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TOC\o"1-2"\h\u12091第1章引言 3112221.1废水处理在造纸行业的意义 323951.1.1环保法规的要求 3141401.1.2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4227791.1.3降低生产成本 4137101.2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发展趋势 4201181.2.1生物处理技术 4232061.2.2膜分离技术 4180891.2.3化学处理技术 4207281.2.4资源回收技术 426141.2.5集成技术与优化 419563第2章造纸废水特性分析 563172.1造纸废水成分及特点 595242.2造纸废水排放标准与要求 5281432.3造纸废水处理现状与问题 516958第3章预处理技术 634543.1物理预处理 661843.1.1筛分与沉砂 692423.1.2混凝与絮凝 6268513.1.3调节水质 6233873.2化学预处理 644593.2.1化学氧化 658963.2.2化学沉淀 6241213.2.3化学吸附 7210523.3生物预处理 7256973.3.1活性污泥法 7170463.3.2生物膜法 731913.3.3厌氧处理技术 7230483.3.4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处理 79640第4章废水分离与浓缩技术 7174094.1超滤技术 7191264.2纳滤技术 884564.3反渗透技术 8285954.4蒸发结晶技术 87164第5章生物处理技术 8262885.1活性污泥法 837405.1.1基本原理 9232215.1.2工艺流程 9222725.1.3技术创新 9316875.2生物膜法 9200125.2.1基本原理 9112015.2.2工艺流程 940685.2.3技术创新 9151775.3厌氧处理技术 916345.3.1基本原理 10325595.3.2工艺流程 101735.3.3技术创新 1025465.4膜生物反应器(MBR) 1042465.4.1基本原理 10292495.4.2工艺流程 1055435.4.3技术创新 105810第6章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175466.1污泥浓缩与脱水 1141036.1.1污泥浓缩技术 11140056.1.2污泥脱水技术 11201456.2污泥焚烧与固化 11113526.2.1污泥焚烧技术 1114076.2.2污泥固化技术 11150776.3污泥土地利用与建材利用 11211376.3.1污泥土地利用 12134806.3.2污泥建材利用 1224833第7章化学处理技术 12149197.1氧化还原法 12207237.1.1氧化剂的选择与应用 12115587.1.2还原剂的选择与应用 12247947.1.3氧化还原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 12128007.2吸附法 13271967.2.1吸附剂的选择与应用 13115727.2.2吸附工艺优化 1354327.3离子交换法 13119307.3.1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与应用 134097.3.2离子交换工艺优化 1312507第8章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13228548.1废水回用技术 13288308.1.1简介 1380008.1.2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145208.2蒸发冷凝水回用 14265198.2.1简介 14162298.2.2蒸发冷凝水处理工艺 14184258.3污泥与废渣资源化利用 14168858.3.1简介 1435288.3.2污泥与废渣处理技术 1424107第9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15281259.1预处理工程案例 1599579.1.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预处理工程 15172499.1.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厂预处理工程 15223739.2生物处理工程案例 15241589.2.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生物处理工程 15169169.2.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厂生物处理工程 15102379.3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案例 1546929.3.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污泥处理工程 15208729.3.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工程 15250709.3.3案例三:某造纸企业污泥焚烧工程 1611435第10章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162633110.1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163239110.1.1生物处理技术 162572710.1.2膜分离技术 162779510.1.3高级氧化技术 16910210.2废水处理设备优化 162288810.2.1设备结构优化 16362710.2.2材料选择与应用 163094110.3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 171485910.3.1数据采集与处理 172410010.3.2模型建立与优化 171449510.3.3自动化控制策略 17711810.4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前景预测 17142110.4.1环保法规与政策推动 17329010.4.2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172816710.4.3资源化利用成为趋势 17第1章引言1.1废水处理在造纸行业的意义造纸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制造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色度,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造纸行业废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废水处理在造纸行业的意义:1.1.1环保法规的要求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水,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排放要求,减轻对环境的影响。1.1.2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废水处理是造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处理废水,企业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形象,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1.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新鲜水资源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通过回收利用,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1.2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本章节将介绍以下几种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1.2.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1.2.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通过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等进行分离,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1.2.3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如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4资源回收技术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资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资源回收技术通过对废水中的有价物质进行回收,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如纤维素提取、木质素改性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造纸行业的资源利用率。1.2.5集成技术与优化为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程度,各类技术逐渐呈现出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优化组合各种处理技术,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第2章造纸废水特性分析2.1造纸废水成分及特点造纸废水主要来源于制浆、漂白、打浆、抄纸等生产过程,其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机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是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2)悬浮物:主要包括细小纤维、填料、颜料等,影响废水的外观和透明度。(3)无机盐:主要包括硫酸盐、氯化物、钠、钾等,来源于制浆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4)毒性物质:如酚、氰、硫化物等,主要来源于漂白过程。造纸废水的特点如下:(1)污染物浓度高:COD、BOD、SS等指标均较高,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2)色度大:废水中的木质素、颜料等物质导致色度高。(3)生化性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利于生物处理。(4)温度较高:造纸废水温度通常在3050℃,对生物处理有一定影响。2.2造纸废水排放标准与要求我国对造纸废水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1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等。这些标准对COD、BOD、SS、pH、色度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的排放限值。根据地区和流域的要求,部分地区还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造纸企业需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对废水进行处理,保证达标排放。2.3造纸废水处理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高级氧化处理等。具体方法如下:(1)物化处理:采用沉淀、气浮、吸附、离子交换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2)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降低COD、BOD等指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等。(3)高级氧化处理:通过臭氧、芬顿、光催化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色度。但是造纸废水处理仍存在以下问题:(1)处理效果不稳定:受废水水质、水量波动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波动较大。(2)能耗和运行成本高:高级氧化处理等工艺能耗较高,导致运行成本增加。(3)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和纤维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4)设备腐蚀和污泥处理问题:废水中腐蚀性物质和污泥产量较大,对设备运行和污泥处理带来挑战。第3章预处理技术3.1物理预处理3.1.1筛分与沉砂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物理预处理是首要步骤。筛分与沉砂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纤维和砂粒等较大颗粒物质。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分离出来,为后续处理降低难度。3.1.2混凝与絮凝混凝与絮凝是利用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沉淀或浮选去除。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和BOD5,减轻后续处理负荷。3.1.3调节水质调节水质是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温度和浓度等参数,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物理预处理阶段的调节水质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温度控制和稀释等操作。3.2化学预处理3.2.1化学氧化化学氧化是利用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降低其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化学氧化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3.2.2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盐等污染物与试剂反应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有石灰、硫酸亚铁等。3.2.3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达到去除目的。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3.3生物预处理3.3.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实现污染物去除。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等特点。3.3.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固定在填料或载体上,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该方法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3.3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该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3.3.4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处理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处理是利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对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进行捕食和分解,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该方法在改善水质、提高出水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4章废水分离与浓缩技术4.1超滤技术超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理是利用压力差驱动,通过孔径为0.01~0.1μm的超滤膜,实现对废水中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大分子物质的分离。超滤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提高废水澄清度。(2)浓缩造纸废水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3)降低生物处理阶段的污泥产量,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担。4.2纳滤技术纳滤技术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压力低、膜污染小、脱盐率适中等特点。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纳滤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脱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2)去除废水中的色度,改善废水外观。(3)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等。4.3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盐率和分离效果。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2)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3)回收废水中的水资源,减少新鲜水资源的使用。4.4蒸发结晶技术蒸发结晶技术是将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通过加热蒸发,使其结晶析出,从而实现废水分离与浓缩的一种方法。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蒸发结晶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回收废水中的硫酸钠、氯化钠等无机盐,实现资源化利用。(2)降低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浓度,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担。(3)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上四种废水分离与浓缩技术,造纸行业可以在实现废水处理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第5章生物处理技术5.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用于造纸行业废水的处理。该方法通过在废水中注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5.1.1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将污染物转化为微生物生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溶解氧、污泥龄等参数,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有效去除。5.1.2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污泥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等设施,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调节水质;生化处理阶段采用曝气池、二沉池等设备,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污泥处理阶段包括浓缩、稳定和处置等步骤。5.1.3技术创新针对活性污泥法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改良活性污泥法、深床活性污泥法等。这些技术通过优化反应器结构、调整运行参数和引入新型微生物,提高了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5.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固定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5.2.1基本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固定载体上的附着和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5.2.2工艺流程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固定、生化处理和出水处理等阶段。预处理阶段与活性污泥法相似,旨在去除悬浮物和调节水质;生物膜固定阶段采用生物膜载体,如填料、纤维束等;生化处理阶段利用生物膜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出水处理阶段包括过滤、消毒等步骤。5.2.3技术创新生物膜法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生物膜载体材料的研究、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优化以及生物膜微生物的筛选与调控。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和抗冲击能力。5.3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5.3.1基本原理厌氧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在此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发酵、产氢、产乙酸等阶段逐步降解有机物。5.3.2工艺流程厌氧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厌氧反应器、后处理等阶段。预处理阶段旨在去除悬浮物和调节水质;厌氧反应器是核心设备,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后处理阶段包括沉淀、过滤等步骤,以保证出水水质。5.3.3技术创新针对厌氧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反应器结构、优化运行参数、引入高效微生物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厌氧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5.4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5.4.1基本原理MBR的基本原理是在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出水。5.4.2工艺流程MBR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反应、膜分离和出水处理等阶段。预处理阶段与活性污泥法相似;生物反应阶段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膜分离阶段通过中空纤维膜等设备实现固液分离;出水处理阶段包括消毒等步骤。5.4.3技术创新MBR在造纸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涉及膜材料研发、膜污染控制、生物反应器设计优化等方面。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MBR的处理功能、降低运行成本并延长膜寿命。第6章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污泥浓缩与脱水污泥浓缩与脱水是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首要步骤,旨在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环节创造条件。本节将重点探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浓缩与脱水的技术创新方案。6.1.1污泥浓缩技术(1)超滤技术:采用超滤膜对污泥进行浓缩,可提高污泥浓度,降低后续脱水环节的压力。(2)絮凝剂优化:选择适宜的絮凝剂,提高污泥絮凝效果,从而提高污泥浓缩效率。6.1.2污泥脱水技术(1)离心脱水: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效果好,但能耗较高。(2)压榨脱水:通过压榨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可降低能耗,提高脱水效率。(3)真空脱水:利用真空泵对污泥进行脱水,具有脱水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6.2污泥焚烧与固化污泥焚烧与固化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热能。本节将介绍造纸行业污泥焚烧与固化的技术创新方案。6.2.1污泥焚烧技术(1)流化床焚烧:利用流化床焚烧炉对污泥进行焚烧,具有燃烧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2)热解焚烧:通过热解技术对污泥进行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6.2.2污泥固化技术(1)水泥固化:将污泥与水泥混合,通过水泥的水化反应实现污泥的固化。(2)硅酸盐固化:利用硅酸盐对污泥进行固化,固化效果良好,且环保功能较高。6.3污泥土地利用与建材利用污泥土地利用与建材利用是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本节将探讨造纸行业污泥土地利用与建材利用的技术创新方案。6.3.1污泥土地利用(1)农业土地利用:将符合标准的污泥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提高土壤肥力。(2)城市绿化:利用污泥作为绿化用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6.3.2污泥建材利用(1)污泥砖:将污泥作为原料生产砖块,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2)污泥混凝土:将污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功能。通过以上技术创新方案,造纸行业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将更加高效、环保,为我国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7章化学处理技术7.1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原理是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降解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以下是氧化还原法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7.1.1氧化剂的选择与应用(1)常用氧化剂: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2)复合氧化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剂组合使用,提高氧化效果。(3)绿色氧化剂:如光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等,具有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的特点。7.1.2还原剂的选择与应用(1)常用还原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2)复合还原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还原剂组合使用,提高还原效果。(3)新型还原剂:如纳米铁、生物还原剂等,具有还原性强、无毒副作用等优点。7.1.3氧化还原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1)反应器类型:固定床、流化床、悬浮床等。(2)反应器材料:耐腐蚀、高强度、导电功能好的材料。(3)反应器结构:优化反应器内部结构,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效率。7.2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技术。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7.2.1吸附剂的选择与应用(1)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2)沸石: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能力和选择性吸附功能。(3)硅胶: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和稳定性。(4)新型吸附剂:如改性活性炭、纳米吸附剂等,具有更高的吸附功能。7.2.2吸附工艺优化(1)吸附剂用量:根据废水水质和吸附剂功能确定最佳用量。(2)吸附时间:通过实验确定适宜的吸附时间。(3)吸附温度:控制吸附过程中的温度,提高吸附效果。(4)吸附pH:调节废水pH值,提高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功能。7.3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离子性污染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可回收有价物质等优点。7.3.1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与应用(1)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阴离子污染物。(2)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阳离子污染物。(3)复合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去除废水中的阴阳离子污染物。7.3.2离子交换工艺优化(1)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提高树脂的交换容量和稳定性。(2)离子交换柱的设计:优化柱径、柱高、流速等参数。(3)离子交换工艺组合:结合其他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4)再生液的选取:选择合适的再生液,降低运行成本。第8章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8.1废水回用技术8.1.1简介废水回用技术是指将造纸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生产或其他用途的技术。该技术有利于减少新鲜水资源消耗,降低废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8.1.2废水回用处理工艺造纸废水回用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回用处理四个阶段。具体技术包括:(1)预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浮油等污染物,调节水质。(2)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污染物浓度。(3)深度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4)回用处理: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实现对废水的进一步浓缩和回用。8.2蒸发冷凝水回用8.2.1简介蒸发冷凝水回用技术是指将造纸行业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次用于生产或其他用途。8.2.2蒸发冷凝水处理工艺蒸发冷凝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冷凝水收集: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2)预处理:去除冷凝水中的悬浮物、油类等污染物。(3)离子交换: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防止结垢。(4)回用:将处理后的冷凝水回用于生产或其他用途。8.3污泥与废渣资源化利用8.3.1简介污泥与废渣资源化利用是指将造纸行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废渣进行有效处理,转化为有价资源或实现安全处置。8.3.2污泥与废渣处理技术(1)污泥干化:采用机械脱水、热干化等方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便于后续处理。(2)废渣利用:废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肥料等。(3)生物质能源:将污泥和废渣进行厌氧消化,产生生物质气体,用作燃料或发电。(4)安全处置:对于难以资源化利用的污泥和废渣,采取安全处置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以上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造纸行业可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为我国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案例9.1预处理工程案例9.1.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预处理工程该企业采用先进的筛网过滤技术,对造纸废水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去除悬浮物和粗纤维。通过调节pH值和温度,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9.1.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厂预处理工程该厂采用气浮法进行预处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还采用了化学絮凝法,进一步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9.2生物处理工程案例9.2.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生物处理工程该企业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悬挂链式曝气装置,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废水的COD、BOD5等污染物指标明显下降。9.2.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厂生物处理工程该厂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生物处理,通过调节运行周期,实现废水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时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剩余污泥,降低污泥产量。9.3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案例9.3.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污泥处理工程该企业采用板框压滤机对剩余污泥进行压榨,降低污泥含水率。经过压榨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用作锅炉燃料或建材原料。9.3.2案例二: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