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废石堆场阻隔覆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金属矿山废石堆场阻隔覆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金属矿山废石堆场阻隔覆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金属矿山废石堆场阻隔覆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金属矿山废石堆场阻隔覆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I II 3 4 5 6 11 11 1232.4人工防渗材料artificiala土工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土工膜、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滤网、高密度聚乙烯(2.5地下水环境调查Ground2.6地表水环境调查Surfacewat43.1.1对废石堆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时,检测取样点宜设置在废石堆场3.1.3地下水水质检测指标应能判断地下水是否被废石堆场污染以及污染范围、3.1.4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和调查监测资料分析3.2.1应调查了解废石堆场淋溶水处理设施排放口位置及数量、排放的水质等情3.2.3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汞、镉、铬、铅、砷、铊、锑等和与金属3.2.4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和调查监测资料分3.3.1在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前应对废石堆场进行现状调3.3.2对于边坡较陡、压实程度低的废石堆体宜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沉降计算,废53.3.3当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拟采取垂直防渗措施时,应对废石堆场周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勘查,以查明拟建垂直防渗设3.3.4应根据调查数据和资料分析废石堆场状况,绘制地形图,分析废石堆体是3.4.1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3.4.2工程勘察的范围,应包括废石堆场、拦挡坝、相关的管线等构筑物和建筑3.4.3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5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64.3局部进行阻隔覆盖的工程方案和工程内容应根据所需的废石堆场终场覆盖4.4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应优先利用原有设施或对原有设施边坡长度确定边坡台阶及排水设施的设置方案,两台阶之间的高差宜为5m~4.9废石堆场的顶部坡度宜为5%~10%,坡度的设置应考虑堆场沉降因素,防5.1.1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宜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施工;工程量大,需要跨雨7 生态恢复覆 排水层 废石堆体 生态恢复覆 排水层 废石堆体盖土层5.1.3原有阻隔覆盖系统不完善的,实施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时应按本规范对5可选择GCL膨润土垫作为辅助防渗层,GCL膨润土垫的厚度不宜小于7废石堆场顶部宜采用光面膜,边坡上82上保护层也可选择土工排水网,土工排水网网芯厚度不宜小于6mm,网1粘土层平均厚度不宜小于450mm,应进行分层压实,顶部压实度不宜小5.3.2废石堆场顶部宜选用碎石或粗砂作为排水层,堆场边坡宜选用土工排水网5.3.3采用碎石作为排水层时,碎石排水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粒径宜为5.3.6排水层应与堆场表面排水沟相接,保证将上部土层的下渗水及时排放,避6.1.1当地下水受到废石污染时,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应采取地下水污染控制6.1.2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可根据环境敏感性、经济条件、污染程度、场地条件92在废石堆场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的上游6.1.3废石堆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在废石堆场周边或局部实施垂直防渗措6.2.2垂直防渗总体方案应根据废石堆场周边地下不透水层深度、不透水层上部各地质构造层特性以及废石堆场周边地面设施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凝土墙、HDPE土工膜-膨润土复合墙等工艺;对于环境要求高的场地,宜选用6.2.4垂直防渗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废石堆场污染特征确定,其中膨润土颗粒粒径比不宜小于35%,膨润土的液限不宜小于200%,膨润土的膨胀指数不宜小于度宜达到42.5及以上,并耐受污染特征;HDPE土工膜宜采用双光面高密度聚6.2.5在污染作用下,土-膨润土墙、土-水泥-膨润土墙、水泥-6.2.6垂直阻隔底部岩石裂隙发育或存在断层、破碎带等强透水性的地质条件,6.2.7垂直防渗的深度设计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征等因6.2.8垂直防渗的厚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场地环境污染现状等因素进行设计;厚6.2.9垂直防渗施工过程中宜监测地下水位变动、地下水流向和地下水污染羽的6.3.1对于废石堆场淋溶水水位过高、水头压力过大可采用在废石堆场打井竖向6.3.2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实施前宜在废石堆场上设置淋溶水垂直导排井对淋6.3.3废石堆场上设置的淋溶水垂直导6.3.4废石堆场内淋溶水最高控制水位应低于警戒水位,警戒水位的确定应符合6.3.5淋溶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与运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铜矿山酸性废6.3.6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完成后淋溶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参数应根据淋溶水水6.4.1废石堆场底部地下水已被污染时,可对地下水实施截流,截流措施应考虑6.4.2地下水实施截流后应将其导出,并将其纳入7.1.1应对废石堆场原有防洪设施进行评估校核,对废石堆场外截洪沟进行洪峰7.1.3废石堆场无防洪设施的,阻隔覆盖7.1.4废石堆场周边存在滑坡风险的区域应7.2.1废石堆场顶面及边坡应设置表面雨水沟,雨水沟的3雨水沟应采用防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或选4雨水沟的布置应能有效防止表面径流对覆盖7.2.2堆场边坡之间的平台上应设置承接上游表面径流的雨水沟,并应与下游雨7.2.3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废石堆场边坡应考虑排水和护坡相结合的8.1.1废石堆场生态恢复应采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恢复后8.1.2在废石堆场完成阻隔覆盖工程8.1.3废石堆场上除必要的防洪及雨水导排设施占用的部分外,其余表面均应进8.2.1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覆盖于废石堆场表层,覆盖土层厚度根据植被8.2.3覆盖土层土壤密实度、粒径、杂物含量等参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绿化8.2.4边坡处覆盖土层根据现场情况选用表面固土和分区固土两种形式,表面固8.3.1应根据土层厚度、土壤性质、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植物配制,并宜与周围8.3.2应选择抗逆性强、适应场区环境条件、生长稳定的植物,废石堆场上宜选8.3.4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择萌8.3.5地被植物应选择生长强势、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绿色期长和耐修剪的种8.4.2在水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灌8.4.3灌溉方式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水源情况、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缺8.5.3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对表面植物进行养8.5.4发生植物局部死亡现象时,应检查是否与淋溶水排放有关,并采取相应措9.1.1应对阻隔覆盖工程实施前原有的环境与安全监测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对完9.1.2废石堆场阻隔覆盖工程运行监测设施应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污水排放等9.1.3应设置废石堆场沉降监测点,监测点应在不同深度的地点分别布置,并设9.2.1应对地下水、地表水、场区大气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频次不宜小于4次/9.2.3淋溶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厂的,宜对排放淋溶水中主要污9.2.4地下水、地表水的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