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第3节种群的影响因素第1章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S”形增长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种群的“J”形增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温故而知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的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春夏时节,草木繁茂,植食性动物食物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秋冬时节则相反。植食性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又会影响肉食性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导致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2.这些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当地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影响?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阅读课本P13-16页,完成以下问题:1.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具体实例都有哪些?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单一的吗?具体实例?3.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如何?说明什么?4.种群数量变化还受哪些外部生物因素影响?5.什么是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6.如何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7.鼠害发生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如何降低K值?8.农林害虫如何防治呢?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低高林冠层郁闭度林下光照强度低高林冠层郁闭度林下光照强度思考:讨论郁闭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黄花10.49.56.15.63.01.2刺儿菜3.74.38.54.42.21.0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阳光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试分别举例说明。除光照条件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温度、水、风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1.阳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林冠层郁闭度低林下植物种群密度高林下光照强度高林冠层郁闭度高林下植物种群密度低林下光照强度低温度常常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响种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温度: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春季气温升高,种子萌发蚊类等昆虫无法越冬鸟类秋季开始南迁3.水分: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渗透压

干旱缺水:会使许多动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土壤湿度:会影响蝗虫产卵和孵化,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和孵化。同时干旱时,会使蝗虫的天敌,如青蛙、蟾、鸟类等数量减少,就更容易爆发蝗灾。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热带雨林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春夏时节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增多随着种群的增长,__________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__________,这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种内竞争受到限制1.种群内部的生物因素:--种内竞争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种间竞争2.怎样解释混合培养的实验结果?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种间竞争),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1.为什么单独培养大草履虫种群数量不会无限增长?受空间、资源等限制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1.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条件对于猞猁猞猁种群出生率猞猁种群死亡率猞猁种群数量雪兔雪兔食物充足食物匮乏上升下降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种间捕食雪兔增多猞猁减少食物充足大量吃雪兔食物缺乏少量吃雪兔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猞猁增多雪兔减少4.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2.如何从曲线的数量峰值上区别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一般来讲,被捕食者的数量峰值高3.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哪个先出现峰值?被捕食者负反馈调节5.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①其他捕食者

②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

③作为食物的植物

④非生物因素等

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往复循环。P17【思维训练】分析循环因果关系“因”“果”因果捕食者增加导致猎物减少导致捕食者减少导致猎物增加导致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种间捕食菟丝子寄生在大豆植株上新型冠状病毒螨虫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寄生密度10501005001000500010000因素①死亡数5255025050025005000死亡率50%50%50%50%50%50%50%因素②死亡数011040090049009950死亡率0%2%10%80%90%98%99.3%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1)因素①为:(2)因素②为:项目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概念举例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是相关的。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无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自然灾害。

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

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尝试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如温度、水分、风、极端气候、食物、竞争、天敌、寄生者、传染病等进行分类。(1)非密度制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密度制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水分、风、极端气候食物、竞争、天敌、寄生者、传染病1.濒危生物的保护:调查了解预测采取种群数量特征影响因素生存状态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保护措施降低环境阻力提高K值①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后使鱼的数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2.生物资源的利用——指导渔业捕捞②渔网网目不应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渔业产量。③“休渔期”和“禁渔区”。

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思考: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捞量,什么时候捕捞?达到K值时3.有害生物的防治(1)鼠害防治①采用

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②通过减少其获得

的机会降低其环境容纳量,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化学物理食物(2)农林害虫的防治①化学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伤及

害虫的天敌。②生物防治: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有害生物的防治尽量在种群数量

时进行,此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

,而且增长速率

,越早防治越好。低于K/2少小种群数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决定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气候因素(温度、水分)阳光种内种间种间竞争捕食寄生种内竞争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内因)(外因)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一、概念检测1、××2、D3、C二、拓展应用1、这句话很有道理。例如,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在物种保护、渔业管理、有害生物防止等方面制订相应对策

2.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数量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