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940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概述 477021.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452181.2内审员角色与职责 4230111.3培训目的与意义 410917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要求 4177302.1ISO9001标准简介 5155392.2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5303912.3核心术语和定义 517682第3章内部审核流程与实施 631983.1内部审核策划 6265463.1.1确定审核范围与目的 699523.1.2制定审核计划 618963.1.3选择审核员 667253.2审核活动的准备 6225933.2.1审核前培训 6160673.2.2审核文件的准备 6238833.2.3通知被审核部门 6126023.3审核活动的实施 7301513.3.1开启会议 7149113.3.2审核执行 7319783.3.3不符合项的识别与记录 7290243.4审核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7226703.4.1审核报告编制 7101183.4.2审核报告提交 7303403.4.3体系改进 714729第4章审核技巧与方法 7300584.1审核技巧 7133554.1.1文件审核 7238524.1.2流程分析 8156334.1.3数据分析 8114204.2面谈与沟通技巧 842204.2.1倾听 8278494.2.2提问 886514.2.3沟通 8163734.3审核抽样方法 874414.3.1随机抽样 8208324.3.2非随机抽样 9149084.4实地审核注意事项 9297594.4.1审核计划 957974.4.2审核证据 9295904.4.3审核发觉 9122954.4.4审核报告 925048第5章不符合项的识别与整改 9133495.1不符合项的判定 10282725.1.1内审员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应依据标准要求、体系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审核过程中发觉的不符合体系要求的情况进行判定。 10129695.1.2判定不符合项时,应考虑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包括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 10144965.1.3判定不符合项应具有以下依据: 10273995.2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制 1047025.2.1内审员在发觉不符合项后,应编制不符合项报告,内容包括: 10323585.2.2不符合项报告应清晰、准确、具体,便于责任部门及人员理解和整改。 10315095.3整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0199335.3.1责任部门应根据不符合项报告,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包括: 1065205.3.2整改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以保证不符合项得到有效整改。 10203555.4整改效果的跟踪与验证 10298855.4.1整改完成后,内审员应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整改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10146345.4.2跟踪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1289355.4.3整改效果验证合格后,内审员应将不符合项关闭,并对关闭情况进行记录。 115558第6章内部审核案例分析 11286136.1实际案例介绍 11170126.1.1问题描述 11154316.1.2初步分析 11317076.2案例分析方法 11281356.2.1根本原因分析 1175786.2.2流程分析 12298036.2.3数据分析 1261206.3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12267696.3.1启示 12277526.3.2经验总结 1218914第7章内审员考核要求与方法 12223077.1考核标准与内容 12236197.1.1考核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公司内部规定,保证内审员具备以下能力: 12113697.1.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09697.2考核流程与组织 13313797.2.1考核流程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总分的60%,实践考核占总分的40%。 1390167.2.2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13140767.2.3实践考核由内审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由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观察、评估。 1348657.2.4考核组织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小组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13142607.3考核评分体系 13254187.3.1理论考核评分标准如下: 1319627.3.2实践考核评分标准如下: 1321947.4考核结果判定与反馈 13208477.4.1考核结果根据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总分进行判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1348807.4.2考核合格标准为:理论考核得分≥60分,实践考核得分≥60分,且总分≥120分。 13155437.4.3考核不合格的内审员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取消其内审员资格。 13272807.4.4考核结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反馈给内审员,并对考核不合格的内审员提供改进建议和培训指导。 1415688第8章内审员持续能力提升 14231138.1持续学习与培训 1415278.1.1参加内部培训 14297738.1.2参加外部培训 14104588.1.3自主学习 14208618.2实践经验积累与分享 14301798.2.1经验积累 1467038.2.2经验分享 14295688.3专业网络与资源利用 14258258.3.1加入专业组织 14268608.3.2利用网络资源 1591398.3.3参与学术研究 15287588.4个人能力评估与改进 15241888.4.1能力评估 15304808.4.2制定改进计划 1599068.4.3跟踪改进效果 151120第9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职责与道德规范 15234329.1内审员职责与权利 1591309.1.1内审员职责 15184039.1.2内审员权利 15299609.2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16125719.2.1道德规范 16162709.2.2行为准则 16257629.3保持独立性与公正性 16314389.4信息保密与隐私保护 161030第10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与考核总结 171262910.1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17254310.2考核结果分析与反馈 172770710.3持续优化内审员培训体系 17614110.4提高内审员综合素质与能力 17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概述1.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QMS)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产品生产、服务提供等过程进行策划、实施、监控和改进的一系列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1.2内审员角色与职责内审员(InternalAuditor)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主要负责对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评估和监督。内审员的职责如下:(1)了解并掌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流程和标准;(2)根据内审计划,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保证审核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性;(3)发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效果;(4)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工作,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持;(5)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工作。1.3培训目的与意义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内审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保证内审员能够熟练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履行内审职责。培训的意义如下:(1)提升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强化内审员在实际审核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审核效果;(3)增强内审员发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培养内审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5)满足企业及相关方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通过本次培训,使内审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相关知识,为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持。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要求2.1ISO9001标准简介ISO9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之一。该标准旨在指导各类组织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ISO9001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性质还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2.2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领导作用:最高管理者应通过领导作用和承诺,确立组织的发展方向,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保证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有效实施。(2)顾客导向:组织应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增强顾客满意度。(3)全员参与:组织应鼓励并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4)过程方法:组织应采用过程方法,对各个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质量目标的持续改进。(5)系统化管理:组织应将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管理,保证各环节协同工作。(6)持续改进:组织应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7)事实依据决策:组织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分析,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8)供应商关系:组织应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2.3核心术语和定义以下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术语和定义:(1)质量:反映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2)管理体系:组织建立方针、目标以及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系统。(3)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4)持续改进: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5)顾客满意度: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6)内部审核:组织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自我审核,以保证其有效运行。(7)不合格:未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8)纠正措施:为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而采取的措施。(9)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而采取的措施。(10)审核证据:通过审核活动收集的信息,用于评价审核准则的满足程度。(11)审核准则:用于评价审核证据的一组要求或标准。(12)认证:第三方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认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公正、独立的活动。第3章内部审核流程与实施3.1内部审核策划3.1.1确定审核范围与目的明确审核所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确定内部审核的目的,如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标准要求等。3.1.2制定审核计划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各审核区域的审核频率、审核时间及审核人员。3.1.3选择审核员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内审员;保证审核员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3.2审核活动的准备3.2.1审核前培训对内审员进行审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强化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流程的理解。3.2.2审核文件的准备收集并研究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准备审核检查表,明确审核项目、内容及方法。3.2.3通知被审核部门提前通知被审核部门,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日程安排;保证被审核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3.3审核活动的实施3.3.1开启会议介绍审核团队成员,明确审核任务及分工;保证被审核部门相关人员了解审核的目的、过程及要求。3.3.2审核执行按照审核计划,运用面谈、观察、文件审查等方法进行审核;严格遵守审核流程,保证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3.3.3不符合项的识别与记录发觉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时,应予以记录;与被审核部门沟通,确认不符合项及原因。3.4审核报告的编制与提交3.4.1审核报告编制汇总审核发觉,编制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包括不符合项、改进建议、潜在风险等内容。3.4.2审核报告提交将审核报告提交给被审核部门及相关管理层;保证报告中所提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和跟踪。3.4.3体系改进被审核部门针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内审员跟踪验证整改效果,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第4章审核技巧与方法4.1审核技巧4.1.1文件审核文件审核是指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和表格等进行审查。内审员应掌握以下技巧:a)确认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及公司内部要求;b)检查文件之间的相互一致性,保证体系文件之间无矛盾之处;c)审核文件的更新和修订情况,保证现行文件的有效性;d)评估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1.2流程分析内审员应通过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梳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保证流程的合规性;b)分析流程中的职责分配,保证各部门和岗位职责明确;c)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和改进点,提出优化建议。4.1.3数据分析内审员应具备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觉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主要技巧如下:a)收集并整理质量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b)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质量数据,识别趋势和异常;c)结合实际业务,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4.2面谈与沟通技巧4.2.1倾听内审员在与被审核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时,应注重倾听,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4.2.2提问提问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内审员应掌握以下提问技巧:a)开放式提问,鼓励被访谈者提供详细信息;b)封闭式提问,确认事实和情况;c)引导式提问,帮助被访谈者梳理思路。4.2.3沟通内审员应保持与被审核部门的良好沟通,保证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主要沟通技巧包括:a)尊重对方,保持礼貌;b)表达清晰,避免歧义;c)及时反馈,保证沟通效果。4.3审核抽样方法4.3.1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内审员应掌握以下随机抽样方法: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系统随机抽样。4.3.2非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主观判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内审员可选用以下非随机抽样方法:a)判断抽样;b)方便抽样;c)集中抽样。4.4实地审核注意事项4.4.1审核计划内审员在进行实地审核前,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审核范围、时间、人员等。4.4.2审核证据内审员应收集充分的审核证据,保证审核结论的准确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文件和记录;b)现场观察;c)面谈和沟通。4.4.3审核发觉内审员应将审核发觉以书面形式记录,包括不合格项、潜在风险等。4.4.4审核报告审核结束后,内审员应编写审核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审核背景和目的;b)审核范围和时间;c)审核发觉和结论;d)改进建议。第5章不符合项的识别与整改5.1不符合项的判定5.1.1内审员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应依据标准要求、体系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审核过程中发觉的不符合体系要求的情况进行判定。5.1.2判定不符合项时,应考虑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包括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5.1.3判定不符合项应具有以下依据:a)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b)组织内部管理体系文件;c)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d)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e)实际操作与规定要求的偏差。5.2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制5.2.1内审员在发觉不符合项后,应编制不符合项报告,内容包括:a)不符合项描述;b)不符合项涉及的部门、岗位及人员;c)不符合项的判定依据;d)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e)发觉不符合项的日期及发觉人。5.2.2不符合项报告应清晰、准确、具体,便于责任部门及人员理解和整改。5.3整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5.3.1责任部门应根据不符合项报告,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包括:a)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b)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间;c)提交整改方案给质量管理部门审核;d)实施整改措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5.3.2整改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以保证不符合项得到有效整改。5.4整改效果的跟踪与验证5.4.1整改完成后,内审员应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整改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5.4.2跟踪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审核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b)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c)对整改结果进行记录,并反馈给责任部门;d)若整改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应要求责任部门重新制定整改措施,并重新实施。5.4.3整改效果验证合格后,内审员应将不符合项关闭,并对关闭情况进行记录。第6章内部审核案例分析6.1实际案例介绍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的内部审核案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案例背景如下:某制造型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在进行年度内部审核时,发觉以下问题:6.1.1问题描述在某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中,内审员发觉部分员工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导致产品尺寸不符合标准。6.1.2初步分析内审员对相关员工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以下原因:(1)员工对新作业指导书内容不熟悉;(2)作业现场环境嘈杂,员工无法清晰听到班长的工作安排;(3)部分员工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轻微偏差不会影响产品质量。6.2案例分析方法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6.2.1根本原因分析(1)从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利用因果图、鱼骨图等工具,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3)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6.2.2流程分析(1)分析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2)对比作业指导书与实际操作,找出差异;(3)优化流程,提高作业效率。6.2.3数据分析(1)收集相关数据,如生产记录、员工操作记录等;(2)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发生频率较高的时间和环节;(3)通过数据对比,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6.3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6.3.1启示(1)加强员工培训,保证员工熟悉作业指导书内容;(2)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消除侥幸心理。6.3.2经验总结(1)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要注重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3)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希望内审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内部审核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审核效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贡献力量。第7章内审员考核要求与方法7.1考核标准与内容7.1.1考核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公司内部规定,保证内审员具备以下能力:a)熟悉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要求及方法;b)能够独立开展内审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c)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d)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公司机密。7.1.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b)内部审核程序及方法;c)审核技巧与沟通技巧;d)实际案例分析。7.2考核流程与组织7.2.1考核流程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总分的60%,实践考核占总分的40%。7.2.2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7.2.3实践考核由内审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由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观察、评估。7.2.4考核组织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小组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7.3考核评分体系7.3.1理论考核评分标准如下:a)选择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30分;b)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c)案例分析题:共计50分。7.3.2实践考核评分标准如下:a)内审计划制定:10分;b)内审实施:20分;c)内审报告编写:10分;d)内审问题整改跟进:10分。7.4考核结果判定与反馈7.4.1考核结果根据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总分进行判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7.4.2考核合格标准为:理论考核得分≥60分,实践考核得分≥60分,且总分≥120分。7.4.3考核不合格的内审员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取消其内审员资格。7.4.4考核结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反馈给内审员,并对考核不合格的内审员提供改进建议和培训指导。第8章内审员持续能力提升8.1持续学习与培训内审员应积极参与持续的学习与培训,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以下是对内审员持续学习与培训的具体要求:8.1.1参加内部培训内审员应参加公司组织的内部培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审核技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8.1.2参加外部培训内审员应充分利用外部培训资源,如专业机构举办的内审员培训班、研讨会等,以拓展知识面和视野。8.1.3自主学习内审员应主动学习相关书籍、资料和案例,关注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8.2实践经验积累与分享内审员应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并与其他内审员进行分享,共同提升审核能力。8.2.1经验积累内审员应认真总结每次审核的收获和不足,形成书面记录,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借鉴。8.2.2经验分享内审员应主动与其他内审员交流经验,通过内部分享会、讨论组等形式,共同探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8.3专业网络与资源利用内审员应充分利用专业网络和资源,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8.3.1加入专业组织内审员应积极加入相关行业协会、专业组织,参加各类活动,拓展人脉资源。8.3.2利用网络资源内审员应关注行业资讯、政策法规等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为工作提供参考。8.3.3参与学术研究内审员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发表专业论文,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知名度。8.4个人能力评估与改进内审员应定期进行个人能力评估,发觉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8.4.1能力评估内审员应对照内审员能力标准,定期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不足。8.4.2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能力评估结果,内审员应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包括学习培训、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8.4.3跟踪改进效果内审员应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能力不断提升。第9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职责与道德规范9.1内审员职责与权利9.1.1内审员职责内审员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其主要职责如下:1)依据审核计划和程序,开展内审活动;2)收集、分析审核证据,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3)提出改进措施,跟踪整改情况,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工作;5)向管理层报告审核结果,提供改进建议;6)参加内审员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9.1.2内审员权利内审员在内审活动中具有以下权利:1)获取与审核有关的文件、资料和信息;2)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3)对审核中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改进建议;4)参加内审员培训和业务交流,提升个人能力;5)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9.2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9.2.1道德规范内审员应遵循以下道德规范:1)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客观中立;2)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保守秘密;3)勤奋敬业,严谨负责,追求卓越;4)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共同进步;5)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9.2.2行为准则内审员在执行审核任务时应遵循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