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西师大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
《六 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西师大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
《六 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西师大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
《六 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西师大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
《六 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西师大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折线统计图》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在以下哪个选项中,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A.学生身高分布图B.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图C.一天内温度变化图D.图书馆藏书数量分布图2、以下哪个说法关于折线统计图是错误的?A.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变化B.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的趋势C.折线统计图只能用一条折线来表示数据D.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整体趋势3、小华家连续四周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以下哪种图表最适合展示这四周的用电量变化情况?A.柱状图B.饼图C.折线图D.散点图4、以下关于折线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折线图可以用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B.折线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对比C.折线图的横轴通常表示时间D.折线图的纵轴表示数据的绝对值5、某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30人。如果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0%,则全班共有(

)A.20人B.50人C.80人D.100人6、在一次调查中,某班五年级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的平均时间如下表所示:星期看书时间(小时)一2.5二3.0三2.5四3.5五2.0六3.0日4.0该班五年级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的平均时间为(

)A.2.8小时B.3.0小时C.3.4小时D.3.6小时二、多选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小明的班级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比赛结束后,统计了每个小组的跳绳次数。以下是小明班级的跳绳次数折线统计图,根据图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最多。B.第三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比第二个小组少。C.第四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是第二个小组的两倍。D.整个班级的跳绳次数在比赛过程中有增有减。2、某班级进行了一场数学竞赛,统计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布。以下是该班级数学竞赛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班级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0%。B.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比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多。C.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是成绩在60-7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的两倍。D.班级中成绩分布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3、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成绩分布如下:优秀(90分以上)的有15人,良好(80-89分)的有20人,及格(60-79分)的有25人,不及格(60分以下)的有10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统计图。选项:A.折线统计图B.柱状图C.饼图D.散点图4、某市一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如下表所示:月份AQI指数1月802月703月904月1005月1106月1207月1308月1409月13010月12011月10012月90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统计图。选项:A.折线统计图B.柱状图C.饼图D.散点图5、某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有60人,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8人,获得二等奖的有12人,获得三等奖的有18人,其他奖项的有22人。请绘制一个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饼状图6、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A.可以显示数量的多少B.可以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可以显示数量的比例关系D.可以显示数量的具体数值三、计算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一题:小明家最近一个月的每天用电量如下表所示:日期用电量(度)1号182号203号224号215号236号197号258号209号2210号24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要求:(1)计算这一周内每天平均用电量。(2)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每天的用电量变化情况。(3)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这一周内用电量最多的一天和最少的一天。第二题根据下表中某城市2023年1月至6月的平均气温(单位:℃),完成下列任务: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平均气温-218162228在方格纸上绘制折线统计图表示该城市这六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根据所绘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是多少度?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是多少度?从1月到6月,平均气温总体趋势是怎样的?从3月到4月,平均气温上升了多少度?如果7月的平均气温继续按照前六个月的增长趋势,你认为7月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是多少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此部分需要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完成。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来表示月份和温度,确保图形清晰且准确地反映数据。例如,可以使用每格代表1℃,而横轴上每个月份之间保持等距。根据所绘折线图回答问题:最低平均气温的月份及温度:第三题:某市为了了解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频率,随机调查了100位市民,记录了他们在一个月内骑自行车的天数。以下是他们骑自行车的天数分布情况:骑自行车天数|人数———–|—–1天|102天|203天|304天|205天或以上|20(1)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表示市民骑自行车天数的分布情况。(2)根据折线统计图,请回答以下问题:A.绝大多数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多少天?B.有多少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5天或以上?第四题:小明家养了若干只鸡和鸭,鸡和鸭的总数是40只。已知鸡的数量是鸭数量的3倍。请根据以下折线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请问鸡的数量是多少只?请问鸭的数量是多少只?如果鸡和鸭的养殖成本分别是每只5元和每只3元,小明家养鸡和鸭的总成本是多少元?(注:折线统计图如下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030405060708090100四、操作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某城市一周内每天的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日期平均气温(℃)星期一22星期二24星期三25星期四23星期五26星期六27星期日24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并分析一周内气温的变化趋势。第二题: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所示:班级A班B班C班优秀8人6人7人良好12人10人11人及格15人14人12人不及格5人6人4人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张六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各班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五、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某市五年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身高区间(cm)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40-1502025150-1601518160-1701012170-18085(1)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2)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男生和女生在哪个身高区间的分布人数最多,并简要说明原因。第二题: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奖情况如下:班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班3人4人5人二班2人5人3人三班1人3人4人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三个班级在不同奖项上的获奖人数。请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个班级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最多?哪个班级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少?三个班级共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数是多少?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哪个班级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最多?第三题:某校五年级三个班级的5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所示:班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不良(60-69分)一班1215105二班812155三班1010105(1)请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反映三个班级优秀、良好、中等、不良成绩的比例。(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较为均衡?第四题:某学校五年级下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体育活动项目参加人数跑步40人篮球30人足球25人游泳35人乒乓球20人(1)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2)请观察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个体育活动项目的参加人数最多?哪个体育活动项目的参加人数最少?哪两个体育活动项目的参加人数相等?第五题:某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举行了一次数学知识竞赛,各班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参赛人数2530203528(1)请根据上表数据,画出各班参赛人数的折线统计图。(2)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A.哪个班级的参赛人数最多?最多是多少人?B.哪个班级的参赛人数最少?最少是多少人?C.全校共有多少人参赛?D.参赛人数最多和最少的班级之间相差多少人?《六折线统计图》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在以下哪个选项中,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A.学生身高分布图B.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图C.一天内温度变化图D.图书馆藏书数量分布图答案:C解析:折线统计图主要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变化的趋势。因此,一天内温度变化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而其他选项更适合使用条形图或饼图来展示。2、以下哪个说法关于折线统计图是错误的?A.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变化B.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的趋势C.折线统计图只能用一条折线来表示数据D.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整体趋势答案:C解析:折线统计图可以由多条折线组成,每条折线代表一个数据集或变量。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折线统计图不是只能用一条折线来表示数据。其他选项描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3、小华家连续四周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以下哪种图表最适合展示这四周的用电量变化情况?A.柱状图B.饼图C.折线图D.散点图答案:C解析: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因此最适合展示小华家连续四周的用电量变化情况。4、以下关于折线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折线图可以用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B.折线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对比C.折线图的横轴通常表示时间D.折线图的纵轴表示数据的绝对值答案:B解析:折线图主要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虽然也可以用来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对比,但这不是其主要用途。折线图的横轴通常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数据的绝对值。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5、某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30人。如果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0%,则全班共有(

)A.20人B.50人C.80人D.100人答案:B解析:设全班共有x人,则男生人数为0.6x,女生人数为0.4x。根据题意,0.6x=0.4x+30,解得x=50。所以全班共有50人。6、在一次调查中,某班五年级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的平均时间如下表所示:星期看书时间(小时)一2.5二3.0三2.5四3.5五2.0六3.0日4.0该班五年级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的平均时间为(

)A.2.8小时B.3.0小时C.3.4小时D.3.6小时答案:C解析:将每周看书的总时间相加,得到2.5+3.0+2.5+3.5+2.0+3.0+4.0=20小时。然后将总时间除以天数7,得到平均时间20/7≈2.86小时,四舍五入后得到3.4小时。所以该班五年级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的平均时间为3.4小时。二、多选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小明的班级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比赛结束后,统计了每个小组的跳绳次数。以下是小明班级的跳绳次数折线统计图,根据图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最多。B.第三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比第二个小组少。C.第四个小组的跳绳次数是第二个小组的两倍。D.整个班级的跳绳次数在比赛过程中有增有减。答案:B、C、D解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第四个小组的跳绳次数确实在某个时间段达到了第二个小组的两倍,而第三个小组的跳绳次数在某些时间段确实比第二个小组少,同时整个班级的跳绳次数在比赛过程中呈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所以B、C、D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无法从图表中直接得出。2、某班级进行了一场数学竞赛,统计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布。以下是该班级数学竞赛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班级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0%。B.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比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多。C.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是成绩在60-7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的两倍。D.班级中成绩分布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答案:B、C、D解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折线比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折线要高,说明人数更多,所以B选项正确。成绩在90分以上的折线是成绩在60-70分之间的折线的两倍,所以C选项正确。同时,折线图显示成绩在中间区域的人数较多,两头的人数较少,符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中不及格学生的比例无法从图表中直接得出,因此是错误的。3、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成绩分布如下:优秀(90分以上)的有15人,良好(80-89分)的有20人,及格(60-79分)的有25人,不及格(60分以下)的有10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统计图。选项:A.折线统计图B.柱状图C.饼图D.散点图答案:B、C解析:由于本题需要展示不同成绩段的人数比例,柱状图和饼图都能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折线图和散点图更适合展示数据随时间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因此不适合本题。4、某市一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如下表所示:月份AQI指数1月802月703月904月1005月1106月1207月1308月1409月13010月12011月10012月90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统计图。选项:A.折线统计图B.柱状图C.饼图D.散点图答案:A、B解析:由于本题需要展示AQI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折线图和柱状图都能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饼图适合展示占比,不适合展示趋势。散点图适合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适合展示单一变量的趋势。5、某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有60人,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8人,获得二等奖的有12人,获得三等奖的有18人,其他奖项的有22人。请绘制一个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饼状图答案:A、C解析:本题需要展示各个奖项人数的分布情况,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或饼状图)都能够直观地展示数量的多少和占比情况。折线统计图主要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变化的趋势,不适合展示本题的数据。因此,选择A、C。6、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A.可以显示数量的多少B.可以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可以显示数量的比例关系D.可以显示数量的具体数值答案:B解析:折线统计图主要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它可以清楚地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选项A描述的是所有统计图的基本特点,选项C描述的是扇形统计图和饼状图的特点,选项D描述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B。三、计算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一题:小明家最近一个月的每天用电量如下表所示:日期用电量(度)1号182号203号224号215号236号197号258号209号2210号24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要求:(1)计算这一周内每天平均用电量。(2)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每天的用电量变化情况。(3)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这一周内用电量最多的一天和最少的一天。答案:(1)计算这一周内每天平均用电量:总用电量=18+20+22+21+23+19+25+20+22+24=210度平均用电量=总用电量/天数=210度/10天=21度(2)由于无法在此直接绘制折线图,请您根据上述数据自行绘制。(3)根据折线统计图,用电量最多的一天为7号,用电量为25度;用电量最少的一天为6号,用电量为19度。解析:(1)计算平均用电量时,将所有天数内的用电量相加,然后除以天数,得到平均数。(2)绘制折线图时,将日期作为横坐标,用电量作为纵坐标,根据每天的用电量在坐标系中绘制相应的点,然后用直线连接这些点。(3)分析用电量最多和最少的一天时,观察折线图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确定对应的日期和用电量。第二题根据下表中某城市2023年1月至6月的平均气温(单位:℃),完成下列任务: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平均气温-218162228在方格纸上绘制折线统计图表示该城市这六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根据所绘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是多少度?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是多少度?从1月到6月,平均气温总体趋势是怎样的?从3月到4月,平均气温上升了多少度?如果7月的平均气温继续按照前六个月的增长趋势,你认为7月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是多少度?答案与解析:绘制折线统计图:此部分需要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完成。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来表示月份和温度,确保图形清晰且准确地反映数据。例如,可以使用每格代表1℃,而横轴上每个月份之间保持等距。根据所绘折线图回答问题:最低平均气温的月份及温度:答案:1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为-2℃。解析:通过观察表格或绘制好的折线图,可以看出1月份的点位于所有其他月份之下,即它的平均气温最低。最高平均气温的月份及温度:答案:6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8℃。解析:同样地,通过观察图表或表格,可以看到6月份的点是最高的,表明其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的总体趋势:答案:从1月到6月,平均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解析:折线图上的线条从左下角逐渐向右上方倾斜,显示了随着月份的增加,平均气温也在稳步上升。3月到4月平均气温的升幅:答案:从3月到4月,平均气温上升了8℃。解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3月的平均气温为8℃,4月则为16℃,两者相减得到升幅为8℃。7月平均气温的预测:答案:如果7月的平均气温继续按前六个月的增长趋势,我们可以推测7月的平均气温可能会超过28℃。一个合理的猜测可能是32℃左右。解析:考虑到从1月到6月每个月平均气温大约增加了4-6℃不等,若此增长模式持续,则7月的平均气温预计会在6月的基础上再增加4-6℃。因此,32℃是一个基于现有数据做出的合理估计。不过,实际气温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个预测仅供参考。第三题:某市为了了解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频率,随机调查了100位市民,记录了他们在一个月内骑自行车的天数。以下是他们骑自行车的天数分布情况:骑自行车天数|人数———–|—–1天|102天|203天|304天|205天或以上|20(1)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表示市民骑自行车天数的分布情况。(2)根据折线统计图,请回答以下问题:A.绝大多数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多少天?B.有多少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5天或以上?答案:(1)请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2)A.绝大多数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3天,因为3天的人数最多,有30人。B.有20位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5天或以上。解析:(1)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横轴表示骑自行车的天数,纵轴表示人数。将每个天数的人数用点标在相应的位置上,然后用直线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折线统计图。(2)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骑自行车3天的人数最多,因此绝大多数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3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5天或以上的人数也有20人,所以有20位市民一个月内骑自行车5天或以上。第四题:小明家养了若干只鸡和鸭,鸡和鸭的总数是40只。已知鸡的数量是鸭数量的3倍。请根据以下折线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请问鸡的数量是多少只?请问鸭的数量是多少只?如果鸡和鸭的养殖成本分别是每只5元和每只3元,小明家养鸡和鸭的总成本是多少元?(注:折线统计图如下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030405060708090100答案:鸡的数量是30只。鸭的数量是10只。小明家养鸡的总成本是150元(30只鸡×5元/只),养鸭的总成本是30元(10只鸭×3元/只)。因此,总成本是180元。解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到鸡和鸭的数量在40只时折线分别位于20和10的位置。因此,鸡的数量是30只(40只总数减去10只鸭的数量),鸭的数量是10只。根据题目给出的成本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小明家养鸡和鸭的总成本。四、操作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某城市一周内每天的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日期平均气温(℃)星期一22星期二24星期三25星期四23星期五26星期六27星期日24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并分析一周内气温的变化趋势。答案:绘制折线统计图:横坐标表示日期(星期一至星期日)。纵坐标表示平均气温(℃)。将每天的气温用点标出,并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分析气温变化趋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气温逐渐升高。星期三气温达到最高,为25℃。从星期四到星期六,气温有所下降,但星期六的气温又有所回升。星期日气温与星期二相同,为24℃。整体来看,一周内气温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周末气温相对稳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展示数据和分析数据变化趋势的能力。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气温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分析折线的走势来理解气温的升降变化。同时,这也考察了学生对统计图基本要素的认识,包括横坐标、纵坐标、数据点的标记和连接方式等。第二题: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所示:班级A班B班C班优秀8人6人7人良好12人10人11人及格15人14人12人不及格5人6人4人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张六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各班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答案:绘制六折线统计图如下:优秀^||A班B班C班|/\/\/|/\/\/|/\/\/|867|-------------------||良好|-------------------||及格|-------------------||不及格|-------------------|分析:A班在优秀和良好等级上的学生人数较多,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最少。B班在良好等级上的学生人数最多,但在优秀等级上的学生人数比C班少。C班在及格等级上的学生人数最多,但在优秀等级上的学生人数最多。从整体来看,A班的成绩较为均衡,而B班和C班在及格和不及格等级上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五、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某市五年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身高区间(cm)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40-1502025150-1601518160-1701012170-18085(1)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2)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男生和女生在哪个身高区间的分布人数最多,并简要说明原因。答案:(1)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女生|25|*20|*15|*10|*5|*------------------140150160170180男生(2)根据折线统计图,女生在140-150cm的身高区间分布人数最多,男生在150-160cm的身高区间分布人数最多。解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男生和女生在不同身高区间的分布情况。女生在140-150cm的身高区间人数最多,说明在这个区间内的女生较多;而男生在150-160cm的身高区间人数最多,可能是因为在这个身高区间的男生已经超过了女生,或者是男生在这个身高区间的集中度较高。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第二题: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奖情况如下:班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班3人4人5人二班2人5人3人三班1人3人4人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三个班级在不同奖项上的获奖人数。请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个班级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最多?哪个班级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少?三个班级共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数是多少?答案: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哪个班级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最多?答案:一班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最多,为3人。哪个班级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少?答案:二班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少,为3人。三个班级共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数是多少?答案:一班一等奖和二等奖人数为3+4=7人,二班为2+5=7人,三班为1+3=4人,总共为7+7+4=18人。第三题:某校五年级三个班级的5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所示:班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不良(60-69分)一班1215105二班812155三班1010105(1)请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反映三个班级优秀、良好、中等、不良成绩的比例。(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较为均衡?答案:(1)见附图(此处无法直接展示图片,请根据题目要求自行绘制折线统计图)。(2)通过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