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导入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老师,这就是您说的‘人’呀。”单元介绍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儿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在本单元中,我们会接触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经过这样的“逻辑之旅”,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1.学习逻辑、概念的有关知识;2.学习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常见的逻辑错误;(重点)

3.体会逻辑无处不在的魅力,遵守逻辑规律;提高思维能力。(难点)教学目标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事物的特点或本质反映在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而被概念所反映的一个个、一类类事物,就成为概念的外延。如:桌子的内涵:是由平板、腿和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桌子的外延:办公桌、餐桌、课桌、电脑桌、讲桌、书桌等。逻辑概念逻辑: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概念关系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①全同关系

a.鲁迅b.《祝福》的作者a.作家b.小说家a.诗人b.唐朝人一、相容关系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关系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关系①矛盾关系

团员非团员大学生小学生

②反对关系牛刀小试番茄和西红柿愤怒和情绪网红和实力演员男和女圣人和罪犯交叉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馈练习1:把下列事物和相对应的概念关系相连。牛刀小试反馈练习2:从概念关系角度说下列句子的毛病,并修改。1.他的家乡是江苏南京人。“家乡”和“人”是不相容关系,删去“的家乡”或删去“人”。2.公园里的松柏、百合花等树木枝繁叶茂。“百合花”是花,与“树木”不相容,应改为“桃树”。3.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黄瓜”是蔬菜,与“水果”不相容,应删去,或把“水果”改“果蔬”。4.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心脏、肺、内脏等器官。“心脏、肺”和“内脏”存在包含关系,删去“内脏”。5.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这些不同概念中存在着交叉关系。可改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中等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逻辑规律逻辑作为思维的规律,有四个基本规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①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举例】《五环之歌》“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这首歌的五环符合同一律吗?【解析】歌中出现的“五环”都指北京的五环公路,符合同一律。逻辑规律①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话题”。【举例】在讨论“马是否吃草”时,大家都说马吃草,但有人反驳说:“死马不吃草。”。【解析】这里便是偷换概念。将“马”的概念偷换成了“死马”。逻辑规律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举例】某报纸曾登载短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文中说的是: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解析】“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文中转成了“世界上抽烟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逻辑规律②矛盾律:又叫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违反矛盾律的要求的逻辑错误有:“自相矛盾”。【举例】一位将军说:“我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过了段时间,他又说:“我的盾任何矛也刺不穿!”【解析】这里出现了自相矛盾,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逻辑规律③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的逻辑错误有:“模棱两可”和“模棱两不可”。【举例】A班有40个学生。课堂上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会回答的同学举手,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刘老师数了一下,有28位。接着,刘老师又让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老师又数了一下,有11位。老师一想不对,就说:“刚才应该有一位同学两次都没举手,是谁?请站起来。”于是小明站了起来。【解析】对于刘老师的问题,要么是会,要么是不会,小明两次都不举手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逻辑规律④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应当具备充足的理由。【举例】1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丹麦媒体报道,中国驻丹麦大使曾表示,如果法罗群岛不与华为签署5G协议,中方将取消与其签署自贸协议。你能否证实?中国政府是否也对其它国家施压迫使其使用华为?”华春莹表示:“你提的这个问题中有事实性错误。中国和法罗群岛地区并没有在谈自贸协定,何来取消一说?又何来中国大使威胁要取消一说?但如果你关注美国高官满世界抹黑攻击中国企业、威胁有关国家不要与中国特定企业开展合作,你就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威胁。“【解析】对于记者提出的中国威胁说,我方从理由不充足角度进行反驳,双方没有在谈自贸协定,不存在取消、威胁之说。逻辑规律④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应当具备充足的理由。

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的逻辑错误有:“前提虚假”和“强加因果”。【举例】契诃夫小说《套中人》,写别里科夫看到他的同事柯瓦连科同妹妹一起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他指责柯瓦连科“这种消遣,对于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理由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解析】“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这是虚假前提。理由之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理由虽真实,但不充分,也与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强加了因果关系,因而逻辑错误。牛刀小试反馈练习:请你结合语境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1、网友评论:这位流量明星演技是真不行,眼睛无神,表情僵硬。

粉丝:你行你上啊,不行就不要说。谬误: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讨论的是“流量明星行不行”,却被偷换成“网友行不行”,属于顾左右而言他。2、一位男孩发微信给女朋友:我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致甘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谬误: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说为女友甘愿赴汤蹈火,却如果下雨就不来,前后自相矛盾。3.以我国撤侨为背景的电影《万里归途》在国庆上映了,有的人说电影非常好看,拍得真实又感人,有的人说这就是一部烂片,情节缺陷明显。我觉得你既可以说它好看,也可以说它不好看。谬误:模棱两可,违反排中律。要么好看,要么不好看,不存在二者同时。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逻辑的基本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