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五)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答常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策必须接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Na:23S:32Cl:35.5Fe:56Cu64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着突出的贡献,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生活常识:人体缺铁元素——甲状腺肿大
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
B.
物质鉴别:羊毛绒与棉线——灼烧后闻气味
食盐与亚硝酸钠——用舌头品尝
C.
环境保护:减少酸雨的危害——不使用化石燃斜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D.
安全常识: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隹口鼻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答案】D【解答】A.甲状腺肿大是缺碘导致的;故A错误;
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舌头去尝;故B错误;
C.化石燃料是重要的工业能源,不可能停止使用的,应开发新技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即可;故C错误;
D.火灾烟大为防止浓烟进入体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即可,油锅着火应使用锅盖直接盖灭即可;故D正确;
故答案为:D。2.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陆续建成了一些核电站.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
B.
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C.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D.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被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答案】B【解答】解:A、核电站使用的是核原料,也称核燃料,而不是石油或天然气等,故A说法错误;B、根据核能发电的过程可知,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故B说法正确;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的核裂变,故C说法错误;D、核电站的核废料由于仍具有放射性,故不能像生活垃圾那样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必须进行专门处理,故D说法错误.故选B.3.图为某生物体内生物一项生命活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过程表示动物细胞的分化过程
B.
该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平分
C.
该过程中细胞膜一细胞质的变化最明显
D.
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此过程【答案】B【解答】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所以该图应表示为细胞分裂的过程,错误;B、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正确;C、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持久性,将始终保持分化后的状态,一般不能进行细胞分裂,错误.故选:B.4.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标签受损
B.
读数偏小
C.
污染待测液
D.
液体飞溅【答案】B【解答】A.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否则可能会受到污染和腐蚀,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数,那么读出的示数偏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值时,如果将试纸放入溶液中,会造成待测液体污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产生很多热量,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5.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
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
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答案】C【解答】A、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筛管运输的是植物体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①叶片是由图丁中的③胚芽发育而来的,图甲中的③根是由图丁中的④胚根发育而来的,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的①果实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大豆油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②子叶,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6.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
B.
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
C.
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可乐汽化成的水蒸气【答案】C【解答】A.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故A错误;
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故B错误;
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压缩气体向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正确;
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oC降温到t1o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仍是饱和溶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B【解答】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减小会结晶析出,溶质减少,溶液变为t1℃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下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多,溶剂少.而温度降低时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因此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故B错误符合题意;
原来两种溶液的质量都是100g,温度降低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因此溶液质量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溶质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保持不变,那么最终溶液质量:甲<乙,故C正确题意;
t1℃时甲是饱和溶液;乙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2℃时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可知,甲t1℃时的溶解度大于乙t2℃时的溶解度,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不合题意。8.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答案】C【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钢笔吸墨水时,挤压胶囊排出里面的空气,墨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进钢笔里,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9.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答案】D【解答】该反应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
A、丁的化学式为H2O,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6:44,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二氧化碳是无机物,CH4O为有机物,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0.把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2g,向此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硫酸,稀硫酸恰好被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渣呈红色。同时将反应所得的气体全部通人含溶质37g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25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11克或33克
B.
滤渣中的红色物质可能是32克或96克
C.
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可能是40克或120克
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可能是38.4克或115.2克【答案】D【解答】①CO2+Ca(OH)2=CaCO3↓+H2O②CO2+CaCO3+H2O=Ca(HCO3)2,根据①可知,37gCa(OH)2所能生成的最大量沉淀为37g×CaCO3/Ca(OH)2=50g;可是实际上只有25g,因此分情况讨论:⑴假如CO2不足,设CO2质量mCO2+Ca(OH)2=CaCO3↓+H2O44
100m
25g44:m=100:25g,解得m=11g⑵假如CO2过量,设参加①的CO2质量x,参加②的CO2质量y,已算得沉淀最大量为50g,现在只有25g,说明有50-25=25g在②中被反应掉CaCO3+CO2+H2O=Ca(HCO3)2100
4425g
y100:25g=44:y,解得y=11gCO2+Ca(OH)2=CaCO3↓+H2O44
74x
37g44:x=74:37g,解得x=22g因此CO2质量为11+22=33g而最初的反应是C+2CuO高温__Cu+CO⑴假如生成CO2质量11g,设生成Cu质量a,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mC+2CuO=2Cu+CO2↑
160
128
44
m
a
11g128:a=44:11g,解得a=32g,160:44=m:11g,解得m=40g⑵假如生成CO2质量33g,设生成Cu质量b,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nC+2CuO高温__2Cu+CO
160
128
44
n
b
33g128:b=44:33g,解得b=96g,160:44=n:33g,解得n=120g
剩余氧化铜的质量为112-96=16g或112-32=80g
设硫酸的质量为z
CuO+H2SO4=CuSO4+H2O
80
98
16g
z
80g
80:98=16g:z或80:98=80g:z
z=19.6g
z=98g;
故答案为:D。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
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答案】C【解答】由图可以看出,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说法均错误;此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可得到的是更小的实像,故C说法正确;此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右移动,得到的是更大的实像,故D说法错误故选:C12.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金环日食出现,我国不同地区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发生。当天的月相为(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答案】A【解答】发生日偏食或者日环食时,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月球正对地球的一面恰好完全照射不到太阳光,所以当天的月相为新月。
故答案为:A13.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B.
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C.
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答案】B【解答】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拉力F1与B对A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A受到的摩擦力f=F1=10N,方向与F1相反,也就是向左的,故A错误;
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A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故B正确;
将A和B看做一个整体,它们向右受到拉力F1、向左受到拉力F2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f地,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F1=F2+f地,即10N=6N+f地,那么地面对B的摩擦力f地=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B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D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C错误。
故选B。14.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R0的阻值是10Ω
B.
R0的最小功率是3.2W
C.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W
D.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Ω【答案】B【解答】定值电阻R0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
A.当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0V,电流表的示数是1.6A,此时电路里只有电阻R0,
R0的阻值R0=U0I0=16V1.6A=10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据乙图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2A,那么R0的最小功率为:P0=I2R0=(0.2A)2×10Ω=0.4W,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据乙图可知,电路的最大电流是1.6A,那么最大电功率为:P总=U总I15.如图甲所示,高为1m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
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
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答案】C【解答】A.根据图乙可知,当石料没有入水时,钢绳的拉力为1400N,那么重力G=F=1400N,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石料完全浸没水中时,钢绳的拉力为900N,
那么石料受到的浮力F浮=G-F拉=1400N-900N=500N;
石料的体积为:V=V排=F浮ρ水g=500N103kg/m3×10N/kg=0.05m3;
试题卷Ⅱ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6分)16.余姚九龙湾生态度假村是以高科技塑造的农家乐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是在紧张的城市节奏中放松自己,去享受悠闲、惬意的周末生活的好去处。该度假村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度假村内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________等生理活动的结果。【答案】生产者;光合作用或者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解答】树木、花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度假村内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这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空气清新,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出去,所以才会温度宜人。
故答案为:生产者;光合作用或者光合作用、蒸腾作用17.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请你用细胞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均填细胞结构名称)(1)俗话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存在于________。(2)杨梅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这些酸甜的汁液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里。(3)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其原因是:大蒜细胞已死,________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答案】(1)细胞核
(2)液泡
(3)细胞膜【解答】(1)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吃水果时流出的甜汁主要来自于水果细胞的液泡。
(3)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故答案为:(1)细胞核;(2)液泡;(3)细胞膜18.有一圆柱铁块,想用甲乙两种方法使它倒下成丙图状。(1)比较F1和F2的大小:F1________F2;(2)比较使用甲乙两种方法,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1________W2.(以上两空均填“<”、“>”或“=”)【答案】(1)<
(2)=【解答】(1)如下图所示:
按照甲的方法,支点为B,F1力臂为BD;按照乙图方法,支点为C,F2力臂为D′C,那么BD大于D′C。两种方式下,阻力都为铁块的重力G,阻力臂都等于圆柱底面的半径,因此阻力臂和阻力的乘积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BD大于D′C,故F1<F2;
(2)将圆柱铁块倒下都是克服重力做功,两种方法下柱体重心下降的距离相等,那么两个力做功相等,则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1=W2。
19.按下列要求,从①烧碱,②盐酸,③熟石灰,④稀硫酸中选出适当的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化学式):(1)能降低土壤酸性和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2)既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易溶于水的性质,又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3)能除锈,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又可以作为干燥剂的重要无机化工原料的是________。【答案】(1)Ca(OH)2
(2)NaOH
(3)H2SO4【解答】(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能降低土壤酸性和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化学式为Ca(OH)2;
(2)氢氧化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化学式为NaOH;
(3)浓硫酸具有干燥剂,稀硫酸可用于除锈,化学式为H2SO4;
故答案为:(1)Ca(OH)2;(2)NaOH;(3)H2SO4。20.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________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Ω。【答案】25.6;10【解答】1、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最大电压乘以最大电流。电压16v稳定不变,则16×1.6=25.6w
2、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流最大。最大电流为1.6A。由U=IR得出最大R值为10。21.如图所示为小科和小江制作的一种直流电动机模型,他们用回形针做成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并用小刀刮去轴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蹄形磁体放在线圈周围。(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按他们这种刮漆的方法使线圈能继续转动的原理是:________。(2)小科提出可以通过改变磁极方向来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而小江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完成小江方案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3)如果电池、开关、导线的连接和性能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抖动了一下,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________,这时可进行的有效尝试是________。【答案】(1)线圈在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切断线圈中的电流,然后利用惯性继续转动
(2)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闭合开关,观察线圈的转动方向
(3)磁场太弱(或电流太小);换用较强的磁场(或增加电池节数)【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按他们这种刮漆的方法使线圈能继续转动的原理是:线圈在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切断线圈中的电流,然后利用惯性继续转动。
(2)小科提出可以通过改变磁极方向来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而小江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完成小江方案的具体操作是: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闭合开关,观察线圈的转动方向。
(3)如果电池、开关、导线的连接和性能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抖动了一下,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磁场太弱(或电流太小),这时可进行的有效尝试是换用较强的磁场(或增加电池节数)。22.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金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1)溶液甲呈蓝色,操作Ⅰ中肯定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____.(2)操作Ⅱ中铁丝表面只出现红色固体,则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答案】(1)CuO+H2SO4===CuSO4+H2O
(2)变小【解答】(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2)铁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56
64
因此,进入溶液的铁的质量小于置换出的铜的质量,那么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小。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39分)23.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的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即P点之前),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作出该判断理由是________;(2)该器官的释放CO2与吸收O2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以上;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左右;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答案】(1)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多于氧气的吸收量
(2)有氧呼吸
(3)B【解答】(1)由图分析可知,低于10%时,二氧化碳的量特别多,但也有降低的趋势;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多于氧气的吸收量;
(2)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因为无氧呼吸是不完全分解有机物的;故答案为:有氧呼吸;
(3)保存水果、蔬菜要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要抑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多于氧气的吸收量;(2)有氧呼吸;(3)B。24.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①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④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铁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水的体积/cm3水和铁块的总体积/cm3排开水的体积/cm3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1)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________。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________,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C.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答案】(1)铁块的重力/N
(2)水和铁块的总体积或水的体积
(3)A,B,C【解答】(1)利用称重法测浮力时,F浮B、规律性实验寻找普遍规律,所以要用多种液体;故B正确;C、进行部分浸入水中的实验时,误以为是浸没的话,则会出现不符合结论的问题;故C正确;故答案为:ABC;故答案为:(1)铁块的重力/N;(2)水和铁块的总体积或水的体积;(3)ABC。25.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小红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1)小红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________;(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________。【答案】(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2)没有作尾气处理;应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解答】(1)实验装置A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钙是为了吸收水,氢氧化钠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起干扰作用。持续鼓入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如果充足,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氧气和竹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确定二氧化碳已除尽,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所以为该实验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该缺点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改进方法是在a处用气囊收集或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2)没有作尾气处理;应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26.按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3.8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得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见表。实验次数1234电压UV1.02.03.04.0电流I/A0.120.180.24(1)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电流大小为________(2)计算额定功率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是利用实验数据求出灯泡电阻的平均值R,再用公式P额=U额²/R求得结果;二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乙的I-U曲线,由U额得到I额,用公式P额=U额I额求得结果。其中有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3)做第1、2、3、4次实验时,图甲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依次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答案】(1)0.22
(2)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左【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0.2A+0.02A×1=0.22A;
(2)利用实验数据求出灯泡电阻的平均值R,再用公式P额=U额²/R求得结果,这种方法不合理,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根据表格可知,电流逐渐增大,那么总电阻逐渐变小。根据公式R总=RL+R变可知,变阻器的阻值逐渐变小,因此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27.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1)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反应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________
g.(3)硫酸亚铁与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另一种物质中必有________元素.【答案】(1)2:1
(2)172;0.033
(3)硫【解答】解:(1)蔗糖(C12H22O11)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2:1,反应前后的原子的个数不变,因此反应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故填:2:1;(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12×4+1×4+16×4=172;根据题意,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g,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0.1g×5617228.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力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运距离等部分数据.(1)根据表中已给的数据,分析计算并填写尚缺的三个数据,完成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或通过计算说明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答案】(1)解:由表格中第一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所以第二行的停车距离为15m+38m=53m,因为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已知:v1=45Km/h=12.5m/s,s1=9m,所以,反应时间t=s1v1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v3=90km/h=25m/s,所以,S3=v3t3=25m/s×0.72s=18m,第三行的制动距离=停车距离﹣思考距离=74m﹣18m=56m.答案见下表:(2)解: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当然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②根据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酒后架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思考距离也要长一些,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一些,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9.下表是切除猫脑的部分结构后。某些机能改变的情况(“+”表示能完成,“一”表示不能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手术
前去大脑两半球再去间脑再去中脑去掉延髓①后天学习行为+----②先天性行为+++++(1)完成后面学习的条件是具有________
,说明如果缺乏________
,那么________
不完整,后天学习行为也就不能完成。(2)控制②完成的中枢位于________
。【答案】(1)大脑;大脑
;反射弧
(2)脊髓【解答】1.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手术前有大脑后天学习行为就能完成,手术切除了大脑后一切后天学习行为都失灵了。所以完成后面学习的条件是具有
大脑,说明如果缺乏大脑,那么
反射弧
不完整,后天学习行为也就不能完成。2.先天性行为在表中都可以完成。所以是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在脊髓中。故答案为:1.大脑;大脑;反射弧;
2.脊髓。30.由于弹簧秤的量程过小,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去测量石块的重力以及液体的密度,当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处于水平静止状态时,小明测量获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金属块的体积/厘米3弹簧秤的示数/牛OB的长度OA的长度物体处于空气中(如图甲)1501.83010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1501.23010(1)为了完成本实验,除弹簧秤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2)根据图甲以及表中的数据可求得石块的重力为________牛。(3)根据图乙以及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量筒和刻度尺
(2)5.4
(3)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OA=F×OB;
FA×10cm=1.2N×30cm;
解得:FA=3.6N;
那么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A=5.4N-3.6N=1.8N;
那么液体的密度为:ρ液【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要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杠杆的长度和拉力,因此需要的工具,除了弹簧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合同
- 螺杆钻探分包合同范本
- 海底设施施工中的潜水员作业安全考核试卷
- 苏教版四上第11课《田园诗情》课件
-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御策略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的角色考核试卷
- 玻璃工厂生产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租赁业务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考核试卷
- 乳品行业品牌建设与维护考核试卷
- 侥幸心理培训资料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八大专题知识复习提纲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200题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机车车辆试题及答案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健合集团笔试在线测评题
-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 构图基础课件
- 礼仪文书写作课件
- 20CrMnTi较详细材料属性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