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基础巩固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急度评价图,完成1~2题。1.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峻B.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峻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2.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匀称B.东部地区石漠化危急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小C.中度危急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解析第1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峻,A项对;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B项错;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程度越轻,C项错;石漠化的成因与流水作用、植被生长状况有关,因此与气候有关,D项错。第2题,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可以从图中干脆读取。答案1.A2.C3.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我国南方红漠化的成因有()①水蚀严峻②滥伐森林③风力侵蚀④开山取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据材料可知,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说明红漠化的成因有流水侵蚀和植被的破坏,故A项正确。答案A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上和地下景观的原始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自然草坡、柏树林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体积分数的垂直改变曲线。据此完成4~5题。4.为削减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相宜实行的措施是()A.大量开垦耕地B.主动营造人工草坡C.努力爱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爱护自然草坡5.假如该地植被破坏严峻,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A.红漠化 B.沙漠化C.盐渍化 D.石漠化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四种植被条件中柏树林土壤中CO2体积分数最小,因此为削减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相宜实行的措施是努力爱护和营造柏树林,故选C项。第5题,我国喀斯特地区主要位于云贵高原,假如该地植被破坏严峻,造成地表袒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渐渐凸现袒露,产生石漠化,故选D项。答案4.C5.D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状弧形通道通向地面,以便人们出行。据此完成6~7题。6.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四周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 B.阻沙C.防水 D.美化7.地坑院分布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 D.黑土退化解析第6题,虽然当地降水稀有,但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防止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四周修建了砖墙,故选C项。第7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居民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独创的传统民居,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挖窑洞的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因此该地应当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水土流失,故选B项。答案6.C7.B8.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完成下列各题。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距离的增加,该地区自东向西降水。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缘由主要是、、。
(3)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的长期丢失,其实质是的退化。
(4)导致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腹地,距离海洋较远,而我国大陆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渐渐减弱,所以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降水自东向西渐渐削减。第(2)题,土地荒漠化是人为缘由和自然缘由的综合作用,自然缘由主要是异样的气候条件,人为缘由主要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袒露,加快风蚀或水蚀作用。第(3)题,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的长期丢失,其实质是土地的退化。第(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有,确定了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答案(1)干旱递减(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土地生产力土地(4)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植被稀有,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加上每年冬、春干旱季节大风日数多,为风沙活动创建了有利条件。素养提升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缘由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有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2.针对该地的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限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②限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④对已经严峻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整当地气候A.①②⑤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第1题,荒漠化速度加快的缘由既包括自然缘由也包括人为缘由,其中人为缘由是主要缘由。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荒漠化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第2题,治理荒漠化必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未荒漠化地区加以爱护,限制农业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限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对荒漠化严峻地区进行封沙禁牧,少数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故B项正确。答案1.B2.B石漠化景观是喀斯特环境恶化最干脆的标记。下面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图。读图,完成3~4题。图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图2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3.关于地表坡度对石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坡度15°以下地区无石漠化景观B.地形坡度20°以上地区只存在轻度石漠化景观C.地形坡度越大,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越高D.潜在石漠化景观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的分布概率高4.最为严峻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这是因为()A.南坡地形坡度大B.南坡是迎风坡和向阳坡C.南坡降水少D.南坡植被覆盖率低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地形坡度15°以下地区存在石漠化景观,A项错;地形坡度20°以上地区存在轻度、极强度石漠化景观,B项错;随着地形坡度增大,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领先增大后减小,C项错;潜在石漠化景观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的分布概率高,D项对。第4题,最为严峻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这是因为南坡是迎风坡和向阳坡,降水多,风化作用强,B项对;图示信息无法确定南坡地形坡度大,A项错;贵州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覆盖率高,C、D两项错。答案3.D4.B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24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缘由是()A.气候潮湿,雨季降水强度较大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C.土质疏松,遇水简单造成倒塌D.草场退化,水土保持实力降低6.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是()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C.推广运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意矿山植被的复原解析第5题,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缘由是区域地表坎坷,表土较薄;气候潮湿,雨季降水强度较大,侵蚀作用强,故选A项。第6题,陡坡不能修建梯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减轻荒漠化;推广运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可以使农夫减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从而减轻荒漠化;大规模开山采石会加剧荒漠化。故选C项。答案5.A6.C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C.设置沙障固沙D.爱护和复原自然植被、植树种草解析图中反映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相对越小,说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因此在防治荒漠化活动中,爱护和复原自然植被、植树种草是有效措施。答案7.B8.D9.(拓展探究)图1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相关资料记载,图1中甲处古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裂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依据材料,分析图1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缘由。(2)图1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实行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解析第(1)题,“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缘由主要从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两方面分析。自然缘由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缘由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分析。第(2)题,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主要考虑对当地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航运的影响等。第(3)题,图示区域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爱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答案(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自然缘由: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作用剧烈。人为缘由:①开发历史悠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东学校临聘教师招聘1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趋势报告:招生渠道拓展与效果提升研究
- 2025年男科阴茎异常病例解读答案及解析
- 麻涌公安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2026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磁控溅射工艺简介》课件
- 无人机飞行安全应急预案
- 工程意向定金合同范例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卡乐控制器PCO控制器说明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高企认定研发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培训
- 大学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
-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课件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反思汇编(全册)
- 2024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表(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