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统编版—语文—第四单元
诫子书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祠庙(图片来源自网络)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君:刘备臣:诸葛亮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祠庙(图片来源自网络)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史上请贤纳仕的经典,刘备给予了诸葛亮绝对的尊敬与爱护,诸葛亮回予了刘备百分之百的才智与忠诚。二者的君臣关系,是后世学习的榜样,而武侯祠的存在,更是证明了二者关系的和谐与牢固。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三顾茅庐”、“隆中对策”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图片来源自网络)
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图片来源自网络)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祠庙(图片来源自网络)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诫子书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体裁:书信告诫、劝诫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划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bófúfúyínzào
跟读课文,读准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初读品悟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君子。初读品悟有道德的人。围绕“志向”,诸葛亮认为怎样的状态才能达到做君子的目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志怎样状态围绕“志向”,诸葛亮认为怎样的状态才能达到做君子的目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志静俭怎样状态请找出文中与“静”和“俭”相关的句子。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志静俭怎样心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疏通文意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有道德的人的品行,是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疏通文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疏通文意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身心宁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疏通文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作者连用两个“非……无以……”,你认为诸葛亮想表达什么呢?
诸葛亮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的想法,表现了他对儿能宁静专一、明确志向的期望。文意理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须:需要。译文:学习需要宁静专一,(增长)才能需要(刻苦)学习。疏通文意围绕“志向”,请思考右侧的问题。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前提目的静俭以:连词,用来基础怎样状态基础广: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成:完成,这里引申为“成就”。围绕“志向”,请思考右侧的问题。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前提目的静俭译文: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学有所成。学才基础怎样状态基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有道德的人的品行,是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宁静专一,(增长)才能需要(刻苦)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学有所成。文意小结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与朗读课文,了解《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孩子的一封家书。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告诉孩子要如何成为一名君子。文章的核心词是“志向”,那么“志向”与“静”、“学”的关系是怎样的?1.有节奏朗读全文三次。2.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尝试翻译未学习的课文内容。作业:谢谢观看初一—统编版—语文—第四单元
诫子书
第一课时课堂答疑1.《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历史中的诸葛亮吗?课后答疑不完全是。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描绘的,确实是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诸葛亮作为蜀国辅佐两代君王的宰相,无论在小说内外都表现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但根据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记录,现实中的诸葛亮军事才能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化。1.《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历史中的诸葛亮吗?课后答疑《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礼相待,给予重任。而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了胜利。可以说为之后的刘备,获得荆州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声望。但是在历史中的诸葛亮却不是这样的。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对他给予重任。1.《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历史中的诸葛亮吗?课后答疑《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点评是: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2.怎样理解《诫子书》中提到的“静”?课后答疑“静”是《诫子书》中的关键词。(1)“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要求人们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2.怎样理解《诫子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多元化实施试题及答案
- 消防灭火器试题及答案
- 精神科护士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解题技巧提升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环境友好材料分析考题试题及答案
- 译林五b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 英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优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 家具设计的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细化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合金钢管道焊接热处理
- 【浅谈温州万豪酒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措施(论文)11000字】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形势与政策电气 个人答案
-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 国开电大《Java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三答案
-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 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远盛水工重力坝辅助设计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 矿井瓦斯抽采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