取甲、乙两套装置中的一片叶片,放在

中水浴加热,脱去

,然后用清水漂洗。(3)将叶片放在培养皿中,分别在叶片上各滴加两滴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酒精叶绿素装置甲乙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叶片

5叶片

5【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不变蓝变蓝二氧化碳1.将甲、乙两套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5。2.脱色时,要进行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5。3.滴加碘液后用清水冲洗的原因是

5。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易发生危险排除碘液对所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的干扰1.实验方案的设计若要用甲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将培养皿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5,并将该装置

5。2.学以致用根据甲、乙装置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可知,菜农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应该适当提高大棚内

5的浓度,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澄清石灰水置于无光环境中二氧化碳1.(2024·广安)将生物学原理用于大棚蔬菜的种植可促进农民增收。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施气肥可提高氧气浓度,促进呼吸作用B.夜间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呼吸作用C.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 D.适当增加光照可促进光合作用A2.★(2023·常德)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是为了耗尽叶片内的全部有机物B.步骤③是酒精脱色排除干扰C.步骤⑤是滴加碘液检测淀粉D.步骤⑥显示遮光部分不变蓝A3.★(2023·荆州)小爱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D.将丁装置中萌发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燃烧的蜡烛也会立刻熄灭C4.★[概念图]如图为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③表示蒸腾作用,它可促进⑤的进行并参与水循环 B.植物绿色部位进行①过程,其他部位进行②过程 C.植物白天进行①过程,晚上进行②过程D.④表示导管运输有机物,⑤表示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A5.[课标情境素材改编](2023·苏州)《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即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以利于空气流通)。该做法的目的是(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灌溉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D.合理施肥A6.[社会责任](2024·甘肃)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合成

,进一步实现“降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光能有机物(3)“减污”是指减少污染物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4)[建议类开放性]请你提出一条“扩绿”的建议: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合理即可)。水体污染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合理即可)7★(2023·云南)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

(选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

循环。(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

(填序号)制造的。(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

(选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4)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导管水①减弱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即可)8.★(2024·南充)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充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图1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a、b、c表示),图2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作答。(1)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1中的生理过程[

]

提供,进行b过程的场所是

。(2)根据图2曲线分析判断,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的强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

时。(3)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间距,采用

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a蒸腾作用叶绿体大于18合理密植9.★[科学探究](2024·苏州)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强光和弱光下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量,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相同 B.在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均比高粱少 C.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唯一因素 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所有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更好A10.[科学探究](2024·太原二模)课外实践活动课上,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分成两组,同时开展了对植物呼吸作用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探索者”组:选择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释放了能量。同学们挑选了1000颗饱满的黄豆种子,按如图甲、乙进行操作(两个温度计的初始示数相同),12小时后再次读取两个温度计的示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