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自动塑料上料机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自动塑料上料机的操作人员,以及参与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相关人员。
2.目的:为确保全自动塑料上料机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3.责任: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操作安全;设备维护人员应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教育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全自动塑料上料机。
5.安全检查:定期对全自动塑料上料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二、操作前的准备
1.劳动防护用品:
a.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b.操作过程中,如有可能接触高温、高压或有害物质,还需穿戴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护鞋和耳塞。
2.设备要求:
a.操作前应确保全自动塑料上料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各部件完好无损。
b.检查设备各润滑点是否加注足够的润滑油,确保设备运行顺畅。
c.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无破损、老化现象。
d.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如紧急停止按钮、防护罩等。
3.环境要求:
a.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确保操作空间畅通。
b.操作场所应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c.操作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d.遵守相关安全标志和警示牌的指示,如禁止通行、禁止操作等。
三、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
1.操作顺序:
a.打开设备总电源,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b.检查料斗内是否有足够的原料,不足时补充至规定量。
c.启动输送系统,观察原料是否顺畅输送。
d.检查上料机工作是否正常,包括输送速度、原料分布等。
e.根据生产需求调整输送速度和原料分配,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f.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处理。
g.完成上料作业后,关闭设备总电源,清理工作区域。
2.特定工作要求:
a.上料过程中,严禁触摸运转中的传动部件,以防夹手。
b.设备启动前,必须确保操作区域无闲杂人员,避免意外伤害。
c.上料过程中,注意观察机器各部件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异常处理方法:
a.如果设备发生故障,立即停机,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b.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
c.对于简单故障,可自行排除;对于复杂故障,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d.在处理故障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e.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设备,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四、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
1.良好状态:
a.设备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
b.输送带运行顺畅,无打滑或堵塞现象。
c.原料均匀分布,上料量符合生产要求。
d.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无跳闸或故障报警。
e.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操作人员可视范围内无潜在危险。
f.润滑系统正常工作,润滑点油位适中。
g.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堆积。
2.异常情况:
a.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噪音,可能是轴承磨损、齿轮损坏或传动带松弛。
b.输送带打滑或堵塞,可能是因为原料堆积、输送带张力不足或异物进入。
c.原料分布不均,可能是因为调整不当或原料粒度不一致。
d.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表现为跳闸、报警或操作失灵。
e.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损坏,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f.润滑系统故障,表现为润滑点油位异常或润滑效果不佳。
g.环境不整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滑倒、绊倒等。
在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后才能继续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以便及时处理。
五、操作过程中的测试和调整
1.测试内容:
a.检查输送速度是否与生产需求匹配,如需调整,应使用调整装置进行微调。
b.检查原料分配是否均匀,若发现不均匀,可能需要调整分配器或检查原料粒度。
c.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确保油位和润滑效果符合要求。
d.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报警系统。
e.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如紧急停止按钮、防护罩等。
2.调整方法:
a.输送速度调整:通过调整变频器或电机转速来实现。
b.原料分配调整:根据原料的流动性和分配器的设计,手动或自动调整分配器的位置。
c.润滑系统调整:检查润滑点,确保油位正常,必要时补充润滑油。
d.电气控制系统调整:根据故障代码或指示灯提示,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和参数调整。
e.安全防护装置调整: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不同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a.输送带打滑:检查输送带张紧度,必要时调整张紧装置。
b.输送带堵塞:清除输送带上的杂物,检查原料粒度是否合适。
c.机器振动异常:检查固定装置,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必要时进行加固。
d.电气设备过热:检查通风系统,确保设备散热良好,必要时增加冷却装置。
e.传感器信号不稳定:检查传感器连接线,确保接触良好,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在测试和调整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如有疑问或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六、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规范姿势
1.操作人员的位置:
a.操作人员应站在设备控制面板的正前方,确保视线与控制面板平行。
b.操作台应设置在适当的高度,以便操作人员能够舒适地站立或坐着操作。
c.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障碍物,确保操作人员可以自由移动。
d.操作人员应站在设备的安全操作线内,避免超出安全区域。
2.操作时的规范姿势:
a.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站立或坐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b.站立操作时,双脚应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以保持身体平衡。
c.腰部应保持直立,避免过度弯曲或扭转。
d.手臂应放松,自然下垂,避免过度伸展或弯曲。
e.操作设备时,应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避免用手直接施力。
f.眼睛与屏幕或仪表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眼睛疲劳。
g.操作过程中,应定期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h.操作完成后,应放松身体,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
3.长时间操作的身体保护措施:
a.定期休息,每工作一段时间后,应至少休息5-10分钟。
b.使用可调节的工作椅,确保座椅高度和靠背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c.保持工作环境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d.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避免重复性劳动导致的身体伤害。
操作人员应了解并遵循上述规范,以减少长时间操作带来的身体伤害,确保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
a.操作前确认安全防护装置完好,如紧急停止按钮、防护罩等。
b.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拆除或绕过安全防护装置。
c.操作人员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清洁或维护工作。
2.注意设备状态:
a.持续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b.避免在设备过热或振动过大时进行操作。
3.注意操作规范:
a.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操作步骤。
b.操作时注意力集中,避免因分心导致事故。
4.注意原料管理:
a.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原料问题影响设备运行。
b.上料时注意控制原料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5.注意环境安全:
a.操作区域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造成绊倒或设备故障。
b.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6.注意个人防护:
a.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b.避免直接接触设备高温部件或有害物质。
7.注意信息记录:
a.操作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原料消耗情况、异常情况等。
b.定期检查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注意应急处理:
a.熟悉应急预案,如遇紧急情况能迅速采取正确措施。
b.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确保操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八、作业完成后的工作
1.停机操作:
a.确认生产任务完成,所有原料已上料完毕。
b.关闭设备总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c.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处于安全位置,防止误启动。
2.清理工作区域:
a.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b.清理设备表面,去除残留的原料和灰尘。
3.检查设备状态:
a.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有异常磨损或损坏。
b.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是否完好。
4.润滑保养:
a.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油位正常,必要时补充润滑油。
b.对设备的关键润滑点进行润滑。
5.安全检查:
a.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紧急停止按钮、防护罩等。
b.确保所有安全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清晰可见。
6.信息记录:
a.记录本次作业的设备运行时间、原料消耗量、异常情况等。
b.将记录信息整理归档,以便日后查询和分析。
7.联系维护人员:
a.如发现设备存在潜在故障或需要维护,及时通知专业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b.维护完成后,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8.环境保护:
a.确保操作区域无有害物质泄漏,如润滑油、清洗剂等。
b.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废弃物。
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确保所有工作得到妥善处理,为下一次作业做好准备。
九、异常情况处理
1.异常情况分类:
a.设备故障: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润滑故障等。
b.操作失误:包括误操作、操作不当等。
c.原料问题:包括原料质量不合格、原料堵塞等。
d.环境问题:包括设备周围环境不良、设备过热等。
2.异常情况处理流程:
a.立即停机: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b.报告上级:立即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异常情况,请求指导。
c.初步判断:根据异常现象,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
d.安全撤离: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e.故障排除:根据初步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排除。
-设备故障: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操作失误:重新进行操作培训,纠正操作错误。
-原料问题:检查原料质量,更换原料或调整上料参数。
-环境问题:改善设备周围环境,确保设备散热良好。
f.复查确认:故障排除后,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g.记录分析:将异常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案,进行分析总结,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特定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a.设备过热:检查冷却系统,确保通风良好,必要时进行冷却。
b.设备振动过大:检查固定装置,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必要时进行加固。
c.电气故障:检查电气线路,排除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d.机械故障:检查机械部件,如齿轮、轴承等,进行必要的润滑或更换。
e.原料堵塞:清除堵塞物,调整输送带张紧度或检查原料粒度。
操作人员在处理异常情况时,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同时,应不断学习和积累处理异常情况的经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附则
1.本规程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规程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房票协议书
- 资金入股协议书
- 签订结算协议书
- 找人办工作合同协议书
- 政府街道办调解协议书
- 电脑劳务协议书
- 贷款还款协议书
- 小防控单元联防协议书
- 现货代理协议书
- 租地续租协议书
-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国家安全教育》形考作业1-4终考作业答案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 科技成果-电解铝烟气脱硫脱氟除尘一体化技术
- YS/T 273.12-2006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
- GB/T 39171-2020废塑料回收技术规范
- 2015山东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GB/T 18964.2-2003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 GA/T 1661-2019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
- 资料交接移交确认单
- 风对起飞和着陆影响及修正和风切变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