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1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2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3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4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细胞代谢

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高频考点

考点1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该考点基础层级训练内容为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后形态的变化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离实验,重难、综合层级多结合水通道蛋白、渗透装置等内容进行深入考查。

限时30分钟,正答率:/10。

基础

1.(2022辽宁六校期初联考,8)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

不同的细胞用不同的机制解决这种危机。如图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与原生生物细胞

以三种不同的机制避免渗透膨胀,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只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

B.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能不相等

C.若将原生生物置于高于其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升高

D.作为一个系统,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答案B

2.(2021湖北11,2分)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

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对Na和C1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1,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和C1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F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1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答案B

3.(2021湖南,3,2分)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

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1mol/L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答案D

重难

4.(2022全国甲,2,6分)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

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

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

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

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夕卜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答案C

5.(2022辽宁名校期初联考,5)植物液泡膜上的水通道蛋白(TIPs)是运输水分子的通道,

可使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通过TTPs时,需要与TIPs结合后,由膜的一侧运输到另T则

B.去掉液泡膜上TIPs,水分子就不能通过液泡膜

C.液泡膜上的TIPs具有运输、识别的作用

D.TIPs在植物细胞内只分布在液泡膜上,说明只有液泡内的TIPs基因表达了

答案C

6.(2020全国H,5,6分)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

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

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

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氐,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答案D

7.(2022湖北宜昌一中期中,7)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反渗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

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物质因不能通过而

被留在原水T则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是顺浓度梯度方向移动的

B.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

C.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

D.反渗透法所用半透膜是人工合成的不含蛋白质载体的膜

答案A

综合

8.(2021广东,13,4分)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

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如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用等渗溶液恢复用等渗溶液恢复

初始状态后•滴加初始状态后滴加

、蔗糖溶液②⑶

A浸涧标本[-\

一段时间一段时间

后观察后观察

A工徽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

答案A

9.(2021河北新高考适应卷,3)植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研究发

现大量的水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下列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植物体内水分

代谢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叶片气孔更易开放

B.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

C.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易发生萎意

D.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伸长生长速度降i氐

答案B

10.(2021安徽五校联盟二模,29)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测定植物叶细胞的细胞

液浓度的方法,部分步骤如下:

步骤一:1号和2号试管加入等量0.125mol/I.的蔗糖溶液;

步骤二:植物叶片打洞,取一定量小圆片放入1号试管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加入一粒

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但溶液浓度变化会引起它定

向扩散)轻轻摇动;

步骤三:用毛细滴管吸一滴1号试管的蓝色溶液,然后伸入2号试管中部轻轻放出,观察

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以下是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预期的实验结果预期的实验结论

第一种下沉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上升

第二种上浮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下降

第三种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1号试管中溶液浓度不变

⑴在第一种情况中,1号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填“有”或“没有”)发生质壁分

离。

⑵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可通过_______判断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组是(填“1”或“2”)号试管。

⑶仅靠以上的一组实验不一定就能确定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还需要增加一定

的操作才能达成测定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目的,请写出相关的操作和结果分

析:

答案(1)没有(2)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间存在浓度差时,植物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

水现象蓝色小液滴的移动情况1(3)替换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重复以上实验,当

获得第三种预期实验结果的时候,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即为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考点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该考点基础层级训练内容为被劫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重难、综合层级多通过

离子泵、协同转运等考生未知的学习探索情境进行考查,要求考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

断。

限时30分钟,正答率:/9。

基础

1.(2022湖北,4,2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

(AgNO.0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经AgNO,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

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

C.未经AgNO;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

D.未经AgNO;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

答案B

2.(2020海南,18,3分)ABC转运里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

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

小分子•ABC转运蛋白

膜细胞质.丸焉arPATprr

基质R/2ATP八"2ADP+2Pi

AT磔合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02的跨膜运输速度

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C1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答案D

3.(2021辽宁大连一模,16)(不定项)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

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有被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该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且消耗能量

C.上图说明细胞摄取大分子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D.胰岛素也是与受体结合然后进入细胞起作用的

答案CD

重难

4.(2022河北省级一联,4)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小分子物质跨

膜运输主要有图示三种途径: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转运蛋白

I

通道载体

▼被

tr散白伞导白介导主动运输量

‘协助力做’

A.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B.由图可知,简单扩散不需要膜转运雷白协助,而被动运输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主动运输过程中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所需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

D.载体蛋白既能够执行被动运输,又能够执行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执行被动运输

答案C

5.(2021河北唐山一模,3)初级主动运输直接依赖水解ATP而获取所需能量,次级主动运

输依赖于其他物质的顺浓度梯度所提供的电化学势能。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a、

K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钠的浓度|斯

ADP+Pi

A.细胞吸收K’、排出岫的方式是初级主动运输

B.蛋白1运输葡萄糖的动力是Na的浓度差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D.蛋白2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6.(2022湖北重点中学期初联考,3)如图展示了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其中

ATPaso为ATP水解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③细胞内

A.物质①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例如甘油进入皮肤细胞

B.物质②进入细胞的速率与浓度差和能量有关,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物质③进入细胞时,ATPase除催化ATP水解外,还具有载体的功能

D.物质④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作用,主要运输一些大分子物质

答案B

综合

7.(2022全国乙,29,10分)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g的形式由根系从

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一浓度的关系如图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可判断N0§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

⑵0,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

是O

⑶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0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

判断的依据是O

⑷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NO?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1点即可)。

答案⑴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Oz浓度小于a时,根细胞对NO?的吸收速率

与。二浓度呈正相关(2)根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输NO?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此时载体蛋白

已达到饱和⑶作物甲的NO提大吸收速率大于作物乙,消耗的。多(4)及时松土透

8.(2021全国甲,29,10分)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

列问题:

⑴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沟成了细胞的生物膜

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复合物

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答出1点即可)。

⑶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

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o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

于磷脂双分子层中(2)蛋白质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3)K通过载体蛋

白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呼吸抑制剂使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减少

9.(2022辽宁六校期初联考,22)人体甲状腺激素(13、T)是一种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如

图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过程(①一③代表细胞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甲

状腺内的滤泡细胞利用从血液中吸收的氨基酸和「(细胞内I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

倍),首先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分泌到滤泡腔中,然后经碘化后储存.当机体需要甲状腺

激素时,滤泡细胞会回收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并水解产生释放到血液中。回答下列

问题:

滤泡腔

灌泡细胞毛细血管

细胞膜,

«Na*-「同向转运体

C1”也7口逆向转运体\

甲状腺球蛋白

注:。为碘化.e为融合.

⑴许多物质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时都依赖于载体蛋白,且需要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

式叫主动运输。其中,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由ATP直接供能的方

式为继发性主动运输。细胞膜上\司-1同向转运体的化学本质为,依靠这一转运

体I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填“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

所消耗的能量来自0

⑵以3H标记的酪氨酸培养甲状腺滤泡细胞,一段时间后会在细胞外检测到「甲状腺球

蛋白,卜酪氨酸首先在细胞的[]([]填序号,“”填名称)上被利用,

以完成甲状腺球蛋白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结构③的主要功能是0

⑶甲状腺激素以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式储存在滤泡腔内,可供人体利用50120天。临

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时,常用丙硫氧嚓咤以抑制c过程,但发现药物起效较慢,

试解释可能的原因O

答案⑴蛋白质继发性膜内外壮浓度梯度形成的势能⑵①核糖体对来自

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包装和运输(3)滤泡腔内贮存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

多,需要被耗竭后药效才能体现

易混易错

易错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

1.(2021湖北荆门龙泉中学月考,30)(不定项)如图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

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以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所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可能是因为消耗的能量较少

C.若这两种膜蛋白介导同一物质的运输,则无专一性可言

D.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快,所以不会受到通道蛋白数量的限制

答案BCD

疑难质子泵

2.(2022山东枣庄期末,16)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研究发现,不同光质可通过控制气

孔开度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如蓝光可激活保卫细胞中的质子泵(H-ATPase),将H分泌

到细胞外,K;Cl等依赖于建立的H.电化学梯度大量进入保卫细胞的液泡,保卫细胞吸水

膨胀使夕M则壁产生较大的外向拉力,从而使气孔张开,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H;K'、N0&、C]进入保卫细胞直接消耗ATP释放的能量

B.H--ATPase在蓝光激发下发生磷酸化,会导致自身的结构发生变化

C.在气孔张开的过程中,保卫细胞的细胞液的渗透压会逐渐提高

D.保卫细胞的夕例壁比内侧壁厚膨胀幅度更大,是气孔张开的原因之一

答案B

3.(2022山东潍坊期末,5)耐盐植物的液泡膜和细胞膜上有大量质子泵,可将ATP水解并

利用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中的H泵入液泡和泵出细胞,在液泡膜和细胞膜两侧形成H.电

化学梯度。液泡膜和细胞膜上还分布着能同时转运I「和Na的反向转运载体,借助H.电化

学梯度将Na运入液泡和运出细胞,来保持细胞质内的低Na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泵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功能

B.通过反向转运载体由液泡和细胞外进入细胞质属于协助扩散

C.Na在液泡中的积累有利于耐盐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

D.呼吸抑制剂不会对Na,运入液泡和运出细胞产生影响

答案D

题型模板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判断

典型模型

模型1结合实例直接判断

模型特征: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等)吸收离子或物质,可根据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

特征,同时结合题干进行判断。

1.(2021山东,2,2分)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

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建立液泡膜两侧的1「浓度梯度。该浓度

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

时通过CAX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

D.斤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A

2.(2019全国11,3,6分)某种If-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日具有ATP水解酶活

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项物气孔的保卫细胞

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抱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

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至J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Ff-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答案C

模型2通过物质运输的物理模型判断

模型特征: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即主要通过物理模型中的膜两侧

物质浓度、载体和能量等进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

3.(2021河北4,2分)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02和四其部分结陶和功能如图,①〜⑤

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糖蛋白K*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0。和Ch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答案D

4.(2020江苏,5,2分)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答案A

模型3通过物质运输曲线判断

模型特征: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可根据曲线代表的含义对曲线的变化和特殊

点进行分析,对不同曲线进行比较。

5.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沐一一SGLT1和GLUT2,

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

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表示总葡萄糖转运速率

▲表示SGLT1转运速率

•表示CLLT2转运速率

葡萄糖(mmcl/L)

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在较低葡萄糖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转运速率

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答案C

6.(2014北京理综,3,6分)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

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1O2

(

\1

1O-2

106

1O-8

却1O10

86

10T°10-10-10-410-21102

人工膜的通透性(cm,s_,)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IL0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X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C

实践应用

7.(2021广东,19,16分)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需体内瞟吟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

(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

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L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

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

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

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1。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

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答出两种即可)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

肾小管的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有.

(2)URATi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图2,示意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

是。

尿

O

U

变量

的自

型组

比,模

鼠)相

验大

常实

的正

盐水

生理

(灌服

对照组

空白

⑶与

的目

型组

置模

较,设

组比

他两

。与其

O

可能

原因

量的

盐含

尿酸

血清

大鼠

疗组

低治

F降

,推测

测结果

蛋白检

盐转运

据尿酸

⑷根

盐重

尿酸

,减少

组,具

对照

增设

需要

实验

果,本

用效

的作

评价F

进一步

收。为

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为__

(2)肾

运输

主动

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