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1页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2页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3页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021·江苏常州测试)水排产生之前,有马排,人排。史料记载:马排用马一百匹冶铁一百二十斤;改用水排,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冶铁三百六十斤。水排的直接作用是()A.提高炉温 B.提高浇灌效率C.代替燃料 D.提高犁耕效率[答案]A[解析]水排属于冶铁工具,不是浇灌工具,可以排解B、D两项;水排是利用水力的鼓风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炉温,从而提高冶铁的水平,选A项。2.(2021·石家庄检测)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争辩》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型农业,而西欧的农牧混合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进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型农业落后得多。”可见,“集约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A.自给自足 B.广种薄收C.集体耕作 D.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农耕文明。马克垚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先进和西欧农牧经济的落后,相对于中国的“集约型”而言,西方是“租放型”的农业,因此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3.(2021·广东深圳检测)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白()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浇灌工具的多样化[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和图片信息可知,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都是我国古代的浇灌工具,反映了我国古代浇灌工具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故选D项。4.(2021·湖北重点高中模拟)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还是不勤谨,每亩将增产或减产三斗,在方百里可垦田600亩的范围内,粮食总产的增减幅度为20%。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潜力很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增加从业人口 D.总结精耕细作阅历[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每亩将增产或减产三斗”“亩产‘数盆’”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收入。5.(2021·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依据所学学问,请你推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均富贵”是指抑制土地兼并。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是思想方面的措施,排解;北魏实行均田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符合题意,选C项;D项不是政府行为。6.(2021·济南检测)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由于()A.中国手工业高度富强B.东西方的经济沟通空前发达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D.中国乐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进展的理解力量。明清时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主要是由于手工业的进展。7.(2021·广州调研)广东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的佛山()①居民仍有宗法观念②铸造业兴盛③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④居民重视风水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社会生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在祖庙门前,多炉并冶,说明铸造业兴盛;梁文慧接受堪舆家的建议,搬走了祖庙门前的炉房,说明居民仍有宗法观念,且重视风水。材料中没有消灭雇佣关系的信息,③不正确,故选C项。8.(2021·开封模拟)观看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答案]D[解析]留意图片中图例的解释,从图中可以看出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故选D项。图片中无法看出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排解A项;无法体现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排解B项;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关中手工业几乎没有,根本不行能消灭由关中辐射全国的情形,排解C项。9.(2021·宁波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消灭的先后挨次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水排、三星堆青铜器、钧窑钧红和马王堆素纱禅衣分别消灭于东汉、商朝、宋朝和西汉时期。故C符合题意。10.(2021·北京东城区检测)中国古代制瓷业历史悠久,瓷器更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进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消灭青瓷B.南北朝时消灭白瓷C.唐朝景德镇成为“瓷都”D.明清时期消灭青花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进展状况。东汉消灭青瓷,南北朝时消灭白瓷,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元朝消灭青花瓷,故本题答案为B项。二、非选择题11.(2022·北京丰台)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材料二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进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答案](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社会经济进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2)盐铁官营;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心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和海禁闭关政策。12.(2021·德州模拟)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才智和制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致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致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进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其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进展消灭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