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规定TOC\o"1-2"\h\u19290第1章总则 429311.1安全生产方针 4300231.2适用范围 579711.3责任与义务 531353第2章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5289012.1管理机构设置 5314282.2安全生产责任制 6170062.2.1铁路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6300962.2.2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6204772.2.3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628332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113752.3.1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6313942.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具有以下特点: 6150382.3.3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630399第3章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管理 662593.1技术标准与规范 746423.1.1铁路运输技术标准应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环保。 7104693.1.2制定和完善铁路运输技术规范,明确技术要求,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运输安全水平。 7144873.1.3加强对铁路运输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7120923.2设备维护与检修 7135843.2.1制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保证铁路运输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755013.2.2实施预防性维护和计划性检修,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7207133.2.3强化对关键设备的监控与检测,及时发觉并排除安全隐患。 7126063.2.4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队伍建设,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777813.3技术创新与改造 768303.3.1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 7204883.3.2加强与国际铁路运输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水平。 743663.3.3完善铁路运输技术创新与改造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7193773.3.4对现有铁路运输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运输安全功能,降低风险。 7327263.3.5强化对铁路运输技术创新与改造项目的管理与监督,保证项目安全、高效、有序推进。 724490第4章铁路运输安全培训与教育 746314.1培训机构与管理 7289314.1.1培训机构设置 7281234.1.2培训机构管理 8301914.2安全培训内容与要求 8162714.2.1安全培训内容 8256094.2.2安全培训要求 8158074.3安全教育制度 8147514.3.1安全教育制度建立 8203934.3.2安全教育实施 8170164.3.3安全教育评估 85492第5章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 9316675.1监督检查机构 9181885.1.1国家铁路运输监管部门负责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各级铁路运输安全监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9224465.1.2地方铁路运输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并根据国家铁路运输监管部门的授权,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9181625.1.3铁路运输企业应设立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本企业的铁路运输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并对所属部门和单位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9271605.2安全检查内容与方法 9288055.2.1安全检查内容: 914315.2.2安全检查方法: 996085.3安全隐患整改 9244955.3.1监督检查机构在安全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应书面通知铁路运输企业,并要求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 9319925.3.2铁路运输企业应在接到整改通知后,立即组织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应挂牌督办,并报告上级铁路运输监管部门。 9135175.3.3整改结束后,铁路运输企业应向监督检查机构报告整改情况。监督检查机构应组织复查,确认安全隐患已消除。 9177755.3.4对未按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铁路运输企业,监督检查机构应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030104第6章铁路运输应急预案与处理 10244776.1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 1040996.1.1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 10229496.1.2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0147686.1.3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适应运营管理、技术设备更新及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0149526.2应急预案实施与演练 1037476.2.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1092086.2.2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0118646.2.3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 10283616.3报告与调查处理 1047906.3.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11111056.3.2发生后,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11305856.3.3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进行调查处理,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1198786.3.4铁路运输企业应认真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同类的再次发生。 117685第7章铁路运输安全信息管理 11114127.1安全信息收集与整理 11227257.1.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收集制度,明确安全信息收集的范围、内容、方法和责任人。 11269507.1.2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案例、设备故障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1252137.1.3铁路运输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安全信息收集的效率,如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 11309337.1.4铁路运输企业应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应用。 11269437.2安全信息分析与应用 1144477.2.1铁路运输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信息分析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11127607.2.2铁路运输企业应运用统计分析、树分析、风险评估等手段,深入挖掘安全信息中的潜在规律和问题,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11140937.2.3铁路运输企业应将安全信息分析成果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 1181897.2.4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安全信息分析成果进行审查和更新,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11138737.3安全信息共享与报送 1142187.3.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安全信息的互通有无。 11151337.3.2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铁路局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报送安全信息,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277247.3.3铁路运输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安全信息报送制度,明确报送范围、内容、时限和责任人,保证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12240057.3.4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对迟报、漏报、谎报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安全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228569第8章铁路道口与交道安全 12264828.1道口安全管理 12231268.1.1道口设置及改造 1228338.1.2道口设施 12211538.1.3道口通行管理 12196748.1.4道口应急预案 1243208.2交道设施与标志 12318538.2.1交道设施 12255598.2.2交道标志 12318948.3交道安全宣传教育 1276398.3.1安全宣传教育内容 13118518.3.2安全宣传教育形式 13154208.3.3安全宣传教育对象 13165608.3.4安全宣传教育考核 139196第9章铁路运输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 13302429.1环境保护措施 13252689.1.1铁路运输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13119199.1.2污染防治措施 1394049.1.3生态保护与修复 13188599.2职业健康管理 14180239.2.1职业健康基本要求 14183769.2.2职业病防治 14282459.2.3员工健康教育和培训 1416169.3环境与职业健康应急预案 14144409.3.1应急预案制定 1474799.3.2应急预案实施 145029.3.3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 1419682第10章法律责任与奖惩 151038910.1法律责任 151031910.1.1违反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2255110.1.2铁路运输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1780210.2奖励与处罚 151068610.2.1对在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152014210.2.2铁路运输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企业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5964110.3争议处理与投诉举报 152457810.3.1铁路运输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旅客、托运人、收货人等发生争议的,应当依法妥善处理。 1526510.3.2旅客、托运人、收货人等对铁路运输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依法保护投诉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151739610.3.3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对查实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15第1章总则1.1安全生产方针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铁路运输秩序,促进铁路运输事业健康发展,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水平。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行车组织、设备维修、建设施工等铁路运输相关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相关规定应贯穿于铁路运输活动的全过程,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1.3责任与义务(1)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证铁路运输安全。(2)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所属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维修、检查和保养,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可靠。(4)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铁路运输企业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严格遵守国家铁路运输安全监管规定。(6)铁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认真履行职责,不得违章作业。(7)铁路旅客和货物运输用户应当遵守铁路运输安全规定,不得违法携带危险物品,不得影响铁路运输安全。(8)各级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第2章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2.1管理机构设置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我国设立了专门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铁路局、地方铁路管理机构以及各级铁路运输企业。各级管理机构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铁路运输安全规章制度,对铁路运输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2.2安全生产责任制2.2.1铁路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2.2.2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2.2.3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3.1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安全生产管理规章;(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4)应急预案;(5)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制度;(6)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7)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2.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具有以下特点:(1)合法性: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全面性:涵盖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3)针对性:针对不同岗位、工种和作业环节制定相应规定;(4)操作性:明确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便于执行;(5)动态性: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2.3.3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第3章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管理3.1技术标准与规范3.1.1铁路运输技术标准应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环保。3.1.2制定和完善铁路运输技术规范,明确技术要求,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运输安全水平。3.1.3加强对铁路运输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3.2设备维护与检修3.2.1制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保证铁路运输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3.2.2实施预防性维护和计划性检修,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铁路运输安全。3.2.3强化对关键设备的监控与检测,及时发觉并排除安全隐患。3.2.4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队伍建设,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3.3技术创新与改造3.3.1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3.3.2加强与国际铁路运输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水平。3.3.3完善铁路运输技术创新与改造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3.3.4对现有铁路运输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运输安全功能,降低风险。3.3.5强化对铁路运输技术创新与改造项目的管理与监督,保证项目安全、高效、有序推进。第4章铁路运输安全培训与教育4.1培训机构与管理4.1.1培训机构设置铁路运输安全培训机构应具备完善的培训条件,包括专业的师资队伍、适宜的教学场所、先进的培训设施及必要的教学资源。各级铁路运输企业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或指定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铁路运输安全培训工作。4.1.2培训机构管理铁路运输安全培训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培训效果评价等。同时加强对培训师资的选拔、培训和管理,保证培训质量。4.2安全培训内容与要求4.2.1安全培训内容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案例分析、应急预案及救援处置等方面。同时注重对参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及安全责任心等方面的培养。4.2.2安全培训要求(1)安全培训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从业人员进行分类培训,保证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安全培训应采取集中培训、在岗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保证从业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3)安全培训周期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4.3安全教育制度4.3.1安全教育制度建立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周期等,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4.3.2安全教育实施(1)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2)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所属部门、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保证安全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3)铁路运输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4.3.3安全教育评估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安全教育内容、方法等,以提高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第5章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5.1监督检查机构5.1.1国家铁路运输监管部门负责全国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各级铁路运输安全监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5.1.2地方铁路运输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并根据国家铁路运输监管部门的授权,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5.1.3铁路运输企业应设立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本企业的铁路运输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并对所属部门和单位进行安全监督检查。5.2安全检查内容与方法5.2.1安全检查内容:(1)运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2)运输设备的安全功能和运行状态;(3)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4)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5)调查和处理情况。5.2.2安全检查方法:(1)定期检查:监督检查机构应定期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安全检查;(2)专项检查:针对特定安全问题或重点领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3)突击检查: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或单位,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4)远程监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铁路运输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5.3安全隐患整改5.3.1监督检查机构在安全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应书面通知铁路运输企业,并要求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5.3.2铁路运输企业应在接到整改通知后,立即组织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应挂牌督办,并报告上级铁路运输监管部门。5.3.3整改结束后,铁路运输企业应向监督检查机构报告整改情况。监督检查机构应组织复查,确认安全隐患已消除。5.3.4对未按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铁路运输企业,监督检查机构应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6章铁路运输应急预案与处理6.1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6.1.1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6.1.2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突发事件类型、级别及可能造成的危害;b)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c)预警和监测;d)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e)应急资源保障;f)人员培训和演练;g)与其他应急预案的衔接。6.1.3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适应运营管理、技术设备更新及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6.2应急预案实施与演练6.2.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6.2.2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发布;b)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保障;c)现场救援和处置;d)人员疏散和安置;e)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与联动。6.2.3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6.3报告与调查处理6.3.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6.3.2发生后,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6.3.3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进行调查处理,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6.3.4铁路运输企业应认真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同类的再次发生。第7章铁路运输安全信息管理7.1安全信息收集与整理7.1.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收集制度,明确安全信息收集的范围、内容、方法和责任人。7.1.2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案例、设备故障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7.1.3铁路运输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安全信息收集的效率,如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7.1.4铁路运输企业应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应用。7.2安全信息分析与应用7.2.1铁路运输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信息分析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7.2.2铁路运输企业应运用统计分析、树分析、风险评估等手段,深入挖掘安全信息中的潜在规律和问题,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7.2.3铁路运输企业应将安全信息分析成果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7.2.4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安全信息分析成果进行审查和更新,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7.3安全信息共享与报送7.3.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安全信息的互通有无。7.3.2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铁路局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报送安全信息,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7.3.3铁路运输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安全信息报送制度,明确报送范围、内容、时限和责任人,保证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7.3.4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对迟报、漏报、谎报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安全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第8章铁路道口与交道安全8.1道口安全管理8.1.1道口设置及改造铁路道口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置和改造,保证安全畅通。道口应设置在视线良好、交通便利、安全风险较低的区域。8.1.2道口设施道口应配置完善的交通信号、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和监控设备,保证道口安全。8.1.3道口通行管理(1)加强道口通行管理,保证列车和道路交通工具安全通行。(2)严格执行道口交通信号规定,禁止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3)加强道口监控,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8.1.4道口应急预案制定并完善道口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2交道设施与标志8.2.1交道设施(1)交道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置,保证安全、便捷。(2)加强交道设施的维护保养,保障设施完好。8.2.2交道标志(1)设置明确的交道标志,引导道路交通工具安全通行。(2)交道标志应清晰、醒目,易于识别。8.3交道安全宣传教育8.3.1安全宣传教育内容(1)普及交道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2)宣传交道法律法规,引导公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8.3.2安全宣传教育形式(1)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交道安全宣传教育。(2)组织交道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交道安全技能。8.3.3安全宣传教育对象(1)加强对驾驶员、行人等交道参与者的宣传教育。(2)针对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道安全宣传教育。8.3.4安全宣传教育考核建立交道安全宣传教育考核机制,保证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第9章铁路运输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9.1环境保护措施9.1.1铁路运输环境保护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3)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源治理,保障铁路沿线环境质量;(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9.1.2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机车车辆尾气排放治理,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2)水污染防治:加强铁路沿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证污水达标排放;(3)噪声污染防治:优化铁路线路设计,采用低噪声材料和设备,减轻噪声污染;(4)固体废物处理:规范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9.1.3生态保护与修复(1)加强铁路沿线生态保护,合理规划线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因铁路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3)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9.2职业健康管理9.2.1职业健康基本要求(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2)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3)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健康管理。9.2.2职业病防治(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树知道网课《电路分析基础(内蒙古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参考文献在课件中的应用
- 技术项目实施进度控制与管理工具
- 家庭农场农田灌溉管理系统开发协议
- 2025版标准个人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农产品交易合同方案:农副产品订购合同
- 厘米集体备课课件
- 大雾天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大队消防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心电图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TCECA-G 0286-2024 户式空气源热泵水机三联供系统技术规范
- 多感官体验融合算法与模型
- 2020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苏少版)
- 安踏门店员工劳动合同
- JT-T-155-2021汽车举升机行业标准
-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 DB32T 3967-2021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家政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现代家政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