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_第1页
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_第2页
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_第3页
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析对其降低住院患儿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2—4月PDCA管理法实施前的血标本8970份,对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及管理计划,进行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干预。随机抽取2019年8—10月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的血液标本9128份,与PDCA循环管理前进行比较。并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与POCA实施前对比。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大幅度下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运用科学管理方法(PDCA)持续改进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质量,降低血标本不合格有积极作用。【关键词】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PDCA循环【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7-0168-02临床上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术操作,护理人员若是对静脉采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不够,便会造成标本不合格,进而会增加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并且会增加静脉采血次数,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导致医疗资料的浪费,因此保证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的临床意义重大[1],随着医学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各大技术逐渐提升,临床中以真空型采血逐步替代传统性采血法[2],静脉采血容易出现溶血现象,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对患儿早日接受正确的诊疗存在不利影响[3-4],它会对患儿带来一定的疼痛,同时血液标本正确采集对准确检测、真实反映患者至关重要,又因为在静脉采集标本不合格率中,护士因素为主要因素。PDCA循环管理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报告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4个阶段,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方式[5],是管理学中用于质量管理的普遍模型。该方法通过阶梯型上升的解决在循环优化中不断出现的新旧问题。因此,本文利用PDCA循环来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有很好的效果。1.发现问题在科室质量管理中,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高居质量榜首;患家满意度大幅下降,因此,为彻底找出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降低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提高患家满意度,减少患儿痛苦,我们使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效果分析。2.分析问题选取2019年2—4月到我科住院患儿抽血的血标本8970份,其中不合格样本357份,不合格率为3.97%。对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见表1。表1

2019年2—4月不合格数357份样本存在问题分析2.原因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我科成立了该项目的QCI持续质量改进小组。QCI小组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由科室医生、护士、信息科、检验科10人组成,平均年龄35岁。通过查检、头脑风暴等手段,查找不合格的原因。找出培训不到位,护士采血方法错误,采血技术差,采血管多,护士记不住注血顺序等众多原因。用鱼骨图通过管理,护理人员因素,患儿因素,采血管因素这些影响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其进行整体分析。在众多原因中,QCI小组运用二八定律分析出主因:(1)培训不到位;(2)采血管标示不到位;(3)采血流程不规范,这3点原因累计占整体比重的80%,为主要影响原因。3.实施对策对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进行PDCA循环管理。3.1在找出主要原因后,QCI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统计全院科室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情况,把本次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的目标值设置为1%。制定计划和措施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分析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我们利用甘特图制定了详细的计划。3.2实施和执行

为达到本次PDCA循环的改进目标,QCI小组再次利用5W1H的方法制定了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措施如下:(1)科室进行采血的全科培训;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比赛;对全科护士进行采血的考核;邀请检验科老师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2)把采血管的打血顺序制作成图片,粘贴在采血车上,方便护士及时查看及核对;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把采血管颜色做到采血条码上,标示蓝就用蓝管,标示绿就用绿管,防止采血管错误;(3)从新梳理采血的相关流程;制作标准流程图。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合格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件满意率的比较采用等级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结果5.1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血液标本合格率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9年2—4月我科采集血标本8970份,不合格数357份,不合格率为3.98%。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2019年8—10月我科采集血标本9128份,不合格率为0.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1,P<0.001),见表2。表2

PDCA循环管理前、后血液标本合格率比较5.3满意度调查:实行PDCA循环管理前后,抽取2019年3-4月和8-10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家长及患儿1478和1538例静脉采血患者,运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等级秩和检验得到,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均<0.05),见表4。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我科的住院患儿静脉采血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降低,且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了患儿因反复采血带来的痛苦,消除了因采血导致的医疗投诉。5.讨论采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术,血标本的合格直接关系着患儿的安危,同时也是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有效的保证,才能客观评估患儿病情,及时、快速、准确、正确的采血已经成为护士的一项必备技能,才能在护理环节中把好检验的质量关5.1根据检验目的和试剂的不同,临床上将血液标本常分为生化标本、血常规标本、免疫标本、PCR标本或血清标本、血浆标本[6],由于采血的类型多,护士在采集的时候容易把标本弄错,为避免这个问题,QCI小组想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在采血条码上显示标本信息及采血管的颜色,这样就大大方便护士,护士不用记忆采血标本的颜色,同时导致血标本用错管子的几率大大降低5.2培训的重要性。在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培训不到位成为我们这次改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一些外出进修人员、休假人员、低年资人员,因离开工作岗位时间长、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错误率升高,因此,对采血人员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5.3制作标准的流程图和示意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容易忘记标准的操作,或是因为图省事方便而没有进行标准的操作流程,因此,制作标准的操作流程,制作采血示意图,可以使护士采血更高效,使血标本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参考文献】[1]李临英,李忠臣,左彦珍等,护士对静脉采血检验前质量控制知识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2:107.[2]杨涛,姜德艳,门诊抽血室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6):451.[3]徐骄阳,是文辉,余伍忠,等,低压氧处理大鼠静脉血EDTA-K2抗凝溶血原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9):718[4]罗祖军,邹德学,王强,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