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深食品 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_第1页
《供深食品 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_第2页
《供深食品 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_第3页
《供深食品 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_第4页
《供深食品 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220.10

X44

团体标准

T/SZSXXXX—2020

供深食品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

Shenzhenqualityfood—Basicrequirementsofspicesandcondiments

(征求意见稿)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发布

T/SZSXXXX―2020

供深食品香辛料调味品的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供深食品香辛料调味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以植物性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或配以其他辅料制成的用于食品中的香辛料调味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2729.2香辛料和调味品取样方法

GB14891.4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

GB/T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30391花椒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第75号令

3术语和定义

GB/T156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分类

按单一原料和复合原料,产品分为两类。

4.1单一型

由单一香辛料制成的调味品。

4.2复合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香辛料配制而成的调味品。

1

T/SZSXXXX―2020

5技术要求

5.1原料要求

5.1.1各种原料应干燥、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具有该原料应有的色泽,天然

芳香味或辛辣味。

5.1.2凡需加工整理的各种原料,应经挑选、风筛去除杂质后方可投产。

5.2感官要求

香辛料调味品的感官要求是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气味和滋味。

5.3理化要求

香辛料调味品的理化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要求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筛上残留量/(g/100g)≤2.56.4磨碎细度的检验

水分/%≤14GB5009.3

总灰分/%≤10GB5009.4

酸不溶性灰分/%≤5GB5009.4

注:颗粒状产品的磨碎细度不作规定。

5.4净含量负偏差

香辛料调味品的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

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5安全要求

5.5.1污染物限量

香辛料调味品的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5.5.2真菌毒素限量

香辛料调味品的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真菌毒素限量

限量值

物质名称来源备注

μg/kg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15香港规例第132AF章

注:“香港规例第132AF章”指中国香港《食物内有害物质规例》(第132AF章)。

双呋喃氧杂荼邻酮属的化合物,并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P1及黄曲霉毒素醇

5.5.3微生物限量

2

T/SZSXXXX―2020

香辛料调味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14891.4及GB/T30391的规定。

5.5.4食品添加剂使用量

香辛料调味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6检验方法

6.1本文件涉及的项目指标,除已列出的检测方法外,还可采用其他满足检测要求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以及国际标准。

6.2感官检验

按GB/T15691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3磨碎细度的检验

按GB/T15691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4理化检验

6.4.1水分

按GB5009.3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4.2总灰分

按GB5009.4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4.3酸不溶性灰分

按GB5009.4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5净含量负偏差检验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6.6污染物检验

参照相应的污染物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7真菌毒素检验

参照相应的真菌毒素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8微生物检验

参照相应的微生物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6.9食品添加剂检验

参照相应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7检验规则

3

T/SZSXXXX―2020

7.1组批

以同一产区、同一收获期、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产品为一批。

7.2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按GB/T12729.2的要求执行。

7.3检验类别

7.3.1出厂检验

感官要求、磨碎细度、水分、净含量负偏差为出厂检验必检项目。

7.3.2抽检

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每10批次抽检一次。

7.4判定

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可从该批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

不合格品。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8.1标志

8.1.1产品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

8.1.2产品销售包装上的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8.2包装

产品包装可分为瓶装、袋装等,各种包装材料不得影响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包装卫生要求。

8.3运输

运输工具应洁净,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运,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通风、阴凉、干燥的仓库内,并应离地离墙,不得与有异味物品一起堆放。

8.5保质期

在本文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质期自生产之日起计,不得低于180天。

4

T/SZSXXXX―2020

参 考 文 献

[1]香港食物内有害物质规例(第13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