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瓷与玻璃生产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005第1章陶瓷生产工艺概述 5176331.1陶瓷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5184551.1.1原料的选择 54501.1.2原料的处理 5144111.2陶瓷成型工艺 586421.2.1注浆成型 5222961.2.2挤压成型 5222921.2.3搪胎成型 6224241.2.4干压成型 6295241.3陶瓷干燥工艺 6113181.3.1自然干燥 6290521.3.2烘房干燥 6218511.3.3微波干燥 6174961.4陶瓷烧结工艺 6180501.4.1常压烧结 6137821.4.2热压烧结 673771.4.3气压烧结 617834第2章玻璃生产工艺概述 7316672.1玻璃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7107672.1.1原料的选择 7181802.1.2原料的处理 7275792.2玻璃熔制工艺 7286162.2.1原料熔化:将处理后的原料加入熔窑,通过加热使其熔化。 777352.2.2熔体澄清:在熔化过程中,需对熔体进行澄清,去除气泡和杂质,提高玻璃的透明度。 7285612.2.3熔体均化:通过搅拌、流动等手段,使熔体成分均匀,降低玻璃的应力。 8642.2.4熔体冷却:在熔窑中控制熔体的冷却速度,以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 8122712.3玻璃成型工艺 8276082.3.1吹制:通过吹管吹制,将熔融的玻璃吹成所需形状。 8180932.3.2拉制:通过机械设备,将熔融的玻璃拉成细长的玻璃纤维或制品。 8317882.3.3压制: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通过机械压力使其成型。 8298622.3.4浇注:将熔融的玻璃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后成型。 8162632.4玻璃退火工艺 811302.4.1退火温度:根据玻璃的成分和厚度,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 8158362.4.2退火速度:控制玻璃的退火速度,使其内应力逐渐减小。 8202562.4.3保温时间:在退火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玻璃内应力充分消除。 883762.4.4冷却速度:在退火结束后,控制玻璃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新的内应力。 88503第3章陶瓷原料加工 8285623.1原料粉碎工艺 8178983.1.1粉碎设备选择 8112233.1.2粉碎过程控制 8306303.1.3粉碎粒度要求 8128373.2原料混合工艺 894223.2.1混合设备选择 9129483.2.2混合过程控制 9131713.2.3混合比例控制 9245673.3原料细磨工艺 910163.3.1细磨设备选择 9139503.3.2细磨过程控制 9127373.3.3细磨粒度要求 9317823.4原料检测与质量控制 9190313.4.1检测设备与仪器 9291393.4.2检测项目与方法 9139903.4.3质量控制 98711第4章陶瓷成型工艺 9121024.1模具设计与制作 9252384.1.1模具材料选择 971464.1.2模具结构设计 1022564.1.3模具加工制作 10326204.2湿法成型工艺 1030434.2.1湿法成型方法 10238204.2.2注浆成型 10285644.2.3搪胎成型 10104644.2.4滚压成型 10249604.3干法成型工艺 1093504.3.1干法成型方法 1013974.3.2压制成型 10211374.3.3挤出成型 1045324.3.4摩擦成型 11159544.4成型缺陷分析与控制 1187254.4.1成型缺陷类型 117424.4.2成型缺陷原因分析 1185404.4.3成型缺陷控制措施 115037第5章陶瓷干燥工艺 11251655.1自然干燥工艺 1165615.1.1坯体摆放 1136435.1.2环境控制 1151475.1.3干燥时间 11320345.2热风干燥工艺 1184575.2.1热风干燥设备 12275385.2.2热风干燥参数 12122035.2.3热风干燥缺陷及控制 12258445.3微波干燥工艺 12149205.3.1微波干燥设备 12115045.3.2微波干燥参数 12180445.3.3微波干燥缺陷及控制 1222975.4干燥缺陷分析与控制 12105145.4.1干燥缺陷类型 1249405.4.2干燥缺陷原因 13126725.4.3干燥缺陷控制措施 1319178第6章陶瓷烧结工艺 13170316.1陶瓷烧结原理 13287536.2一次烧结工艺 13185606.2.1烧结温度的确定 13319966.2.2烧结时间的确定 13172436.2.3烧结气氛的控制 13133056.2.4烧结速率的控制 1424016.3二次烧结工艺 14317626.3.1一次烧结后的处理 14207886.3.2二次烧结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14308136.3.3二次烧结气氛的控制 14175736.4烧结缺陷分析与控制 14148976.4.1开裂 14110916.4.2变形 14327166.4.3密度不均 14294936.4.4表面缺陷 1419764第7章玻璃熔制工艺 15200877.1玻璃熔窑结构及设计 15228107.1.1熔窑类型及特点 1564937.1.2熔窑结构设计 15219537.1.3熔窑材料选择 1540947.2玻璃熔制过程控制 1577387.2.1熔化过程控制 15233207.2.2均化过程控制 15211157.2.3成型过程控制 15297747.3熔制缺陷分析与控制 152717.3.1熔制缺陷类型 1596147.3.2缺陷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15131777.4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16175237.4.1能源管理 1667847.4.2节能减排 164571第8章玻璃成型工艺 16168888.1浮法成型工艺 1699938.1.1工艺概述 16122358.1.2工艺流程 16258748.1.3工艺参数控制 16123648.2压延法成型工艺 16164778.2.1工艺概述 16251158.2.2工艺流程 17208658.2.3工艺参数控制 17261418.3吹制法成型工艺 1776318.3.1工艺概述 17318368.3.2工艺流程 17238638.3.3工艺参数控制 17237598.4成型缺陷分析与控制 17287958.4.1成型缺陷类型 17213268.4.2成型缺陷原因分析 1745488.4.3成型缺陷控制措施 178258第9章玻璃退火工艺 18228489.1退火工艺原理 18183649.1.1应力消除 18223039.1.2重新结晶 18234569.1.3挥发物析出 18114079.2退火炉结构及操作 18315239.2.1退火炉结构 18300009.2.2退火炉操作 1861049.3退火工艺参数控制 19304349.3.1退火温度 19226409.3.2退火时间 19319239.3.3升温速率 1998199.3.4保温时间 19211219.4退火缺陷分析与控制 19198089.4.1退火缺陷类型 19119639.4.2退火缺陷控制措施 1925848第10章质量检测与包装 2071310.1陶瓷产品质量检测 201470010.1.1外观质量检测 201233510.1.2物理功能检测 202330910.1.3化学成分检测 202033610.2玻璃产品质量检测 202764410.2.1外观质量检测 202436310.2.2物理功能检测 201877610.2.3化学稳定性检测 20948910.3检测设备与仪器 202120810.3.1通用检测设备 20605210.3.2专业检测仪器 202765910.3.3检测人员要求 20790810.4产品包装与储存要求 212787110.4.1包装材料 211108310.4.2包装要求 21899010.4.3储存条件 212401210.4.4储存期限 21第1章陶瓷生产工艺概述1.1陶瓷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陶瓷原料的选择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陶瓷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滑石、高岭土等。在选择原料时,应充分考虑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工艺功能。1.1.1原料的选择(1)粘土:粘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烧结性。选择粘土时应关注其含铁量、含砂量、可塑性指数等指标。(2)石英:石英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侵蚀性和高温稳定性。选用石英原料时,主要考虑其纯度、粒度等。(3)长石:长石在陶瓷生产中主要起助熔作用,可降低烧成温度。选择长石原料时,应关注其化学成分、熔点等。(4)滑石:滑石能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选用滑石原料时,应考虑其纯度、白度等指标。(5)高岭土:高岭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烧结性,是优质陶瓷原料。选择高岭土时,应关注其化学成分、白度、可塑性指数等。1.1.2原料的处理原料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磨粉、配料、混料等步骤。目的是保证原料的细度、均匀性和稳定性,满足陶瓷生产工艺要求。1.2陶瓷成型工艺陶瓷成型工艺是将陶瓷原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制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常见的陶瓷成型工艺有:注浆成型、挤压成型、搪胎成型、干压成型等。1.2.1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浆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浆料的渗透和凝固形成陶瓷坯体的方法。该工艺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陶瓷产品。1.2.2挤压成型挤压成型是将陶瓷原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一定形状的坯体。该工艺适用于长条状、管状等陶瓷产品。1.2.3搪胎成型搪胎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涂覆在石膏模具内壁,形成陶瓷坯体的方法。该工艺适用于制作大型、薄壁陶瓷产品。1.2.4干压成型干压成型是将陶瓷原料粉末在压力作用下压制成型。该工艺适用于形状简单、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陶瓷产品。1.3陶瓷干燥工艺陶瓷干燥工艺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中的水分去除,使其达到烧成要求的湿度。陶瓷干燥方法主要有自然干燥、烘房干燥、微波干燥等。1.3.1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将陶瓷坯体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让水分逐渐蒸发。该方法适用于湿度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1.3.2烘房干燥烘房干燥是将陶瓷坯体放入烘房内,通过加热、通风等方法加快水分的蒸发。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湿度条件,干燥速度快,效率高。1.3.3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利用微波对陶瓷坯体进行加热,使水分快速蒸发。该方法干燥速度快,节能环保,但设备投资较高。1.4陶瓷烧结工艺陶瓷烧结工艺是将干燥后的陶瓷坯体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其具有一定的密度、强度和耐磨性。陶瓷烧结方法主要有:常压烧结、热压烧结、气压烧结等。1.4.1常压烧结常压烧结是在大气压力下,将陶瓷坯体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烧结。该方法是陶瓷生产中最常用的烧结工艺。1.4.2热压烧结热压烧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烧结,以提高陶瓷的密度和强度。该方法适用于高功能陶瓷产品的生产。1.4.3气压烧结气压烧结是在一定压力的气体环境中进行烧结,可提高陶瓷的烧结密度和降低烧成温度。该方法适用于特殊功能陶瓷产品的生产。第2章玻璃生产工艺概述2.1玻璃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玻璃生产过程中,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合适的原料及合理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玻璃制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玻璃原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碱石、长石、石灰石等。2.1.1原料的选择(1)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对玻璃的透明度、强度和热稳定性等功能有直接影响。选择石英砂时,应关注其纯度、粒度、色泽等指标。(2)碱石:碱石是玻璃生产中的碱金属氧化物来源,主要作用是降低玻璃的熔点和提高玻璃的稳定性。选择碱石时,需关注其纯度、活性、粒度等指标。(3)长石:长石在玻璃生产中起到调节玻璃膨胀系数、提高玻璃透明度和稳定性的作用。选择长石时,应关注其纯度、粒度和化学成分等指标。(4)石灰石:石灰石主要用于调节玻璃的熔点和提高玻璃的强度。选择石灰石时,需关注其纯度、活性、粒度等指标。2.1.2原料的处理原料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筛分、洗涤、干燥等步骤。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破碎:将原料破碎至合适的粒度,有利于提高熔化效率,降低能耗。(2)筛分:通过筛分,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过大、过小的颗粒,保证原料的粒度符合要求。(3)洗涤:洗涤原料,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泥土,提高原料的纯度。(4)干燥: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干燥,以便于储存和使用。2.2玻璃熔制工艺玻璃熔制工艺是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将原料熔化成均匀、稳定的玻璃熔体。玻璃熔制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2.2.1原料熔化:将处理后的原料加入熔窑,通过加热使其熔化。2.2.2熔体澄清:在熔化过程中,需对熔体进行澄清,去除气泡和杂质,提高玻璃的透明度。2.2.3熔体均化:通过搅拌、流动等手段,使熔体成分均匀,降低玻璃的应力。2.2.4熔体冷却:在熔窑中控制熔体的冷却速度,以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2.3玻璃成型工艺玻璃成型工艺是将熔融的玻璃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常见的玻璃成型工艺包括以下几种:2.3.1吹制:通过吹管吹制,将熔融的玻璃吹成所需形状。2.3.2拉制:通过机械设备,将熔融的玻璃拉成细长的玻璃纤维或制品。2.3.3压制: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通过机械压力使其成型。2.3.4浇注:将熔融的玻璃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后成型。2.4玻璃退火工艺玻璃退火工艺是消除玻璃内应力的过程,对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玻璃退火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4.1退火温度:根据玻璃的成分和厚度,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2.4.2退火速度:控制玻璃的退火速度,使其内应力逐渐减小。2.4.3保温时间:在退火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玻璃内应力充分消除。2.4.4冷却速度:在退火结束后,控制玻璃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新的内应力。第3章陶瓷原料加工3.1原料粉碎工艺3.1.1粉碎设备选择根据原料的硬度、湿度、粘度等特性,选用适宜的粉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等。3.1.2粉碎过程控制合理调整粉碎设备的工艺参数,如转速、进料速度、出料口尺寸等,保证粉碎效果。3.1.3粉碎粒度要求根据陶瓷产品的要求,控制原料粉碎后的粒度分布,保证颗粒级配合理。3.2原料混合工艺3.2.1混合设备选择根据原料的混合要求和产量,选用合适的混合设备,如卧式混合机、立式混合机等。3.2.2混合过程控制合理调整混合设备的转速、混合时间等参数,保证原料混合均匀。3.2.3混合比例控制根据配方要求,精确控制各种原料的混合比例,以保证陶瓷产品的质量。3.3原料细磨工艺3.3.1细磨设备选择根据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细磨设备,如球磨机、气流磨、振动磨等。3.3.2细磨过程控制调整细磨设备的工艺参数,如研磨介质、磨机转速、细度等,以保证原料的细度符合要求。3.3.3细磨粒度要求根据陶瓷产品的质量要求,控制原料细磨后的粒度,保证产品功能。3.4原料检测与质量控制3.4.1检测设备与仪器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与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白度计、水分测定仪等。3.4.2检测项目与方法对原料的粒度、白度、水分、化学成分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3.4.3质量控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原料加工工艺,保证原料质量符合陶瓷产品的要求。同时加强过程控制,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第4章陶瓷成型工艺4.1模具设计与制作4.1.1模具材料选择陶瓷成型模具材料应根据成型工艺、产品类型及生产批量合理选择。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钢材、铝合金、木材等。4.1.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及生产效率等因素。设计时应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4.1.3模具加工制作模具加工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和调整,以保证模具的合格率。4.2湿法成型工艺4.2.1湿法成型方法湿法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注浆成型、搪胎成型、滚压成型等。各类成型方法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选用。4.2.2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是将泥浆注入模具内,通过吸附和渗透使泥浆在模具内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注浆成型过程中应控制泥浆功能、注浆速度和压力等参数。4.2.3搪胎成型搪胎成型是在预制的陶瓷胚胎上均匀涂抹泥浆,通过旋转和振动使泥浆在胚胎表面形成均匀的坯体。搪胎成型应控制泥浆功能、旋转速度和振动频率等参数。4.2.4滚压成型滚压成型是将泥料通过滚压机进行连续挤压,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滚压成型过程中应控制泥料功能、滚压速度和压力等参数。4.3干法成型工艺4.3.1干法成型方法干法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压制成型、挤出成型、摩擦成型等。各类成型方法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选用。4.3.2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是将干燥的陶瓷粉料放入模具内,通过压力使其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压制成型过程中应控制粉料功能、压制压力和保压时间等参数。4.3.3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陶瓷粉料通过挤出机进行连续挤压,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挤出成型应控制粉料功能、挤出速度和口模形状等参数。4.3.4摩擦成型摩擦成型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模具与陶瓷粉料之间的摩擦力,使粉料在模具内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摩擦成型过程中应控制粉料功能、旋转速度和摩擦力等参数。4.4成型缺陷分析与控制4.4.1成型缺陷类型陶瓷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裂纹、变形、气泡、分层、表面粗糙等。4.4.2成型缺陷原因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型缺陷,分析其产生原因,如原料功能、成型工艺参数、模具结构等。4.4.3成型缺陷控制措施根据成型缺陷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优化原料配方、调整成型工艺参数、改进模具结构等,以提高陶瓷产品的成型质量。第5章陶瓷干燥工艺5.1自然干燥工艺自然干燥工艺是陶瓷生产中最为传统的干燥方法。该工艺主要是利用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陶瓷坯体逐渐失去水分。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以下要点:5.1.1坯体摆放陶瓷坯体在摆放时,应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保证空气流通,防止坯体变形和开裂。同时坯体之间的高度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高度差过大导致干燥不均匀。5.1.2环境控制自然干燥过程中,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干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应保证干燥环境的温度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5.1.3干燥时间自然干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坯体的厚度、形状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干燥时间。5.2热风干燥工艺热风干燥工艺是利用热风对陶瓷坯体进行快速干燥的一种方法。该工艺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等优点。5.2.1热风干燥设备热风干燥设备主要由热风炉、风机、干燥室和输送设备组成。热风炉产生的热风通过风机送入干燥室,对陶瓷坯体进行干燥。5.2.2热风干燥参数热风干燥过程中,应控制以下参数:(1)干燥温度:控制在60120℃之间,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坯体变形或开裂;(2)干燥湿度:控制在10%30%之间,以保证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3)干燥时间:根据坯体厚度和形状调整,通常为几小时至一天。5.2.3热风干燥缺陷及控制热风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干燥不均匀、变形、开裂等。为避免这些缺陷,应严格控制干燥参数,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5.3微波干燥工艺微波干燥工艺是利用微波对陶瓷坯体进行内部加热的一种干燥方法。该工艺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节能等优点。5.3.1微波干燥设备微波干燥设备主要由微波发生器、微波加热室、输送设备等组成。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加热室对陶瓷坯体进行加热。5.3.2微波干燥参数微波干燥过程中,应控制以下参数:(1)微波功率:根据坯体厚度和形状调整,以保证干燥效果;(2)干燥时间:根据坯体厚度和形状调整,通常为几分钟至几小时;(3)微波频率:通常采用915MHz或2450MHz的微波频率。5.3.3微波干燥缺陷及控制微波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局部过热、变形、开裂等。为避免这些缺陷,应合理设置微波功率、干燥时间和频率,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5.4干燥缺陷分析与控制5.4.1干燥缺陷类型陶瓷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干燥不均匀、变形、开裂、分层等。5.4.2干燥缺陷原因干燥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1)干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2)坯体摆放不均匀;(3)设备运行不稳定;(4)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过大。5.4.3干燥缺陷控制措施(1)优化干燥工艺参数,保证干燥效果;(2)合理摆放坯体,提高干燥均匀性;(3)定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4)加强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监测与控制。第6章陶瓷烧结工艺6.1陶瓷烧结原理陶瓷烧结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使陶瓷原料中的颗粒发生粘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陶瓷制品。烧结过程中,陶瓷颗粒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力促使颗粒结合,从而消除原有的孔隙,提高制品的机械功能和热稳定性。6.2一次烧结工艺一次烧结工艺是指将成型后的陶瓷素坯直接进行烧结,使其达到所需功能的工艺过程。一次烧结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6.2.1烧结温度的确定根据陶瓷原料的成分、素坯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最终制品的功能要求,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6.2.2烧结时间的确定根据素坯的厚度、烧结温度和加热速率,计算烧结时间,保证陶瓷制品烧结均匀。6.2.3烧结气氛的控制根据陶瓷原料的化学性质和烧结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气氛,如氧化气氛、还原气氛等。6.2.4烧结速率的控制控制烧结过程中的加热速率和冷却速率,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的陶瓷制品开裂或变形。6.3二次烧结工艺二次烧结工艺是指对一次烧结后的陶瓷制品进行再次烧结,以进一步提高其功能的工艺过程。二次烧结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6.3.1一次烧结后的处理对一次烧结后的陶瓷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如磨削、抛光等,以消除表面缺陷,提高二次烧结的质量。6.3.2二次烧结温度和时间的确定根据一次烧结后的陶瓷制品功能和二次烧结的目标,确定合适的二次烧结温度和时间。6.3.3二次烧结气氛的控制根据陶瓷制品的特性和烧结要求,选择合适的二次烧结气氛。6.4烧结缺陷分析与控制烧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控制方法如下:6.4.1开裂原因:烧结温度过高、冷却速率过快、素坯结构不合理等。控制方法:降低烧结温度、调整冷却速率、优化素坯结构设计。6.4.2变形原因:烧结过程中温度不均匀、素坯形状复杂等。控制方法:优化烧结工艺、改进素坯形状设计、提高烧结设备精度。6.4.3密度不均原因:烧结温度和时间不合适、素坯密度分布不均等。控制方法:调整烧结工艺参数、优化素坯制备工艺。6.4.4表面缺陷原因:烧结气氛不当、素坯表面处理不充分等。控制方法:选择合适的烧结气氛、加强素坯表面处理工艺。通过以上烧结缺陷的分析与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和功能。第7章玻璃熔制工艺7.1玻璃熔窑结构及设计7.1.1熔窑类型及特点玻璃熔窑是玻璃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池窑、坩埚窑和浮法窑等类型。各类熔窑在设计上需满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及环保要求。本节主要介绍各类熔窑的结构及特点。7.1.2熔窑结构设计熔窑结构设计包括熔化池、燃烧室、烟道、蓄热室等部分。合理的设计可提高熔化效率,降低能耗,保证玻璃质量。本节重点阐述熔窑结构设计的原则及方法。7.1.3熔窑材料选择熔窑在使用过程中,需承受高温、化学腐蚀等恶劣环境,因此材料选择。本节介绍熔窑各部分常用的材料及其功能要求。7.2玻璃熔制过程控制7.2.1熔化过程控制熔化过程是玻璃熔制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成分控制、熔化速率控制等。本节详细阐述熔化过程控制的方法及要点。7.2.2均化过程控制均化过程是保证玻璃均匀性和消除应力的关键环节。本节介绍均化过程控制的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搅拌速度控制等。7.2.3成型过程控制成型过程直接影响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本节主要讨论成型过程控制的相关技术,如温度控制、成型速度控制等。7.3熔制缺陷分析与控制7.3.1熔制缺陷类型熔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主要包括气泡、结石、条纹等。本节对各类缺陷进行分类和描述。7.3.2缺陷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针对各类熔制缺陷,本节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玻璃产品质量。7.4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7.4.1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玻璃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能源消耗分析、能源优化配置等。本节介绍能源管理的方法和措施。7.4.2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玻璃熔制工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节探讨节能减排的技术途径,如提高燃烧效率、优化熔窑结构、余热利用等。通过以上各章节的论述,本章旨在为玻璃熔制工艺提供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导,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8章玻璃成型工艺8.1浮法成型工艺8.1.1工艺概述浮法成型工艺是玻璃生产中一种常用的成型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等特点。该方法通过将熔融玻璃浮在密度较高、温度控制适宜的锡液表面上,借助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玻璃在锡液表面展开、冷却、固化成型。8.1.2工艺流程熔融玻璃经过供料槽、剪刀、八字型调节器等设备,均匀地流向浮法生产线。在锡液表面上,通过牵引机、压延机等设备,使玻璃在恒定速度下移动,经过冷却、切割,最终形成所需厚度的平板玻璃。8.1.3工艺参数控制浮法成型工艺需严格控制以下参数:熔融玻璃的温度、锡液的温度、生产线的速度、牵引力、切割速度等。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保证玻璃成型的质量。8.2压延法成型工艺8.2.1工艺概述压延法成型工艺是利用压延机对熔融玻璃进行压制、拉伸、冷却等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该工艺适用于生产厚度不均匀、表面有特殊纹理的玻璃产品。8.2.2工艺流程熔融玻璃经过供料槽、压延机、冷却装置等设备,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根据产品需求,可通过不同的压延模具和工艺参数,实现不同纹理和厚度的玻璃产品。8.2.3工艺参数控制压延法成型工艺的关键参数包括:熔融玻璃的温度、压延速度、压延力、冷却速度等。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保证玻璃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8.3吹制法成型工艺8.3.1工艺概述吹制法成型工艺是一种传统的玻璃成型方法,通过人工吹制或机械吹制,将熔融玻璃吹成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该方法适用于生产中空、异形、艺术玻璃等产品。8.3.2工艺流程熔融玻璃在吹制炉中熔化后,取出一定量的玻璃料,通过吹管或机械吹嘴吹制成型。根据产品需求,可进行多次吹制、拉伸、旋转等操作,使玻璃形成所需的形状。8.3.3工艺参数控制吹制法成型工艺的关键参数包括:熔融玻璃的温度、吹制速度、吹制压力、吹制时间等。熟练掌握这些参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8.4成型缺陷分析与控制8.4.1成型缺陷类型玻璃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主要包括:气泡、结石、划伤、变形、厚薄不均等。8.4.2成型缺陷原因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型缺陷,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熔融玻璃温度控制不当、成型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磨损、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等。8.4.3成型缺陷控制措施为避免和减少成型缺陷,可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熔融玻璃的温度、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定期检查设备磨损情况、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玻璃成型的质量。第9章玻璃退火工艺9.1退火工艺原理玻璃退火工艺是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消除玻璃中的内应力,提高玻璃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内应力导致的炸裂。退火过程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玻璃内部的应力逐渐减小,从而达到稳定状态。退火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1.1应力消除玻璃在成型、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内应力,其主要来源于玻璃内外层温度梯度和热膨胀系数差异。退火工艺通过缓慢升温,使玻璃内外层温度逐渐均衡,内应力得以逐渐释放。9.1.2重新结晶在退火过程中,玻璃内部的部分分子结构会发生重新排列和结晶,从而提高玻璃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9.1.3挥发物析出退火过程中,玻璃内部的部分挥发物会逐渐析出,减少玻璃内部的气泡和杂质,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质量。9.2退火炉结构及操作9.2.1退火炉结构退火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炉膛:用于放置待退火的玻璃制品。(2)加热器:为炉膛提供热量,实现温度控制。(3)温控系统:监测炉膛内的温度,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4)冷却系统: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实现炉膛温度的降低。(5)传动系统:用于实现玻璃制品在炉膛内的移动。9.2.2退火炉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地施工计划扬尘控制合同协议
- 108.急性淋巴结炎急救与团队协作考核
- 2024年环境监测设备选型与应用合规考核试卷
- 101.危重症患者职业防护团队协作考核
- 2024年重庆大学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真题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练习练习题(详解)
- 2025年中考英语写作句型练习(有答案)
- 电力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 3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2024年版
- 钢筋安装三检记录表
- Unit4+Understanding+Ideas+Click+for+a+friend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第一章
- 棚户区改造梁侧预埋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书
-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论文
-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3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策略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