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2023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4份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_第1页
国开2023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4份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_第2页
国开2023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4份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_第3页
国开2023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4份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_第4页
国开2023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4份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体实际相结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参考答案:大革命失败后,在全党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进行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个问题,是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逐步加以解决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没有首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在革命力量超过反革命力量时占领城市的经验。因此,革命工作以城市为中心,武装起义首先是为了占领中心城市,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大革命已经失败,中共中央仍然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中心城市,就是基于这种认识。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都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多经过摸索,转移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偏僻农村和山区坚持斗争。中国社会的客观条件,迫使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党的六大和1929年6月召开的六届二中全会,虽然仍以城市为工作中心,但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出:“统治阶级在乡村力量的薄弱”,红军在农村的斗争发展下去,“将必然要成为全国革命高潮的动力之一1930年4月,周恩来指出:“农民游击战和土地革命”,这是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同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的署名周子敬的来信,明确提出党应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得着胜利。这些事实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则在这条道路的开辟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不仅在实际上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后,党内一些人曾发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此,毛泽东在为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中,在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于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是思想。他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不过,这时毛泽东还未形成全党应把工作中心放在农村的思想,这个思想是在稍后的继续探索中明确起来的。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还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一些人的右倾悲观思想,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深刻阐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来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邓小平后来曾指出:“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J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体实际相结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参考答案:大革命失败后,在全党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进行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向赣南闽西进军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南下时,决定选择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因为:这个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各县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当地的农民武装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易于部队筹粮;地处两省交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比较远,加之湘赣两省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碧市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12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以三万人的兵力,分五路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离开井冈山,踏上转战赣南的艰难行程。蒋桂战争爆发后,红四军利用有利时机,在赣南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地方武装,在于都、兴国、宁都三县建立起县级革命政权,赣南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5月中旬蒋桂战争结束后,红四军乘福建军阀主义去广州参加粤桂军阀战争的机会,又先后两次进入闽西,在当地工农武装配合下歼灭了地方军阀。1930年春,赣南根据地和闽西根据地形成,为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基础,并对各地区红军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鼓舞和示范作用。二、古田会议与党和红军建设纲领的制定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这就是古田会议。会议通过了八个决议案,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规定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指明了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办法。决议还指出以后发展党员要注重质量,党员的条件是:(I)政治观念没有错误;(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一些人的右倾悲观思想,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体实际相结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参考答案: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毛泽东在总结党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J“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J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教训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体实际相结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参考答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社会状况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封建专制的残酷统治和压迫、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掠夺,使得经济社会极端落后,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就成为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党成立之初,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和办法可资借鉴,一度曾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对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问题做出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提出和发展了“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建党建军思想,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实践。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