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和水的溶液(章末复习与检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魔法水母是一款受孩子喜爱的玩具。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放入魔法水母,旋紧瓶盖,用力抓握塑料瓶,魔法水母就会往水下沉落;松开塑料瓶,它又会浮上来。调整握塑料瓶的力度,魔法水母就可以静止悬浮在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B.魔法水母下沉时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C.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魔法水母内的空气体积变大D.魔法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答案】C【详解】A.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魔法水母上浮时它所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魔法水母下沉时,深度增加,根据p=ρgh知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挤压矿泉水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魔法水母中,魔法水母内的空气体积变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松开手,魔法水母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魔法水母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魔法水母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的情景。已知气球的体积为8m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kg,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g取10N/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A.103.2N B.90N C.13.2N D.193.2N【答案】C【详解】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ρgV=1.29kg/m3×10N/kg×8m3=103.2N气球的总重力为G=mg=9kg×10N/kg=90N根据力的平衡得细绳的拉力为F拉=F浮-G=103.2N-90N=13.2N故选C。3.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径流【答案】A【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的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结合题意。故选A。【点睛】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用如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kg/m3【答案】D【详解】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应该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故A错误;B.物块浸没水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的深度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G=2N,物体的质量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F浮=G﹣G′=2N﹣1N=1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故D正确。故选D。5.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0.98N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详解】A假设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的质量:m球=m排=100g=0.1kg,小球所受浮力:F浮=G排=m排g=0.1kg×9.8N/kg=0.98N,因F浮=G排=m排g=G球=m球g,所以,排开水的体积:V排===100cm3<V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F浮=G排=m排g=0.98N,因F浮=G排=m排g<G球=m球g,小球的质量:m球>m排=100g,排开水的体积:V排′′===100cm3=V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假设大烧杯原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100g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都要变大.综上所述,小球的质量肯定大于或等于100g,小球的体积可能等于或小于100cm3,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增大或不变,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或小于0.98N.故A正确,BCD错误。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答案】C【详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故此选项错误。
B、由20℃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30g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8g形成68g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C、碳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D、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7.如图是书上水电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B.一个水分子种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其中两个是氢原子,另外一个是氧原子,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即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C、水是由许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即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正确;D、水中的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所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D。8.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的数值是11 B.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D.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答案】A【详解】A、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甲,再蒸发10g水,析出5g甲,共6g甲;再蒸发10g水,析出5g甲,共析出11g甲;故选项正确;
B、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甲,再蒸发10g水,析出5g甲,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错误,应该是可能增大;故选项错误;
D、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A。9.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B.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1∶2 D.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答案】A【详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图中现象表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因此存在大量OH-离子,选项A正确;B、此反应中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不正确;C、从图中可知,气体a是氧气,气体b是氢气。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选项C不正确;D、此反应后得到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选项D不正确。故选A。10.杭州地处中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应该比较丰富。但我们却强调节约用水,否则也会陷入水资源匮乏的境地。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杭州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不多B.杭州用水主要取自钱塘江,一旦钱塘江被污染,很难找到替代水源C.杭州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而地下水资源不丰富D.杭州工业发达,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答案】C【详解】杭州虽地处中国沿海地区,但由于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不足;杭州工业发达,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杭州用水主要取自钱塘江,一旦钱塘江被污染,很难找到替代水源,故选C.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原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答案】D【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主要原因是①仰视量筒的读数②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应左物右码③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将配制好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量筒应平视,天平应左物右码。12.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答案】B【详解】A.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右侧海水中的溶剂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B.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右侧海水中的溶剂减少,此选项正确;C.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右侧海水中的溶剂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此选项正确;D.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右侧海水中的溶剂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此选项错误。故选B。1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答案】C【解析】【详解】A.a的密度为:a===2g/cm3因为aρ水,所以甲物体在水中下沉;故A不合题意;B.b的密度为:ρb===0.5g/cm3因为ρbρ水,所以乙物体在水中漂浮,故B不合题意;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捆在一起后,设每一个的体积为V,则两物体的重力G1=agV+bgV=2×103kg/m3×gV+0.5×103kg/m3×gV=2.5×103kg/m3×gV两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F1=水g2V=2×103kg/m3×gV因G1>F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所以两物体会沉入水底,故C不合题意;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时,设每一个的质量为m,则两物体的重力G2=2mg,两物体所受浮力F2=水gm/a+水gm/b=1/2mg+2mg=2.5mg因F2>G2,所以物体将上浮,并最终漂浮在水面,故D不合题意。14.下列选项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称量﹣计算﹣溶解﹣装瓶存放 B.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C.计算﹣称量﹣装瓶存放﹣溶解 D.计算﹣溶解﹣称量﹣装瓶存放【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配置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实验流程【详解】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首先计算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g5%=2.5g。加入溶剂质量=50g-2.5g=47.5g,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5g氯化钠固体,称量完毕后转移到烧杯内加入水全部溶解,冷却后,装瓶存放(贴标签)。【点睛】注意:在配置溶液的时候一定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溶解时如有遇水放热的物质,一定待冷却后装瓶存放。15.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结论不正确;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结论不正确;C、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故C结论不正确;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故D结论正确.故选D.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点评:准确地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010203040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答案】B【详解】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g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18g,选项正确;B、20℃时,100g水最多溶解36g氯化钠,30g的氯化钠全部溶解,100g水最多溶解18g碳酸钠,有剩余,所以未溶解的剩余是碳酸钠,而不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30℃时,二者的溶解度都是36.5g,这时氯化钠、碳酸钠全部溶解,所以质量分数相同,选项正确;D、30℃时,二者的溶解度都是36.5g,而加入的是都是30g,所以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二、填空题17.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_______(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_______(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_______【答案】2N5cm0.6kg【详解】[1]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为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当浮力秤达到最大称量时,它受到的浮力为那么称量的最大重力为那么最大称量的质量为18.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大锥形瓶,向瓶中装满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用溢水杯接收溢出的水,称得的溢出水的质量为50g,然后,向瓶中溶解食盐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1)容器中放入鸡蛋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时,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__(3)当鸡蛋恰好悬浮起来时,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少?此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________(列式计算)【答案】不变0.5N【详解】[1]瓶中装满水,容器中放入鸡蛋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时,所受到的浮力[3]当鸡蛋恰好悬浮起来时,鸡蛋所受到的浮力根据得鸡蛋的体积此时盐水的密度19.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___(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________(3)剪断细线后,当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答案】10N4N4×10-4m3【详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2]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细线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拉力[3]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由得因此20.下表是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我能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1)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g;将50g氯化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g.(2)将20℃时134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至少要加入____g氯化钾才能达到饱和状态。【答案】4014011.5g【详解】(1)从溶解性表中的数据可知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溶解40g氯化钾达到饱和,所以将50gKCl固体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40g氯化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40g,故答案:40
,140.
(2)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和60℃时溶解度为45.5g.20℃时134g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是34g,溶剂水是100g,所以60℃时要溶解45.5g氯化钾才能达到饱和,所以要加入11.5g才能达到饱和.故答案:11.5g.三、探究题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步骤BCDEF弹簧测力计示数/牛2.22.01.71.71.9(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牛,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答案】D、E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12.7×103【详解】(1)[1]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只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由ADE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较A、B、C、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3]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物体浸没在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3)[4][5]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密度22.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其目的是_____,再接上装置C和D。(2)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__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若省略B装置,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为了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偏大【详解】(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接上装置C和D;故填:为了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装置C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故填:C。(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所以若没有装置B,将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填:偏大。四、简答题23.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左右,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鸡蛋(填“甲”、“乙”或“丙”);(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B.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氯化钠中有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数据共享合作合同(2篇)
- 2025全面协议借款合同
- 2025艺人经纪公司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综合高级顾问聘请合同范本
- 金融与新质生产力
- 2025咖啡买卖合同范本标准版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建筑拆除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延边大学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青马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项目设计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小学京剧知识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类重点场所火灾防范指导手册
- 铁塔土建施工方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考前点题卷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